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杨生物学特性和繁殖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方法的总结
作者: 吴承田
新疆杨以其独特的生物学特性和广泛的应用价值备受瞩目,生长迅速、适应性强,使其成为防风固沙、绿化美化的优选树种,对于维护生态平衡、提升环境质量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要想让新疆杨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实现其生态与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必须深入了解并掌握其繁殖及病虫害防治技术。繁殖技术是新疆杨种群扩大和优质苗木培育的关键,而病虫害防治则是保障其健康生长、提升抗逆性的重要环节,通过系统研究和总结新疆杨的生物学特性、繁殖技术以及病虫害防治方法,旨在为相关从业者提供一套科学、实用的技术指南。
一、新疆杨的生物学特性
新疆杨,这一隶属于杨柳科杨属的白杨派植物,在青海地区也展现出了其独特的生物学魅力,其树冠多变,以圆柱形或圆锥形为主,为这片高原带来了一种别样的端庄与优雅,树皮淡绿或灰白,上部光滑与基部的纵向裂纹相映成趣。在新疆杨的叶片上,可以发现其与众不同的美,叶片或圆或椭圆,叶缘的齿状结构显得整齐而别致,当翻转叶片,背面的白色绒毛便映入眼帘,为这片叶子增添了几分温柔与保护,在青海的寒冷季节里,这层绒毛更是成为新疆杨抵御严寒的得力助手。新疆杨的根系能够深入青海的土壤之中,稳稳地扎根,即使在恶劣的环境条件下,也能保持坚韧不拔的姿态,同时,它的抗逆性也让人折服,无论是面对严寒、酷暑,还是干旱、盐碱,新疆杨都能以惊人的生命力去适应并顽强生存。
二、新疆杨繁殖技术
1、新疆杨压条繁殖
①压条繁殖时间
在青海地区进行新疆杨的压条繁殖时,春季是最佳的时间窗口,这是因为春季气温逐渐回升,土壤开始解冻,为压条提供了良好的生长环境,此时,新疆杨处于休眠期向生长期过渡的阶段,树液开始流动,细胞分裂活跃,有利于压条生根和发芽,选择春季进行压条繁殖,可以充分利用这一时期的自然优势,提高繁殖成活率。
②压条繁殖采条策略
采条是新疆杨压条繁殖的关键环节之一,在青海地区,由于气候和土壤条件的特殊性,采条工作通常在冬季进行,选择平茬后的1年生枝条作为种条,这些枝条光滑、通直、健壮且无病虫害,具有较高的生根能力,在3月中旬,从根部剪下这些枝条,并立即在阴凉处进行沙藏处理。沙藏可以保持枝条的水分和活力,为后续的压条繁殖做好准备。
③种条处理方法
在进行压条前,需要对种条进行必要的处理,首先,将种条按照长度和粗细进行分类捆绑,每捆控制在30~50根之间,这样可以确保压条时种条的均匀性和一致性,接下来用清水浸泡种条3d,以补充其内部水分,促进生根发芽。浸泡过程中要定期换水,保持水质的清洁和新鲜,经过这样的处理,种条的生根率和成活率将得到显著提高。
④压条技术要点
压条是新疆杨繁殖的核心步骤,在青海地区适宜在4月底~5月初进行此项操作,选择南北方向挖沟,沟深约15cm,沟距保持在40~60cm之间,在挖沟的同时,将处理好的种条放入沟中,注意保持种条的平直和紧密排列,随后迅速用土掩埋、踩实并整平地面,这一过程中要确保土壤与种条紧密接触,以便种条能够顺利生根发芽。
⑤后期管理措施
压条后的后期管理对于提高新疆杨的成活率至关重要,在栽植后的10d左右,及时进行浇水以补充土壤水分,保证压条的正常生长,浇水时要注意均匀,避免造成土壤板结或积水现象。浇水3d后用铲子轻轻铲去树芽上的覆土,使种条发出的芽能够顺利露出地面并均匀健康地生长。此外,还需定期除草、松土和施肥等抚育措施以促进新疆杨的茁壮成长。
