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循环”背景下开封市跨境电商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研究
作者: 朱利利 汪美玲 常广庶基金项目:河南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2024-ZDJH-348)。
作者简介:朱利利(1993—),女,硕士,研究方向:跨境电商;汪美玲(1993—),女,硕士,研究方向:跨境电商英语、外语教学与翻译;常广庶(1972—),男,博士,教授,研究方向:电子商务。
摘 要:跨境电商作为促进国内大循环、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新业态,其发展应立足当地产业发展基础,并进行本土化创新。为提升河南省开封市跨境电商行业发展效能,促进当地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通过调研和文献分析,梳理总结开封市跨境电商发展历程和发展现状,探究跨境电商对开封市经济发展的影响,并从营造良好营商环境、推动跨境电商平台高质量发展、提升跨境电商企业竞争新优势、建设高素质跨境电商人才队伍4个方面提出推动当地跨境电商发展的具体路径。
关键词:双循环;跨境电商;经济高质量发展
中图分类号:F724.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7909(2024)1-19-4
DOI:10.19345/j.cnki.xckj.1674-7909.2024.01.004
0 引言
为应对国际政治经济环境不稳定性增加和单边主义抬头的局势,促进我国持续释放发展新动能,《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强调,形成强大国内市场,构建新发展格局[1]。由此可见,我国将着力实现国内产业链各环节的互通互联,发挥国内规模市场的优势,发掘内在潜力,同时衔接国际国内市场,加快实现市场经济更强劲的发展。跨境电商作为数字经济重要业态之一,对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起着重要作用。在“双循环”背景下,河南省开封市跨境电商快速发展,取得了良好发展成效。为进一步提升河南省开封市跨境电商行业发展效能,促进当地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梳理总结开封市跨境电商发展历程和发展现状,探究跨境电商对当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探索提出推动当地跨境电商发展的具体路径,进而促使跨境电商在打造“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中发挥应有作用。
1 跨境电商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相关研究
跨境电商作为数字经济的重要形式,近年来备受社会各界关注。学者对跨境电商的研究多聚焦于其自身发展及其所带来的经济影响,主要包括以下3个方面:
1.1 关于跨境电商自身发展的研究
此类研究主要包括跨境电商零售进出口模式创新、支付与结算、营销策略、服务质量评价体系及人才培养等内容。例如,李宗和等[2]对跨境电商现有监管模式进行了研究,在企业所得税、出口退税、退换货监管、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提出了新观点;庄志杰和杨艳慧[3]构建了跨境电商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熵权TOPSIS法对苏宁国际、天猫国际、洋码头等6大电商平台的服务质量进行评价,发现在该评价指标体系的4个维度中,京东全球购、天猫国际和苏宁国际在可靠性、响应性、有形性方面始终排名前三,但在服务性方面,蜜芽、洋码头和天猫国际的表现更好;李珂[4]、王津津和吕寒[5]、石锐和金鑫[6]针对跨境电商人才发展现状进行了探究,提出了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建议。
1.2 跨境电商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研究
此类研究多探究跨境电商对外贸的影响,普遍认为跨境电商是外贸的新业态,可促进国内外经济合作,进而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例如,王晓宇[7]认为,数字经济的提速发展为全球经济社会注入了新动能,提出中阿双方需共同努力在数字基础设施、数字人才、智慧城市、跨境电商、数字治理等领域加强合作,促使数字经济合作成为双方共建“一带一路”的路径与方向;蓝庆新和童家琛[8]以跨境电商等外贸新业态为研究对象,提出加快推动外贸新业态、新模式发展,增强我国经济全球化合作和竞争新优势,促进我国对外贸易高质量发展,逐步实现贸易强国的建设目标。
