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科学的糯玉米栽培技术及提高病虫害防治效果分析
作者: 潘娟 潘颖我国作为农业大国,农业的稳定与持续发展对国家经济发展的作用至关重要。玉米作为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产量与质量更是关系到全国的粮食安全。而病虫害问题是当前糯玉米栽培中最突出的问题之一。由于缺乏科学合理的病虫害防治措施,农民常常采取传统的防治方法,但其防治效果并不理想。这不仅会影响糯玉米的产量,也会影响糯玉米的质量。要解决这一问题,我们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让农民真正了解并掌握科学的糯玉米栽培技术,从根源上提高糯玉米的质量与产量,提高防治效果,减少病虫害对糯玉米的危害。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解决糯玉米栽培面临的挑战,保障我国的粮食安全。
一、糯玉米主要生长阶段的特征及管理措施
1、苗期主要特征及管理措施
苗期是糯玉米从出苗到拔节的过程,这个阶段大约需要20—30天。苗期的生长特征主要以根系的发育为主、叶片的生长和茎秆的伸长为辅。根系的发育是苗期最重要的生长特征之一。在这个阶段,糯玉米植株的根系会迅速扩展,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养分,以支持叶片和茎秆的生长。因此,保持土壤湿润和提供充足的养分是促进根系发育的关键。除了根系发育外,叶片的生长也是苗期的另一个重要特征。随着时间的推移,糯玉米植株的叶片数量和大小会不断增多,这有助于提高光合作用的效率。为了促进叶片的生长,应保持适宜的光照和温度条件,同时注意防治病虫害。在苗期的后期,茎秆的伸长也是一项重要的生长特征。茎秆是糯玉米植株的支撑结构,用于增加植株的高度,为穗期的生长打下基础。为了促进茎秆的伸长,应及时补充肥料,并保持适宜的光照和温度条件。
2、穗期主要特征及管理措施
穗期是糯玉米从拔节到抽穗的过程,这个阶段大约需要25—35天。穗期的生长特征主要包括茎秆的增粗、雌雄穗的发育和叶片的茂盛生长。茎秆的增粗是穗期最重要的生长特征之一。随着穗期的到来,糯玉米植株的茎秆会逐渐增粗,以支持雌雄穗的发育和承受果穗的重量。为了促进茎秆的增粗,应及时补充磷钾肥,并保持适宜的光照和温度条件。除了茎秆增粗外,雌雄穗的发育也是穗期的一个重要特征。雌穗是糯玉米产量的主要来源,而雄穗则是授粉的主要器官。为了促进雌雄穗的发育,应保持适宜的光照、温度和营养条件,同时注意防治病虫害。在穗期的后期,叶片的茂盛生长也是一项重要的生长特征。此时,糯玉米植株的叶片数量和大小达到最大值,这有助于提高光合作用的效率。为了促进叶片的茂盛生长,应保持适宜的光照和温度条件,同时注意防治病虫害。
3、花粒期主要特征及管理措施
花粒期是糯玉米从抽穗到收获的过程,这个阶段大约需要30—40天。花期的生长特征主要包括开花、结粒与增重。开花是花期最重要的生长特征之一。在这个阶段,糯玉米植株的花粉会逐渐形成并成熟,雌穗则进行受精和籽粒形成。为了促进花粉的形成和受精,应保持适宜的光照、温度和营养条件,同时注意防治病虫害。此外,及时进行人工授粉可以提高产量和品质。除了花粉的形成和受精外,果穗的形成也是花期的一个重要特征。随着花期的推进,糯玉米植株的果穗逐渐变重并成熟。此外,适时收获能保证果实的品质和产量。在收获后还应做好储藏保鲜工作,增加其经济效益。
二、糯玉米栽培技术要点
1、品种选择
糯玉米作为一种重要的农作物,在我国的农业生产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为了确保糯玉米的产量与质量,首要的技术要点便是品种的选择。这一环节对于后续的种植、管理以及最终的产量与品质都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品种选择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决策过程,它涉及了一系列复杂的因素和原则。首先,我们要选择那些具有高产潜力的优质品种。在农业生产中,产量是一个核心的指标,而品种的高产性是确保这一指标实现的基础。选择这样的品种,能够为种植者带来稳定的收益,同时满足市场的需求。其次,品质是糯玉米实现经济效益的关键。在选择品种时,我们要特别关注其口感、黏度和甜度等品质特性。这些特性决定了糯玉米在消费市场上的受欢迎程度和自身价值。除此之外,品种的适应性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由于我国的地域辽阔,各地的气候、土壤和海拔条件等因素差异很大,因此选择能够在多种复杂条件下生长的品种是非常重要的。这样可以确保糯玉米在各种条件下都能够获得相对稳定的产量和品质。最后,抗病性是另一个重要的选择标准。作物病害是农业生产中一个常见的问题,它可能导致作物减产或品质下降。选择具有较高抗病性的品种,能够大大降低因病虫害导致的产量损失和品质下降风险。在栽培中,我们不能仅仅依赖品种本身的特性来做出选择,还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进行综合评估。为了确保稳产和高产,应该在不同的年份、季节和地区进行试验栽培,观察品种的实际表现,以决定栽培的品种。
