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玉米优质高效栽培实施步骤及影响产量的因素分析

作者: 吴清近

糯玉米优质高效栽培实施步骤及影响产量的因素分析0

糯玉米,也被称为黏玉米、蜡质型玉米,是指通过基因突变与人为育种所产生的玉米属亚种。糯玉米因其胚乳内完全由支链型淀粉构成,不单煮熟后呈现软糯的口感,同样也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随着人们对于自身健康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对糯玉米的需求持续增长。相应地,糯玉米的种植与加工行业迅速壮大。然而我国关于糯玉米方面的技术起步较晚,仍需进一步提高,因此,改善糯玉米的栽培方法及其加工应用显得尤为关键。

糯玉米的栽培管理与一般玉米基本一致,双方对于自然条件及水源的依赖同样极为相似。正常情况下,玉米产量指的是籽粒的产出量,其主要是由单位面积上的玉米穗数、每穗上的籽粒数量和籽粒重量三个要素所决定。玉米自然生长阶段,因受到种子类型、耕作方法以及种植后期管理等各种外界因素的作用,导致不同产地的糯玉米产出量可能会呈现出某种程度的差异性。为了在农作物种植中获得最佳的经济收益,常常会依据种植区域的具体自然状况和天气特点,通过科学地调整播种密度及施行精准的管理策略,确保糯玉米能够生长至最理想的状态。

一、糯玉米主要价值

糯玉米籽粒的营养成分远高于一般玉米,含有70%~75%的淀粉与超过10%的蛋白质,此外还有4%~5%的脂类及2%的多种维生素。其籽粒所蕴含的蛋白质、维生素A、维生素B1以及维生素B2都超越了水稻,其中又以脂肪和维生素B2的含量为最高。黄色玉米内也含有水稻和小麦所缺乏的胡萝卜素。Wx基因在糯玉米中具有决定性的遗传作用,其主要职能是转变糯玉米种子中储存的淀粉形态及其特性,使糯玉米中的淀粉粒子体积仅为一般玉米的10%,使其消化吸收率比通常玉米提升20%左右。

二、糯玉米种植过程中影响产量的因素

1、原种因素

糯玉米产量由原种生长特性和品种差异决定,不同的本源种质种类将会影响最终栽培的产量,使其产生显著的差距。随着成熟阶段的推进,各类糯玉米的生长分化所形成的雌花数目存在差异,会影响生长质量和水平。此外,不同品种的糯玉米,叶片大小也不同,叶片的大小决定了其对阳光的吸收效率,从而直接影响到糯玉米的产量。通常来说,那些叶片面积较小的糯玉米品种对太阳光的吸收效率更胜一筹,因此可以适度提高播种的密度,这样做往往能够获得更高的作物产出;而那些叶片较为扁平的品种则需要更多的生长空间以确保充足的光照,故而应当减少种植的密度,由此会导致产量略显下降。

2、光照因素

糯玉米偏好温暖的生长环境,其日照时长与成长过程中的温度会直接影响其成熟后的质量。假如糯玉米在其生长的灌浆阶段、授粉期以及乳熟阶段光照时间过少,将会直接引起粒数减少、空穗率上升等一系列状况,进而影响到糯玉米的生长质量和产量。

3、温度因素

气温对糯玉米发育的质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只有在合适的温度下,才能保证糯玉米正常的生长、授粉以及灌浆。通常来讲,虽然温度不是导致大面积穗数减少的直接原因,但其对于每穗粒数和千粒重的影响却是直观的。在授粉季节持续的高温天气会对花粉的活性产生直接负面影响,导致糯玉米出现虽有花却缺乏授粉的情况,进而影响随后的穗数形成。此外,若在抽穗填粒阶段遭遇温度偏高或偏低的情况,同样会对其生长速度和质量造成不利影响。若低温状态持续不断,将会阻碍玉米的灌浆过程,并对糯玉米的质量与产出造成不利影响。

4、施肥因素

在糯玉米生长后期,施加肥料较为关键。通常而言,当肥力水平有所区别时,同种糯玉米的产量会有显著的不同。针对糯玉米的生长周期及其特性,适时进行肥料投入,能显著增加每个玉米穗的重量及整体产出。反之,假如糯玉米在生长的关键阶段土壤的养分不充足,将会干扰其正常的生长进程。

5、旱涝因素

旱涝因素对糯玉米发育的主要影响反映在茎秆质量和穗的数量上。通常,在糯玉米的苗期迅猛生长阶段,若持续经历干燥环境,其幼苗会出现枯黄与茎秆细弱现象,即便之后雨量充足,仍难恢复到正常水平,进而对其抽穗及结实过程产生不良影响。若未能适时为土地灌溉补水,玉米生长灌浆阶段易发生籽粒不充实或出现空穗的现象。需要注意的是,旱灾能导致糯玉米产量降低,水灾也不利于糯玉米的生长。例如,在糯玉米成熟中后期,若遭遇持续的阴雨气候,将会对该作物的光合作用产生直接的不良影响。

