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小麦种植阶段的田间管理技术推广研究
作者: 房殿纪小麦是我国最为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小麦不仅具备非常高的营养价值,通过小麦种植还可以获得较为稳定的经济效益。相较于普通小麦,绿色小麦作为以绿色理念、技术为核心培育出的健康小麦,往往更加容易满足如今人们对于食品安全的需求。本文对绿色小麦进行分析,并对绿色小麦种植阶段的田间管理、技术推广提出个人看法,希望为关注绿色小麦种植的人群带来参考。
在农作物种植领域,绿色小麦作为具有极高种植价值的优秀农作物,其产量与品质不仅与环境、技术有直接关系,还会受到田间管理带来的影响,只要能够在绿色理念下对小麦种植细节进行不断优化,就可以在实现增产的同时提高绿色小麦的整体质量。因此,有必要对绿色小麦种植期间的田间管理与技术推广进行研究。
一、绿色小麦种植的必要性与价值分析
1、绿色小麦种植的必要性
小麦具有非常强的适应能力,因此可以在各个地区进行广泛种植,作为我国最常见的粮食作物之一,小麦可以有效满足人们对于食物的需求。相较普通小麦而言,绿色小麦的品质与健康程度往往更加优秀,因此为了追求食品健康,在人们基本生活水平得到保障之后,便会在购买小麦时更多考虑绿色小麦。无论是绿色小麦还是普通小麦,在种植过程中,都很容易受到外界环境因素所带来的影响。例如在天气条件变化过大的情况下,就容易导致小麦产能与质量下滑。随着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绿色理念让人们对于小麦的需求发生了改变,小麦不仅需要让人们“吃饱”,还需要让人们“吃好”,绿色小麦由于健康属性优于普通小麦,种植期间不依赖各种农药,所以绿色小麦往往具备相对较高的附加值,只要能够通过高品质的种植、管理技术来实现对绿色小麦种植质量的优化,就可以让绿色小麦获得更多人的认可与关注。
2、绿色小麦的种植价值分析
①创造经济效益
我国是粮食大国,为了能满足人们对于粮食的需求,就必须对农作物种植技术进行不断研究。小麦种植技术在我国已经发展成熟,而绿色种植技术则是在传统种植技术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出的种植方法,只有能够结合绿色种植技术实现对绿色小麦种植质量、产能的优化,就可以让绿色小麦带来的经济效应得到进一步提高。需要注意的是,小麦因为是基础农作物,所以小麦本身的附加值偏低,而结合绿色理念种植出的绿色小麦,却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农作物附加值。对比普通小麦,绿色小麦是高风险、高回报的一种种植方式,只要能够结合技术发展情况,不断针对绿色小麦种植技术进行优化,就可以让绿色小麦的经济效益得到大幅提高。
②优化农业种植产业结构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各种农作物陆续全都划分成了绿色、非绿色农作物两大类,在以健康为第一选择的今天,人们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往往会优先选择购买绿色小麦,这便导致了市场对绿色小麦的需求量逐渐增加。只要能够从种植技术、田间管理等角度实现对绿色小麦种植质量的优化,就可以在相同种植面积的情况下进一步提高绿色小麦的产能与品质,农业产业结构也将因此而得到全方位优化。
③提高农产品安全性
粮食安全问题是我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重点关注的焦点话题,粮食安全不仅与社会稳定息息相关,还将会影响到人们的身体健康。不同于传统种植,绿色小麦在种植过程中并不会使用化肥等带有特殊物质的肥料,因此绿色小麦的食用安全性可以获得应有的保障。
二、绿色小麦种植技术与田间管理策略
为了让绿色小麦种植质量得到保障,就应该从种植细节入手,全方位加强种植管理,避免绿色小麦因为种植方法与田间管理不当而影响到最终产量与小麦质量。
1、选种与处理
绿色小麦在种植过程中,需要重点开展选种工作,种植选择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对绿色小麦产能与品质造成影响。选种期间应该适当结合地区气候条件、土壤情况等多种因素来选择适当的小麦种子。在此期间,还应该适当分析降水情况,通过在种植环节主动迎合地方条件来提高绿色小麦的总体产能。不同地区农户在绿色小麦种植期间,往往会积累很多种植经验,因此还可以通过与他人交流等方式来不断积累小麦种植经验,以此来让绿色小麦种植效果变得更好。
