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云杉科学育苗栽培要点及有效病虫害防治实施策略

作者: 达日玛

青海云杉科学育苗栽培要点及有效病虫害防治实施策略0

我国一个特有的植物类型就是青海云杉,在青海、甘肃以及内蒙古地区广泛种植。通常情况下,青海云杉主要生长于高原山脉以及江河峡谷地带,海拔主要处在2100~3500m范围内。随着绿色环保理念的全面贯彻和落实,当前开始加大了林业工程建设工作力度。在此过程中,为保证生物多样性、恢复生态系统原有平衡、涵养水源,常常会对青海云杉进行种植,其在生态环境保护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青海云杉自身缺乏较强的病虫害抵御能力。当青海云杉受到病虫害的侵袭影响以后,不仅会造成其枯萎、死亡,还会严重影响到青海云杉的实际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对此,本文通过探讨科学的青海云杉育苗栽培技术以及有效的病虫害防治技术,对青海云杉资源保护和林业保护区健康、稳定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一、青海云杉的特性

1、青海云杉的生物学特点

青海云杉作为一个松科云杉属林木,其四季常绿,整个树木的形状呈现为塔状,平均的生长高度约为20~26m。当青海云杉进入成熟期以后,整个树木的直径可以达到33~66cm左右。整个树干较为笔直,全身呈现出灰棕色。对于青海云杉的新发枝条来说,会有带刺的黄色叶枕存在,而老枝条的叶枕则表现出棕色。不仅如此,青海云杉生长的果实形状为圆筒状,长度为8cm左右。而青海云杉的树种为褐色的斜倒卵形。

2、青海云杉的生长习性

青海云杉自身具有较强的耐旱、耐旱和适应能力,不仅生长周期较长,还能够在贫瘠的土地上种植。与此同时,青海云杉的生长区域年平均温度低于2℃,主要以散生为主。虽然青海云杉生长的过程中,不需要较高的环境条件要求,但是自身因为缺乏抗风性,导致苗期极易受到大风影响而出现死亡。

二、青海云杉育苗栽培技术要点

1、青海云杉的树种收集和处理

①树种的收集工作

对于青海云杉来说,其幼苗的成活率受到了树种质量的直接影响。因此,无论是在天然林区,还是在人工种植林区内对树种进行收集,都需要保证母树有超过20年的生长时间,且具有良好的长势,不存在任何的病虫害问题。通常在对种子进行收集之前,需要针对所选择的母树实施有效的保护工作。从而使母树可能受到昆虫以及鸟兽影响,而导致种子被吞食的情况得到有效避免。种子收集的应遵循“处暑后、白露前”的原则,最晚不超过9月下旬~10月中旬。通常情况下,最佳的种子收集时间应以秋果彻底成熟,且有5%左右的种鳞开裂率为主。如果鳞片较为坚硬时,对种子进行收集,会造成后续的种子发芽率降低。若是收集种子的时间较晚,此时,会有大面积种鳞开裂的问题,进而增加了种子收集的难度。完成收集工作以后,需要将种子放入通风条件优良的环境中,避免种鳞受到水分的影响,引发腐烂问题。种子收集以后,需要及时地进行晾晒,以此促进鳞片快速裂开。在此过程中,需要每日对其进行均匀的翻动,以此保证种子能够快速地从鳞片内脱落出来。之后将脱落的种子放入阴凉、干燥以及通风良好位置进行储存。

②树种的处理工作

育种工作前,需要对种子实施科学的处理,以此提高种子的发芽率。处理的过程中,首要工作就是将种子放入清水中进行24h左右的浸泡,然后捞出沥干,并在干燥的容器中放置。之后,将其放入福尔马林溶液中进行3min左右的浸泡。浸泡过程中,应保证溶液完全没过种子。完成浸泡以后,需要使用清水对种子进行彻底的清洗。根据1∶2的比例,将种子和河沙均匀混合。在选择河沙时,需要保证河沙具备60%的湿度。其次,在0~5℃环境条件下,放置经过混合的种子,进行为期1~2.5个月的培育。

