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玉米种植技术科技创新及推广应用有效传播的实施策略

作者: 宋思闻

农业技术推广在促进农业生产效率提升、农产品产量增加以及农民生活质量改善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特别是玉米,作为全球范围内的重要粮食作物之一,其种植技术的普及和应用更是至关重要。在本文中,我们首先将详述玉米种植的关键技术要点,这些要点涵盖了选地与整地、选种与播种、田间管理以及病虫害防治等多个方面。随后,我们将深入探讨农业技术推广的核心价值以及在这一过程中所面临的挑战,旨在为我国农业的长足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和启示。

一、玉米种植技术的现状

当前玉米种植技术的现状呈现出一种多元化和精细化的趋势。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玉米种植技术也在不断创新和升级。例如,现代玉米种植技术已经广泛采用了精准农业的理念,通过利用先进的遥感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实现对农田的精准管理和监测。这种技术的应用,不仅提高了玉米的产量,还降低了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有利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此外,现代玉米种植技术还注重品种的改良和优化。通过基因编辑和遗传育种等手段,培育出适应性强、产量高、品质优的玉米新品种,进一步提高了玉米的种植效益。据统计,近年来我国玉米单产水平不断提高,其中新品种的推广和应用起到了关键作用。然而,当前玉米种植技术也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一方面,随着气候变化和土地资源的日益紧张,玉米种植面临着越来越多的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另一方面,一些传统的玉米种植技术已经难以适应现代农业生产的需求,需要不断更新和升级。因此,我们需要进一步加强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将先进的玉米种植技术普及到广大农民中去。同时,还需要加强科技创新和研发,不断推出更加先进、实用的玉米种植技术,为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二、玉米种植技术要点

1、选地与整地

选地与整地是玉米种植的关键环节,对于确保玉米的高产稳产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1)选地:在玉米种植前,选择合适的地块是至关重要的。优质的地块应具备以下几个条件:①土层深厚:深厚的土层能够为玉米根系提供足够的生长空间,有助于玉米植株的稳定生长。一般来说,土层厚度应在30cm以上,以保证玉米根系的正常发育。②土壤疏松:疏松的土壤有利于玉米根系的呼吸和伸展,同时也有助于提高土壤的透气性和渗水性。这对于玉米的生长和发育是非常有利的。③保水保肥能力强:选择保水保肥能力强的地块,可以确保玉米在生长过程中获得充足的水分和养分,从而提高产量。这样的地块通常具有良好的土壤结构和肥力,能够满足玉米生长的需要。

(2)整地:整地是播种前的重要准备工作,其目的是为玉米的生长创造一个良好的土壤环境。整地的主要步骤包括深松、旋耕和平整。①深松:深松是指用深松机械对土壤进行深层翻动,打破犁底层,加深耕作层。这样可以增加土壤的通透性,提高土壤的蓄水能力,为玉米根系的生长提供有利条件。②旋耕:旋耕是指用旋耕机对土壤进行细碎处理,使土壤变得疏松、细碎、平整。这样有利于种子的发芽和出苗,同时也有助于提高土壤的保水保肥能力。旋耕的深度一般控制在15~20cm左右。③平整:平整土地是为了确保播种后的玉米出苗整齐、均匀。在整地过程中,要注意保持地块的平整度,避免出现高低不平的现象。这样不仅可以提高播种质量,还有助于后续的田间管理。选地与整地是玉米种植的重要环节。选择合适的地块并进行科学的整地处理,可以为玉米的生长提供良好的土壤环境,从而提高玉米的产量和质量。

2、选种与播种

(1)选种:选种是玉米种植的首要环节,它直接关系到玉米的产量和品质。在选择玉米品种时,应着重考虑以下几个方面:①适应性:选用的玉米品种必须适应当地的生态环境,包括气候、土壤和病虫害情况。这样,玉米才能更好地生长,抵御各种不利因素。②抗病抗虫性:选择具有较强抗病抗虫能力的品种,可以减少病虫害的发生,降低农药使用,从而提高玉米的产量和品质。③高产稳产性:优质的玉米品种应具备高产稳产的特点,即使在不利的环境条件下,也能保持相对稳定的产量。

(2)播种前种子处理:为了提高种子的发芽率和抗逆性,播种前需要对种子进行一系列处理:①浸种:将种子浸泡在含有适量营养液或生长激素的水中,促进种子吸水膨胀,加速发芽过程。浸种时间一般为6~12小时,具体时长根据品种和当地气候条件而定。②拌种:使用特定的拌种剂对种子进行包衣或拌合,以增强种子的抗病能力和抗逆性。拌种剂通常包含杀菌剂、杀虫剂和微量元素等,能有效预防病虫害,促进种子健康生长。

