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败血性链球菌病的诊断与防治
作者: 席海江现阶段,遵化市养羊业快速发展,在羊的养殖过程中羊链球菌病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疾病。羊链球菌病是由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一种热性、急性、细菌性人兽共患传染病,多发生在寒冬腊月、春寒料峭的季节。这种疾病也被称为嗓喉病,最容易被羊败血性链球菌病是绵羊,其次是山羊。羊败血性链球菌病的临床特征主要以咽喉红肿增大、下颌淋巴结肿大为特征,最易侵害的是绵羊,山羊也很容易感染,发病率和死亡率相对高,一旦发病,必然会给养殖人员带来严重的综合效益损失。羊败血性链球菌病的患病症状通常情况下都以炎症为主,如脑炎、败血症等,同时也会出现极少数以关节炎为特征的类型。羊败血性链球菌病的感染会对羊群的健康产生严重的危害,并给相关养殖人员带来严重的经济效益的损失。
一、羊败血性链球菌病病原学
本菌有荚膜,革兰氏染色阳性,兼性厌氧菌。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较强,但对热较敏感,煮沸可很快被杀死。对一般消毒剂抵抗力不强,2%石碳酸、0.1%升汞、2%来苏儿和0.5%漂白粉均可在2h内杀死。
强烈的链球菌溶血素可以由β溶血性链球菌产生,在菌落周围出现2~4mm宽、界限分明、完全透明的溶血环,红细胞完全溶解。
二、羊败血性链球菌病流行病学
各日龄羊均可感染发病,以呼吸道传播为主的病羊和带菌羊,也可通过虱、蝇等吸血昆虫类的叮咬或是经由皮表造成的外伤口来传播。发病与气候变化有关,冬春寒冷、多风、缺草季节多发,在遵化市主要是10月至次年4月,尤以1~3月为多,新疫区常流行,旧疫区局部流行或散发。继发腐败梭子菌,产气荚膜梭子菌,大肠杆菌等感染,病情加重。一般发病率为15%~24%,病死率可达80%~94%。
三、羊败血性链球菌病临床症状
1、急性型
新疫区多见,病羊暴发死亡,常无任何征兆。病情稍缓者,可见体温升高达41℃以上,病羊可见明显的食欲不振,精神状态不佳,且往往都是处于垂头、弓背、呆立不动的状态,病情严重时可出现食欲废绝。病羊眼结膜时常伴有流泪、充血问题,并在后期阶段转化为带有脓性的一定分泌物;鼻腔流浆液鼻涕的初期,后来转变成粘脓性鼻涕;张口呼吸,泡沫样的口水从嘴里流出来。下颌淋巴结肿大,咽喉肿大。羊个体有神经症状,临终前磨牙惊厥,多因窒息而亡。粪便有时有粘液,也可见血。怀孕的羊,阴门红肿,流产的情况比较多。最终衰竭倒地,病程2~3天。
2、亚急性型
病羊会出现明显的呼吸困难、体温上升、流粘性鼻涕、咳嗽等现象,常表现为肺炎。大便稀软,常有粘液,也可见血。步态不稳或卧地不起,最后往往衰竭而亡,不死的人会变成慢性的人。病程1~2周。
3、慢性型
一般为轻度发热,消瘦,食欲下降,腹围缩小,步态僵硬。有些病羊咳嗽,有些则关节炎发作。病程约1个月,转归死亡。
4、病理变化
突出的病理变化表现为各脏器普遍出血、淋巴结肿大、出血。如鼻腔出血,气肿出血、咽喉出血,气管粘膜出血、肺水肿等症状。胸腔、腹腔内的液体和心包液的增加。心冠沟和心外包膜出现点状小出血。肝肿大呈泥土色,边缘钝圆,有出血点在包膜下;胆囊会出现显著的肿大现象。肾脆软、出血梗阻、不易剥离的包膜。各脏器的浆膜面均附有粘稠的纤维质渗出物。
