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机械化收获损失原因分析及其采取的相应减损措施

作者: 邢艳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进步,农业机械化的生产程度得到了显著地提升,玉米机械化收获已成为现代农业生产的重要环节,农民群众也逐步对机械化作业的生产优势广泛认同。玉米作为辽宁省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产量和品质对于保障食品安全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玉米机械化收获是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劳动强度的重要手段。

玉米收获机械作为玉米生产过程中的关键机械设备,使用玉米收获机对玉米进行收获,虽然能够实现玉米收获的高效率,然而在实际操作中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机械化收获往往伴随着较高的损失率如籽粒破损、杂质混入等,影响了玉米的品质和产量,给农业生产者带来了不小的经济损失。基于此,本文重点研究玉米机械化收获损失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减损措施,对于提高玉米产量和品质,提高农业生产效益、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玉米机械化收获损失原因分析

1、玉米机械化收获过程中农艺与农机措施不配套

玉米机械化收获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农艺措施和农机设备的配合操作。但是如果在实际生产的过程中,受到农艺与农机措施不配套的影响,将会导致玉米机械化收获出现一系列的问题,从而增加了玉米机械化收获损失的风险。一方面,农艺措施与农机设备的不协调,影响了玉米的生长和发育。例如,玉米的种植密度、播种深度、施肥量等农艺措施与使用的农机设备的性能和操作方式不匹配,容易导致玉米生长不良、倒伏等问题,进而影响机械化收获的效果。另一方面,农艺措施与农机设备的不匹配也会导致收割损失的增加。在玉米机械化收获过程中,农机设备的调整和操作需要根据玉米的生长情况进行精确控制,以减少收割损失。然而由于农艺措施与农机设备的不匹配,农机操作员常常难以准确掌握机械设备的调整和操作技巧,从而导致收割损失的增加。

2、玉米机械化收获作业不够规范

在玉米的机械化收获过程中,如果农民的收获作业不够规范,将会导致玉米损失的增加,进而给农民的收益造成影响。究其原因,一是因为收获顺序和方式的不合理,在机械化收获过程中,农民应该根据田地的大小和形状,选择合适的收获顺序和方式。如果收获的顺序不合理,可能会导致一些玉米未能及时收获,从而造成玉米的质量下降和损失的增加。二是收获机械调试和维护不正确,在机械化收获之前,农民应该对收获机具进行调试和维护工作,确保其正常运转和工作效率。例如,检查刀具的磨损情况,调整刀具的角度和间距,以保证切割玉米的质量和效果,同时还要检查收获机的各项部件是否完好,如输送带、扫帚等,以防止因故障导致的玉米损失。

3、玉米收获设备无法满足机械化摘穗要求

农民在选择设备时,应该考虑设备的性能和适用范围是否能够满足玉米的摘穗要求,如果设备的摘穗效果不理想,会导致玉米穗粒未能完全摘下,从而造成损失的增加。首先,辽宁省由于受到经济条件限制或农民缺乏农机设备更新的意识,使用的设备可能老旧、性能不佳,无法满足高效、精确的摘穗运输需求,从而导致玉米摘穗水平低下。其次,缺乏科学合理的管理和指导,农民群众应掌握确定适宜的摘穗时机、制定合理的操作流程和布局等技术要点,但是由于管理和指导不到位,农民往往缺乏正确的操作指引和技术支持,导致摘穗和果穗运输水平低下。最后,不合理的摘穗时机和条件也会对机械化摘穗产生影响。合理选择摘穗时机是确保摘穗效果的重要因素,如果选择的摘穗时机不合理,可能会导致玉米穗粒未能充分发育和成熟,从而增加摘穗的困难和损失的风险。

4、玉米种植地形地貌对玉米机械化收获的影响

不同的地形地貌会对玉米的种植、生长和收获过程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进而影响机械化收获的效率和损失情况。首先,针对平原地区而言,由于地势平坦、土地广阔,玉米的种植密度和行距相对均匀,机械化收获相对容易,农民可以根据机械化收获设备的要求进行合理的种植和管理,从而提高收割效率、减少损失。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即使在平原地区不同的土壤类型和气候条件也会对玉米的生长和收获造成一定影响,所以需要农民根据当地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其次,山区和丘陵地区的地形地貌复杂、地势起伏较大,玉米的种植密度和行距往往不够均匀,收获设备在操作过程中易受损,同时也容易发生堵塞和故障,从而导致收获效率低下和损失增加,加之由于地势起伏较大,可能会造成部分玉米植株生长不良或者生长不均匀,使得收割时出现漏收或者残留现象,进一步增加了玉米机械化收获损失的风险。