(3)播种:播种时,要特别注意控制播种深度和播种密度,以确保出苗整齐、均匀:①播种深度:播种深度应根据土壤湿度、质地和气候条件来确定。一般来说,播种深度以3~5cm为宜。过深或过浅都会影响种子的发芽和出苗。②播种密度:合理的播种密度是确保玉米高产的关键。密度过大会导致植株间竞争过于激烈,影响个体发育;密度过小则会浪费土地资源,降低产量。具体播种密度应根据品种特性、土壤肥力和管理水平等因素综合考虑。通过科学的选种与播种,可以为玉米的高产稳产奠定坚实基础。在实际操作中,应结合当地实际情况,灵活调整选种和播种策略,以获得最佳种植效果。

3、田间管理

田间管理是玉米种植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它涉及施肥、灌溉、除草以及病虫害防治等多个方面。这些管理措施对于确保玉米健康生长和高产稳产至关重要。

(1)合理施肥:合理施肥是满足玉米不同生长阶段需求、提高土壤肥力的关键措施。在施肥过程中,应根据玉米的生长阶段和土壤状况来确定施肥量和施肥种类。例如,在播种前施足基肥,以提供玉米初期生长所需的养分;在生长期适时追肥,以满足玉米快速生长的需要。同时,要注意合理搭配氮、磷、钾等营养元素,以及微量元素的使用,确保玉米全面、均衡地吸收营养。

(2)科学灌溉:灌溉是确保玉米正常生长的重要因素。灌溉的时机和量应根据天气和土壤墒情来合理安排。在干旱季节或土壤水分不足时,应及时进行灌溉,以保证玉米的正常生长。同时,要避免过度灌溉造成水资源的浪费和土壤盐渍化等问题。通过科学的灌溉管理,可以确保玉米在生长过程中得到充足的水分供应。

(3)及时除草:除草是减少杂草与玉米竞争养分的重要措施。杂草的存在会严重影响玉米的生长和产量,因此必须及时进行除草。除草的方法包括人工除草和化学除草等。在选择除草方法时,应根据实际情况和环保要求来选择合适的方法。通过及时除草,可以确保玉米在生长过程中获得足够的养分和空间,从而实现高产稳产。

4、病虫害防治

玉米病虫害防治是确保玉米产量和质量的关键环节。针对常见的玉米病害,如大小斑病、纹枯病,以及虫害,如玉米螟、蚜虫等,需要采取一系列的综合防治措施。

(1)农业防治

①选用抗病抗虫品种:选择适应当地生态环境的优质抗病抗虫玉米品种,这是提高玉米产量、减少病虫害发生的基础。②合理密植:根据品种和土壤条件,选择适宜的玉米种植密度,避免过于密集的种植,以减少病虫害的传播。③科学施肥与灌溉:合理施肥可以满足玉米不同生长阶段的需求,提高土壤肥力和玉米的抗病能力。同时,根据天气和土壤墒情合理安排灌溉,确保玉米正常生长,增强其抵抗力。④生物防治:利用天敌和寄生虫对玉米害虫进行生物防治。例如,引入寄生性蜂类对玉米螟等虫害进行控制,或者使用发酵液防治法,如利用菊花、辣椒、大蒜等植物材料发酵制成的浸泡液来喷洒防治玉米虫害。⑤化学防治:在病虫害严重时,可以考虑使用化学农药进行防治。但需注意选择低毒、低残留的化学农药,并按照说明书规范使用,以减少对环境和人体的危害。同时,要轮换使用不同种类的农药,以防止病虫害产生抗药性。

(2)其他措施

定期检查:定期对玉米田进行检查,一旦发现病虫害迹象,立即采取措施进行防治。玉米病虫害防治需要采取综合措施,包括农业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等。在实际操作中,应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和病虫害种类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防治,以确保玉米的健康生长和高产稳产。

三、玉米种植技术推广应用的策略

1、加大玉米种植技术宣传力度

在新时代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传统玉米种植技术已难以满足现代玉米种植的需求。长期以来,种植户依赖自身丰富的实践经验进行玉米种植,然而,继续沿用传统技术已无法确保玉米的质量和产量达到预设标准。因此,对于玉米种植技术的创新显得尤为重要。相关研究人士需加大创新力度,以提升种植产量并满足社会日益增长的需求。这不仅要求提高种植效率,还需要进一步完善玉米种植的标准和要求,确保玉米种植的科学性和可持续性。为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加大玉米种植技术的宣传力度,使种植户能够迅速掌握先进的种植技术,并深刻认识到技术推广应用的重要性。这样做有助于在玉米种植中更好地发挥技术优势,以稳定的玉米质量和产量为基础,进一步帮助种植户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此外,通过推广先进的玉米种植技术,还能有效增加国家粮食储备,确保我国国民群众的温饱问题得到根本解决。这不仅是对种植户的福祉负责,更是对国家粮食安全和国民福祉的重要保障。