2、青海云杉的育苗地的选择和处理

①选择育苗地条件

通常在对育苗地进行选择的过程中,需要结合青海云杉的生物特性以及种植区域的环境条件和气候特点。确保所选择的区域土壤呈现为中性或偏酸性。此外,育苗区域应满足向阳、良好通风、平整、灌溉便利等方面的条件。

②青海云杉的整地处理

育苗种植区域确定以后,应开展深翻处理,深度需要控制到30~40cm范围内。在此过程中,需要确保土壤内的犁底层彻底破碎,然后对基肥进行施加,以此使该处土壤结构和性质得到全面改善。通过对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的形式,为后续青海云杉幼苗健康生长提供保障。基肥主要选用完全腐熟的有机肥、尿素、二胺以及过磷酸钙。其中,施加有机肥的量约为3000~5000kg/hm2,施加尿素的量约为75kg、二胺的量约为113.3kg、过磷酸钙的量约为113.3kg。

3、青海云杉的播种作业

通常在对青海云杉播种时所选用的方法主要为横床宽幅条播。播种前需要针对条播方法开沟处理,以此为后续播种奠定基础。在此过程中,需要保证开沟的深度为1cm左右,并将播幅和行距控制到10~15cm之间。之后,将种子均匀地施撒到各个种植沟内。然后,依据1∶3的比例配置的腐殖土和细砂均匀覆盖种子上方,厚度约为0.5cm,并压实处理。此时,种子能够同土壤之间紧密接触。在此过程中,播撒的重量应为20kg/hm2左右。若是播种时天气较为晴朗,则应对适量的水分进行喷施,以此使苗床的湿度得到充分保障。

4、青海云杉种植管理技术

①青海云杉的苗期管理

遮阴、水肥等为苗期的主要管理手段,由于青海云杉对水分有较高的敏感性,且喜爱阴凉环境,强光照射会给其生长带来影响,甚至会引发幼苗干枯死亡。为此,当有大范围的青海云杉幼苗长出以后,需要对遮阳网进行设置。在此过程中,应保证遮阳网有50%~60%左右的透光率。当外界阳光充足或处在高温天气时,需要及时地为幼苗提供遮阴保护。在强光照射条件消失以后,可将遮阳网收起。一般情况下,幼苗在生长到3~4年左右时,可以将遮阳网全部去除。除此之外,在幼苗期时,种植人员还需要加大对幼苗的水肥管理。如果幼苗在生长的过程中,其附近的土壤存在板结以及干旱的情况,则应采取一次性浇透的方式,为幼苗提供足够的水分保障。但在此过程中,需要及时将田间的积水排出。如果幼苗生长的过程中,其附近的始终有湿润的土壤条件,则应对灌溉的次数进行严格地控制。而进入高温天气时,特别是夏季。此时,青海云杉会有较强的光合作用能力,且水分蒸发量较大。因此,种植人员应结合土壤的实际情况,对灌溉次数进行适当增加。在此过程中,需要同空气和土壤中的湿度变化情况相结合,对实际的灌溉量进行调整。另外,为保证青海云杉幼苗能够健康生长。种植人员需要在幼苗生根以后,每间隔7d左右的时间,对0.2%稀薄的尿素液进行喷施。并在生长后期时,对适量的磷酸二氢钾和0.5%的尿素进行喷施。当幼苗生长进入到第3年时,种植人员可以分别开展3次氮磷钾复合肥的施加作业。

②青海云杉的除草和越冬管理

通常种植人员在开展除草作业时,需要对“早发现、早除草和早除净”的原则进行严格地遵循,以此提高除草作业的科学性和有效性。除草的过程中,首要工作就是松土。松土的过程中,应尽量对小铲进行选用,避免给幼苗的根部位置带来损伤影响。借助有效的松土处理,能够减少苗床处土壤发生板结的情况。

