侧柏育苗关键技术要点及常见病虫害防治策略综合分析

作者: 冯育林 张锁 姬文位

侧柏育苗关键技术要点及常见病虫害防治策略综合分析0

为了有效提升侧柏育苗的效率,并显著降低病虫害对育苗过程的负面影响,本文系统归纳了侧柏育苗技术的核心要素,具体涵盖土壤选择、肥料施用策略、灌溉管理以及修剪技术等多个关键方面。在化学防治层面,本文强调了合理选择药剂与科学施药的重要性,以确保防治效果的同时,尽量减轻对环境的潜在影响。另一方面,生物物理防治作为绿色防控的重要手段,亦被详细阐述,包括利用有益微生物的生物防治和借助物理手段的防治措施,旨在构建更加生态友好的防控体系。

一、侧柏育苗技术要点

1、土壤选择和改良

在侧柏育苗过程中,土壤作为关键要素之一,对其生长与最终品质具有深远的影响。因此,在选择育苗用地及实施育苗措施时,必须高度重视对土壤特性的深入了解与科学分析,进而采取必要的改良措施,以增强土壤的肥力、透气性和保水能力。①在土地选择阶段,土壤的肥力状况与化学成分是首要考量因素。理想的侧柏育苗基地应具备肥沃且排水性能优良的土壤特性,其pH值应维持在5.5-6.8适宜范围内,以确保植物根系的健康发育。②土壤有机质含量需达到2%以上,以提供充足的养分支持。③应避免选用曾种植果树或其他作物的土地,以免土壤中的残留肥料、病毒或其他不利因素对侧柏生长造成潜在威胁。

针对土壤条件不佳的情况,应采取有效的改良策略。①通过添加有机物质,如腐熟的牛粪、鸡粪等,能够显著提升土壤肥力,激活土壤微生物活性,促进养分循环。②结合侧柏的营养需求,适量施用矿质肥料,如复合肥、尿素等,以全面补充土壤中的营养元素。鉴于侧柏对水分管理的严格要求,需精准控制灌溉量与频率,避免过度灌溉导致的根部腐烂问题。同时,确保土壤具备良好的排水性,或构建高效的排水系统,以消除积水对侧柏生长的负面影响。③根据土壤的实际pH值情况,采取相应措施进行调整。对于酸性过强的土壤,可添加石灰以提升酸碱度;而针对碱性土壤,则可施用硫酸铵、硫酸亚铁等酸性肥料进行中和。值得注意的是,所有土壤改良措施的实施均应建立在前期严格的土壤检测与分析基础之上,以确保改良方案的科学性与针对性。通过综合运用添加有机物、精准控制水分、合理调节土壤酸碱度等策略,能够有效提升土壤质量,为侧柏提供一个优越的生长环境,进而保障育苗工作的成功与高效。

2、种子或穗条选取

为确保侧柏生产的高质量,必须严格筛选并采用健康、无病虫害的种子或穗条作为育苗的基石。这一过程的每一步都至关重要,从源头上保障幼苗的健壮成长。①在选取种子或穗条时,应优先考量其源自优良品种及健康无恙的植株,这是培育优质侧柏幼苗的前提。②坚决排除那些过时、腐烂、变质或受病虫害侵袭的穗条,以免对后续培育过程造成不良影响。③对外观特征的细致检查是不可或缺的一环。通过评估种子或穗条的大小、颜色、表面平整度及是否存在裂口等,能够初步筛选出外形规整、无破损或缺陷的优质穗条。这样的筛选机制有助于提升种子或穗条的整体品质,为后续的成功育苗奠定良好基础。为有效预防病虫害的侵扰,对选取的种子或穗条进行必要的消毒处理显得尤为重要。可采用浸泡、喷雾等多种消毒方法,具体选用何种消毒剂及其浓度则需依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以确保消毒效果达到最佳。若种子或穗条在选取后不能立即投入使用,则需妥善储存以防变质。理想的储存环境应维持在0℃-5℃的低温范围,并保持相对湿度在80%-90%之间。同时,还需密切监控储存空间内的空气与水分含量,避免因湿度过高而导致种子或穗条受潮发霉。此外,在播种前夕,对种子或穗条进行适当的预处理也是提升发芽率与幼苗生长速度的有效手段。通过浸泡、温水处理或切割等方式,可以刺激种子或穗条的生理活性,促进其更快更好地萌发与生长。