三、糯玉米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1、平整土地

在种植糯玉米之前,需要先将土地进行翻整,以保障糯玉米种植后的健康生长。糯玉米的种植一般选择土壤肥沃、通风透气且较为平坦的土地,便于种植后的管理与灌溉。对于套种作物的选择,优先选择豆类及油菜类植物,以确保不同植物的生长特性能够相互适应。耕地翻整工作通常在春季进行,根据实际种植环境和条件选择相应的翻耕深度。一般情况下,在种植糯玉米前,土地翻耕深度控制在18cm左右,确保土质松散、翻耕均匀,保障糯玉米生长后期的透气性。中期耕作处理过程中,宜增加翻耕的深度,保障耕层中无石头与大土块。在选择机械装备方面,首选功率较高的拖拉机及其对应的翻耕工具,以此确保土壤的透气性和含水量,并根据糯玉米的生长习性进行人工干预和处理。在平整土地的过程中,也需依据实际的耕种环境、土壤肥力施加基肥,确保糯玉米的养分供应。例如,在翻耕土地时,可以根据需要额外施加有机肥和混合型化肥,适时补足氮、磷、钾等养分,且依照后期土壤检测情况,按需施加诸如硫酸锌、硼砂等,旨在保障土壤的养分充足,调节土壤的酸碱度,以确保为糯玉米提供最佳成长环境。

2、种子的选择和处理

播种糯玉米前,需要根据耕种区域的气候特征,科学选择糯玉米的品种,以确保所选种子适应该地区的生长环境。在整个种植阶段,种植人员需全面评估耕地的地理位置、气候状况等重要数据,并针对实际土壤情况,如土壤湿度、透气能力等因素进行深入比较分析,从而依据不同的种子性质选择合适的品种,以期确保糯玉米在自然成长过程中保持较高的发芽和存活率。种植人员在挑选糯玉米种子过程中,也需要对种子的质量进行把控,包括种子的饱满程度、是否有缺损以及发芽率等标准。在此过程中,可以结合机械筛选与人工挑选,淘汰缺损或劣质的种子,确保糯玉米种子的质量。

在做好上述前期工作后,可以对糯玉米种子进行下一步的处理。种植人员须根据挑选出来的糯玉米种子含水情况,将挑选出来的种子需经过15天左右的晾晒,及时消灭种子表面的病菌,这有助于增强种子后期的吸水能力,使得种子出苗率提高13%~20%;此外,为了能够提高糯玉米种子的发芽质量,还需要对挑选出来的糯玉米种子进行浸种处理。浸泡能够刺激种子更好地进行新陈代谢,激发种子活力,后期出苗快、出苗整齐。浸泡时应保证浸泡用水干净卫生,控制好水温,水温一般在45℃~50℃之间,浸泡6~10小时。然后,在阴凉处晾干即可进行播种。这一步骤不仅能大幅度提高糯玉米的萌发速度和成活率,还能使其有效抵御多样疾病的侵袭,对于提高糯玉米的产量和品质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耕种之前,还要对种子进行药剂拌种处理,预防土壤中的各类病虫害,以提升糯玉米发芽的成功率,减少土壤中的病虫害对糯玉米苗的损害。可以选择2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处理种子,使药剂能在种子外层形成保护膜,强化种子抵御病虫害的能力。然后,把拌好后的种子放入温度恒定的发芽箱里进行催芽处理。完成上述准备工作后,便可以挑选合适的时间进行播种。

3、种植管理技术

糯玉米的种植过程与普通玉米基本一致,但在实际种植作业阶段,为了提高其经济价值,很多种植人员都选择晚种或早种的种植方式。不管采取何种方法,播种之前都需要对种子发芽和成长过程中所需的光照与营养进行严格把控。对于早春糯玉米的种植来说,播种时间一般定在3月末~4月初。完成首批播种之后的7天左右,进行间隔播种,在6月之前完成全部的种植任务。而收获期一般安排在授粉完成后约25天。糯玉米生长过程中,遇到气候干燥或阳光照射时间长的情况,有可能会提前进入收割时节,因此种植人员应依据当下气候条件适时地进行收割作业。要对糯玉米做好授粉保护工作,避免由于授粉期间管理不当出现花粉感染问题,丧失糯玉米原本的独有属性,影响其生长品质。因此,在糯玉米种植过程中,需确保在授粉时段内做好相应的管理措施,防止花粉随意扩散。通常在这一阶段,种植人员会选择分隔式的种植方法,预防花粉交叉污染。一般情况下,隔离种植可以根据隔离技巧的不同,分为时间隔离和空间隔离这两种主要形式。①时间隔离:进行时间隔离的种植方法,主要依托于糯玉米和普通玉米生长周期的差异性来分别栽种,从而保障糯玉米在各个生长时期不受普通玉米的干扰。以普通玉米为例,根据其成熟周期,可将其划分为早熟、中熟和晚熟三种品类,它们的生长周期通常介于90~180天之间。基于其生长习性,种植人员能够确保将糯玉米的种植与普通玉米区分开来,确保在播种时段上不会与普通玉米花粉扩散期重合,成功做到糯玉米的时间上的分隔。②空间隔离:在种植糯玉米时,采取划分特定区域的方法,使其与普通玉米分隔,以此确保两种作物在生长期间不受花粉交叉干扰,这种隔离方法最为常见,又是投入最少、最简单的方法。