对于1~2年龄的幼苗来说,其自身的抗性能力较差,并且因为此时苗木体积较小。所以,在进入冬季以后,其常常会受到霜冻、寒流等天气条件影响,发生冻害问题。所以,当进入寒冷天气或气温较低的环境条件时,需要借助点燃草堆的方式,为幼苗提供充足的养分,并利用所产生的烟雾实现对幼苗的保温。除此之外,应在10月下旬~11月上旬左右时,对足够的水分进行灌溉,并结合在育苗地土壤上覆盖一层苔藓等植物。如果幼苗生长期超过3年,则需要再对苔藓等植物覆盖的方法进行使用。如果苗木属于多年留床苗,越冬管理工作应在顶芽萌动期内进行。此时,能够最大限度降低霜冻给苗木带来的危害影响。

③青海云杉幼苗移栽

对于2~3年龄的幼苗来说,应开展移栽作业,以此为后续青海云杉幼苗健康生长创造良好环境条件。需要注意的是,在对幼苗进行移栽时,应适当地增加栽植的行距和株距。通常幼苗的移栽作业主要在土壤解冻期内进行。移栽的过程中,主要遵守的原则就是“随起随栽”,并在完成移栽作业后踩实附近的土壤,以免幼苗生长过程中出现根部外露问题。当完成移栽工作后,应重视定根水的浇灌工作。然后,于移栽后的1个月左右,施加适量的2%尿素溶液。在此过程中,主要采用的方式就是叶面喷肥。之后,每一次喷施的时间需要间隔7~15d。在7~8月份时,需要根据实际的情况,分别开展2次的喷施作业。除此之外,在完成喷施以后,还应对适量的清水进行喷洒。该方式能够将多余的肥料去除,降低幼苗发生烧苗的问题。

④植物养护管理

通常在青海幼苗栽植工作中,植物养护管理工作具有重要作用,其能够进一步保障青海云杉的健康,提高苗木的成活率。在进行养护的过程中,首要工作就是对青海云杉实施定期的修剪处理。在此过程中,能够保证青海云杉存在的枯黄和老化的枝叶全部去除,从根本上降低了病虫害的发生风险。此外,由于青海云杉种植特点为浅根性种植,所以,无法对大风等极端天气进行有效的抵御。因此,日常养护管理的过程中,应采用加固支撑的方式,降低苗木折断或弯曲的风险。

三、青海云杉病虫害科学防治技术

1、青海云杉叶锈病的防治

青海云杉在生长的期间,极易受到叶锈病的侵害影响。该病害的主要病原菌为祁连金锈菌,每年病菌的冬孢子会在6月中旬左右开始萌发,此时会形成担孢子,并顺着气流不断蔓延,最终给青海云杉的幼芽带来侵害影响。当青海云杉感染叶锈病以后,其针叶位置会有淡黄色病斑产生。同时,部分针叶位置还会有小凸起的情况发生,该现象被叫做病菌性孢子器。随着病情的不断加剧,孢子器会变成橘黄色,并呈现出长条或椭圆形状。随着孢子器的分裂,最终会有大量的锈孢子形成。在此过程中,叶片会出现大面积脱落的表现。

通常对叶锈病进行防治的过程中,需要对“预防为主”的原则进行严格遵循。此时,既可以采用农业防治手段,又可以借助化学防治技术。其中,开展农业防治时,应在青海云杉幼苗期内,利用塑料薄膜对拱棚进行搭建。此时,需要将搭建的高度控制到50cm左右,以此确保棚内始终具备良好的通风条件。同时,根据青海云杉的生长特点,对苗床的温度进行严格地控制,为后续幼苗健康奠定基础。然后,加大抚育管理工作力度,及时清理病害位置。种植的过程中,利用混交林的方式,能够使叶锈病的发生率得到进一步控制。而在开展化学防治的过程中,需要在病害发生时,开展2~3次的200倍20%粉锈宁溶液或95%敌锈钠喷施作业。