2、新疆杨扦插繁殖
①新疆杨扦插前整地
整地是新疆杨扦插前的重要准备工作,其时间选择尤为关键,在秋季进行整地,可以为翌年的春季扦插创造有利条件,这是因为秋季气温适中,土壤湿度较大,有利于土壤的深翻和肥料的施入,同时,秋季整地还能有效避免春季整地可能带来的土壤保墒问题,确保土壤在扦插时具有良好的墒情。在整地前,需要按照面积施入经过充分腐熟的农家肥0.6万kg/667m2,这一步骤至关重要,因为腐熟的农家肥不仅能提供新疆杨生长所需的多种营养元素,还能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将粪肥均匀翻入土中,可以使其与土壤充分混合,为新疆杨的生长提供良好的土壤环境。同时,为了杀死土壤中的害虫,减少扦插苗的病虫害发生,还需要在整地时结合施入呋喃丹2kg/667m2,呋喃丹是一种广谱、高效、低毒的杀虫剂,对土壤中的多种害虫具有显著的杀灭效果,整地过程中,起垄和垄背镇压是必不可少的环节,这些工作全部采用机械化完成,以提高工作效率和整地质量,垄的大小要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如果每垄只育苗单行,那么垄的各项指标就可以小一些;而如果每垄需要育苗双行,则垄的各项指标就需要相应大一些,这样既能确保扦插苗有足够的生长空间,又能充分利用土地资源,避免浪费。
②种条的选择与埋藏
种条的选择与埋藏是新疆杨扦插繁殖中至关重要的环节,直接关系到扦插的成活率和新苗的生长质量,在进行种条选择时必须遵循严格的标准,确保所选种条具备优良的生物学特性,种条应选自当年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新疆杨苗木,这些苗木应具备粗壮的茎干、饱满的芽苞以及充分的木质化程度,这样的种条不仅营养丰富,而且抗逆性强,有利于提高扦插的成活率。采条时间通常安排在10月末,当苗木落叶后,从根颈部进行平茬采集,在采条过程中,要注意避免损伤种条,保持其完整性,采集后的种条需要按照粗细和长度进行分级,每50根打成一捆,接下来选择适宜的地点挖掘埋藏坑,坑的深度和宽度应根据种条的数量和长度来确定,在埋藏时要用湿沙进行隔离,采用一层种条一层湿沙的交替埋藏方式,以确保种条在贮藏期间保持适宜的水分和通气条件。当种条埋藏至距坑口30cm处时,应全部用湿沙覆盖,并使沙层略高出地面,以防止雨水和雪水渗入坑内。同时,为了在贮藏期间保持良好的通气性,可以在坑中间每隔1~2m放置一束秸秆把,这样有利于种条进行呼吸作用,避免发热霉变,通过精心选择和妥善埋藏种条,可以为新疆杨的扦插繁殖提供优质的种源保障,从而提高繁殖成活率和苗木质量,这些措施对于推动新疆杨的规模化种植和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③新疆杨扦插繁殖插穗剪截
早春3月中上旬是新疆杨扦插繁殖的关键时期,此时需从之前挖好的坑里取出之前贮藏的种条,在取出种条的过程中,应边取边进行插穗的剪截工作,以确保插穗的新鲜度和质量,插穗的剪截需遵循一定的规格,其长度应控制在15~18cm之间,粗度则以1.2~1.6cm为宜,插穗过长或过短都不利于其生根发芽,因此必须严格按照这一规格进行剪截。同时,根据实践经验,从种条的中下部剪取的插穗成活率相对较高,这是因为新疆杨的枝条根原基分布不均匀,中下部根原基较为丰富,有利于插穗生根。在剪取插穗时,需注意剪口的处理,上端应剪成平口,下端则剪成斜面,以确保切口平滑不劈裂,并避免损伤插穗上的芽,此外,插穗上头一个芽与上切口的距离应保持在1.5cm左右,每个插穗上至少应有1~2个饱满的芽,这是插穗能够顺利生根发芽的重要保障。