2、播种技术
播种是糯玉米栽培的关键环节,它决定了糯玉米的生长和产量。选择合适的播种时期是至关重要的,因为适宜的播种时间能够使糯玉米充分利用当地的气候因素,提高其生长速度、产量及品质。一般来说,当土壤温度稳定在15℃以上时,是适宜的播种时期。早春播种可以提早糯玉米的上市时间,满足市场的需求,并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而夏季播种则可以利用夏季的光热条件,促进糯玉米的生长和发育。播种方法则可以采用机械播种或人工播种。机械播种可以提高播种效率,节省人力成本,但需要注意机械播种的深度和行距要保持均匀,免得影响出苗率和产量。人工播种虽然效率较低,但是这种方法可以根据土壤条件和糯玉米品种的需求进行更加灵活地调整。播种深度是影响糯玉米出苗和生长的重要因素之一。一般来说,播种深度为3—5厘米,但具体深度应根据土壤实际情况而定。此外,如果土壤较差,可以适当深播以充分吸收土壤水分,保证种子正常萌发和生长。
3、施肥管理
基肥是植物生长的营养基础,为植物提供持续的养分。因此在种植前,应充分施用有机肥料,如厩肥、堆肥等,用于提高土壤的肥力。基肥的用量应根据土壤的肥沃程度、糯玉米品种的需求等因素来确定。一般来说,基肥应占到总施肥量的50%以上。在施用基肥时,应注意均匀分布,避免局部肥料过多或过少,影响作物的生长。追肥是在作物生长过程中,根据作物的生长情况和土壤的养分状况,适时补充肥料的过程。追肥的目的是满足作物不同生长阶段对养分的需求,提高作物的产量和品质。追肥策略应根据作物种类、生长阶段、土壤状况等因素来确定。一般来说,在作物的生长初期,应适当增加氮肥的施用量,促进茎叶的生长;在生长中期,应增加磷肥和钾肥的施用量,促进果实和籽粒的生长;在生长后期,应适当喷施叶面肥,提高作物的抗逆性。追肥的用量和时间应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一般来说,追肥应占到总施肥量的30%以上。
4、灌溉技术
水分管理对糯玉米的生长也至关重要,因为水分是植物生长的必要条件之一。适宜的水分供应可以促进糯玉米的生长和发育,提高产量和品质。干旱季节是糯玉米生长过程中面临的主要影响之一。在干旱季节,土壤水分蒸发较快,植物吸收水分的能力也受到限制。因此,及时灌溉是保证糯玉米正常生长的关键措施之一。灌溉时应注意水量均匀,避免积水或过干。适当的灌溉不仅可以提供植物所需的水分,还可以改善土壤的通气性和温度,有利于植物的生长和发育。在多雨季节,水分过多也是一个重要的问题。过多的水分会导致土壤通气不良,影响植物根系的正常呼吸和吸收,甚至引发涝害。因此,应注意排水,保持土壤的湿润度。在水分过多的地区,可以选择耐涝的糯玉米品种。为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可以采用节水灌溉技术。节水灌溉技术是指通过精确控制水量,既满足植物的水分需求,又避免水资源的浪费。常见的节水灌溉技术包括滴灌、喷灌等。这些技术可以根据植物的需求和土壤条件等因素精确控制水量,使水分更好地渗透到土壤中,提高水的利用效率。
5、田间管理
田间管理对于糯玉米的生长至关重要,科学合理的管理措施能够确保糯玉米健康成长,提高产量。首先,保持田间整洁是基础。要定期进行除草工作,防止杂草与糯玉米争抢养分,影响其正常生长。除草可采用人工除草或化学除草,具体的除草方法还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在除草的同时,还要进行中耕,以疏松土壤,改善土壤通气性,促进根系发育。通过中耕,还可以达到除草的效果,减少杂草对土地养分的吸收。其次,合理密植也是田间管理的重要环节之一。在糯玉米生长过程中,还需要进行间苗和定苗。间苗是在苗期去除病苗、弱苗,保留生长良好的植株。这样可以提高幼苗的整体质量,为后续的生长打下坚实的基础。定苗则是根据糯玉米的生长情况,确定科学合理的种植密度。过密或过疏都会影响糯玉米的生长和产量,因此要根据田间的糯玉米实际生长情况进行调整。在间苗和定苗的两项工作中,应尽量减少对糯玉米幼苗的伤害,避免影响其正常生长。
6、收获与贮藏
