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莓主要病虫害种类及科学防控措施的总结研究

作者: 徐安民

蓝莓主要病虫害种类及科学防控措施的总结研究0

蓝莓是一种受欢迎的水果作物,其富含营养、口感鲜美,备受消费者青睐。然而,在蓝莓种植过程中,各种病虫害的侵害常常会导致产量下降、果实质量下降,甚至是全面歉收。同时,随着人们对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农民开始探索更加环保、可持续的蓝莓种植方式,如生物防治、有机栽培等。这些新技术和新模式的出现将为蓝莓产业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因此,了解蓝莓主要的病虫害及其防控措施对于蓝莓种植业的发展至关重要。本文将对蓝莓主要病虫害种类及其防控措施展开研究,旨在帮助农民科学地管理蓝莓种植过程,提高蓝莓的产量和质量,促进蓝莓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蓝莓的主要病害

1、黄化病

黄化病是蓝莓栽培中一种严重的病害,其危害主要表现在影响植株整体健康和果实质量。植株受感染时,叶片呈现明显的黄化,可能伴随叶缘卷曲,使植株失去正常的绿色。这是由于病原微生物侵袭植株,导致叶绿素合成受到阻碍,从而影响光合作用的正常进行。这一过程直接影响了植株的生长发育,降低了其抗逆性和整体的生理功能。在果实方面,黄化病会使蓝莓产生质量下降。受感染的植株可能出现果实发育不良,形状不规则,甚至变得较小。病害还可能导致果实的口感受损,糖分含量降低,影响风味品质。由于光合作用的减弱,植株无法提供足够的养分支持果实发育,最终影响整体产量和经济效益。

2、叶斑病

蓝莓叶斑病会对蓝莓植株造成不可忽视的影响。叶斑病主要由真菌引起,受感染的蓝莓植株叶片上会出现不规则的斑点,这些斑点可能呈现为灰色、黑色或棕色,有时带有边缘病斑。随着病情的加重,叶片可能出现黄化、卷曲,甚至提前凋落。这些症状不仅影响植株的美观,还降低了光合作用效率,影响了果实的生长和发育。叶斑病对蓝莓的危害主要体现在减缓植株生长速度和影响果实质量。由于叶斑病引起的叶片损伤,植株光合能力减弱,导致养分吸收不足,最终影响了果实的发育。果实质量也会随之下降,口感受损,对市场的商品价值造成影响。此外,由于叶片凋落,还可能导致植株对逆境的抵抗能力下降,增加了其他病害和蓝莓植株生长的风险。

3、灰霉病

灰霉病是蓝莓栽培中常见的病害,灰霉病的主要症状体现在果实上。受感染的蓝莓果实表面出现灰白色或灰褐色的腐烂斑点,这些斑点最初可能很小,但随着病害的发展逐渐扩大。果实质地变软,甚至变成糊状,使得蓝莓无法正常发育和成熟。此外,受感染的果实表面常有灰白色的霉层,这是灰霉病的典型特征之一。除了果实,灰霉病还会影响蓝莓植株的其他部分,尤其是花朵和嫩叶。感染花朵时,可能导致花朵凋谢、变色,最终掉落。叶片上可能出现灰白色的霉层,伴随着叶片枯黄、蔫萎的症状。这进一步影响了植株的光合作用和生长。此外,受感染的果实无法达到市场标准,降低了蓝莓的商业价值。植株上的感染会导致生长减缓,影响整体产量。此外,灰霉病在潮湿的环境条件下传播迅速,容易在整个蓝莓园中扩散,形成病害的暴发。

4、根腐病

根腐病是蓝莓栽培中常见而危害巨大的病害,由一类土壤真菌引起。这种病害主要影响蓝莓植株的根系,受感染的根部会呈现褐色或黑色,质地软化并丧失健康的根系结构。这会导致植株对水分和养分的吸收能力下降,阻碍正常的生长发育。植株可能表现出生长缓慢、叶片黄化、枯萎,最终导致植株死亡。同时,根腐病使得植株对其他逆境因素更为敏感,如干旱或盐胁迫。根腐病对蓝莓产生了多方面的不利影响。首先,由于植株无法正常吸收水分和养分,果实的生长和发育受到阻碍,导致产量减少。其次,受感染的植株逐渐丧失抗病能力,增加了其他病害和虫害的发生风险,从而影响整个蓝莓园的生态平衡。

