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的原因及综合防治

作者: 姚坪

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是一种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一般是由于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或者多杀性巴氏杆菌感染导致,为慢性传染性疾病,对猪的生长和健康有很大的危害。这种疾病一般会引起病猪鼻梁和鼻夹骨萎缩、坏死,从而造成脸部畸形,同时影响到对饲料的利用率,造成猪的生长速度和育肥速度降低,饲养时间延长。这种疾病的蔓延会对猪群的健康发展造成很大的负面作用,使养殖费用大幅上升,对养殖的经济效益产生不利作用。因此,必须加强对猪的诊治与预防,以保障猪场的健康发展。通过对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的预防和治疗实践的总结,对诱发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的病因、发病情况进行深入剖析,制定相应的防治措施,确保控制的针对性和科学性,减少养殖场发病率。而河南潢川猪是我国供港主要的猪肉供应基地,有着悠久的养殖历史和良好的养殖环境,同时,还有双汇等肉制品加工企业,既要保证有机猪生产,又要保证公司长期发展,所以需要更加注意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的防治。本文对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的原因、症状、诊断及防治进行探讨,进一步提升经济效益。

一、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的原因

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又称萎鼻)是一种以鼻甲骨和腭骨脱钙和萎缩为主要特点的慢性呼吸道传染病,有时也会出现筛骨损伤,表现为打喷嚏、鼻出血、面部畸形,即“鼻曲”或者“面肿”。通常在2-5月龄的仔猪中出现。该种疾病在全球范围内普遍存在,首先出现在欧洲、非洲和澳洲,现在亚洲地区也出现这种疾病,感染率在10%-40%,此病死亡率较低,但是发病率高、生长迟滞、发育受阻,以及饲料利用率下降、肥育期长,对养猪行业造成极大的威胁。当前,大部分的研究者都认为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为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主要的致病因素。另外,巴氏杆菌、嗜血杆菌、假单胞菌等也为较常见的病原体。此外,继发性的细菌和原生动物,如嗜血杆菌猪鼻支原体、毛滴虫、脓杆菌属等也会加重疾病程度,增加该种疾病的发生几率。如果合并病原体感染,会使疾病恶化,使鼻甲的萎缩更加严重,但是对外部环境没有较好抗性,可以通过普通消毒来消灭。研究发现如果猪的饲料品质差、环境不佳等,均会导致猪鼻黏膜的免疫力下降,为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的诱发因素。

1、饲料品质差

如果猪场对猪的饲养条件太差,也就是饲料的品质太差,而且对猪的管理也不重视。还有一些养殖场为增加经济效益,加大饲养密度,这就造成一头猪感染后,会迅速地传染给没有感染疾病的猪,而河南潢川县天气热和湿度大,可在一定程度上加速疾病的蔓延。此外,猪的生长发育也需要较多的营养物质,如果饲料中缺少蛋白质、维生素、氨基酸等,那么猪的免疫力就会下降,从而增加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的发生几率,这会对养殖场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害。

2、环境不佳

养殖场内的猪舍环境太差,对养猪不重视,如冬季和春季的温度差异很大,大部分饲养者只注重保温,而忽略了猪舍通风、温度和氨的含量。如果猪舍内寒冷潮湿、环境卫生条件不佳,粪便和尿液没有被及时清理、排水和通风不良,以及猪舍内二氧化碳、氨、硫化氢等过多等,均是引起猪呼吸道疾病爆发的最主要因素。

二、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的流行性病学分析

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具有易感性特点,尤其是幼龄阶段的猪对该疾病最易感,通常也以幼龄猪的病变最为显著。品种不同的猪,在易感性方面也存在一定差异。现针对其感染来源、易感宿主、传播途径等流行病学情况进行分析。

1、感染来源

感染的主要来源为病猪和带菌的猪,其他动物如兔、猫、狗等也可携带这种病菌,严重时会导致支气管肺炎、鼻炎等疾病。

2、容易感染的宿主

在断乳2-5个星期内的幼猪最容易受到影响,感染发生率随月龄的增长而显著下降。通常畜主诉为幼猪体重10kg-30kg,症状为鼻塞、呼吸困难、流鼻血、进食正常或轻微减少。一般中、大型猪发病不多,但于全年均可出现此类问题,并且对不一样种类的猪都有不同程度的传染性,在发生后会出现区域性的流行。

