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青海云杉苗期管理技术及病虫害管理措施

作者: 马晓萍

优化青海云杉苗期管理技术及病虫害管理措施0

青海云杉是我国特有的树种,其主要分布在青海、甘肃、内蒙古、宁夏回族自治区等地区。青海云杉的主要生长地段为海拔1600~3800m,其属于一种优质的景观树木品种,且自身具备一定的经济价值。但受到青海云杉自身生物学特点以及生长区域气候环境和土壤环境等多方面因素影响,在实际育苗和管理的过程中,依旧存在一定的问题。如存在参差不齐的树种品质、育苗技术和苗期管理工作处于粗放状态等。为确保青海云杉的实际生长质量得到全面提升,在开展育苗工作以及后期种植管理工作时,需要同青海云杉的生物学特性相结合,对育苗技术以及苗期管理工作进行持续优化。

一、青海云杉育苗技术

1、育苗地选址

通常在对育苗地进行选择的过程中,应尽量保证所选区域具有平坦的地势条件,附近地区拥有便利的灌溉条件和排水条件。并且育苗地内的土壤需要具备较强的疏松透气性、富含丰富的有机质以及较为深厚的耕作层。需要注意的是,尽量对pH值为弱酸性的土壤区域进行选择。除此之外,青海云杉在开展育苗工作时,需要确保育苗地具有足够的光照条件。为此,所选的育苗地可为森林或农田。若是所选位置的土壤并未满足上述的条件,则应重视土壤的改良工作,保证土壤酸碱度的合适性。另外,在对苗圃地进行建设的过程中,应对围栏进行设置,以免幼苗受到野生动物或人为因素影响,而使最终幼苗成活率降低。

2、整地处理

种植人员需要对育苗地实施翻耕处理。在此过程中,既可以采取全面翻耕的形式,又可以运用局部翻耕的方法。其中,全面翻耕的方式适合用于有平坦地势条件的育苗地。此时,在对该处土地进行处理的过程中,应保证有30cm左右的整地深度,确保土壤内的犁底层得以被有效打破。若是所选育苗地有水土流失或存在坡度的情况,则需要对局部翻耕形式进行运用。通常土壤的深翻处理工作需要在秋季进行,并在整地处理时,对育苗地内的根茬及杂物进行全面细致的清理。进入到次年春天时,需要以全旋耕的形式对土壤进行二次处理,从而使田间土壤满足疏松多孔的条件,保障整个土地的平整性,为后续育苗工作顺利开展奠定基础保障。除此之外,在育苗的过程中,青海云杉排列的方式需要遵循东西方向原则,重视对排水沟的设置,以确保积水能够被快速地排出苗床。需要注意的是,为进一步提高育苗成活率,在整地过程中应对底肥进行施加。其中,主要包括了完全腐熟的有机肥、过磷酸钙、磷酸二铵等肥料。对上述肥料进行施加的过程中,需要均匀混合后,在土壤的表面进行施撒。然后,对其进行翻耕处理,确保肥料被翻到土壤层以下。

3、 播种作业

播种开始前,应重视对青海云杉种子的处理工作。其中,主要包括了催芽和消毒两项工作内容。在对青海云杉种子进行催芽处理时,主要对低温催芽的形式进行运用。在此过程中,需要在水中浸泡种子24h,以达到催芽的目的。而在对青海云杉种子进行消毒处理时,需要将经过低温催芽后的种子放入0.15%的福尔马林溶液中,浸泡约15~30min。完成后,需要使用清水对种子进行2~3遍的清洗。然后,将种子放入干净的河沙内进行均匀的混合。在此过程中,河沙和种子的比例为2∶1或3∶1。所选用的河沙应具备60%左右的湿度条件。当二者混合以后,应在0~5℃的低温环境内储存1~2个月左右。若是种子完成催芽工作后并未达到预期要求,应再次将种子放入18~25℃的环境条件下,借助高温处理的形式开展催芽工作。当种子内有2/3左右发芽时,需要及时开展播种工作。