2、青海云杉立枯病的防治

该病害的发病高峰主要集中在每年的6~7月,若是在同一位置开展超过3年的连续育苗栽培,则会使病害发生率进一步提升。当青海云杉幼苗受到立枯病的侵袭影响以后会出现三种发病症状。①种芽腐烂。出现该症状的主要原因就是青海云杉的种芽受到立枯病病菌的侵害,进而导致幼苗腐烂。严重的还会引发断苗或断垄的问题。②茎叶腐烂。当苗床土壤的湿度较高或种植密度过大时,会影响苗床的实际通风性,进而加大了该病害的发生。此时,会严重危害到幼苗的茎叶,并有白色丝状物出现在茎叶处。随着病害的加剧,幼苗会枯萎死亡。③幼苗猝倒。幼苗受到立枯病的侵害以后,自身的抵抗力会大幅度降低。此时,幼苗的茎部位置会有褐色斑点生成。并且,该斑点会因患病面积不断增加变为水浸状。在此过程中,幼苗会出现倒伏和死亡。

防治的过程中,需要在种植前,借助科学的手段选择和培育品质优良的种子。且保证种子处理的有效性,借助0.1%高锰酸钾溶液浸泡的形式,达到对种子表面消毒处理的目的。播种前,还需要施加足够的基肥,借此提高幼苗的抵抗能力。当幼苗生长过程中存在病苗或弱苗时,种植人员应及时地开展集中处理。之后,在相应的种植穴内开展全面性的消毒处理。与此同时,需要每间隔10d左右使

3、青海云杉梢斑螟的防治

当青海云杉受到云杉梢斑螟害虫的侵袭以后,其新生的针叶和新梢都会受到虫害的啃食影响。此时,青海云杉的针叶会出现大面积枯黄以及死亡的症状。

防治的过程中,可以在育苗地内设置适量的黑光灯。通过对害虫所具有的趋光性特点进行利用,实现对其成虫的有效诱杀。处在冬季时,种植人员需要对育苗地的青海云杉幼苗进行检查。通过摘除虫梢和虫果的形式,实现对害虫数量全面控制的目的。此外,在发病期内,应开展2次左右的药物喷施防治工作。同时,应保证每次防治的时间间隔为7d。在此过程中,主要对800倍25%灭幼脲3号、700倍50%杀螟松乳油、600倍40%氧化乐果乳油等药剂进行选用。

4、青海云杉小蠹虫的防治

此类害虫会对青海云杉的树皮进行啃食,此时,树皮位置会出现许多的孔洞。具有较强的危害性,且会增加青海云杉幼苗的死亡率。

防治的过程中,可以在育苗地内引入金小蜂等云杉小蠹虫的天敌,借此实现对害虫虫口数量的控制。与此同时,借助喷雾的形式,对青海云杉喷施25%杀虫脒水剂以及20%速灭杀丁乳油,其能够进一步提高对该虫害的防治效果。对于树冠位置,可以利用无人机喷施药物的方式,实现药剂喷施的均匀性和精准性,使药物防治效果得到进一步提升。除此之外,也可以在树干位置打孔,并在孔洞内注入相应的化学药剂,最终实现对云杉小蠹虫的治理目的。

综上所述,青海云杉自身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以及较高的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为此,在我国被广泛种植。栽培的过程中,为进一步提高幼苗的存活率,保证幼苗实现健康生长。种植人员需要牢牢掌握科学的育苗栽培技术手段,并加大对病虫害的防治工作力度。以此为青海云杉生长创造优良的基础条件,最终为林业产业发展提供支持。

(作者单位:816100 青海省海西州都兰县夏日哈镇林业站)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