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株玉米青贮对肉牛生长性能影响的试验研究

作者: 李万业

全株玉米青贮对肉牛生长性能影响的试验研究0

玉米青贮作为牲畜养殖期间一种常见、优质粗饲料,具有适口性好、营养价值高、制作成本低等优质特征,并且随着近年来我国“粮改饲”政策的普及,玉米青贮饲料在青海省地区牲畜养殖期间大面积推广应用。为探究青贮玉米对肉牛的生长性能的影响,本次试验以西门塔尔肉牛为研究对象,采取4种不同青贮料处理对肉牛群体进行分别喂养,试验期共100d。研究结果表明;在4种不同的青贮料日粮喂养下,以全株玉米青贮饲养下的日增重水平最高,为0.9kg/只·d,料重比最低,为8.66,日均经济效益最高,为7.17元/只·d。证实在使用全株玉米青贮开展肉牛养殖期间,肉牛的生长性能表现最为优异,适宜在青海省肉牛养殖期间进行推广应用。

一、青海省肉牛养殖全株玉米青贮应用现状

青海省作为我国牲畜养殖大省,当地牛羊养殖产业近年来快速发展,已经成为当地农户的重要经济来源之一。青海省多年来始终坚持以质量与效益为中心,突出创新发展,着力于保供与增收并举、速度与质量并重、生态与生产协调的农牧业经济发展新机制。青海省牛养殖期间,多为全放牧散养、半舍饲的管理模式,在加重草原生态负担的同时,还会出现冬春季节草原生产性能下降,引发牛群无草可食的现象,严重影响牛群养殖经济效益。为避免此种现象的发生,多年来,当地积极倡导将青绿多汁饲草进行青贮处理,以供应冬季牛群的日粮。玉米秸秆作为青贮的重要原料之一,在当地应用广泛。目前,玉米作为青贮饲料的方式有很多,较为常见的方式为玉米秸秆青贮、全株玉米青贮两种。其中,以全株玉米青贮品质最好,目前在青海省反刍动物养殖过程中均有应用。全株玉米青贮具有适口性好、营养价值高、成本低等优质特征,为探究其在肉牛养殖中的饲养应用效果,于2023年间,采取不同青贮料饲喂对比试验对其增重、经济效益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二、材料与方法

1、试验材料

本次试验在青海省大通县某肉牛养殖场内进行,选择该养殖场内规格接近、长势健壮的4月龄158kg左右西门塔尔牛120头。

试验所用的4种不同青贮料均收割于青海省大通县。全株青贮玉米收获时间为蜡熟中期,全田收割后将全株玉米统一切碎为2~3cm小段,并采取标准青贮处理流程将其存放在试验养殖场内可容量200t的青贮窖内进行青贮。其余稻草、花生秧、苜蓿青贮制作方式同上,均分别存放在该试验养殖场青贮窖内。试验期间,肉牛日粮预混料是由北京泽牧久远生物科技研究院购入。

2、试验设计

将参与试验的60头4月龄158kg左右的西门塔尔牛随机分为4组,采取4种不同日粮饲喂标准进行分别管理,每组有肉牛15头。每组设置3个重复,每个重复肉牛5头,共有12个重复。其中处理1中西门塔尔牛群日粮饲喂全株玉米青贮料,处理2中西门塔尔牛群日粮饲喂稻草青贮,处理3中西门塔尔牛群日粮饲喂花生秧青贮,处理4中西门塔尔牛群日粮饲喂苜蓿青贮,各处理中的精饲料比例相同,试验时间持续100d,试验前有10d饲料转换过渡期。

不同处理日粮组成:处理1日粮原料组成;玉米37.4%、豆粕3.61%、棉粕4.1%、麦麸7.25%、酒糟4.24%、糖蜜1%、预混料2.4%、全株玉米青贮40%。处理2日粮原料组成;玉米37.4%、豆粕3.61%、棉粕4.1%、麦麸7.25%、酒糟4.24%、糖蜜1%、预混料2.4%、稻草青贮40%。处理3日粮原料组成;玉米37.4%、豆粕3.61%、棉粕4.1%、麦麸7.25%、酒糟4.24%、糖蜜1%、预混料2.4%、花生秧青贮40%。处理4日粮原料组成;玉米37.4%、豆粕3.61%、棉粕4.1%、麦麸7.25%、酒糟4.24%、糖蜜1%、预混料2.4%、苜蓿青贮40%。

