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膜辣椒套种玉米高效栽培技术模式分析
作者: 刘利琴我国是农业大国,为了提高农业产值,栽培技术正在不断创新,地膜辣椒套种玉米的栽培技术也得到广泛的使用,这属于一种高效率立体化的栽培技术,将两种常见的农作物进行整合,充分利用光热资源,有效提高农作物的产值,也提高了农户自身经济收入。基于此,本文研究地膜辣椒套种玉米栽培技术,以期为农业的发展进步贡献一份力量。
一、地膜辣椒套种栽培技术要点分析
1、育苗要点
山西省柳林县正在全方位推动农业的高质量发展,巩固脱贫以及乡村振兴的重要目标,全面推动农业产值的增加,促进农村收入稳定增长。对技术进行指导,做好地膜辣椒套种玉米栽培的技术。想要稳定播种面积,需要掌握育苗要点。在对苗种进行选择时,需要了解柳林县的地区特点,柳林县大部分地区以丘陵为主,主导风向是东北风,其次是西南风及西风。柳林县季节性变化较为明显,春季的时候,以东风为主,夏季的时候,南风居多,到了秋季,则以西风为主,冬季的时候,北风最多。属于大陆性气候,平均降雨量大概在456.3mm。根据山西省柳林县的地理环境,选择适合的辣椒种苗,能够提高辣椒的生产产量。根据山西省柳林县的特点,辣椒苗床进行选择的时候,平坦的地方为最佳,位置向阳且背风,对水源的选择,需要利用无污染的干净水,尽量在土质比较肥沃的地方,但是当前的蔬菜园不适合对苗种进行培育,因为蔬菜园的病虫害比较多,会影响到辣椒的生长。育苗地方如果光照不充足,也会影响到辣椒的生长。播种之前,需要进行前期的准备工作,大约需要提前一个月的时间,进行翻地晒垄的工作,进行各种肥料的施用,一般情况下,每m2使用10—15kg左右的肥料即可。在翻地过程中,将土块粉碎,让苗床的沟深在20cm左右。
2、苗床管理
开始播种时,要选择早冬时节进行地膜辣椒的栽培,一般情况下在11月中旬可以进行地膜辣椒的栽培,等到明年的2月底就可以对辣椒进行定植,6月初一直到10月初的期间都是地膜辣椒的采摘时间。播种前,先晾晒种子,可以有效杀死细菌,保证地膜辣椒的生长。将晒过的种子放进布袋中,然后放在55℃的温水中,温度需要控制在30—32℃,保持12—16小时的时间,然后将种子取出并且晾干。播种前,需保证苗床水分的充足性,同时保证含水量达到70%,充足的水分也能保证苗床下的土质湿润。对地膜辣椒进行多次播种,可以让播种的种子均匀,播种完成之后,要将种子盖好,可以利用厚细土,盖在种子上面,达到保护的效果,厚度大约为1—1.5cm。盖住种子以后,还需要撒一些干的稻草,保证适宜的温度。这些都做完之后,就可以进行搭棚,选择竹片作为薄膜进行覆盖。前6天不需要对地膜辣椒进行浇水,也不需要通风,如果发现有一部分开始出苗,那么只需要拿开稻草,让辣椒苗见一下阳光即可,保证大棚内的温度不超过32℃,如果超过了32℃,可以进行通风降温,等到幼苗基本出齐之后,逐渐较少对幼苗的浇水量,防止出现高脚苗,对于苗床的后期管理,需要进行定期除草以及间苗的工作。
3、移栽要点
进行栽培时,需要选择合适的种植地,了解辣椒的特点,辣椒是一种特别容易滋生病虫害的一种作物,而且害怕洪水的侵害。辣椒发生疾病通常是在开花的时期,一般是相同的地方在同一时间被细菌感染,如果出现了疫病就会很难控制,对辣椒的生长造成破坏。所以辣椒种植地的选择尤为重要。辣椒生长的环境需要中等肥力的种植地,保持土壤酸碱度在5—6.5左右为最佳,选择干净无污染的水源。辣椒种植地定植工作也很重要,清除杂草最为关键,将土垡打碎之后进行平整工作,然后进行拉线和作畦,保证畦面的宽度在170cm,沟的宽度最好在30cm、深度保证20cm,地膜辣椒的株间距保持在40cm×40cm的距离,1畦种4行辣椒,每667m2大概需要种植辣椒的数量为4000行。加入腐熟肥搅拌均匀。等到辣椒真叶有3—4片的时候,就可以对辣椒进行分苗移栽的工作,辣椒分苗需要的苗床按照大棚规划进行布局,分苗温度最好能够保持在10℃以上,这个温度可以保证辣椒苗的成活率。辣椒苗生长到8—10片真叶的时候,便可以进行第二次移栽工作,大概的规格是10cm×15cm。辣椒苗定植之前,需要先进行施肥,施肥之后开始整地,施肥需要根据土壤的肥沃力,合理的进行施肥工作。在盖膜之前要保证土壤的水分充足,只有水分充足了,才能依靠土壤的毛细血管将水分输送到地表,保证辣椒苗对水分的需求。在盖膜之后的3—5天,地表的温度逐渐上升,就可以进行定植的工作。
