有机高粱栽培技术的发展和创新及病虫害绿色防控策略
作者: 常新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和生态环境的关注日益增强,有机农业逐渐成为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向。有机高粱作为有机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栽培技术和病虫害绿色防控方法备受关注。然而,有机高粱在栽培过程中常常受到病虫害的影响,导致产量降低和品质下降。为了有效应对这一问题,绿色防控技术应运而生。有机高粱栽培与病虫害绿色防控研究是探索一种既能减少农药使用又能有效控制病虫害保障有机高粱产量和品质的技术措施。本文旨在探讨国内有机高粱栽培与病虫害绿色防控的现状、问题和发展前景,以期为有机高粱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支持。
一、有机高粱的形态特征
有机高粱是我国分布广泛的重要经济作物,具有多重利用价值。不仅可以作为粮食,还可以通过酿造工艺制成各类酒品,有力推动了农业经济的发展。有机高粱的形态特征是秆高大粗壮,一般高度在3-5m之间,该植物的直径约为2-5cm,外皮覆盖着一层白色蜡质。茎秆的基部节处常常生长着支撑根。叶鞘光滑无毛,有时会附带白粉。叶舌呈白色硬膜质,先端呈圆形,边缘有纤毛。叶片呈线性,基部稍宽,先端渐尖,长度约为40-70cm,宽度约为3-8cm。叶片表面呈暗绿色,背面呈淡绿色(可能附带白粉),边缘骨质状,伴有小刺毛。中间叶脉宽且明显,呈白色。在成熟过程中,有机高粱的叶片颜色会逐渐变淡,最终呈现淡红色-暗棕色的变化。颖果两面稍扁平,成熟时长约3-4mm,宽约2-3mm,顶端略微露出。有机高粱,作为一种具有较强环境适应能力的经济作物,不仅能够在高温环境中正常生长,甚至在土壤地质条件较为复杂的区域也能够良好地生存。然而,值得注意的是,有机高粱对环境温度的突变条件的耐受力相对较弱,因此,在我国东北部地区,它们更有可能获得适宜的生长条件。此外,不同类型的高粱品种可以展示出其独特的耐受力以及抗旱抗倒伏等特征。这些品种的特性使得它们能够与其他农业和加工业的生产供应链实现精准适配,从而在保持种植区域内土壤地质条件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的同时,为农业和加工业提供了稳定的原料来源。
二、有机高粱种植选种及整地技术要点
1、有机高粱选种
选种阶段对于高粱产量至关重要,因此为了确保高粱种植的质量,需要在选种阶段保证种子的质量。最好选择符合国家标准的种子,并在选择过程中提前了解种植地区的各项环境条件,以便确定适合的高粱种子类型。除了要保证种子的种类之外,种植户还需要在种源选择方面对种子的具体情况和规格进行判断。在选择种子时,种植户需要确认种子的品质以及其规格是否能够满足种植需求。此外,种植户还需要了解高粱种子的发芽率、病虫害抵抗能力以及播种后的生长情况,以确保高粱种子的质量。通过了解这些因素,种植户可以确保高粱种子在实际的种植与生长过程中具有优良的先天环境,从而保障高粱种植的质量。因此,选种阶段对于高粱种植至关重要,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在土质结构良好条件下,应优先选择生长周期较长的杂交品种。而在土质结构一般、不能提供充足营养的条件下,则应选择生育周期较短的品种。北方地区种植有机高粱时应选择,适应性强,既耐旱又耐涝,而且耐盐碱特性种植。南方地区种植有机高粱时,则可根据当地的雨水情况选择品种。在雨水量相对较少的地方,可选择中紧型品种;而在雨水比较大的地方,则应选择散穗型品种才能确保产量。
2、有机高粱整地
在整地过程中,需要着重关注耕深和间距两个方面。耕深应控制在20cm左右,而间距则应控制在55-60cm。秋季整地时,为了提高高粱的生长条件,需要采取一系列的农业措施。首先,要清除田间的杂草和残茬,并施用适量的腐熟农家肥,以增加土壤的养分供应。通过连续翻耕土地,可以确保土壤松软、通气性好,能够提高高粱根系的吸收。此外,将翻耕后的土壤进一步破碎和混合,以确保地表形成新的土壤层。如果不能提供充足的养分,会限制高粱的生长和发展。因此,在秋季整地工作中应重视施肥和土壤改良,以增加土壤的养分含量。如果秋季未能开展整地工作,就需要在春季采取紧急措施来保护土壤墒情。具体来说,应在春季播种前2-3天进行整地,并进行旋耕灭茬,将耕深控制在12-15cm。这样可以打破土壤表层的硬壳,增加土壤的通透性,有利于水分和养分的保持。当土壤化冻深度达到15cm时,需要顶浆打垄。这一步骤可以进一步改善土壤的水分保持和养分供应条件,为高粱的生长创造更加有利的环境。通过采取这些农业措施,可以有效地提高高粱的生长和产量,同时也能够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3、种子预处理