对病死羊进行剖检,会发现全身淋巴结均有出血和肿大现象,下颌淋巴结、肩前淋巴结和肠系膜淋巴结也有肿大,切面结构模糊,咽、鼻、气管粘膜和肠系膜、大网膜出血,冠脂有出血点。可观察到肺脏出现明显的水肿情况,常有典型的亚急性肺型病理改变,有时肺脏粘连于胸壁,在少数病羊尸体中,可观察到因肺部病变而造成的实质性出血,且坏死病灶较为明显;剖检胆囊后,可发现病羊尸体的胆囊已经正常大小的四倍左右,出血现象也较为严重;剖检肾脏时,可发现病羊尸体的肾脏出血点存在于表面,且肾脏质地已经产生了相应的改变,较正常肾脏相比更为脆弱;脾剖检胃肠道,可发现病羊尸体的粘膜肿胀,真胃粘膜、十二指肠粘膜和膀胱粘膜出血,肠道内具有较多的气体,病羊尸体可见丝状物质覆盖于各个脏器表面。
5、流行特点
易感染的动物有羊、马、牛、猪、山羊、鸡、兔、貂等,也有部分水生动物。不同的年龄,不同的品种,不同的性别,都是易感的。
羊链球菌也会对人产生感染。
本菌除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外,在正常动物及人的呼吸道、消化道、生殖道等也常有本菌的存在。排泄物、分泌物、血液、内脏和关节等感染发病动物的部位均存在致病菌。
就目前而言,不分性别、年龄、品系等因素,患有疾病的羊群是羊败血性链球菌病的主要传染源。羊败血性链球菌病的流行没有明显的规律性,造成本病传播的主要原因大多都是养殖人员的卫生处置不当、运输工具消毒不全面等。
羊败血性链球菌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病,多发生于夏秋季节。呈局部性流行,在新疫区,羊败血性链球菌病容易呈现出一种暴发的传播趋势,并以较高的发病率和病死率为主要特点。在大部分老疫区中,羊败血性链球菌病会呈现出一种散发状态,发病和死亡率相对于新疫区而言都较低。
四、羊败血性链球菌病诊断
可根据遵化地区的病羊的临床症状,并以病羊尸体的剖检变化为基础,做出羊败血性链球菌病的前期诊断。在确诊后,可对其开展实验室检查,羊败血性链球菌的实验室检查大多呈现出双球形状,可见革兰氏阳性球菌,极少数情况下会有个别单球菌。周边有荚膜,染色革兰氏阳性。在羊败血性链球菌的无菌培养过程中,可见到菌落呈现出露滴状态,且革兰氏阳性球菌的长链多数可见。对其注射马丁肉汤的培养物,死亡时间超过24~28小时,可使其心血管及各脏器中的细菌分离。
五、羊败血性链球菌病防治措施
1、隔离与消毒
(1)隔离
只要发现羊只有病或疑似病,相关养殖人员必须在第一时间采取科学合理的隔离措施,并封锁疫区,同时也应采取全面消毒措施,对受污染的羊只进行集中消毒。对于羊舍内的粪污物,也要进行集中处理。对于感染羊败血性链球菌的病死羊尸体,需对其进行有效处理,如深埋、焚烧。
(2)消毒
常用消毒药品及使用方法如下:
①20%~30%草木灰:取10~15千克筛过的草木灰,加35~40千克水搅拌均匀后,连续煮沸1小时,将蒸发的水分补足即成。主要用于圈舍消毒,运动场消毒,墙体消毒,食槽消毒。应注意水温在50~70℃时使用有良好的效果。
②10%~20%石灰乳:取5千克生石灰加5千克水,化为膏后,再加水40~45千克即成。圈舍和场地的消毒,要现用现配,使用的时候要把它搅匀。
③石灰粉:取生石灰块5千克,加水2.5至3千克,打成粉末状。主要用于兼有吸湿作用的舍内地面和运动场的消毒,要现用现配,时间过长无效。