在种植开始前,应该针对绿色小麦种子进行针对性处理,种子处理不仅能够提高绿色小麦产能,还可以在提高成活率的同时降低病虫害带来的潜在风险。首先进行晒种处理。在晒种期间,应该将种子持续晾晒2-3d,晒种可以大幅提高种子吸水率、出芽率。在此期间,如果发现绿色小麦种子存在瑕疵、创伤,就必须及时将种子挑出,避免因为种子问题而影响到发芽率。然后是拌种处理。在拌种过程中,应该将适量药剂与种子相融合,并通过搅拌来增强种子抵抗病虫害的能力,拌种前应该针对土壤条件进行全方位分析,以此来选择适合的药剂,以此来让绿色小麦的发芽率得到进一步提高。例如在土壤作物经常出现纹枯病时,就可以在绿色小麦拌种期间利用烯唑醇来降低病虫害的发生概率。
2、选地与整地
为了提高绿色小麦种植质量,应该全方位加强对绿色小麦生长特性的分析,通过科学选择地块并保障土壤营养满足种植需求,可以大幅提高绿色小麦的整体种植质量。在开展整地工作时,应该将整地深度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只有保障整地深度大于25cm,才能最大限度释放土壤中的营养成分,并降低土壤病虫害的出现概率。在针对绿色小麦开展播种作业时,应该科学分析绿色小麦的播种时间并结合地块情况来找出最为适合的播种方式,否则将会导致绿色小麦的产能大幅下降。绝大多数地区的绿色小麦都应该在10月中上旬进行播种,具体播种时间应该结合实际情况来进行科学调整。除此之外,为了提高绿色小麦播种效率,在播种阶段还应该控制播种深度与播种量,这样能够有效避免重复播种、漏播情况的发生。
3、绿色小麦生长过程管理
在绿色小麦种植期间,需要针对小麦生长过程进行全方位管理,例如通过对小麦在幼苗期进行生长调节,可以为小麦营造出良好的生长空间,只有科学合理的生长管理措施,才能让小麦在生长阶段实现种植效果最大化。在种植区域深耕结束后,应该将绿色小麦集中播种到深耕土壤内并及时开展浇水作业。一般在播种期间可以将深度控制在3-5cm。小麦种子预埋阶段可以将土壤厚度控制在1-3cm,这样的土壤厚度可以让小麦种子在发芽环节获取足够的氧气。而且在小麦成功生长为幼苗时,应该针对缺少幼苗的区域进行麦苗补充,并预留适当生长空间,否则小麦的生长质量就将会受到其他种子带来的影响。通过对小麦种植距离进行控制并提供足够的营养与水分,能够让小麦的生长环境变得更好。需要注意的是,小麦生长阶段必须及时开展浇水作业,因为小麦在种植初期,其根系发育尚未完全,只有不断进行补水才能最大限度释放小麦的生长潜力,避免小麦生长质量受到影响。通常情况下,小麦在种植期间,一般会将灌溉时间控制在5-7d,而且随着小麦的不断生长,小麦根系将会变得越来越发达,因此小麦在种植到中后期时,只要维持在30d左右开展一次灌溉作业,便可以基本满足绿色小麦的生长发育需求。
4、病虫害管理
病虫害是影响小麦质量的主要原因,因此在绿色小麦种植中要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进行作业,同时还要做好病虫害的防治工作。一方面,要将病虫害的预防工作作为重点环节,尽可能地降低在绿色小麦种植过程中病虫害的发生概率,提高绿色小麦的产量和质量;另一方面,要充分体现出绿色小麦种植技术的无害性以及安全性,从综合角度出发进行病虫害的防治工作,将物理防治措施、化学防治措施、生物防治措施有机结合,做到病虫害防治的综合效益最大化。只有结合小麦的实际情况与土壤成分等多种因素来进行病虫害管理,才能将病虫害带来的潜在风险隐患降至最低。病虫害管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绿色小麦的长势与整体产能,因此应该在绿色小麦种植阶段结合小麦具体生长情况来全面加强病虫害防治,并结合当地常见的病虫害问题来开展以预防为核心的防治措施。绿色小麦的种植应该尽量避免对化学农药的使用,只有更多采用物理、生物防治的方法来进行病虫害控制,才可以将病虫害带来的不利影响降至最低。如果在种植环节无法避免使用药剂,就必须严格限制药物用量,这样不仅能够降低药物对绿色小麦的影响,还可以避免病虫害在大量药剂中产生抗药性。
5、施肥管理
