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国有林场人工林高效种植技术及高质量发展策略

作者: 何如

为进一步提升广西国有林场造林质量水平,实现林木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文章以广西国有林场为研究对象,简单介绍了广西国有林场的概况,从林地选择、林地清理、整地挖穴、基肥施放、苗木选择、苗木养护、苗木移栽和抚育管理等方面分析了人工林高产培育技术要点,以供参考。

一、广西国有林场概况

广西森林资源培育自然条件得天独厚,森林资源增长潜力巨大,经过近七十年的造林绿化,广西已成为我国人工林大省(区)。目前,广西森林面积、森林覆盖率、森林蓄积、木材产量等指标均居全国前列,在当前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以及进一步扩大森林面积空间已经不大的背景下,要大幅度增加森林资源,营造以桉树为主和杉木、红锥、楠木等珍贵树种为辅的国储林,在国储林规模继续扩大的同时,抓好用材林主导树种桉杉发展,同时,开展红锥、楠木、黑木相思、香合欢等乡土珍贵树种的纯林、混交林试验示范工作。把全面提升森林经营质量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的主题来落实。因此,非常有必要认真总结广西国有林场特别是自治区直属林场高质量人工林高效种植技术的经验,总结切实可行的高质量森林资源种植模式,在全区林业生产进行全面推广应用,全面提高森林资源培育质量,为广西林业高质量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二、培育高质量人工用材林遵循原则

1、坚持适地适树原则

根据所处区位、气候、立地条件、树种特性,宜桉则桉、宜杉则杉、宜阔则阔,适当提高乡土珍贵非桉树种和混交林比重,改善林分结构,充分发挥林地自然力对促进培育高质量森林资源的正向作用。

2、坚持良种壮苗的原则

良种壮苗是培育高质量森林资源的基础,要全部采用优良品种特别是经过国家、自治区认定(审定)的优良品种,还没有认定过优良品种的树种,也要从优树中采种;要全部采用一、二级以上优质苗木,最好是轻基质营养杯苗或营养土杯苗,桉树要全部采用组培苗。

3、坚持合理密度的原则

要根据培育的目的材种、立地条件、经营措施确定合理的种植密度,立地条件好、培育中大径材、不用间伐、经营强度大的种植密度可以适当疏些;立地条件相对较差、培育中小径材、要进行间伐、经营强度相对较低的可以适当密度。以有利于林木生长。

4、坚持精准施肥的原则

肥料是培育高质量森林的主要元素。要进行测土,本着缺什么元素补什么元素,配方施肥;要施基肥,增强林木生长的持续稳定;要施有机无机混合肥,有机肥占比要高于20%以上,最好是25%,改善土壤酸碱度;要增加施肥年限,桉树不少于5年,延长林木高速生长周期。每年追肥最佳时间为冬、春季。

5、坚持强化抚育的原则

最关键是及时除草除萌,不遮挡幼苗,保持高的成活率和保存率。除草原则上不使用除草剂,要用砍、铲等人工或机械措施,适当进行扩坑松土。

6、坚持合理年限的原则

原则上是以国家规定的主伐年龄为准。实际上培育不同材种的合理采伐年限是不同的,培育大径材的采伐年限可以适当延长,培育中小径材的采伐年限可以适当缩短。

三、广西国有林场高质量人工林高效种植技术

1、桉树高效种植技术

(1)林地选择

适宜于桂中、桂南、桂东、桂西的平原、丘陵及海拔低于800m无明显霜冻和强台风的Ⅰ类地,Ⅱ类地区域种植。土壤为非石灰性母岩发育的酸性或微酸性的红壤、黄壤,土层大于0.8m以上,肥沃通透。

(2)整地选择

地势平坦或坡度小于15°的缓坡地,使用带垦整地,沿等高线机械带垦,土坑深度大于或等于50cm,带宽1~1.5m,泥团直径小于或等于10cm。坡度15°以上的造林地,使用穴垦整地,种植穴(点),沿等高线开出底、宽各40cm的种植坑,台风较强区域采用垂直等高线挖种植坑。