条播形式为青海云杉播种的常用方法。在此过程中,应结合实际的种植规模,对播种量进行合理的调控。在开始播种前,首先需要对苗圃进行1次灌溉处理工作。此时,应确保水分完全渗透到土壤内。并在灌溉后的5d左右,采取浅翻耕的形式。实施开沟播种工作需要注意的是实际播种的过程中,应对深度进行严格的控制。并在完成播种后,将0.9cm左右厚度的沙土覆盖上方。

4、云杉播种后的管理

通常借助上述形式开展播种工作以后的20~40d左右,会逐渐进入到幼苗阶段。在此过程中,需要与青海云杉实际的幼苗生长情况相结合,选择合适的时机将苗床上所覆盖的农作物秸秆全部除去。与此同时,为防止病虫害的发生,应对生长在苗床上的杂草进行及时清理,并对苗床土壤的水分进行严格管控,确保育苗地内始终拥有充足的水分支持。

二、青海云杉幼苗管理技术

1、培育青海云杉幼苗要做好遮阴

为使阳光日灼的问题得以有效预防,在培育青海云杉幼苗的过程中,需要保证苗床遮阴工作的有效性。对于该海拔区域的育苗地来说,应在实际开展育苗管理工作阶段,借助清水喷施的形式,达到地表降温的目的,使日灼给幼苗带来的危害影响得以最大程度避免。不仅如此,喷施适当的清水能够使育苗地内空气湿度进一步增加,为苗床营造一个良好的小气候环境条件。在开展遮阴工作的过程中,应将遮阳网搭建在苗床的周围。此时,遮阳网与地面之间的距离需要实施有效的调控,确保最终苗床处的透光率处于30%~40%左右。而当青海云杉苗木培育时间不断延长时,可以对透光率进行逐步的增加。

2、青海云杉育苗松土除草作业

对于青海云杉来说,其处在育苗阶段时有柔嫩根系以及细弱叶子等表现特点。并且在此阶段内,苗床中会有大量的杂草长出。为此,青海云杉育苗工作过程中的一个关键性环节就是科学地除草工作。其可以为青海云杉健康生长创造优良的环境条件。当青海云杉幼苗长出以后,会因外界温度的不断增加,而有许多的杂草生出。这些杂草不仅会争夺青海云杉的水分、养分及阳光,还会在一定程度上抑制青海幼苗的生长。而除草过程中,可以借助人工拔除的形式。但需要注意的是,在拔除杂草时,需要注意避免将青海云杉幼苗一同拔出。此外,在除草的过程中,应配合开展相应的松土工作。在进行苗床松土处理时,除了要提高苗床土壤的疏松透气性外,还应对松土的深度加以控制,以免给苗木根系带来不必要的损伤。

3、对青海云杉幼苗进行灌溉管理

苗床内所有幼苗长出时,应开展1次灌溉工作。并在幼苗生长后期与天气及温度相结合,对实际的灌溉次数和灌溉量进行适当的增加,确保幼苗在生长的过程中,苗床始终处在湿润的状态下。而在对灌溉时间进行选择时,除了要与苗床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外,还应依照种植区域内的天气变化情况,保证灌溉时间调节的合理性。当进入到持续不断的阴雨天气时,需要对灌溉次数进行严格的控制。并及时做好排水工作,确保苗床中没有任何的积水存在。进入到秋季以后,除了对灌溉量加以控制外,还需要将所设置的遮阴网全部去除,为后续苗木枝条实现木质化提供保障。进一步强化苗木的抵抗力,给苗木后续越冬提供支持。灌溉工作需要在土壤封冻以后及时停止。但在未封冻之前,需要对越冬水进行灌溉。此时,灌溉量应确保水分完全渗透到土壤中,且不存在任何的积水问题。通过对越冬水的灌溉能够使春季大风干旱天气所引发的生理性干旱得以有效预防。