在绿色小麦生长期间,为了确保小麦能够顺利吸收到充足的营养物质,就必须针对小麦与土壤情况开展定期施肥管理。施肥不仅能够加速小麦生长,还可以有效强化小麦的抗倒伏能力,进而让小麦产量得到进一步提高。绿色小麦在每个生长阶段对于营养物质的要求各不相同,所以为了最大限度提高施肥效果,就必须结合实际需求来针对性开展施肥管理。在绿色小麦种植初期,可以利用施肥来优化土壤成分,为绿色小麦生长提供良好的土壤条件。而在生长期间则要更多结合绿色小麦的生长趋势来调整施肥方法,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让小麦获得足够的养分。通常不同种植区域的土壤条件存在明显差异性,因此可以通过测土配方来辅助施肥工作的正常开展,结合土壤测试结果可以实现对土壤成分的全方位优化。通常情况下,绿色小麦种植期间的主要肥料可以分为有机肥与无机肥,通过将两者混合并适当添加磷肥可以实现施肥效果最大化,全面增强绿色小麦的抗旱能力以及病虫害抵抗能力。如果绿色小麦在生长阶段的整体长势较弱,而且小麦叶片存在发黄的情况,还应该适当追加越冬返青肥,若绿色小麦正处于抽穗、灌浆时期,则可以更多使用生物微肥,以此来增加小麦穗粒重量。
6、除草管理
在绿色小麦种植期间,往往需要对杂草进行针对性处理,由于杂草生命力过于旺盛,因此若没有及时进行杂草处理,杂草就将会与绿色小麦争夺生长所需的各种养分,并挤占绿色小麦的生长发育空间。杂草的存在将会严重制约绿色小麦的最终产量与质量。就目前而言,很多地区都会选择采用轮作、人工除草的方式来实现对杂草的处理。为了避免对环境造成严重影响,必须对除草剂的使用进行限制。
7、灌溉管理
在绿色小麦生长阶段,灌溉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在种植环节,应该结合季节变化以及绿色小麦的需求来综合完善灌溉方案,只有科学合理的灌溉才能让绿色小麦实现健康稳定的生长。例如在冬季,应该针对绿色小麦开展防冻水灌溉,则可以保障在冬季时期,土壤内的水分能够切实满足绿色小麦的实际生长需求。如果灌溉条件不允许,则在冬季到来之前,就应该通过镇压土壤的方式来及时锁定土壤中的水分,降低水分挥发所带来的影响。在灌溉管理期间,必须严格控制灌溉频率与灌溉用水量,只有将灌溉控制在合理范围内,才能让绿色小麦生长质量得到保障,如果灌溉量过多,就将会导致田间积水量激增。
三、绿色小麦种植技术推广对策分析
为了让绿色小麦种植实现全方位普及,就必须全面加强绿色小麦种植技术推广,以田间管理等技术为核心来普及绿色小麦的种植要点,可以让更多人了解绿色小麦的种植方式,并在有选择的基础上开展绿色小麦种植。
1、加强种植技术宣传
为了全方位实现对绿色小麦种植技术的推广,就必须深入基层开展绿色小麦宣传工作,通过不断扩大绿色小麦在基层农户群体中的普及度,以此来让绿色小麦得到更多人的关注。绿色小麦技术宣传的核心要点就是体现出绿色小麦的种植优势,因此在宣传工作开展期间,应该进一步加强对绿色小麦优势的整理,以此来增加绿色小麦在宣传中的卖点。例如在绿色小麦基层宣传中,应该将宣传重点放在绿色小麦与健康之间的关系上,然后再通过提出绿色小麦的附加值更高来让农户感受到属于绿色小麦的魅力。与此同时,为了进一步提高宣传水平,还应该适当拓宽绿色小麦宣传途径,通过利用线上、线下宣传相结合的方式来加强宣传管理,可以让基层农户从不同渠道加深对绿色小麦的了解程度。必要时还可以通过打造绿色小麦种植试点,来帮助更多农户在线下直观了解绿色小麦的种植优势。
2、打造绿色小麦种植基地
绿色小麦种植技术的推广离不开具体推广试点,通过在基层打造绿色小麦种植基地,可以让绿色小麦种植真正步入农业种植一线,绿色小麦种植基地不仅能够为农户提供技术支持,还可以在农户遇到问题后及时解决问题。农户通过进入种植基地开展参观与学习,能够直观了解绿色小麦种植阶段的优势与劣势,并分析是否能够引进绿色小麦。
3、定期下乡指导
在绿色小麦技术推广期间,必须迎合基层农户的需求,让农户了解到绿色小麦的价值。通过以绿色小麦种植基地为核心,定期安排技术人员下乡进入基层一线,以此来指导农户开展绿色小麦种植。在此期间,还应该帮助农户结合种植需求来制订绿色小麦田间管理预案,以此来确保绿色小麦在基层种植中能够获得良好的种植效果。为了进一步满足基层农户的种植需求,还应该建立绿色农业网络平台,通过网络互动不仅可以帮助农户解决种植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还可以有效实现对绿色小麦种植技术的线上普及。除此之外,还可以定期举办绿色小麦种植知识讲座,以线上、线下双线并行的方式来全面加强绿色小麦种植技术的推广。由于绿色种植技术是农业领域的未来发展趋势,因此还可以适当针对绿色种植技术的概念进行普及与宣传,以此来让更多人从内心加深对于绿色小麦种植的认可。
总而言之,绿色小麦种植是小麦种植技术未来发展的必经之路,通过从绿色小麦种植期间的田间管理与推广角度来进行技术分析,可以让绿色小麦种植质量得到进一步提高。相信随着更多人意识到绿色小麦种植技术的价值,绿色小麦种植技术将会变得更加完善。
(作者单位:274300山东省菏泽市单县李田楼镇农业农村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