3、育苗盆选择

在探讨侧柏育苗过程中,育苗盆的选用非常重要,其大小、材质及设计均深刻影响着幼苗的生长状态及根系发育。因此,为确保侧柏幼苗的健康生长,需细致考量以下几个方面:①适宜的大小选择。育苗盆的大小需与侧柏幼苗的生长阶段相匹配。在育苗初期,选用较小的容器有利于精确管理和控制生长条件,避免资源过度消耗。随着幼苗的生长,适时将其转移至更大的育苗盆中,以确保其根系有足够的空间伸展,从而有效防止生长初期因容器过小而导致的水分与养分浪费。②良好的通气性能。通气性优异的育苗盆对于侧柏幼苗的根系呼吸至关重要,它能显著增强幼苗的耐受力和抗病虫害能力。为此,应优选采用如塑料网格或多孔陶瓷等透气性良好的材料制作的育苗盆,以促进根系与环境的健康交换。③耐腐烂性保障。耐腐烂性是评价育苗盆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选择具备良好耐腐烂性能的容器,如塑料或陶瓷材质,能有效防止因容器老化、破损导致的根系受损及水分管理不当等问题,为侧柏幼苗提供稳定的生长环境。④便捷的操作设计。合理的育苗盆设计应兼顾实用性与便捷性,如底部设置排水孔以有效排除多余水分,同时便于精准控制灌溉量与灌溉频率。这样的设计不仅有助于减少人为操作失误,还能提升整体育苗效率。⑤环保性考量。在追求高效育苗的同时,亦应关注环保问题。选用环保型育苗盆,如可降解的茶渣压制而成的产品,不仅有助于降低生产成本,还能在废弃后自然融入土壤,减少对环境的不良影响,实现绿色育苗的可持续发展目标。

4、播种和播后管理

科学合理地进行播种与管理是确保侧柏幼苗健康茁壮成长的关键环节。在侧柏育苗技术中,播种方法分为直接播种与间接播种两种策略。直接播种操作简便,即将侧柏种子均匀铺撒于育苗盆或床面,随后施以恰当的保温与灌溉措施,静待其发芽生长。而间接播种则涉及预先促使种子萌发,待其展现生命活力后再行移植至育苗环境中,以便更细致地进行后期养护。关于播种时机的选择,春季与秋季均被视为适宜时段。春季播种能够充分利用该季节温暖的气候与充沛的降水,为种子萌发及初期生长提供有利条件。秋季播种则依托其温和的气温与较高的空气湿度,为幼苗提供了充裕的时间以发展根系,增强生长潜力。侧柏幼苗的生长过程对温度与湿度的控制尤为敏感。播种初期,维持育苗环境温度约20℃,并确保空气湿度稳定在70%-80%之间,对于促进幼苗健康成长至关重要。此外,还需密切关注育苗介质的湿度与排水状况,严防过度灌溉导致的根部腐烂问题。光照条件同样是影响侧柏幼苗生长的重要因素。幼苗初露生机时,应避免直接置于强光下,以防阳光直射造成灼伤。同时,亦需防范长时间处于阴暗潮湿环境,以免阻碍幼苗的正常生长进程。因此,在光照管理上需寻求平衡,既要保障光照充足以促进光合作用,又要避免光照过强或过弱对幼苗造成的不利影响。