1.3 探究跨境电商对经济增长作用的研究
此类研究关注跨境电商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多认为跨境电商只有立足当地产业发展基础,并进行本土化创新,才能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王利荣和芮莉莉[9]基于“反事实”视角,采用合成控制法和面板数据政策评估方法,利用2001—2019年67个城市的面板数据,评估我国设立的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的经济效应;发现设立于不同地区的综合试验区在提高对外贸易水平的同时,并不都当地对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改善有显著的提升效果;建议各综试区在发展中不能简单复制成功地区的方案,应结合当地产业发展特征进行本土化创新。
综上所述,基于不同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跨境电商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也不尽相同。跨境电商是否能带来经济效应,应从其是否结合当地产业发展特征和是否进行本土化创新来判断。
2 开封市跨境电商的发展历程与现状
2.1 开封市跨境电商的发展历程
紧跟互联网技术和电子商务的发展步伐,开封市跨境电商快速发展。其发展历程大概分为4个阶段。首先是起步阶段,即跨境电商的1.0时代。在此阶段,开封市从事跨境电商的人员较少,主要以阿里巴巴国际站为第三方平台,在线上展示商品、线下进行交易。其次是成长阶段,即跨境电商的2.0时代。2013年,为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多元化物质文化需要,加快塑造“外在古典、内在时尚”的新宋风城市风格,开封市积极引进国内外知名品牌,打造就业高容量、功能高复合、产出高效率、产业高集聚的现代服务业产业集群,促进开封市服务业转型升级。再次是发展阶段,即跨境电商的3.0时代。2015年,《中共开封市委 开封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推动产业集聚区和商务中心区及特色商业区持续快速发展的意见》《开封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电子商务发展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政策的出台,促进了电子商务进企业,实现了电子商务与工业经济互动发展。随着鼓楼区特色商业区荣获河南省先进服务业“两区”称号,通许县电子商务产业园树立新标杆,汴东产业集聚区成功跻身河南省产业集聚区第二方阵,开封市“互联网+”与“文化+”实现深度融合,跨境电商发展进入快车道。最后是成熟阶段,即跨境电商4.0时代。在此阶段,开封市大力支持综合保税区跨境电商产业园建设,着力培育电商重点示范企业,引导电商企业集聚发展,构建电商便民服务站,加大引进国内外知名电商企业的力度,加快提升仓储和物流配送能力,不断创新电商发展模式。
2.2 开封市跨境电商发展现状
2.2.1 政府扶持力度加大
2020年,开封市调整完善《开封市电子商务奖励资金实施办法》,把跨境电商纳入专项资金扶持范围,同时积极组织电商产业园区、相关高校和跨境电商企业申报省市级项目资金。2023年,《开封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开封市促进市场主体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的通知》发布,提出对首次被认定为“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基地(企业)”的单位,给予最高100万元奖励;对首次被认定为“河南省电子商务示范基地”“河南省电子商务示范企业”的单位,给予最高50万元奖励;对“名优特”产品年度网络销售额在2000万元(含)以上的电子商务企业,综合排名奖励前5家,给予一次性最高20万元奖励。
2.2.2 交易规模持续上涨
2018—2020年,开封市跨境电商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20%以上。其中,2020年开封市跨境电商进出口总额18.3亿元,出口完成14.1亿元(同比增长0.25%),进口完成4.2亿元(同比增长261.14%),排名全省第4。2021年1—11月份,开封市(含兰考县)跨境电商累计进出口总额41637.93万美元,同比增长59.17%(其中,出口累计完成34157.7万美元,同比增长70.59%;进口累计完成7480.23万美元,同比增长21.89%)。作为全国跨境电商零售进口试点城市,开封拥有自贸试验区和综合保税区,可利用此方面政策红利驱动当地经济高质量发展。
2.2.3 跨境电商主体不断壮大