选择优质的有机高粱种子必须经过全面的预处理,以确保其达到规定的质量标准后才能使用。因此,我们需要对种子进行以下步骤的严格操作。
①首先需要检测种子的萌发率。这是有机高粱高产的基础,只有当萌发率达到95%以上,我们才能实现高产的目标。②采用风选种子的方法。为了确保有机高粱种子在栽培中的质量优良,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其中,风选设备是一种可靠的清除种子中杂质的方法,可以避免种子受到污染和破坏。通过风选设备的应用,可以确保种子的纯净度,提高其发芽率和生长质量,为农业生产提供可靠的保障。同时,我们还会筛除较小的颗粒,以确保所有栽培后的种子具有相同的良好生长状态。接下来,我们将进行晾晒种子的步骤。在挑选一个天气晴好的日子,我们将会把有机高粱种子进行1-2天的晾晒。这一步骤不仅有利于提高种子的萌发率,此外,该方法还能够有效地杀灭种子表面的细菌,以避免在栽培过程中,带有病害的种子对有机高粱的正常生长造成不利影响,从而确保栽培的质量。③进行浸泡种子的环节。通过浸泡种子,出苗率可以提高40%,出苗时间可提前3-5天。在播种前1-2天进行种子浸泡,当水温处于55℃-57℃时,浸泡时间为3-5分钟;当水温处于30℃-40℃时,浸泡时间为2-3小时。另外,也可以选择使用石灰水、广枯灵水剂进行浸泡,吸胀后捞出滤干即可。使用广枯灵水剂时,浸泡时间应长达10小时以上,但不超过12小时。在使用石灰水浸泡时,浓度应控制在2%以内,且浸泡时间控制为1-2小时。为了提高种子对土壤病害的抵抗力,我们还会进行种子包衣处理。我们会使用吡虫啉、锐胜和适乐胜等药剂来处理种子,这样可以进一步提高种子的抗病能力,为有机高粱的优质高产提供保障。
三、有机高粱的高产栽培技术
1、合理育苗与播种
在有机高粱的育苗过程中,通过科学的育苗技术,可以显著提高有机高粱的产量和品质,同时降低生产成本.为了保证有机高粱的实际栽培效益,必须采用不同的育苗方式。育苗方式包括撒播、营养体和漂浮种植三种。撒播育苗是在养分充足的沙壤土中加入腐熟的有机肥制作苗床,再用轻粪水浸透土壤后进行播种,然后覆盖1.2 cm厚的细土并覆盖薄膜。播种量为0.5kg/20m2。营养体育苗是利用具有充足养分的轻粪水拌湿的营养块作为媒介进行育苗。将营养土用轻粪水拌湿后,在苗床上处理成3.33cm-5cm的干松状营养块,每个营养块放入2-3粒种子,然后覆盖薄膜。漂浮种植是一种利用装有营养土的泡沫穴盘的技术,其主要特点是穴盘漂浮于营养液箱表面。这种方法通过人工控制有机高粱生长发育所必需的水、氧气和温度等因素,将温度控制在18℃-26℃,且湿度不低于80%,就能够实现有机高粱苗的快速生长。相比之下,传统的方法容易发生病虫害,而漂浮育苗能够有效避免田间病虫害造成的影响。漂浮育苗的优势在于能够保证植株根系健硕,没有苗期,从而更好地适应有机高粱的生长发育需求。在漂浮育苗过程中,要特别注意防止高温烧苗。因此,每天早晚要关注苗床变化情况。一旦发现存在变白问题,必须及时补水。此外,苗床除草也是一项重要的工作。为了确保有机高粱的健康生长,不得使用除草剂进行苗床除草,而应该采取人工除草的方式。这些注意事项的遵循,能够更好地保障有机高粱的产量和品质。播种环节是农业生产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其中涉及到播种时间、深度和密度三个主要因素。①播种时间需要根据种植地的气候条件来确定。一般来说,主要分为春播和夏播这两种方式。春播的时间通常在3月下旬-4月下旬,此时播种温度较低,有利于作物的生长。经过大约130-140天的生长后,可以在7月下旬收获。相对而言,夏播通常在立夏后进行,由于播种温度较高,可能会影响出苗率。夏播的生长周期为120-130天,成熟期也相对较晚。②播种深度也是播种环节中的一个关键因素。经过实践发现,播种深度控制在1.5-2cm是比较理想的。当然,根据实际情况,播种深度也可以增加至3-4cm。再次,播种密度取决于作物的生长特点。对于叶片较宽且抗倒伏能力不强的品种,应遵循稀种原则,其播种密度建议为60000-90000株/hm2。在具体的播种过程中,常用的播种方式包括等距离穴播和条播。这些方法都能帮助农民朋友们更好地控制播种密度,从而为作物的生长创造一个更加适宜的环境。
2、科学配方施肥