④2%火碱:取火碱1千克,加水49千克,充分溶化,即成火碱2%的水。如果再加一点点盐,就能增强你的杀菌能力。冬天要防止冻坏溶液。常用于消毒病毒性疾病,如环境消毒及感染细菌性疾病时的用具等。由于具有较强的腐蚀性,因此不应用于金属器械和纺织品的消毒,更应避免与家畜的皮肤接触。
⑤漂白粉:取2.5~10千克漂白粉加47.5~40千克水充分搅匀,即为5%~20%的漂白粉混悬液。对细菌、病毒和炭疽芽孢均有杀灭作用。用于圈舍消毒,饲料槽消毒,排泄物消毒等工作。易受潮分解,应现配现用。因为有腐蚀性,所以金属器械的消毒要避免使用。
⑥5%来苏儿:取2.5千克苏儿液加47.5千克水,调匀即成。用于圈舍消毒、器具消毒、场地消毒,但无效结核菌。
⑦10%臭药水(克辽林):取5千克的臭药水加45千克的水,搅拌均匀成10%的乳状液。用于圈舍消毒、场地消毒、器皿消毒等工作。可用3%的溶液驱赶体外寄生虫。
⑧70%~75%酒精:取酒精浓度为95%的1000毫升,加水295~391毫升即成,用于消毒皮肤、针管、体温计等。严禁接近火源。
⑨5%碘酒:碘片5g,碘化钾2.5g,先加适量酒精化开后,再加95%酒精至100ml。外用杀菌力强,常用来消毒皮肤。
此外,当养殖人员接触病羊的相关污染物后,为了确保自身安全,需选择使用免洗消毒液涂擦双手,在用水清洗前应不少于1分钟的时间进行消毒作用。
2、重症处理
一旦病羊出现体温突然上升,每肌注3ml30%安乃近即可;若症状严重,病羊出现反刍停止、呼吸困难等症状,可采取强心补液。
3、综合防控
一是加强日常管理,做到饮水干净、饮水充足,为羊群创设舒适的饲养环境,使其健康成长,最大限度上避免羊群应激问题的出现。注意引种检疫,疫区不准引种。对于从外地引进遵化市养殖的羊只,相关养殖人员需要按照相关规定对其进行隔离检疫,并在隔离检疫合格之后才可对羊群开展混群饲养,以此来确保羊群能够健康无病。
二是做好传染源控制。对羊圈和场地、用具等进行仔细消毒。常发区必须有严格的消毒制度,由专人负责对外来羊只进行消毒,以防止病原的侵扰和冬春两季不能引入。常发区人群可应用链球菌氢化铝甲醛苗进行冬前注射预防,对3月龄以下的羔羊,在首次注射后,经2~3周的强化免疫1次,山羊和绵羊均可皮下注射3毫升。
三是及时对病羊进行隔离,对病死羊及其残余垃圾及时进行深埋焚烧,对3%的来苏儿羊舍进行了彻底消毒,并坚持经常性的清扫、消毒。
四是要按照实际情况来确定饲养密度以及羊群的养殖规模。养殖人员要尽量避免因饲养密度不合理而对羊群生长造成的负面影响。同时,也要时刻掌握养殖区域的天气状况,提前做好应对突发天气的各项准备工作。
4、治疗措施
要严格控制好药物的使用剂量,养殖人员可以选择青霉素每支160万单位肌内注射,小羊则药物剂量减半,以此来抑制链球菌的进一步繁殖危害。同时,也可选择阿莫西林体重10mg/kg,或头孢噻嗪体重2~4mg/kg,或头孢喹啶体重2~4mg/kg,重症患者配合使用氟尼辛葡甲胺注射液1.1至2.2mg/kg体重,维生素C等,根据病羊的实际情况来科学治疗,连续3天即可收到良好效果。前面提到的抗生素,第四、五天就可以巩固治疗了。
使用复方磺胺间甲氨嘧啶钠粉口服预防治疗无临床症状的同群羊,用量每千克体重20mg,连用3天。
六、羊败血性链球菌病疫情处理措施
诊断结果可根据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及病灶的解剖情况,结合化验情况,作为处理疫情的依据。动物防疫监督机构在发现疑似羊败血性链球菌病的疫情时,要第一时间开展调查、送检等工作。当疫情确诊时,需立即采取隔离、防控措施,如:
1、羊败血性链球菌病呈现出散发趋势时,相关工作人员应立即对病羊开展无血扑杀处理,避免传染源的进一步扩大。对于病羊的同群羊,需第一时间对其进行疫苗接种或是相应的疫情预防措施,并按照规定时间将同群羊隔离观察。在疫情难以有效控制时,也要对病羊的同群羊实施无血扑杀处理。对于病羊相关的排泄物以及被疫情污染的水源、饲料等可能被污染的物品,相关工作人员需严格按照国家相关规定进行消毒,并根据物品的种类不同对其开展一定的无害化处理。受威胁区域的所有容易被羊败血性链球菌病感染的动物,都要全面进行免疫接种。
2、羊败血性链球菌病呈现出难以控制的爆发趋势时,相关部门需对疫情区域及时采取封锁隔离措施,并在规定时间内发布相应的封锁令,具体疫情防控处理措施如下:
(1)在疫点区域,需严格限制区域人口流动以及车辆进出、物品运输等现象,区域内所有被羊败血性链球菌病污染的工具、用具、水源、饲料等都要开展全面、系统的消毒措施。
疫点区域要对病羊进行无血扑杀处理,立即强制免疫或用药防治同群羊,并按照相关规定对其开展隔离观察。必要时处理同群羊。对病死羊尸体及相关的羊败血性链球菌病物品等,需根据实际情况来开展无害化处理;严格彻底消毒可能受到污染的物品、交通工具、用具和动物圈舍等。
(2)在疫情区域,相关部门需要指派专业人员来管控人口流动、车辆进出以及物品运输等,对于进出的车辆、动物、人员等都要采取系统的消毒措施,避免感染源的进一步扩散。疫情区域,需在第一时间停止动物产品的各类交易,并对可能被羊败血性链球菌病污染的场所开展全面消毒,如道路、羊舍等。同时,疫情区域内的所有容易被羊败血性链球菌病感染的动物都要在第一时间进行紧急免疫接种。
(3)在受威胁区,受威胁区域内的所有容易被羊败血性链球菌病感染的动物都要在第一时间进行紧急免疫接种。相关工作人员要及时对被羊败血性链球菌病污染的场所及所有物品、工具等开展彻底地消毒工作。
(4)无害化处理
对扑杀羊、病死羊以及可能产生羊败血性链球菌病污染的一切产品,相关工作人员需要按照国家相关规定来严格处理;对病羊的排泄物、垫料、饲料等污染或可能污染的物品,要做无害化处理。需要运输病死羊的尸体时,为了最大限度上避免传染源的扩散,相关工作人员应当在动物防疫监督机构的监督下,使用防漏容器进行。
3、紧急预防措施
(1)高敏抗菌药物可用于疫点同群健康羊及疫区羊的紧急预防性用药。
(2)在第一时间对区域内的所有羊群开展紧急免疫接种。
(3)开展羊败血性链球菌病源头分析和相应的病理学调查。
4、封锁令的解除
在相关专业机构的科学指导下,工作人员按照规定处理病羊以及其他被污染物品后,要对相关场所、物品实施彻底消毒处理。最后一只病羊被扑杀一段时间后,区域经专业机构检验合格,才可申请解除封锁。
总而言之,链球菌病是羊养殖期间比较容易发生流行的一类细菌性传染性疾病。在现阶段我国养殖业发展过程中,肉羊养殖在正占据着不可或缺的关键地位,能够很大程度上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为了保证养殖户的综合效益与人们的身体健康,养殖户在日常养殖期间,需实施封闭化的养殖,坚持全进全出的养殖管理模式,最大限度上避免受到羊链球菌病的影响,同时还应该做好发病羊群的针对性诊断,及时发现病羊,确保早发现,早处理,最大限度上降低疫情的负面影响,并以此来保证养殖人员的综合收益。
(作者单位:064200河北省遵化市新店子镇畜牧兽医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