4、对青海云杉幼苗进行越冬管理

当幼苗进入秋季,且全部封顶以后,需要对有效的越冬保护措施进行运用。首先,可以对草帘进行使用,并将其覆盖到幼苗上。需要注意的是,在使用前,应对覆盖物进行全面的消毒处理。此时,可对多菌灵或百菌清溶液进行利用,以此防止幼苗病害的发生。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可以对塑料薄膜进行使用。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应先在幼苗的上方覆盖一层薄膜,之后再对一层遮阳网进行覆盖使用。最后,将少量的麦秸、稻秆或枯枝落叶覆盖到上方。除此之外,幼苗停止生长以后,应避免开展灌溉工作,并保证田间排水工作的有效性和及时性,使苗床可能发生的结冰问题得以最大限度避免。种植人员在开展管理工作时,需要密切关注天气预报,明确可能存在霜降的天气。并在其来临前,在育苗地的上风口处堆放适当的干羊粪。待外界温度降低至0℃以下时,可将所堆放的干羊粪点燃,从而使苗圃内地表温度得以有效维护,降低地表温度丧失的速度。

5、对青海云杉幼苗进行移植培育

当青海云杉幼苗生长至2~3年以后,需要及时地对其进行移栽,并对种植行距和株距进行扩大,以此为青海云杉幼苗创造良好的生长发育条件。当幼苗顶端芽未萌动,且已进入土壤解冻阶段时开展移植工作。在移植的过程中,应对幼苗级别进行划分,并借助分级的形式,移植相应幼苗。实际开展移植工作时,应严格遵循随起随栽的原则,并使用双脚将移栽后的土壤踩实,以此使根部出现外露的问题得以有效避免。移植完成以后,需要对定根水进行浇灌。通常在移植苗木后的1个月左右,主要对2%的尿素溶液进行使用。在使用的过程中,采取叶面追肥的形式。通常每隔7~15d左右进行1次喷施处理。当进入到7~8月份时,应对磷酸二铵进行使用。使用的过程中,需要分为2次进行施加。并在施肥结束后喷施适量的清水,使幼苗存在的肥料被及时去除,以免引发烧苗的问题。

6、青海云杉抚育管理

对于青海云杉整个生命周期来说,抚育工作始终贯穿其中。而植物养护、树干和树枝保护等都属于常见的抚育管理工作内容。在开展抚育管理工作时,首先,需要定期地修剪青海云杉,确保存在老化和枯黄的枝叶得以被及时去除,降低病虫害的发生风险。与此同时,若青海云杉幼苗在生长的过程中存在较大的树冠以及较长的枝条,应及时地修剪,以免造成各个树木之间发生枝条缠绕的问题,进而给实际的透光度带来严重影响。其次,因为青海云杉自身具有浅根特性,缺乏较强的抗大风能力。所以,日常在进行抚育管理工作时,除了要对枯木、残枝以及折断的枝条进行全面清理外,还可借助加固支撑的形式,给树干提供支撑,以免其出现弯曲或折断的问题。

7、青海云杉病虫害管理

青海云杉叶锈病、青海云杉立枯病、云杉梢斑螟等都属于青海云杉树木实际生长阶段常见的病虫害问题。

①青海云杉叶锈病

除了人工林和育苗地会受到青海云杉叶锈病的侵害影响外,其还会给天然林带来一定的危害影响。而引发叶锈病感染的病原菌主要为祁连金锈菌,常见于青海云杉的针叶以及芽孢等处。若叶锈病病症较轻,则青海云杉会有脱落的针叶表现,且新梢的生长量会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影响。若叶锈病病症较为严重,极易会引发植株死亡,致使林分逐渐衰弱。通常初期感染叶锈病时,不会有显著的症状表现。仅会在次年有病斑形成,为此有较高的防治难度。