二、玉米机械化收获的减损措施

1、提高玉米机械化收获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

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直接影响着机械化收获的效果和损失情况,只有通过提高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才能准确、高效地进行机械化收获,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首先,加强操作人员的培训和技术指导。操作人员应接受系统的培训,学习玉米机械化收获的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通过培训操作人员可以了解机械化收获的原理和流程,掌握技术操作的方法和技巧,提高收获的效率和质量。其次,加强操作人员对农机设备的维护和保养的培训,提高操作人员对农机设备的使用水平。农机设备的正常运转和性能直接关系到机械化收获的效果和损失情况,操作人员应了解农机设备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学习设备的正确使用和维护方法。最后,县级农业学校、农机推广单位也应当发挥职能作用,针对粮食减损问题积极组织并进行有关培训,以提高农业专业合作法人、家庭农场主任以及种粮大户对玉米减损问题的关注度,以提高机手在生产作业中的节约用粮减损能力和职业素质。例如,农机推广单位还应充分利用农闲时间,聘请厂家的专门技师或农业领域内专家学者对机手开展培训,培训应采用理论教学、参观示范和实际操作相结合的方式,以提升机手的玉米收获机操作技能和水平,从而培养出一支责任心强、素质高、技术娴熟的机手队伍。

2、保证玉米机械化收获过程中农艺与农机措施的配套

在玉米机械化收获过程中不仅要依靠先进的农机设备,还需要与科学合理的农艺措施相结合,才能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保证收获的效果和品质。首先,合理选择适宜的品种和种植密度,合适的品种应具有抗倒伏、易摘穗等特点,这样可以减少机械化收获时的抛粒和脱粒损失,同时根据土壤和气候条件调整种植密度,使玉米植株之间的间距适当,有利于机械收获时的作业效果。其次,科学合理地掌握成熟期和收获时机。农民应通过观察玉米果穗的颜色、籽粒的质地和含水量等指标,准确判断玉米的成熟度,并结合天气、土壤情况和农机设备的准备情况选择适宜的收获时机,既能保证果穗的完整性,又能提高收获的效率。最后,加强收获后的管理和储存。机械化收获后需要及时清理和整理果穗,将其储存在干燥通风的地方,避免果穗的发霉和变质,定期检查果穗的质量和含水量,及时处理有问题的果穗,以减少贮存损失。

3、做好玉米的机械化脱粒工作

脱粒是将果穗中的籽粒与果穗分离的过程,在脱粒的过程中应做到科学、精细。为此,农民应选择适宜的脱粒设备,根据果穗的大小和湿度,合理调整脱粒设备的参数,确保脱粒的效果。首先,在脱粒过程中应注意脱粒设备的运行状态,细心观察籽粒的脱粒情况,及时调整设备的速度和间隙,避免脱粒不彻底或过度脱粒的问题。其次,选择适合的脱粒设备是做好脱粒工作的基础。脱粒设备的选择要根据玉米品种、产量和地理条件等因素来确定。不同的设备适用于不同的玉米生长情况,农民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脱粒设备,同时确保脱粒设备的性能和质量符合要求,以保证脱粒工作的高效进行。最后,合理控制脱粒条件也是减损的关键。脱粒条件包括脱粒机的转速、进料速度、脱粒器的调节等,农民应根据玉米品种和含水量等因素,合理调节脱粒机的转速和进料速度,确保脱粒的彻底和效果,还要根据实际情况调节脱粒器的参数,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玉米粒的损失,提高机械化脱粒的效率和质量。

4、持续研发与创新现有玉米收获设备和技术

玉米机械化收获是现代农业生产的重要环节,对于提高农业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具有重要意义。为了实现高效、低损失的机械化收获,科研机构和企业应该积极投入研发和创新,不断改进和完善现有的收获设备和技术。首先,科研机构和企业可以通过自主研发,改进和升级现有的玉米收获设备。例如,优化刀具结构和材料,提高切割效果和耐磨性;改进收割头设计,使其更好地适应不同玉米品种和生长环境;引入先进的传感器和控制系统,实现精准作业和自动调整。其次,与高校和研究机构的合作也是推动玉米机械化收获技术进步的关键。高校和研究机构具有先进的科研设备和专业的研究团队,能够进行深入的科学研究和技术探索。科研机构和企业可以与其建立合作关系,共同进行技术攻关和创新实践,通过共享资源和专业知识,可以引入先进的科研成果,促进技术的进步和应用。最后,积极利用GPS、北斗导航等技术,可以确保收割机在正确的位置进行收割,避免重复或遗漏收割。以GPS技术为例,GPS技术可以通过精确的定位功能,帮助农民准确定位收割机的位置。利用GPS系统收割机可以实时获取自身的地理坐标,并将其与玉米田地的地理信息进行匹配,农民便能够确保收割机在正确的位置进行操作,避免因为位置错误而导致的重复或遗漏收割。