(3)施基肥回坎

基肥用量按0.5kg/坎施放。将肥料施入坑底,经检查合格后,回填表土至1/3的深度,然后将表土与肥料搅拌均匀,再将坎上方的表土回填满坑,并使坎上方形成一个扇形积水面;回填的土块须敲碎,土粒直径不大于3cm,捡净石块及草根;坑面保持凹形,以便在种植时定植于施肥坑内,同时凹状容易聚集雨水提高成活率,促进幼苗生长。原则上施基肥回坎后1个月内完成造林。

(4)定(补)植

①定植

定植时,先用锄挖好深约15cm的种植穴,泥杯苗撕掉营养袋,将撕下的营养袋放在坑边,用土块压好备查,轻基质杯苗直接栽植不需除去营养杯;然后将苗栽在坑的中部,扶正,覆土以高过营养杯面2cm为宜,在四周压实,不能踏到营养杯面上;最后盖一层松土,厚度以2cm为宜。原则上定植前进行1次除草,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②补植

植苗后5-15天内及时检查成活率,并连续不间断补植,保证当年造林成活率达95%以上。苗木应补在定植时的位置,以发挥防虫药及肥效作用。补植应在植苗后1个月内完成,原则上选用与初始栽植同期苗木,以免形成被压木。

(5)桉树施肥

①植苗林在定植完成1个月后即进行第一次追肥。在离幼树右侧40cm处挖规格为长30cm,宽20cm,深15cm的纵沟,挖施肥沟完成约70%时,管理区、造林部派出人员检查合格后方可施肥,施肥0.3 kg/株。

②萌芽林在第一次除萌后进行追肥,在植株水平右侧1m处开一条长宽深为30cm×20cm×15cm 的纵沟,挖施肥沟完成约70%时,管理区、造林部派出人员检查合格后方可施肥,施肥0.5kg/株。

③后续追肥,在计划采伐前的每年追肥1次,每次施桉树专用复合肥0.5kg/株,施肥沟规格为长30cm,宽20cm,深15cm的纵沟,挖施肥沟完成约70%时,管理区、造林部技术人员检查合格后方可施肥;肥料的用量按萌芽林、收购林每亩设计保存树兜株数相应核算。

(6)桉树除草

①全砍草。要求将林地内的杂灌和杂草全部砍倒,原则上保留高度要求控制在20cm以下,林中空地和林地边缘要求将杂灌和杂草砍出距离边缘木2m位置。

②喷除草剂。除草剂配比浓度视杂草情况而定。喷洒杂草茎叶至叶面湿润接近滴水为佳,对多年生恶性杂草或叶面光滑杂草、小灌木等,要选用高浓度配方,在喷湿杂草叶面同时,还需喷施杂草叶背、气孔密集处。

二、杉木高效种植技术

1、林地选择

选择在年平均气温16℃~20℃,极端最低气温-9℃以上,年平均降水量1300~1800mm,海拔在300~800m之间,以板岩、页岩、砂岩、花岗岩等风化而成的土层深厚肥沃、腐殖质含量高、疏松湿润、通透性和排水性良好的酸性或微酸性的林地造林。

2、整地选择

穴状明坎整地:按设计株行距挖明坎,种植行沿等高线走向,坎规格为:面40×30cm,底30×20cm,深30cm。坎底部呈水平面,坎的深度测量以坎面四角对角线交叉点至坎底的垂直距离为准,并且坎面最下方边缘至坎底深度不得低于30cm。挖坎时,表土和心土分开放置,表土放在上方或上侧,作回坎备用,心土放下方。挖坎要挖到林地边缘,充分提高林地利用率。

3、定植

(1)裸根苗

定植前要把苗木过长的主根和须根剪除,然后将苗木浆根后上山,按“三埋两踩一提苗”的技术要求定植,即定植时根据苗木大小先用定植锄在定植坑中央挖一小穴,然后放入树苗,培土,在培土到一半时,将树苗稍微向上提一下,将已埋的土向下踩实,继续培土到与地面平齐,进行第二次踩实,最后覆一浅层松土。过程中要确保苗木根系自然、顺向,水平舒展,防止屈根,适当深栽。