此外,因日间温度变化较大,早春和秋冬季发病率较高。来回运输、饲养环境、饲料中的营养等,均会造成此类病菌在养殖场里存在很久,增加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的发生率。还应注意与猪坏死性鼻炎及骨软病进行鉴别。

3、传播途径

传播途径是经呼吸道的飞沫,也可以由母子进行垂直传播,若后备母猪被传染,就不能再用作种猪,以免导致每一窝都出现此类疾病。

本地猪的品种比国外优良种要少,而长白猪对这种疾病的敏感性更高,但是该病多呈扩散和小规模传播。

4、流行特点

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在猪群内的传播较为缓慢,多呈地方流行性。不同阶段的猪均有易感性,出生后几天至几周的仔猪感染率较高,易发生鼻甲骨萎缩;较大的猪感染后易发生卡他性鼻炎,部分可发生鼻甲骨萎缩;成年猪感染后多无显著症状。

三、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的病理学改变

在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的病理改变中,鼻甲骨萎缩是最普遍的表现。病理学的检查结果也证实,鼻甲骨会逐渐缩小,最终会彻底消失,使得鼻腔成为一个鼻道。

感染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的病猪中,也有一些病例合并波氏杆菌引起的支气管肺炎,严重者可致死。

四、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的症状

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的临床症状的特征为鼻甲骨萎缩、鼻炎、鼻梁及面部畸形。仔猪发病早期会出现持续的打喷嚏,在进食和活动时,一般打喷嚏的频率较高。而且生病的猪会由于鼻子经常打喷嚏,导致情绪低落、局促不安、鼻部拱地,长期拱地会导致鼻部黏膜充血,分泌大量的浆性或脓性鼻涕,严重时会出现流鼻血,在猪舍的墙壁和食槽上经常能看到血液。

当疾病发展后,鼻涕会由清白色的黏液发展成脓样的红色,造成鼻阻塞,使猪感到窒息和出现打鼾的症状。鼻阻塞后会导致分泌物无法从鼻腔排出,局部积聚后引发眼结膜发炎,并且在猪的眼角处存在黑色的弯弯的斑点,类似于黑色月牙,也可为黄、灰色。发病后期,鼻甲骨生长迟缓,病情较重的猪仅会发生萎缩,导致脸部畸形。

如果猪的鼻子两边都发生改变,鼻子保持匀称,会变成一头短鼻猪。如果猪鼻子两边的改变是不一样的,则一边的情况比较严重,鼻子就会向另外一边倾斜,从而导致猪的上下颌无法完全的咬合。发病后,仔猪的饲料利用率显著下降,对猪的育肥效果有很大的影响。此外,由于猪鼻甲骨损伤,使猪的鼻子对病菌的抗性很大程度降低,从而使其它病原体从鼻子的甲骨侵入体内,从而使猪生病,可能会继发肺部炎症、脑炎等。

通常病猪的体温、精神状态、食欲、粪便等均属正常,但发育停止,部分病猪变成僵猪,提高了饲养费用,降低了经济效益,但如果没有继发感染,该种疾病的死亡率并不高。

五、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的诊断

除了通过上述症状进行判断,如出现打喷嚏、咳嗽、呼吸困难、有不同的卡他性鼻炎,以及鼻甲骨萎缩,特别是鼻甲骨的下卷曲部等,还可通过病理解剖进行诊断,如鼻腔检查可以用锯纵切口或在上颚的第一磨牙前方做头颅横切术,发现鼻甲骨、筛骨迷路、萎缩等病变外,还需要通过病原学检查、血清学检查,以及X线辅助检查。

1、新生仔猪接种诊断

当未出现该病的大规模猪场引入新的小猪时,或对于较贵重品种的小猪无法确诊时,可以采用此种方法。用25-50ml灭菌的生理盐水对受检猪鼻内进行多次清洗,再用棉拭子伸入猪鼻中采取分泌物,迅速进行细菌分离和培养。另外,选择4只5-7日龄的正常哺乳期小猪,2只作为实验组,2只作为控制组。将受检物质的稀释剂滴注入实验猪鼻内,或者用棉花棒涂抹在鼻黏膜上,7-8个星期后继续进行观察,以确定是否有病灶存在,如果有病理改变,还要结合对照的情况来判断。