5、移栽定植

在探讨侧柏的移栽定植策略时,应当精准选择春季或秋季作为实施时段。春季,以其温和的气温与充沛的降水条件,为侧柏幼树的生长发育提供了理想的自然环境;而秋季,虽气温有所下降,但较高的湿度同样有利于移栽定植的成功。鉴于侧柏对酸性土壤的偏好,移栽前的土壤准备与改良工作至关重要。这包括彻底清理地表垃圾与杂草,随后进行土壤深翻,并巧妙融入腐叶土、骨粉及沙子等改良材料,以精细调整土壤的物理结构与pH值,确保其完全契合侧柏的生长习性。移栽定植过程中,需根据侧柏幼苗的实际尺寸及其根系发育状况,精确挖掘出深度与直径适宜的坑穴。在坑底,适量添加如腐熟鸡粪、牛粪等有机肥料,旨在进一步丰富土壤养分,为幼树提供充足的营养支持。随后,需小心翼翼地将侧柏幼苗从原育苗容器中取出,避免任何对根系的机械损伤,并稳妥地置于已备好的坑穴内。紧接着,将土壤细致回填至坑中,轻轻压实以确保土壤与幼树根系的紧密接触,随后进行充分的灌溉,促进根系与土壤的融合。

移栽定植完成后,持续的养护管理对于侧柏幼树的健康成长同样不可或缺。首要任务是精准控制灌溉量,防范因水分过剩而引发的根系腐烂问题。其次,应坚持每周施加适量有机肥料,以满足幼树旺盛生长阶段的营养需求。此外,定期清除植株周边的杂草与垃圾,维护一个清洁的生长环境,对于预防病虫害的发生亦具有积极意义。通过上述综合措施的实施,可望有效提升侧柏移栽定植的成活率与生长质量。

二、侧拍育苗中常见病虫害的防治策略

在探讨侧柏幼苗面临的病害与虫害挑战时,本文详细分析了几种主要威胁:

1、病害

①侧柏叶凋病

作为一种由真菌引发的植物病害,显著影响侧柏幼苗的健康状况。感染初期,幼苗叶片的边缘开始出现黄化现象,随后黄化区域逐渐向叶片中央扩展,直至整个叶片完全枯死。在此过程中,叶片表面会覆盖一层灰白色的霉粉,这是病害特征之一。该病害的传播途径多样,主要通过空气进行传播,同时叶片上的雨滴或农业工具等也可能成为其传播媒介。

②侧柏叶枯病

与侧柏叶凋病相似,侧柏叶枯病同样是由真菌引起的病害,但其感染模式略有不同。叶枯病首先攻击叶片的尖端,随后感染区域逐渐向下蔓延。叶片边缘在初期变黄后,逐渐转为褐色,并从叶尖向叶片基部持续扩展,最终导致整片叶子的枯萎。侧柏叶枯病的传播方式亦包括空气传播,以及通过叶片上的雨滴或人为操作中的工具等间接途径。

2、 虫害

①毛虫虫害

侧柏的生长与健康状态正面临来自侧柏毛虫幼虫的严峻挑战。此类幼虫对侧柏的叶片及嫩枝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啃食活动,直接催生了显著的虫害问题。特别是在春末至夏初的时节,这些幼虫的活动达到高峰,它们偏好在侧柏繁茂的枝叶间构建巢穴,此举不仅为自身提供了持续的食物资源,还成为它们抵御外界威胁的庇护所。随着幼虫持续不断的取食行为,侧柏叶片呈现出不同程度的受损迹象,具体表现为叶片表面的侵蚀现象逐渐加剧。在某些极端情况下,这种侵蚀会恶化至整片叶片被完全消耗殆尽,造成无可挽回的损失。此等破坏不仅剥夺了侧柏进行光合作用的基本能力,还极大地干扰了其正常的营养吸收过程,进而对侧柏的整体生长与发育构成了深远的负面影响。

毛虫虫害防治。通过张设网幕、布置虫板等物理屏障,能够有效隔离并阻挡毛虫幼体对侧柏的侵入及其进食活动,从而在源头上减少害虫对树木的损害。再者,生物防治作为一种环境友好的方法,被广泛应用于侧柏毛虫的治理中。这包括引入毛虫的自然天敌,如天敌昆虫,以及利用自然植物提取的活性成分,通过生物制剂的形式对毛虫实施控制。此类方法不仅能够精准打击目标害虫,还能维护生态平衡,减少对其他生物的非目标影响。