5、做好玉米收获机械的调试工作

在实施机收任务之前,应当按照现场状况合理调节收获机的作业参数,以保证机组顺畅作业并在提高作业效能的基础上,减少粮食流失。收获机进入田间后,接合动力档,使机器缓慢运转。确认无异常后,将割台液压操纵手柄下压,降落割台到合适位置(使摘穗板或摘穗辊前部位于玉米结穗位下部30~50cm处),缓慢接合主离合,使各机构运转,若无异常方可使发动机转速提升至额定转速,待各机构运转平稳再挂低速挡前进。首先应采用收获机使用说明书推荐的参数设置进行试收,采取正常作业速度试收30~50m停机,检查果穗、籽粒损失、破碎、含杂等情况,确认有无漏割、堵塞等异常情况,并按需调整机具和作业参数。确定了合适的收获作业期后,收获机要严格执行玉米作业工艺要求和操作规程,并应注意进行玉米收获机的维修保养作业,依据情况调节机器,使之处于最佳的工作状态,以便尽量地降低在机收环节中的机械损坏、丢棒、损坏粮食落粒的风险。首先,选择最合适的收获机行走路线。收获机在作业的道路中一定要保证平直的行车,尽量避免在拐弯时进行收割作业,而且还应该依据地势选取正确的作业路径,在拐弯的过程中必须适时停车收割作业,或采取倒车法或兜圈法转弯,以保证收获机作业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减少由于拐弯所引起的玉米损失。其次,掌握收获机的速度是降低风险的基础,机手们在操作时必须依据收割机械的喂草数量、种植密度、植株高度、秸秆湿度等条件正确选用操作速率。通常情况下,应先以较低转速完成作业,之后按照实际状况逐步增加转速,最后保持在适当的正常转速。在作业过程中必须时时检查扶禾、摘穗、剥皮等机构有无堵塞,保证机器顺利工作,减少因机械设备故障造成的经济损失。最后,为了保证作业效果要在负荷许可的条件下尽可能采取全幅作业,确保作物喂入均衡。作物喂入量不平衡会影响作业品质,提高损失量和损伤度。因此,需要根据场地情况和作物生长状况,调整作业幅宽或收获行数,确保作业的连续性和效率,最大限度地减少玉米机械化收获过程中的损失。通过合理选择行走路线、作业速度和作业幅宽,可以有效提高玉米收获的效率和减损水平,从而有效保障粮食收获的顺利进行。

6、作业前做好玉米收获机的检查与维护工作

针对检查工作方面,需要检测散热片有无堆积的杂质,对污垢、草屑等杂质必须有效地去除,由此来确保散热片的正常工作,防止空气散热不良影响电机和传动系统的正常工作。及时发现机油、液压油不够的状况,并定期加注适当的润滑剂,以保证润滑系统的正常工作,确认各个紧固零件安装可靠,特别要重点检查割刀、输送器刮板、输送链条、拨禾链等部位的紧固情况,检查三角带、链条等的张紧情况,确保各部位安装合理可靠。针对维护保养工作而言,第一,需要重视联合收割机核心零部件的润滑以及保养工作,重点关注传动齿轮箱、轴承、万向节轴等部件的润滑工作,严格按照说明书中的相关要求来定期加注润滑油或润滑脂,保持其关键部件良好的润滑状态可以有效减少摩擦和磨损,延长玉米收获机的使用寿命,确保机器长时间稳定运行。第二,要做好液压系统的维护保养,必须确保液压系统密封良好、油液充足,在此前提下,要定期清理滤清器、定期更换液压油,以保持系统的正常运行,有效地提高机器的响应速度和控制精度,确保作业效率和质量。第三,做好传动链条和传动带的保养工作。定期检查传动链条和传动带的磨损程度,一旦发现严重磨损影响使用功能应及时更换。与此同时,要检查皮带、链轮的张紧度,保持适当的张紧状态,如果发现传动带沾染油污,应及时清洗或更换,以确保传动系统的正常运转,避免因链条或传动带问题引发的故障和损失。

综上所述,玉米机械化收获损失是影响玉米产量和品质的重要因素。为了在最大程度上减少玉米机械化收获过程中的损失,应采取一系列的减损措施,如改机械设备、加强技术培训与管理等,为农民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和技术支持,确保玉米机械化收获的顺利进行,并在此基础上提高玉米的机械化生产效率、降低机械化收获损失。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