2、血清学检查

抗原为用5%马血琼脂培养基培养的支气管败血杆菌,在每10ml胰蛋白胨肉汤中接种1-2白金耳,在37℃下进行24 h的处理,然后将该抗体与受检猪的血浆进行不同凝集反应,然后不同倍数稀释放入56°的恒温池中2个小时,最终在4℃条件下放置24个小时后进行判断。

3、X线作辅助检查

对于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具有较高的检出率,并且对猪的生长没有任何副作用,但手术难度大,而且不能检测到轻微的病例。

六、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的治疗

在治疗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时,可以选择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效果更好,而不仅仅是单纯的西医和中医的方法。

1、西医治疗方法

①鼻腔冲洗

临床上一般采用卢戈氏液、1%-2%的硼酸液、0.1%-0.2%的高锰酸钾液,定期注入鼻腔中进行冲洗,也可使用链霉素溶液(每毫升含8-5万单位)溶液清洗鼻孔,鼻腔出血要彻底清洗干净。

②肌内注入

不同月龄的仔猪使用链霉素用量不同,1个月的仔猪需注射链霉素10万单位,4个月的仔猪15万单位,每12小时一次,连续使用3天。此外,按照病猪20mg/kg的剂量注射氟苯尼考注射液,每2天1次,1个疗程为3次。

③鼻腔注射

将1%的盐酸生霉素溶液注入鼻内,第1个周期为5-7天的小猪,每次鼻道注入1ml,第二个周期是给30-40天的小猪注射1.5 ml,第三次注射2ml给断乳小猪,通常三天一个疗程。

④饮水和饲料中添加药物

每次5公斤水中添加1/2-1/3g的硫胺噻唑,放在猪喝水的槽里,让仔猪自行喝,此方法每个疗程3-5个星期。另外,还可以将100-125g的磺胺二甲基嘧啶和100g的磺胺甲氧嗪,以及金霉素100g,或100g磺胺二甲基嘧啶、100g金霉素、50g青霉素,混合在1000kg的饲料中,持续喂养4-8个星期,效果明显。

2、中医治疗方法

全群的猪饲料中混合喘痢杀,剂量为1g/kg,连续使用5d,方剂为辛夷、黄柏、知母、半夏各40g,以及栀子、黄芩、当归、苍耳子、牛蒡子、桔梗各15g,还有白藓皮、射干、麦冬、甘草各10g,粉碎后拌入饲料,剂量为3g/kg给病猪分2次灌服,连续5日灌服。经过上述综合控制,一般5日左右,所有仔猪均痊愈。

此外,用中药的粉末喷鼻,方剂为牙皂100g、白芷30g、细辛30g、冰片2g、雄黄4g、薄荷15g,上述药物混合后研为细末备用。一般在用此方法时将病猪的双腿抬起绑好,用比较细的竹筒一头灌满粉末,向病猪的两边鼻中吹入,每侧1-2g,每天早晚各一次,3天后治愈的可能性在90%以上。

七、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的预防

1、对患病或疑似病猪

①清除病猪

工作人员应及时清除有症状的种猪,并且有计划的淘汰没有症状的种猪,以降低感染的可能性,这种方法虽然简单,但在某些疾病表现不突出的情况下,检测率较低,无法完全消灭病猪。若没有足够的经费,通过检测、确认安全的猪需要在六个月之内进行检疫,并在六个多月之内没有发生变化,方可与其他身体正常的猪进行杂交。

②隔离母猪与幼猪单独喂养

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的主要途径是喂养传播,因此,在进行预防和处理的过程中应将种猪单独饲养,除了刚生产出的小猪以外,不要与其它猪有任何联系,在断乳后,还要对小猪进行单独观察,并对其进行分群培养,培育健康猪群。

小猪出生后应及时与母猪隔离,到一定时间后再到母猪处吃奶,喂食期间避免小猪碰触到猪的头部,或喂足了初乳后马上进行隔离,避免仔猪与哺乳母猪之间传播。

2、对于没有疾病的健康养猪

①自繁自育

为了确保仔猪的质量,其防治的基本方针是坚持自繁自育,而大多数的养猪户都是从外地引进的,没有自养的能力,必须引进新的生猪。若必须引入种猪,应在非疫区进行购买,不然会带来很大的经济上的损害而且新来的仔猪必须要进行单独的隔离(隔离约8个星期),确定没有疾病后,再与其他的健康猪进行群体养殖,这样可以降低猪的感染率。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