剪截完成的插穗需按照不同的粗度进行分级,并打成50个或100个一捆,以便于后续的扦插和管理,若插穗不立即进行扦插,则应立即将其埋入之前挖好的种条埋藏坑内,在埋藏过程中,插穗应立摆,每层插穗之间需埋入10~15cm厚的湿沙,以确保插穗在贮藏期间保持适宜的水分和通气条件,当埋至距地面30cm处时,应全部用湿沙覆盖,并在坑上面盖上其他覆盖物,以防止雨水和阳光对插穗造成不利影响,通过精心剪截和妥善贮藏插穗,可以为新疆杨的扦插繁殖提供优质的插条资源,从而提高扦插成活率和苗木质量,这些措施对于推动新疆杨的规模化种植和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④新疆杨插穗处理
在扦插前的1~2d,需要对插穗进行必要的处理,以确保其具备良好的生根条件,将插穗从贮藏坑中取出,进行清水浸泡24h,这一步骤至关重要,因为它不仅能使插穗充分吸水,为后续的生根发芽提供足够的水分,还能有效减少插穗内部的抑制物质,从而软化皮层,为生根创造有利条件,除了清水浸泡外,还可以采用生长激素处理插穗的方法,将插穗下部的3~5cm部分浸泡在ABT1号生根粉100×10-6溶液中,同样浸泡24h,这种生根粉能有效促进插穗基部的愈合组织形成,进而提高生根率和扦插成活率,根据实践经验1g生根粉可以处理3000~5000个插穗,效果显著。此外,还可以在扦插前进行催根处理,催根时先在温床上铺5cm厚的湿沙,然后将插穗倒置成捆摆放,注意每层之间要用5cm的沙子做隔层,最上层再覆盖5cm的沙子,摆放2~3层为宜,以确保温床内的温度和湿度均匀分布,为了进一步提高地温和防止夜间温度过低,需要在温床上方覆盖塑料薄膜,并在薄膜上加盖草帘进行保温,催根处理大约进行10d即可取出插穗进行扦插。通过上述处理措施,可以有效促进新疆杨插穗的生根发芽,提高扦插成活率和苗木质量,这些处理方法在实际生产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对于推动新疆杨的规模化种植和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需要注意在处理过程中严格控制各项参数和操作规范,以确保处理效果达到预期目标。
⑤扦插时间和方法
新疆杨的扦插时间与方法对于其成活率和生长情况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在朝阳地区,适宜的新疆杨扦插时间通常选定在4月中下旬,这一时期育苗地20cm深处的土壤温度已稳定在10℃以上,且土壤墒情良好,湿度和温度均处于适宜状态,这种环境有助于使插穗的发芽与生根进程趋于一致,从而提高扦插的成活率。过早进行扦插,土壤温度尚未达到适宜水平,会导致插穗无法生根,最终引发腐烂现象,相反扦插时间过晚,则可能因高温环境导致幼茎接近地表部分灼伤,同样不利于插穗的成活与生长。在扦插方法上,采用高垄作业是一种有效的做法,高垄作业能够保持土壤疏松、通气性良好,同时地温较高,便于排水与灌溉。具体操作时,可根据需求选择单行或双行扦插,单行扦插时,每条垄上株距保持在15cm,可产出大约0.65万株/667m2大苗,若选择双行扦插,则行距设定为20cm,株距仍为15cm,此时产苗量可达1.3万株/667m2左右,扦插前需确保灌透底水,待垄面干燥至适宜松软度时,便可进行直插操作,插穗应垂直插入土中,注意切勿倒插,且上口应微露于地面,扦插完成后,需立即踏实土壤,并进行侧灌以确保一次灌透,这一过程能够使插穗与土壤紧密接触,并保持土壤持续湿润,为新疆杨的成活与生长创造最佳条件。
⑥新疆杨插后管理