5、僵果病

僵果病的主要症状集中在果实上。受感染的蓝莓果实表面出现圆形或椭圆形的褐色病斑,常伴有白色霉层。这些病斑最初可能较小,但随着病情的发展逐渐扩大,形成大面积的腐烂区域。感染严重时,果实可能变得坚硬,干燥,形成僵果,失去了正常的果肉质地。这不仅影响了蓝莓的外观,也使得果实无法正常食用。其次,僵果病还会影响蓝莓的产量。由于感染导致果实的腐烂和减轻,整体产量受到明显的影响。农户可能面临着无法收获或只能收获一部分蓝莓果实的困境,从而降低了经济效益并影响了供应链。另外,僵果病还在整个果园中迅速传播。在湿润和潮湿的环境条件下,病原菌容易扩散,使得整个果园面临更大的感染风险。由于僵果病在采摘、贮藏和运输过程中容易传播,也增加了蓝莓产业面临的挑战。

二、蓝莓的主要虫害

1、蓟马

蓟马是蓝莓栽培中常见的虫害之一,主要通过吸食植株汁液为生,导致植株生长点受损。这可能引起植株新梢的弯曲、卷曲以及叶片的畸形生长。蓟马的取食行为也会导致叶片表面出现银白色斑点,给叶片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它们喜欢在果实表面吸食汁液,造成果实皮肤上的小斑点。虽然这些斑点通常不会引起果实的腐烂,但它们降低了果实的外观品质,影响了商业价值。蓟马的大量繁殖和取食行为可能导致植株整体衰弱、生长减缓,影响蓝莓的产量和品质。尤其是对于幼小的植株和果实初期的蓝莓园,蓟马的危害更为显著。此外,蓟马还可能是一些病毒病害的传播媒介,进一步加剧了蓝莓园的病虫害压力。

2、蚜虫

蚜虫的取食行为会导致植株受到直接的损害。它们通过吸食叶片和嫩梢的汁液,引起叶片变黄、弯曲和卷曲。严重感染时,叶片可能因失去养分而枯黄,甚至导致叶片的脱落。这影响了植株的光合作用和生长。蚜虫还可能分泌蜜露,这是一种甜蜜的分泌物,吸引了蚜虫的天敌,如蚂蚁,同时促进黑色霉菌的繁殖。黑色霉菌覆盖在植株表面,形成黏滑的层,被称为“蜜露霉”。这不仅降低了植株的光合作用效率,还影响了果实的外观品质。蚜虫繁殖速度快,且喜好蓝莓植株的嫩梢和新叶,因此在不同生长阶段都可能受到威胁。蚜虫也是病毒的传播者,加重了蓝莓园的病虫害压力。

3、果蝇

果蝇属于一类小型飞虫,主要有蓝莓果蝇等品种。通过雌性产卵的方式将卵产在蓝莓果实表面。一旦卵孵化成幼虫,它们将穿刺果实皮肤,进入果实内部取食。这导致果实表面出现小孔,形成腐烂点,使得果实质量受损。果蝇的危害不仅表现在果实表面,还会引起果实内部的腐烂。幼虫在果实内部取食,造成果实质地软化、变色,并最终导致果实完全腐烂。这不但影响了蓝莓的外观和风味,还降低了果实的市场价值。此外,果蝇的繁殖速度快,一季内可进行多代繁殖,使得其在蓝莓季节内成为严重的问题。大量的果蝇取食和寄生可能导致整个果园的果实遭受严重损失,使得蓝莓产量明显下降。