在对其进行防治的过程中,首先,需要加大对幼林抚育管理工作的力度,确保间伐工作的合理性。推动青海云杉及早形成郁闭状态,使林分自身抵抗病虫害的能力得到全面强化,从根本上降低病害的感染风险。其次,应开展混交林建设工作。即在进行人工造林的过程中,除了要对青海云杉进行栽培,还需要对其他品种树木进行栽培,保证阔叶树种和落叶树种搭配的合理性。需要注意的是,在实际开展混交林建设时,应避免将青海杜鹃种植到青海云杉附近。最后,需要对植物的实际生长情况进行细致的观察。若有病害发生时,应及时地借助化学防治手段。在化学防治工作中,可对400倍5%代森锌、1500倍15%国光三唑酮乳油、2000倍10%烯唑醇可湿性粉剂等化学药剂进行喷施使用。一般进行2~3次的喷施防治,且每次喷施的时间需要间隔10~14d。如果病害愈加严重,则应对药物浓度以及药物喷施次数进行适当的增加。

②青海云杉立枯病

该病害又被叫做猝倒病。不同的病害发生时间,会有不同的危害表现。一般最常见的危害表现主要有3种,即种芽腐烂、茎叶腐烂以及幼苗倒伏。其中,如果在完成播种工作,且在幼苗出土前受到了病菌的侵袭,则会使青海云杉种芽组织遭到严重破坏,进而诱发腐烂问题;引起茎叶腐烂的原因主要是因为幼苗在出土的过程中,受到了病菌的侵袭影响。此时,幼苗的茎叶会有黏结和腐烂的表现;而当青海云杉处在幼苗期时,因为其整个苗木较为幼嫩,颈部位置尚未发生木质化改变,且也没有角质层和木栓层在颈部表面形成,则会有较高的病菌侵袭风险。当受到病害影响以后,幼苗会有褐色斑点形成。随着斑点的不断扩大,会变为小渍状。此时,如果病菌逐渐向着幼苗茎部组织位置蔓延,则会给其颈部组织带来严重的破坏影响,进而加快幼苗的倒伏速度。

在对其防治的过程中,主要对预防为主和综合治理的原则进行严格遵循。首先,在对青海云杉种子进行选择时,应确保其具备较强的抗病虫害能力。并在播种开始前,对土壤实施消毒处理。在此过程中,可借助硫酸亚铁。其能够降低立枯病的发生风险。其次,保障种植密度的合理性,并在疫苗管理阶段内对灌溉的水量进行严格的控制。当进入持续降水天气时,需要做好排水工作,使积水发生的可能得以最大限度避免。再次,应对生长的杂草进行及时的清除,以此破坏病菌滋生的环境。最后,可采取灌根的形式,对500倍70%敌克松可湿性粉剂溶液进行运用或将800倍4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喷湿到幼苗处,以达到有效的防治目的。

③云杉梢斑螟

该虫害主要对青海云杉幼嫩的针叶和新梢进行啃食。此时,会出现大量针叶枯黄的表现。

在对其进行防治的过程中,可利用成虫所具有的趋光性特性,在林地内放置黑光灯对其实施全面诱杀。同时,在进行抚育管理的过程中,剪除枝条后的伤口处应对愈合剂进行使用,降低虫害对该处位置的感染率。进入到冬季时,可借助人工的形式,将虫梢、虫果等全部摘除,使害虫的虫口密度得到控制。除此之外,可对800倍25%灭幼脲3号、700倍50%杀螟松乳油、600倍40%氧化乐果乳油等药剂进行喷施防治。通常每次喷施需要间隔7d,并持续进行2次的防治治疗。

青海云杉自身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其常生长于高海拔地区,能够有效地对现有生态环境进行改善,是当前在开展生态环境保护以及人工造林时最常选用的一种树木类型。本文通过探究和分析科学有效的青海云杉育苗技术以及苗期管理技术,为后续青海云杉幼苗健康生长,实现健壮树苗培育目的提供有力参考,进而推动林业产业实现持续、健康、稳定发展。

(作者单位:810904 青海省海东市化隆回族自治县林业和草原局)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