4、移栽后的管理技巧
辣椒苗移栽之后,需要定期除草,但不需要中耕,只需要将田间的杂草用手拔掉,土壤中的板结能够避免水分的过量渗透,避开病虫害的侵袭。在辣椒苗的定植工作结束后,地膜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出现被破坏的现象,所以,进行田间除草或者其他操作时,要避免磨破地膜,对地膜进行定期检查,如果发现存在被破坏的情况,需要用土壤进行压实。辣椒生长的中期,叶片已经长满了畦面,想要施肥更加方便,需要将地膜划破,可以进行追肥和灌水的一系列工作,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不要将地膜全部都揭开,只需划破一个小口就可以,追肥灌水之后地膜将会继续发挥自身的作用。辣椒在开花结果的时候可以进行追肥,第一次追肥可以在辣椒苗移栽之后第15天开始进行,第二次追肥需要用到专用肥,之后再根据辣椒苗的具体生长情况进行追肥。对于病虫害的问题,以预防为主,辣椒主要的病害是疫病,根腐病等,利用甲霜灵等药剂,可以进行有效的清除和预防。辣椒的虫害,主要有蚜虫等,可以使用敌敌畏等进行控制。
二、玉米栽培模式
1、隔离工作
玉米的栽培需要做好隔离工作,将隔离工作做好,能够有效保证玉米的品质,玉米基因是一种隐性的突变体,在进行种植的时候,需要和其他农作物的种子进行隔离,防止串粉的情况发生,如果发生了串粉的问题,就会严重影响到玉米种子的品质。通常使用时间隔离、空间上的隔离以及自然屏障的隔离等方式,进行时间隔离的时候,需要达到20天以上,空间隔离的距离需要在250m左右,如果时间和空间隔离都达不到相应的天数以及距离,那么隔离的效果不佳,影响到玉米的品质。在进行空间隔离的时候需要注意,隔离的区域周围不能种植其他品种的玉米,如果有其他品种的玉米,能导致串粉情况发生,自交系繁殖区的隔离距离需要保持500m以上,单交制区域的空间距离不能小于400m,双交制的隔离区域距离不能小于300m,如果隔离区域还存在其他品种的玉米,需要增加隔离空间的距离。选择玉米种植地的时候,要保证玉米和其他品种玉米隔离的距离在400m以上,如果周围有树林或者是山岗,空间隔离的距离可以看情况缩短。
2、多期播种处理
玉米播种的时节和辣椒不同,玉米在早春时期就可以播种,需要保持土壤温度在12℃左右,这时候的温度比较适合玉米种子的生长和发芽,玉米种子的播种在4月份上旬开始,播种之前,对玉米种子进行晾晒,然后开始拌种,拌种的主要目的是提高玉米种子成活率,有效减少病虫害,同时也为玉米的生长提供基础。在晾晒种子的时候,需要在晴天进行,晾晒的时间大约是2—3天。在拌种的时候,选择粉锈宁进行搅拌,粉锈宁的用量是种子整体的1‰左右,不宜过多,可以有效控制黑粉病。如果是作为鲜食玉米进行销售,在播种之后,按照市场的需求,根据市场的实际情况进行下一批的播种。在满足市场需求的同时还有效保证了玉米的产量,以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地膜辣椒套种玉米的时候,根据需求,在辣椒田间隔3—4垄的距离种植玉米,东西行向。需要注意的是玉米密度不能太大,可以为辣椒遮阴,如果玉米遇到病虫害的时候,病虫害会先危害到玉米,从而保证辣椒的生长。地膜辣椒套种玉米的栽培技术在一定程度上,也减少了病虫害对辣椒的侵害。
3、精细化田间管理
对玉米进行田间管理期间,需要进行科学的施肥,并对其合理浇水,玉米的生长需要有机肥的营养,适时的追肥有利于玉米的生长。例如,在苗期的管理中,实行蹲苗,需要坚持促下控上的原则,在拔节孕穗的时期管理也非常重要,玉米生长到快抽穗的时候,需要较多的肥水,要进行攻秆肥的追加。但是玉米拔节之后,第一次追肥不需要太多,如果追肥太多会造成过度增长的情况。等到玉米生长到13—16片真叶的时候,则是雌穗分化的最佳时期,需要追加攻秆肥,每亩追加尿素15—20kg,在追肥的时候最好使用追肥器,让肥料更加均匀。在追肥之后,需要进行中耕培土,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起到除草作用的同时提高了肥料的利用率。田间管理讲究精细化的管理模式,辣椒在播种之后,进行地膜的覆盖,在出苗之后破膜,6月份的时候需要给辣椒浇水,在7—8月份的时候,需要防治玉米的病虫害,9月份的时候可以进行玉米的收获,之后保留秸秆一直到10月份。10月份的中下旬可以对辣椒秧进行收割,并且在收割之后及时进行晾晒,等待闲时对辣椒进行采摘。