收获时期的选择对糯玉米的品质和产量有着显著的影响。一般来说,当糯玉米的籽粒达到生理成熟时,是其最佳的收获时期。此时,籽粒饱满,含水量适中,口感甜、玉米糯,品质最佳。如果收获过早,籽粒尚未充分发育,会影响其产量和品质;而收获过晚,籽粒则可能过于成熟,甚至脱落,同样会影响产量和品质。因此,选择适宜的收获时期是确保糯玉米产量和品质的关键。此外,气候条件也是影响收获时期的重要因素。在高温天气或多雨的季节,糯玉米的成熟期可能会提前,栽培人员应及时关注天气预报,适时收获。贮藏是糯玉米生产的重要环节之一,贮藏方法是否得当直接关系到糯玉米的品质和保鲜。贮藏前应对仓库进行消毒处理,以防病虫害和细菌病毒的滋生。同时要确保仓库通风良好、干燥、无异味。收获后应及时清理干净,去除杂质和病虫害的籽粒,利于糯玉米的贮藏,并防止贮藏过程中发生霉变或腐烂。在贮藏过程中,要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温度过高或过低都可能引起糯玉米的变质或发芽,甚至导致霉变或腐烂。因此,应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如使用保鲜膜或干燥剂等,并定期检查糯玉米的品质和温度、湿度等环境条件,如有异常情况应及时处理。
三、糯玉米主要病虫害及其防治措施
1、病害防治
①锈病
锈病主要侵染叶片,严重时也可侵染果穗、苞叶和雄穗。发病初期,叶片上散生淡黄色夏孢子堆,后表皮破裂,散出锈褐色粉末,即夏孢子。预防锈病,要选用抗病糯玉米品种,合理密植,避免偏施、过施氮肥,适时增施磷、钾肥等,加强田间管理,提高植株抗病能力。在发病初期,可用2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或12.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兑水喷雾防治,每隔7—10天喷1次,连喷2—3次。
②黑穗病
黑穗病是糯玉米栽培中的又一大威胁,主要侵染果穗和雄穗,导致果穗变短、变圆,顶部变尖,最终整个果穗变成黑粉状或散出黑粉。为有效预防黑穗病,种子消毒是关键。可使用2%戊唑醇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拌种,能有效减少病菌的侵染。除此之外,加强田间管理也至关重要,通过科学施肥、合理灌溉等措施,提高植株的抗病能力。只有采取多种措施,才能更有效地防治黑穗病,确保糯玉米的优质高产。
2、虫害防治
①玉米螟
玉米螟是玉米栽培过程中常见的害虫,幼虫会蛀食糯玉米心叶、茎秆和果穗,阻碍光合作用和养分运输,影响糯玉米的正常生长,造成减产。为了有效防治玉米螟,可以采取多种措施。在农业防治方面,可以通过秋翻灭茬、清除田间杂草等措施,减少害虫的滋生。生物防治方面,可以利用赤眼蜂、瓢虫等天敌来控制糯玉米螟的数量。同时,化学防治也是一种有效的方法,可以在心叶末期使用5%氟虫腈或2.5%溴氰菊酯等药剂兑水喷雾防治。综合运用这些措施,可以有效降低糯玉米螟的危害,保证糯玉米的质量与产量。
②蚜虫
蚜虫是糯玉米生长过程中的又一大害虫,它们群集在心叶、叶背和茎秆上,吸食植株汁液,导致叶片卷缩、植株矮小、节间缩短等问题。此外,蚜虫还会传播病毒病,对糯玉米产量和品质造成严重影响。为了有效防治蚜虫,可以选择10%吡虫啉或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兑水喷雾防治。同时,在糯玉米收获后应清除田间的残茎、残叶,以减少越冬虫源,降低来年的虫害发生率。只有及时采取预防和治理措施,才能确保糯玉米的质量和产量。
3、生物防治与化学防治的综合应用
生物防治是一种环保、可持续的病虫害防治方法。它利用天敌、寄生性昆虫、微生物等生物资源来控制害虫数量和危害程度。例如,赤眼蜂是玉米螟的天敌,可以有效降低玉米螟的种群数量,达到防治效果。除了赤眼蜂,还有一些微生物,如细菌、真菌和病毒等,都可以用来控制害虫种群。与化学防治相比,生物防治具有长期控制害虫的优点,不会带来环境污染和害虫抗药性等问题。化学防治虽然见效快、效果好,但长期使用会造成环境污染。因此,在害虫防治中,应该优先考虑生物防治方法,如非必要,尽量不使用化学方法。如果必须使用化学防治,应选择低毒、低残留的农药,合理混配和轮换使用,减少环境污染和抗药性的产生。
4、农业生态系统的维护
农业生态系统中,每一种生物都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为了确保其平衡共处,应采取多种策略综合防范病虫害。要合理安排作物的种植密度,确保空气流通和阳光充足,并采用轮作换茬的方法,让土地得到休息,深耕灭茬,进一步疏松土壤。因单一的作物布局很可能会导致生态失衡,因此,努力实现种植结构的多样化,能使生态系统更为稳定、健康。这不仅有助于减少病虫害,也为各类生物提供了丰富的食物来源和栖息地。应特别注重对生态系统中的有益生物保护。可以利用动物的天性维护生态平衡。只有通过这些措施的综合运用,农业生态系统才能健康、持续地发展。
(作者单位:450000河南省郑州市农业综合行政执法支队;450000河南省郑州市明德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