4、白蚁

蓝莓的主要虫害之一还有白蚁,其主要体现在对植株根系的破坏和影响植株健康生长。白蚁主要侵袭蓝莓植株的根系,它们通过啃食植株的根部,造成根部组织的损伤。这种破坏会导致植株对水分和养分的吸收能力下降,从而引起植株生长缓慢、发黄,甚至死亡。由于白蚁潜藏在土壤中,其危害往往在被察觉时已经相当严重。白蚁还会分泌一种被称为“白蚁泥”的物质,用于建造巢穴和保护群体。这种泥巢覆盖在植株的根系上,不但阻碍土壤通气,还会增加植株根系腐烂的风险。另外,白蚁的大量繁殖和取食行为可能导致整个蓝莓园内植株的受害。植株根系受损后,其生长和发育能力显著减弱,最终影响蓝莓产量和品质。白蚁还可能对其他植物传播病害,加剧园区内的虫害问题。

5、鸟害

鸟类喜欢啄食蓝莓果实,尤其是成熟的浆果。它们可能啄食果实表面,造成果实表皮的破损,也可能直接啄食果实内部,导致果实变形、变色以及果肉的受损。这不仅影响了蓝莓的外观品质,还减少了可收获的果实数量。大量的鸟类取食果实会使得果园内的蓝莓产量减少,这对农户的经济效益和果园的经营带来了明显的不利影响。鸟害不仅限制了蓝莓的产量,还可能导致果园中其他害虫和病害的传播。鸟类在啄食的过程中可能传播病原微生物,进一步加剧了蓝莓园的病虫害压力。

三、蓝莓主要病虫害的防控措施

1、蓝莓主要病害的防控措施

蓝莓是一种重要的水果作物,但常常会受到各种病害的侵袭,如黄化病、叶斑病、灰霉病、根腐病和僵果病。为了有效防控这些主要病害,种植者可以采取以下综合措施:

①在农业健身栽培方面,选择抗病性较强的优良品种进行种植,如奥尼尔、薄雾、莱克西、巴尔德温、灿烂等,这些品种具有较高的抗病能力,能够降低病害对蓝莓的危害。结合冬季修剪,及时将患病的枝叶全部剪除,可以有效降低病虫基数,减少病害的传播。科学管理肥水,培养健壮树势,增强植株的抗逆性,有助于提高蓝莓植株的整体抵抗力,减少病害的发生。

②引入白三叶草进行种植,白三叶草可以为天敌昆虫提供栖息场所,增加天敌昆虫的数量,从而有效地控制蓝莓的病虫害。同时,白三叶草还能抑制杂草生长,有助于保持蓝莓园的清洁整洁,减少病原菌的滋生。此外,白三叶草还能固定氮肥,促进土壤的肥力,有利于提高蓝莓植株的养分吸收和生长发育。

③种植者还应定期清理园地,清除落叶和杂草,减少病原菌和虫害的滋生栖息地;采用轮作种植,避免连作造成的土壤疲劳和病害积累;定期喷洒生物农药或化学农药,注意防止病虫害的发生。

通过以上措施,种植者可以有效预防和控制蓝莓的主要病害,保障蓝莓产量和品质的稳定。在实际种植中,种植者应根据当地气候和具体情况,灵活运用这些方法,并结合其他防控措施,共同保护蓝莓园的健康生长。

2、蓝莓主要虫害防治措施

蓝莓的主要虫害包括蓟马、蚜虫、果蝇和白蚁。为了有效防治这些害虫,种植者可以采取多种综合性的防治措施,包括杀虫灯诱杀技术、趋性诱杀技术和防鸟网覆盖等。

对于蓟马防治,种植者可以利用杀虫灯诱杀技术。设置杀虫灯在蓝莓园周边,吸引蓟马等夜间活动的害虫,从而减少它们对蓝莓的侵害。此外,趋性诱杀技术也是有效的手段,可以使用黄色和蓝色粘虫板,在蓝莓园中每亩挂置30-40张,诱杀蓟马、叶蝉等害虫,降低它们的数量。

蚜虫同样可以采用趋性诱杀技术,使用黄色和蓝色粘虫板挂置在果树周围,吸引并捕捉蚜虫。此外,及时清理果园周围的杂草,保持良好的通风和光照条件,也有助于减少蚜虫的滋生。