施肥是保障有机高粱获取充足生长养分的关键,因此在施肥前应明确其生长过程中的养分需求,并对不同生长阶段进行深入了解,主要包括出苗期-拔节期、拔节期-孕穗期、开花期-成熟期三个阶段。在这三个阶段中,有机高粱所需的肥料总量存在较大差异,因此需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施肥。例如,拔节期-孕穗期对养分的需求量较高,需要进行追肥或二次追肥。施肥量的确定受种植地土壤条件的影响。当土壤养分较低时,要保证有机高粱的栽培效率和产量,就需要适当增加基肥量。增施基肥可以提高土壤肥力,确保有机高粱在生长期间有充足的养分供应。基肥以农家肥为主,配合尿素、过磷酸钙等,实际用量需根据种植条件进行适当调整。通常情况下,基肥在整地期间施入,农家肥的施用量约为每公顷30t,尿素、过磷酸钙等的用量为每公顷0.5t。在抽穗扬花期-灌浆期,有机高粱对粒肥的需求量较大。在这个阶段,可以首先施加沼渣、轻粪水等有机肥料,以保障养分的供应。这些有机肥料可以促进有机高粱的生长和提高产量,同时也有助于改善土壤质量。为了确保有机高粱的生长和产量,需要明确其养分需求和不同生长阶段的特征,并制定相应的施肥方案。同时,需要注意施肥量的确定和基肥、粒肥的选择与施用,以保障有机高粱的生长养分供应和土壤质量的改善。
间苗对植物生长具有重要影响,若间苗时间过晚,将导致根系变化,同时阻碍植株在生长过程中获取营养成分。最佳的间苗时间是在3-4叶期,间距为3-5cm。在有机高粱的拔节期、孕穗期等生长阶段,管理的主要工作是做好浇水、追肥等工作,目的是提供充足的养分。尽管在生长阶段,水分和肥料的需求量较高,但需要遵循合理、均衡的给养原则,否则不仅会影响植株的生长,还会降低其抗倒伏能力。中耕是这一阶段必不可少的环节,进入拔节期时,中耕深度应不低于10cm,同时还应做好培土工作。为防止浇水过多,还应采取有效的排涝措施。
四、有机高粱病虫害绿色防控策略
1、病虫害防治
病虫害的存在对有机高粱的栽培效率及产量构成显著威胁,因此,有效的病虫害防治措施在有机高粱种植过程中占据至关重要的地位。针对不同类型的病虫害,需要针对性地采取防范措施,确保有机高粱的健康生长。在病害方面,有机高粱常见的病害有高粱炭疽病和高粱叶螨病等。为了应对这些病害,需采取综合性的防治和物理防治手段,旨在实现病害的有效控制。通过科学的田间管理和合理的物理防治措施,能够有效降低病害对有机高粱生长的影响,提升栽培效率。
同时,虫害也是影响有机高粱生长的重要因素。蝗虫、地下害虫等常见虫害会对有机高粱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因此,需要针对这些虫害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轮作耕种和混合耕种等方法在实际应用中表现出良好的防治效果,能够有效减少虫害的发生。此外,及时清除田间杂草和病株也是防止虫害扩散的重要手段。针对不同虫害的发生程度和特点,需要灵活采用多种防治措施。
2、物理及生物防治措施
物理和生物防治措施是主要采取的手段之一。这些方法包括利用性诱技术或糖醋液来引诱并消灭二、三代粘虫的成虫。也可以利用高空杀虫灯以及频振式杀虫灯来诱捕螟蛾科和夜蛾科的成虫、运用粘板来捕杀蚜虫、以及用糖浆来引诱并消灭地老虎等。其中,利用性诱技术和糖醋液来引诱并消灭粘虫成虫是一种常见的防治策略。①将1kg红糖、2kg醋和2kg水混合在田间投放,能够有效地引诱黏虫成虫前来取食,从而减少其数量。②高空杀虫灯和频振式杀虫灯也是诱杀害虫的工具。这些设备利用害虫的趋光性,将其吸引到灯的周围,从而集中消灭。这种方法可以有效地减少螟蛾科和夜蛾科的数量,对于减少害虫的繁殖具有重要作用。③使用黏虫板机械捕杀蚜虫也是一种有效的物理防治措施。通过在农田中设置特制的粘板,能够捕捉到蚜虫,从而减少其数量。这种方法的优点是能够有效地控制害虫的传播和繁殖,同时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综上所述,在有机高粱的种植阶段,我们应充分重视育苗移栽技术的科学应用。我们还需做好科学选种、适时播种、配方施肥以及病虫害绿色防控等多方面的工作,因此,对高粱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创新能够基于原有品种进行更加优质的改良,同时还能促进有机高粱的生长并提高其营养价值。这将为我国的农业产量和农业种植以及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做出更大的贡献。
(作者单位: 122000辽宁省朝阳县农业发展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