4、苗期管理
间苗的工作是苗期管理重要环节,玉米在3叶期的时候,可以进行间苗工作,间苗的同时要注意移苗工作。间苗时,将小苗或者出现病虫害的玉米苗拔掉,保证玉米苗的品质。等到玉米苗长到5—6片叶子时,再进行定苗。为了有效保证玉米苗的养分充足,需要去掉分蘖,去掉分蘖需要在玉米拔节之前进行,要做到及时且多次进行去除。土地的板结影响玉米苗的正常生长,如果遇到板结的情况,应该及时破除板结,在出苗之前如果遇到大雨,就会造成土壤的板结现象,影响到玉米的出苗。例如,玉米苗的播种深度一般在4—5cm左右,如果土壤情况比较好,则可以浅播,如果播种的太深,影响出苗情况。通常情况下,要顺着垄进行扒苗,促进玉米苗的生长。如果种植地的质量比较差,土地石块比较多,坷垃也比较多,就需要在出苗的时候进行查苗工作,适时进行放苗。不管是先进行地膜覆盖还是后进行地膜覆盖,都会出现孔和种子偏差的情况,比较常见的是,幼苗经常会卷在地膜下面,想要保证健康的出苗,就需要及时放苗。
5、病虫害防治
如果将玉米作为鲜食,需要选择生物类的病虫害防治技术,因为生物类病虫害防治技术比较安全,不会对人们的身体健康产生影响,在利用生物类病虫害防治技术时,需要按照生产要求进行使用。在玉米的孕穗期,可以将米乐尔拌成毒土然后撒在孕穗口,防止病虫害。玉米的病害主要是大小斑病以及纹枯病,出现大小斑病可以使用75%百菌清和水搅拌之后对玉米进行喷洒,如果是纹枯病,可以使用井岗霉素加水搅拌对玉米进行喷洒。玉米的病虫害还有其他类型,例如,地老虎,属于地上的虫害,地老虎可以对玉米的根茎造成伤害,导致玉米苗断垄,可以使用灭荒除草的方式,因为地老虎的虫卵一般在杂草当中,杂草是地老虎幼虫进行转移的媒介,所以对杂草的清理尤为重要。
6、人工辅助授粉
玉米吐丝以及散粉的时候,如果遇到了高温或者阴雨的天气,能够对授粉产生一定的影响,出现秃尖,针对类似的情况,需要进行人工辅助授粉,人工授粉的时间一般在上午9点—11点左右,这个时间段的授粉效果最好。在玉米雌花和雄花都盛开的时候,对花粉进行采集,将玉米雄穗向下进行弯曲,同时轻轻的抖动,利用提前准备好的授粉器接花粉,在开始授粉的时候,要将辅助授粉器的下口对着雌穗的柱头,抖动授粉器,让花粉能够保证均匀的落在玉米的柱头上,完成人工辅助授粉的操作。需要注意的是,进行花粉采集的时候,最好的时候是露水干了之后的时间,有效防止花粉粘在露水上,失去原有的活性,另外,花粉在采集之后就要使用,如果采集后放置很久,会影响到人工辅助授粉的效果。
7、采收工作
如果是鲜食玉米,可以在乳熟的末期进行采收工作,用手掐玉米可以出现浓浆的时候,才是采收的最佳时期,如果过早的进行玉米的采收,影响玉米的生长,食用的口感也会不佳。在采收的时候,需要连同玉米的苞叶一起采收,可以保持玉米的味道。如果采收的过晚,也会影响玉米的口感。如不作为鲜食玉米,在采收的时候,可以利用人工和机械的方式进行,人工采收,要根据玉米的实际面积,劳动力的情况,合理安排采收工作,一般情况,建议晚收玉米,在霜降之后的1—2天进行人工采收,采收结束放进粮仓中,可以通过降水的方式来增加玉米的粒重,提高玉米的产量。另外就是机械的方式采收玉米,在进行采收工作之前,需要对采收玉米的机器进行检查,对相关的驾驶员进行相应的培训工作,以保证机器和驾驶员都能够达到玉米采收的要求,保证采收工作的顺利进行,降低玉米的损失率。通常情况下,机器的采收利用机收脱粒的存储方式,在使用机器采收时需要注意,玉米籽粒的含水量需要在小于25%的时候进行采收,这样可以直接进行脱粒的工作。采收之后的工作就是存贮,可以使用楼子进行存贮,规格需要按照玉米的总体数量进行定制,另外还需要设置风筒,主要的作用是通风,可以有效的防止玉米的腐烂。
综上,将地膜辣椒和玉米进行套种栽培,能够带来更多的经济收益。充分了解地膜辣椒套种玉米栽培技术的优点,结合辣椒和玉米两种农作物的生长特点,利用多种不同的措施,对地膜辣椒和玉米进行套种栽培,能够获得更加理想的效果。山西省柳林县针对当地的地区特点,对地膜辣椒和玉米进行套种栽培,有效提高了柳林县当地的经济,促进了农户对农业发展的积极性。
(作者单位:033300山西省柳林县庄上镇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