糯玉米种植管理期间,科学选择播种方法将直接影响玉米后续的生长状况。在整个种植周期内,种植人员需要依据丰富的农业种植经验,合理调节糯玉米播种的时间和种植密度,保证糯玉米各阶段的养分均衡,从而最大化保障糯玉米的生长品质。与此同时,种植人员需依据糯玉米叶片的不同来调节植株之间的间隔,以保证糯玉米在成长期间能够正常进行光合作用,确保良好的通风和光照条件,从而提高糯玉米的生长质量。此外,在播种环节,为了科学地增强种植的合理性,可以选用高垄作物种植法,也就是栽种时每隔2行留下1行的空隙,以确保糯玉米获得充足的生长空间,并将种植密度控制在每公顷67500株的范围内。对于那些穗型偏大的品种,适宜将田间种植密度调整到每公顷 52500~60000株的范围内,确保糯玉米植株健康生长。

4、田间管理

糯玉米自播种完毕后,需进一步实行精细化的管理措施,以保障其在后续阶段的健康成长。首先,鉴于糯玉米的种子破土能力较弱,因此,嫩芽期的生长状况也相对不佳。及时观察玉米种子发芽情况,如果出苗不齐或者种子霉烂,应及时补苗。缺苗断垄比较严重的可以提前开展同一品种的补苗工作,及时移栽即可。最好选择在阴天或者降水后移栽,在移栽后保证浇透水,提高幼苗成活率。若土壤水分过少,可能导致嫩苗干扁、长势不良等问题。如果玉米种植过密,会互相争夺养分和水分,在玉米3~4叶期要及时间苗,清除干净病虫苗。种植者需依据糯玉米的实际萌发与生长情况,做好定苗工作。通常而言,在植株生长至4~5片叶时进行定苗操作,以免提前操作影响其后续生长和糯玉米的产量。定苗操作的过程中,应尽量保证每株幼苗能够均衡生长,淘汰生长不良的幼苗,而选留那些生长势头较好的幼苗,以确保之后糯玉米抽穗的质量。其次,玉米在不同生长时期对水分的需求量存在一定差异,种植户应掌握玉米需水特点,做好各个时期灌溉工作。调查研究显示,玉米大喇叭口期对水分的需求量较大,要做好该时期的灌溉工作,一旦降水量减少,要及时灌溉,科学灌溉能够提高玉米的结实率,增加籽粒的重量。除了要做好灌溉工作之外,在降水后要及时排出田间积水,如果水分过多会导致玉米根部的呼吸能力下降,严重影响玉米健康生长。最后,糯玉米成长期间必须有营养的支持和供给。施肥需依据实际状况而定,追肥时应尽量避免使用高浓度氮、磷、钾元素的混合肥料。通常,在进行追肥作业时,人们倾向于选用有机肥料。需针对糯玉米的成长周期,根据其生长期的营养需求进行合理施肥,主要包括秆肥、粒肥、穗肥,可以选择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在了解土壤肥力情况的基础上做好养分补充工作。在玉米拔节期追施拔节肥,可以每公顷施加尿素15~20kg,促进玉米根部生长,增强抗倒伏能力。在糯玉米生长期至大喇叭口期,做好穗肥施入工作,可以每公顷施加尿素20~25kg。如果前期施肥不足,可能会出现脱肥现象,要及时补充肥料,可以每公顷施加尿素2~3kg。随着糯玉米的叶片数量逐渐增加,对田地进行管理同样需要实时跟踪,定期调整,适量提升钾素肥料的使用比重,以确保糯玉米茁壮成长。通过科学的田间管理措施,确保糯玉米各生长阶段营养充足,避免因营养不均衡影响产量和质量。

5、病虫害防治技术

①物理防治:在播种初期清除田间的杂草,深耕土地,清除田间的虫卵,阳光下暴晒可以杀死病菌和虫卵,同时还可增加土壤的营养。在糯玉米的发育时期定期清除杂草,减少杂草与玉米的营养竞争。在田间设置粘虫板、黑光灯等,吸引诱捕害虫,可以杀死大部分的虫害。

②化学防治:根据玉米田间的虫害情况,采用有针对性的药物进行杀虫。需要注意的是,要两种药物交替使用,科学配比,既能达到杀虫的目的而不破坏玉米植株的健康生长,同时还不破坏环境的生态平衡。

③生物防治:根据土壤的特性、玉米的特点、气候的变化来确定玉米种植区域内的虫害情况。采用食物链的方法,利用害虫的天敌来控制害虫的数量,还可以保护环境,减少农药的使用。

④轮作:在玉米的种植过程中采用轮作方式,控制玉米发生虫害或者病害,增加玉米的抗性。

(作者单位:276100山东省郯城县马头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