扦插后的管理工作对于确保新疆杨苗木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在苗木成活后,应进行松土和除草,以保持土壤疏松并消除杂草对苗木的竞争,在此过程中,需特别小心,避免碰掉芽苞或碰伤幼苗,因为新疆杨幼芽的韧性较差。当枝条长到约10cm高时,应进行抹芽操作,选择保留一株粗壮端直的萌条,并抹掉其余萌芽或枝条,抹芽时应向左或向右进行,切勿向下,以防撕破表皮并减少病虫害的侵染机会,在追肥方面6月中旬和7月中下旬是适宜的时机,每次可施用尿素15kg/667m2,追肥后应及时灌水,以促进苗木根系的吸收。然而,8月以后应停止追施氮肥,以避免苗木徒长而导致木质化不充分,如有条件,可追施一次磷、钾肥,以促进苗梢的充分木质化。
三、新疆杨病虫害防治技术
1、新疆杨病害防治
①新疆杨锈病防治
锈病是新疆杨常见的一种病害,主要表现为叶片上出现黄色或橙色的小斑点,逐渐扩大并产生锈色孢子堆,防治锈病,首先要加强苗圃管理,保持环境通风透光,降低湿度,在发病初期,可喷洒15%的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65%的代森锌500倍液进行防治,每隔7~10d喷洒1次,连续2~3次可有效控制病情,同时,及时清除病叶和落叶,减少病菌的传播和越冬基数。
②新疆杨烂皮病防治
烂皮病主要危害新疆杨的树干和枝条,导致树皮腐烂、树木衰弱甚至死亡。防治烂皮病,关键在于增强树木的抗病能力,可通过合理施肥、浇水等管理措施,提高树木的长势。在发病初期,及时刮除病斑,并涂抹50%的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倍液或40%的福美砷100倍液进行消毒,对于严重发病的树木,可考虑砍伐并销毁,以防止病菌扩散。
2、新疆杨虫害防治
①新疆杨金龟子防治
金龟子是危害新疆杨的一种重要食叶害虫,其幼虫被通称为蛴螬,形态与瓢虫相似,身长大约3~4cm,这种害虫以成虫和幼虫的形态对新疆杨的叶片和嫩梢造成威胁,为了有效应对金龟子的侵害,需要采取一系列的综合防治措施。首先,定期检查并清除受害植株是防治工作的基础,这有助于减少害虫的繁殖和扩散。其次,利用性引诱剂和诱虫灯等诱杀工具,可以有效地诱捕并消灭成虫,从而降低害虫的种群密度。在化学防治方面,可以选用敌敌畏或菊酯类农药进行喷洒,针对成虫,可以在其盛发期利用金龟子的假死性进行人工捕捉,同时配合喷洒40%的氧化乐果乳油1000倍液或50%的马拉硫磷乳油1500倍液,以增强防治效果,对于幼虫,可以在树冠下撒施5%的辛硫磷颗粒剂,通过触杀方式减少害虫数量。
②新疆杨舞毒蛾防治
舞毒蛾以幼虫危害新疆杨的叶片,造成缺刻或孔洞,严重时可将叶片吃光。防治舞毒蛾,应重点抓住幼虫期进行防治,可喷洒2.5%的溴氰菊酯乳油2000倍液或20%的灭幼脲Ⅲ号胶悬剂2000倍液进行防治,可利用舞毒蛾的天敌如寄生蜂、捕食性昆虫等进行生物防治,在冬季和早春时节,可刮除树干上的卵块,减少越冬虫源。
总之,新疆杨作为青海以及晋北等地区的重要造林树种,具有极高的生态和经济价值,为了确保其健康生长和高产稳产,必须采用科学的繁殖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方法,通过精心管理、合理施肥和灌溉、及时防治病虫害等措施,可以大幅度提高新疆杨的成活率、生长速度和木材质量,从而为当地的生态环境建设和林业产业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作者单位:810599 青海省海东市互助县北山林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