不同处理日粮营养水平:处理1日粮营养水平;综合净能/(MJ·kg)6.97、粗蛋白质13.48%、钙0.63%、磷0.46%、中性洗涤纤维27.09%、酸性洗涤纤维11.25%。处理2日粮营养水平;综合净能/(MJ·kg)6.13、粗蛋白质11.49%、钙0.58%、磷0.41%、中性洗涤纤维36.04%、酸性洗涤纤维22.52%。处理3日粮营养水平;综合净能/(MJ·kg)6.64、粗蛋白质14.25%、钙1.09%、磷0.43%、中性洗涤纤维31.39%、酸性洗涤纤维21.55%。处理4日粮营养水平;综合净能/(MJ·kg)6.9、粗蛋白质15.72%、钙0.74%、磷0.38%、中性洗涤纤维31.99%、酸性洗涤纤维18.29%。

3、试验管理

在开始试验前10d,对不同处理下的牛群进行过渡饲养,使其适宜试验日粮管理方式。试验期共计100d,试验期间,每天对牛群进行饲喂两次,分别为早上6时、下午4时,供应充足饮水,自由取用。牛舍卫生每日清扫,每周进行2次消毒,并严格遵照该养殖场牛群免疫接种程序实施免疫工作。本次试验除牛群的日粮供应青贮料不同,其余管理均为一致。

4、数据的测定及方法

①肉牛生长性能

于试验正式开始前、结束时分别对各处理的牛体重进行测定,并记录每个处理的平均日增重水平。

每间隔10d分别测定每组试验肉牛的采食量,并取饲料样品测定含水量,以计算不同处理组牛只的平均日干物质采食量及料重比数据。

计算公式为:平均日增重=(试验结束体重-试验开始前体重)/试验天数(100d)

平均日干物质采食量=总干物质采食量/试验天数(100d)

料重比=平均日干物质采食量/平均日增重

②肉牛经济效益

依照活牛市场销售单价25元/kg、精料购入单价3元/kg、全株玉米青贮单价0.40元/kg、稻草青贮单价0.27元/kg、花生秧青贮单价0.72元/kg、苜蓿青贮单价0.65元/kg。进行计算日粮成本、单日增重收益,从而获取不同处理下牛只的每日均收益水平。

计算公式为:单日饲料投入成本=精饲料投入成本+粗饲料投入成本

单日增重收益=平均日增重×肉牛销售单价

单只单日经济效益=(单日增重收入-单日饲料投入成本)

5、试验数据统计与分析

本次试验数据采取Excel 2020软件进行统计分类,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多方因素方差分析。

三、结果与分析

1、不同处理对肉牛平均日增重的影响

观察表1,可见不同日粮饲喂处理下,牛群试验末期体重表现为处理1>处理4>处理2>处理1,分别为248.47kg/只>246.7kg/只大243.58kg/只>239.7kg/只,由于不同处理下的肉牛初始体重不一,因此该数据并无可比性。

对比不同日粮饲喂处理下平均日增重水平,可见日增重水平以处理1最高,为0.9kg/只·d,较高为处理4,平均日增重水平为0.89kg/只·d,两者数据差异性不大;较次为处理2,日增重水平为0.86kg/只·d,对比处理1、处理4日增重数据差异极显著(P<0.01);最低为处理3,日增重水平为0.82kg/只·d,对比处理1、处理2、处理4日增重数据差异极显著(P<0.01)。

日增重作为反映肉牛生长增重速度的代表性数据,数值越高表示该牛只的生长发育速度越快。在本次试验中,以处理1使用全株玉米青贮加精料饲养模式下,肉牛增重速度最快,其次为苜蓿青贮、水稻青贮。

2、不同处理对肉牛料重比的影响

观察表1,可见在不同的日粮饲喂处理下,肉牛群体的料重比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性。

料重比作为评价肉牛对饲料的吸收利用率水平,料重比数据越低,证实该牛只对饲料的吸收利用率越高。料重比与肉牛的平均日增重水平及平均日干物质采食量数据水平联系较为密切。首先,观察表1中不同处理下肉牛平均日干物质采食量,可见表现为处理3>处理4>处理2>处理1,分别为8.13kg/只·d>8.04kg/只·d>7.95kg/只·d>7.82kg/只·d。使用平均日干物质采食量除以肉牛日增重水平计算获得料重比数据,对比料重比数据可见,以处理3日粮饲喂处理下,料重比最高,为9.91,对比其余处理差异极显著(P<0.01);较次为处理2,料重比为9.24;较低为处理4,料重比为9.03;最低为处理1,料重比为8.66,对比其他处理差异极显著(P<0.01)。