对于果蝇防治,种植者可以推广糖酒醋果蝇诱捕器,利用其吸引果蝇并进行诱杀。这种诱捕器在4月下旬开始使用,可控制6-8月果实成熟盛期果蝇对蓝莓的危害,避免果实被果蝇产卵,破坏果实的品质。

白蚁的防治措施相对复杂。可以利用趋性诱杀技术,采用合适的诱杀器具,如黄色和蓝色粘虫板,挂置在果园周边。

在防治鸟害方面,可以在蓝莓植株周围搭建或覆盖防鸟网或防鸟网罩,阻止鸟类接近果实,从而减少果实被啄食的情况。或使用声音器具、可移动的装饰物或反光材料等,制造噪音和视觉上的威慑效果,使鸟类感到不安从而避免进入蓝莓种植区。还可以利用各种吓鸟器,如人工模型、风筝或音频播放器,制造假象以防止鸟类进入。

此外,种植户还可以综合利用生物防治手段,引入天敌昆虫,如瓢虫,来帮助控制蓝莓园中的害虫。这些天敌昆虫对害虫具有捕食作用,有助于维持生态平衡,减缓害虫的繁殖。

在蓝莓园的管理中,防治虫害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采取多种手段相互配合,以确保蓝莓植株的健康和果实的质量。通过科学的管理和有效的防治措施,农户可以更好地保护蓝莓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3、蓝莓主要病虫害的综合防控措施

对于蓝莓的种植,选择耐病虫害的优良种苗是非常重要的。具有抗病虫害能力的蓝莓品种不仅能减少防治成本,而且能够降低病虫害对蓝莓的侵害。目前市场上已经推出了许多抗病虫害的蓝莓品种,如“蓝美一号”等。

清园除草是防治蓝莓病虫害的基本措施之一。及时清除果园内的杂草和落叶,减少病虫害的滋生,有利于空气循环和日照,减少病害的发生。

同时,合理施用有机肥和无机肥,保证蓝莓植株的生长发育,增强植株的抗病虫害能力。在施用化肥时,应该注意适量施用,避免肥料过多导致植株病虫害的侵害。

在必要时,可以使用低毒、高效、环保的农药,并严格按照农药标准和使用说明进行施用,避免滥用农药。农药的使用应该在果实采摘前停止,以避免对人体健康造成影响。

还应定期对果园进行病虫害监测,及时了解病虫害发生情况,制定相应的防治方案,以便迅速采取防治措施。

根据病虫害的发生情况,选择合适的防治方法,可以有效控制病虫害的发生。并通过合理种植、疏伐、间套种植等方式,促进果园生态平衡,增加益虫数量,减少病虫害发生。例如,选择一些对蓝莓有益的昆虫,如捕食蓝莓蚜虫和蓝莓叶螨的天敌,来控制害虫数量。

此外,覆盖管理同样重要。在果实成熟前使用覆盖材料,如遮阳网、防虫网等进行覆盖管理,可以减少部分害虫对果实的侵害,同时也可以减少果实受到病菌侵染的可能性。适当的覆盖管理能够保护蓝莓果实的质量和产量,提高果实的商品价值。

总而言之,在蓝莓种植中,病虫害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但通过科学的防控措施,可以有效地减少病虫害对蓝莓产量和质量的影响。为了促进蓝莓产业的健康发展,呼吁蓝莓种植者采取积极的防控措施,加强田间管理,定期监测病虫害的发生情况,并及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同时,也需要加强科研力量,推动病虫害防控技术的创新和推广,为种植者提供更加科学、可行的防治方案。保护蓝莓免受病虫害的危害,不仅有助于提高蓝莓的产量和质量,也有利于维护蓝莓市场竞争力。通过共同努力,有利于共同营造良好的生产环境和市场前景,推动蓝莓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为人们提供更加健康、美味的蓝莓产品,促进蓝莓产业的繁荣发展。

(作者单位:246121安徽省安庆市怀宁县蓝莓产业发展服务中心)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