2、提高人员综合素养

在推进玉米种植技术的广泛应用过程中,首要任务是提升技术人员的综合素养与职业水平。这要求我们必须敏锐地觉察到玉米种植技术存在的潜在问题,并定期组织推广人员深入学习和掌握最新的技术与知识。特别是,我们应当围绕先进的种植知识与技术,实施统一化的培训策略,以期有效提升相关人员的综合素养。进一步地,专业技术人员应当深入基层,将专业的玉米种植技术直接传达给种植户,并提供明确的指导。这不仅能够确保种植户在面对种子问题时能够迅速解决,还能通过试验演示、质量控制等手段,让他们深入了解并掌握更多的技术与知识。除了上述措施,我们还应通过规范化的培训教育活动,持续提升技术人员的专业水平,确保他们能够及时掌握并应用实践技能。同时,这些活动也有助于增强技术人员的服务意识,提升他们的工作质量,并促使他们严格规范自身的操作行为。最后,为确保玉米种植技术的有效推广与应用,我们必须制定并落实相应的技术培训制度。这一制度的实施,将为玉米种植技术的推广提供有力的制度保障,进一步推动其在实践中的应用与发展。

3、国家政策支持

玉米种植技术的持续推广与应用在农业种植行业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它显著提升了玉米的质量和产量,为农业生产带来了实质性的效益;其次,对于推动我国农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在科技进步的推动下,玉米种植技术的不断革新与普及,无疑为农业种植行业的未来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

4、设置试验田

在玉米种植技术的发展过程中,对于先进技术的研发,必须依赖一套严谨的考核评估制度。为了完善这一考评机制,我们采用了设立专业部门的方法,并依托试验田平台,积极引入和采用先进的种植技术。对于当前农业技术操作人员而言,进行试验田种植时,需要严格遵循先进技术操作实践标准,并充分结合技术人员的专业知识和经验,确保农田实验种植在规定的条件下顺利进行。玉米收割完成后,负责人员将对采集的数据进行细致整合,对玉米的质量、产量等关键指标进行合理评价,以确保整体指标达到合格标准。当玉米种植技术准备进行正式推广和应用时,管理人员应当采取先进的推广方法,充分利用网络平台,积极宣传玉米种植技术的优势和应用方法。因此,对于玉米种植领域研发的新型技术,我们强烈要求种植户提前进行了解和掌握。在确保玉米质量和产量稳定的前提下,适当扩大新技术的应用范围,为更多的玉米种植户提供实践机会,共同推动玉米种植技术的创新与发展。

5、推广期间掌握重点

在大力推广玉米种植技术的进程中,种植户的角色显得尤为重要,他们能够在种植实践中发挥关键的引导作用。这些种植户凭借长期积累的丰富经验,对新技术和新产品展现出浓厚的兴趣与好奇,他们的尝试意愿日益强烈,因此赢得了同行的广泛信任和喜爱。在推广过程中,种植户对技术的重视尤为关键。他们不仅亲自实践新技术,还积极组织其他种植户开展针对性的指导,以确保技术的有效传播与应用。此外,种植户还需充分考虑应用者的需求和效益,确保技术的实用性和经济效益。值得注意的是,这一推广过程得到了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通过为种植产量高的农户提供资金奖励,不仅极大地激发了种植户的积极性,也进一步加深了他们在广大种植户心中的信任度。这一措施充分展现了政策对种植户的鼓励与支持,对玉米种植技术的推广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综上所述,农业技术的推广与普及,特别是玉米种植技术的传播,对于农业生产效率的提升、农民收入的增加以及农村经济的整体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目前我国在农业技术推广方面仍面临着诸多挑战,这需要我们采取一系列有效的措施来应对。为了加强农业技术的推广和玉米种植技术的应用,政府、科研机构、企业和农民必须形成合力,共同构建一个完善的技术推广体系。这一体系应包括加强农民技术培训、推动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以及倡导生态农业与绿色发展等多个方面。只有通过这些措施的实施,我们才能确保农业技术的有效传播和应用。

(作者单位:136200吉林省辽源市农业技术推广总站)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