对比料重比数据可见,在本次试验期间,以处理1全株玉米青贮加精料饲喂下肉牛料重比数据最低,证实此种饲养模式下,肉牛对饲料的吸收利用转化率最高。

3、不同处理对肉牛养殖经济效益的影响

观察表1,依照活牛销售单价、青贮及精料的购买成本,进行计算出各处理下肉牛的饲养成本。可见,不同处理下肉牛的单日饲料投入成本有一定的差异性,日粮单日投入成本最高的为处理3,为14.63元/kg·d,其次为处理4,日粮单日投入成本为14.47元/kg·d,较低为处理2,日粮单日投入成本为14.31元/kg·d,最低为处理1,日粮单日投入成本为14.08元/kg·d。

对比不同处理下肉牛的单日增重收益,可见以处理2中单日增重收益数据最高,为22.5元/只·d,其次为处理4,单日增重收益为22.25元/只·d,较低为处理2,单日增重收益为21.5元/只·d,最低为处理3,单日增重收益为20.5元/kg·d。单日增重收益与牛只平均日增重水平关联较大,平均日增重越高,单日增重收益最大。

对比不同处理下单只单日经济效益数据,可见以处理1中的单只单日经济效益最为显著,为7.17元/只·d,对比其他处理差异极显著(P<0.01);其次为处理2,单只单日经济效益为6.33元/只·d,较低为处理4,单只单日经济效益为5.69元/只·d,最低为处理3,单只单日经济效益为6.33元/只·d,对比其他处理差异极显著(P<0.01)。

肉牛单日单只养殖经济效益作为反映肉牛养殖经济效益高低的重要数据,在本次试验中,以处理1使用全株玉米青贮加精料饲喂管理下经济效益最为显著,其次为稻草青贮加精料饲喂管理下。

四、分析

对比本次试验结果可以发现,在本次试验中所使用的全株玉米青贮、稻草青贮、花生秧青贮及苜蓿青贮对肉牛饲喂管理下,以全株玉米青贮喂养下肉牛的平均日增重最高,为0.9kg,料重比最低,为8.66,单日单只经济效益最高,为7.17元/只·d,证实全株玉米青贮的使用,可以显著提升肉牛的养殖生长性能,增收效益显著。

全株玉米青贮作为优质的粗饲料资源之一,其在牛养殖期间应用可以显著提升肉牛经济效益。但是应用时,全株玉米青贮质量的好坏,对应用效果有一定的影响。因此,为保障全株玉米青贮的质量,养殖户在制作期间,一定要保障无氧和酸性两个重要环境因素,促使青贮制作期间可生成大量的乳酸菌,降低青贮料pH值,从而抑制有害菌的生长,维持青贮料的高质性。首先,在制作全株玉米青贮料时,应当关注青贮料的收获时期是否适宜青贮标准、是否黏附大量的泥土、切段长短是否达到青贮要求、装填青贮时,是否存在未压实、封窖不严实的情况,为乳酸菌的生成繁殖创造优质的条件基础。其次,在全株玉米青贮制作后期,应当定期观察青贮窖的情况,观察是否出现破洞、积水等现象,及时补救,避免影响青贮料的质量。在开窖取用时,需要按照按需取用的标准,减少青贮料与空气接触面积,避免出现氧化,导致青贮霉变。在使用全株玉米青贮料对牛群进行饲喂管理时,需要观察全株玉米青贮料的表现,以青贮料pH值≤3.9、含水量65%~68%、质地松散柔软、不粘手、湿润、茎叶完整、叶脉清晰;色泽为绿色、黄绿色,烘干后为淡褐色;气味酸香、无丁酸味、有芳香果味或面包香味最佳。当全株玉米青贮料pH值≥5、含水量<60%、>75%,质地腐烂发黏块,严重变色为褐色或黑色;味腐烂、霉烂,有强烈的丁酸味或氨味或几乎无酸味的情况下,禁止用于饲喂牛群,以免造成牛群出现肠胃疾病,影响牛群的健康。

综上所述,在本次试验中,以使用全株玉米青贮饲喂肉牛生产管理下,肉牛表现出较好的生长性能及增收效益性,对比其他同等条件青贮料喂养管理下,各项数据表现差异极显著(P<0.01),可在青海省肉牛养殖期间进行推广应用。同时,在选用全株玉米青贮饲料饲喂牛群时,养殖户应当做好青贮料的制作与挑选,避免使用质量不良的青贮料,影响饲养效果。除此之外,在本次试验研究中,仅对不同的青贮料在肉牛养殖期间应用下的肉牛生长性能、经济效益数据进行分析,并未对全株玉米青贮使用量进行试验研究对比,相关研究者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究分析。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