(2)营养杯苗

定植时先用定植锄在定植坑中央挖一个比营养杯深3~5cm小穴,小心撕掉营养杯外不易分解的薄膜袋(无纺布轻基质苗不用撕杯),用手将苗杯置于穴内并扶正,然后将湿土回入压实,回土以高过营养杯面3~5cm为宜,苗木四周踏实,但不能踏到营养土上,最后在上面盖一层松土。

(3)时间要求

裸根苗在3月底前完成,营养杯苗在4月底前完成。

4、补植

造林后10~20天内完成第一次补植,之后不间断检查并补植,定植后2个月内要求补植至成活率达到95%以上。年底至次年2月底前,再次进行补植,确保成活率达到90%以上。补植应补到定植时的位置,以发挥防虫药及肥效的作用,尽量选用与初始栽植同期之苗,以免形成被压木。

5、幼林除草抚育

(1)第一年第一次穴铲+全砍草

①穴铲:以植株为中心,半径70cm,穴内需铲至实土,并将穴内的杂草、杂灌等剩余物扒出穴外。

②全砍草:将整个林地内的杂草及灌木砍倒,伐根高度要求低于20cm。

抚育时间:在4~6月份完成。

(2)第二年抚育2次

除草抚育方法与第一年抚育方法相同。

(3)第三年抚育2次

全砍草:将整个林地内的杂草及灌木砍倒,伐根高度要求低于20cm。第一次在4~6月份完成;第二次在9~10月份完成。

6、幼林施肥

杉木造林除施基肥外,另追肥两次,第二、三年各安排1次。

(1)第一次施肥

每株施复合肥250g,于距离树根30cm上方或水平处挖施肥坑,施肥坑要求坑长20cm,宽15cm,深15cm,将肥均匀撒在坑底,然后从施肥坑上方挖土覆盖并压实,覆土要求高出坑面3~5cm。肥料要用合适器具量取,确保肥料施放均匀和足量。施肥时间:于造林第二年5月底前完成。

(2)第二次施肥

每株施复合肥300g,施肥方法及要求与第一次相同,但追肥坎不能挖在第一次追肥处。施肥时间:于造林第三年5月底前完成。

三、黑木相思高效种植技术

1、林地选择

黑木相思喜欢阳坡、半阳坡喜温暖湿润地域。适宜全区海拔600m以下丘陵土层深厚、疏松、肥沃及排水良好的山坡及微酸性土种植。

2、整地选择

于造林前将造林地上的杂灌等砍倒,晒干后选择适用时间炼山。炼山后进行整地,使用水平带状和穴垦整地,种植抗宽40cm,深30cm。

3、密度选择

初植密度一般为2m×4m或2m×3m,即每亩84~111株为宜,成林间伐后每亩保留50株左右为好。

4、栽植选择

一般以每年1~3月栽植为好。选择小雨天和雨后林地土壤湿润栽植适当深栽。适当深栽、不弯根,侧根舒展,踩实,栽植后回土并在植株周围盖上松土和杂草保湿。

5、除草抚育

幼林一般需要连续抚育3年,根据实际情况每年抚育1次,抚育在4~5月。抚育主要是砍除杂灌草,还要进行松土、扩坑、除萌、施肥。

6、施肥管理

造林前施基肥每坑1kg。造林后头3年进行施肥,第一年3~5月每株施0.5kg复合肥,第二、三年每年2~4月每株施1.5kg复合肥。

四、广西国有人工林高质量发展策略

1、坚持良种良地良法,实现营造林高质量发展

良地的选择,坚持适地适树;良种的使用,坚持使用良种壮苗上山、抓好造林林地备耕工作、加强营造林各项工序质量监督、持续的低产低效林改造,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为指导,在生态建设上科学经营,在建设发展的过程中,持续巩固绿色优势,规划好大径材培育与乡土珍贵树种套种的模式;良法的应用,通过使用先进技术优化人工林经营措施,精准提高林分质量,促进森林资源可持续发展。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