②大蚜虫虫害

此害虫的生命周期中,无论是幼体还是成熟阶段,均偏好以侧柏的叶片及嫩枝汁液为食。鉴于大蚜虫具备广泛的寄主植物选择性及其庞大的种群数量,它们极易成为破坏侧柏的主要虫害源。具体而言,大蚜虫对侧柏叶片的侵害直接导致叶片色泽变黄、形态蜷缩,最终走向干枯,极端情况下整株树木的叶片会遭受全面损毁。这一现象不仅剥夺了侧柏作为观赏植物的美学价值,还深刻地削弱了其在生态系统中的服务功能。此外,大蚜虫的活动并不仅限于叶片,它们同样会对侧柏的嫩枝造成破坏,通过限制其正常生长,甚至在某些严重情境下引发嫩枝的枯萎与死亡。更令人担忧的是,大蚜虫排泄的甜味液体成为吸引其他害虫及促进病原霉菌传播的温床,这一复杂的相互作用进一步加剧了侧柏所面临的虫害困境,极端条件下可能致使整株树木的生命走向终结。因此,大蚜虫对侧柏的危害不容小觑,需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防控。

大蚜虫虫害防治。侧柏遭受大蚜虫侵害是一个严重的问题,为了有效应对,我 们首先需要加强侧柏的维护保养工作。此外,我们还应该采取机械性干预措施。这包括使用喷洒水分、人工捕捞等物理手段,对大蚜虫进行冲刷或手动清理,以有效杜绝其繁殖和蔓延。同时,生物防治手段也是一个有效的选择。最后,化学手段也是进行病虫害管理的一种有效方式。我们可以挑选适宜的农药进行喷施, 可以喷施 25%阿克泰水分散粒剂或 20%康福多浓可溶剂 5000倍液。另外,每年发生约 20 代,体形较大的侧柏大蚜,防治还可以采用 1.2%苦烟乳油 1000~1500 倍液喷雾,或者喷洒 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 2000 倍液进行防治。

③双条杉天牛虫害

侧柏上的双条杉天牛,作为一种损毁木材的害虫,其幼虫阶段主要靠食用侧柏树皮和木质营养,常见的受损状况包括树皮遭到侵蚀、木质部分遭受侵害等。侧柏遭受双条杉天牛的严重侵袭,这种害虫主要在树干、主要树枝和树根等关键部位造成破坏,其幼虫挖掘树皮和木质层,导致树木结构严重受损,极端情况下,可能致使树木彻底枯萎。双条杉天牛的危害不仅直接削弱了侧柏的架构和成长,还给其他病害和害虫提供了乘虚而入的契机,针对侧柏,双条杉天牛这种害虫的侵害需迅速识别并实施有力的控制策略,以防造成侧柏的损失。

双条杉天牛虫害防治。物理防治:在双条杉天牛成虫发生期,可以通过悬挂 双条杉天牛诱捕器对双条杉天牛进行诱捕防控,可间隔 20m 悬挂 1 个诱捕器进行诱捕防治。此外,通过设置诱木的方式对双条杉天牛进行诱集防治也是一种有效的物理防治方法。可使用松柏类干木做成干木桩,聚集码放于阴凉干燥处对双条杉天牛进行诱集,5月中下旬可将诱木集中进行粉碎处理。化学防治:可使用树皮穿透剂配合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进行防治,也可使用其他蛀干害虫专用高渗透型化学防治药剂进行处理。最佳防治时间为3 月上旬-5月下旬以及 8月上旬-9月下旬,间隔7-10 天喷1次。喷洒必须全面细致,从树冠至树干基底部。

综上所述,聚焦于侧柏育苗的实践领域,综合防治技术的实施展现出了显著优势,它有效遏制了化学农药的过度依赖,从而大幅降低了环境污染程度与生态风险,为环境保护贡献了积极力量。同时,该技术的应用还显著增强了侧柏苗木的病虫害抵抗能力,确保了苗木品质的稳定与提升。

(作者单位:718100 陕西省米脂县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站;718100 陕西省米脂县森林公园管护中心;718100 陕西省米脂县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站)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