开封市现有各类开展电子商务的企业4 000余家、商户3 000余户,其中开展跨境电商业务的企业有170多家,且有省级示范企业7家。开封市现已建成电子商务园区8个,且已成功创建国家级基地1个、省级基地2个、市级基地2个。此外,开封市商务局还联合相关部门积极推荐并成功申报了1家省级电子商务示范基地、5家省级电子商务示范企业和1家省级跨境电子商务海外仓示范企业。这对开封市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具有重大意义。
2.2.4 营商环境进一步改善
开封市商务局多次召开营商环境推进会,制定了优化跨境电商营商环境的相关政策,提出落实优化营商环境“七件事”,为跨境电商交易主体解决审批流程繁杂、政策熟悉度不高、相关部门窗口来回跑等问题。营商环境的改善激发了企业进行国际贸易的活力,助力新业态健康发展,为开封市跨境电商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3 跨境电商对开封市经济发展的影响
3.1 激发消费潜力,完善消费体系
开封市是一座拥有478万多人口的城市。伴随着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当地消费规模不断扩大。2022年,开封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1120.45亿元,同比增长1.9%,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CPI)比上年上涨1.4%。跨境电商作为一种新型贸易形式,为当地消费者提供购买国外商品便利渠道的同时,也激发了市内消费潜力。一方面,跨境电商作为新业态,打破了消费者旧的消费观念,引导消费者向主动消费转型,可满足消费者个性化、多样化、跨国化的消费需求,激发更大消费潜力。另一方面,跨境电商在与新兴技术、新型业态的融合发展中,使传统消费体系发生改变,培育了新型消费方式,既优化了市内供需结构,又促进了当地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3.2 优化资源配置,提升供给效能
跨境电商对优化资源配置可起到助推作用。一方面,发展跨境电商增加了开封市内企业进入国际市场的机会,可为企业提供完备准确的信息,为降低贸易成本提供了条件。对于开封市的中小型企业而言,跨境电商还为其降低了贸易门槛,促使更多的实体企业加入国际贸易。另一方面,跨境电商的出现,有助于供需双方匹配度的提高。跨境电商可以利用平台或者媒介整合不同生产要素,并向用户进行销售,实现供给与需求的高匹配。这也为开封市供给效能的提高提供了支持,推动了“双循环”发展格局的构建。
3.3 倒逼传统产业转型,加快产业链升级
跨境电商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时间、空间的限制,扩大了贸易范围,构建了有别于传统贸易的新型组织运作形式。一方面,跨境电商有“去中心化”的特点,可简化交易链条,降低交易成本,能基于技术创新提高交易质量,因而有助于传统产业升级转型。另一方面,随着市场个性化需求的增多,传统产业交易体系适配度变低,但跨境电商的B2B、B2C、C2C等商业模式能精准高效匹配用户需求,进而助推传统产业逐渐升级。此外,跨境电商的发展还带动了电子支付、物流等行业的改革和发展,从而倒逼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3.4 扩大国际合作交流,培育竞争新优势
跨境电商所具有的独特优势,为开封市开展国际合作交流、提高国际竞争优势提供了新路径。开封市在2021年成为全国跨境电商零售进口试点城市后,持续加强跨境电商发展,支持相关企业开展国际交流合作,有效提升了当地特色产业的竞争优势。
4 开封市跨境电商优化发展路径
4.1 着力完善跨境电商相关政策体系,营造良好营商环境
开封市应根据当地跨境电商发展需求和特点,制定和完善相关政策体系,加快营造良好营商环境。例如,应针对跨境电商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信用评价制度不规范、平台管理模式单一、销售假冒伪劣产品等问题,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措施。同时,开封市政府有关部门应做好跨境电商发展顶层设计,加快形成各经营主体资源共享、互惠共赢的新发展格局,从而提升经济发展效率与质量。
4.2 重视数据信息分析,推动跨境电商平台高质量发展
首先,电商平台需优化数据标签模型,采用优化的动态化数据算法,使营销场景得到完善,并能依据不同的消费市场,呈现差异化的供应标签。其次,电商平台需定期分析市场发展情况,依据反馈信息,及时推出更符合市场需求的个性化商品、提供更符合消费者特点的服务,提升买卖双方的动态匹配效率,增强消费者体验。再次,电商平台应利用智能算法和海量数据,分析买家的购物偏好,科学预测潜在需求,并根据分析结果制定相应的营销方案(如对商品进行分层展示、升级沟通软件等),最终提高平台成交率。最后,开封市政府相关部门应针对跨境电商平台建构合理且完备的商业信用等级评价体系,助力平台数据转化为商业信用资产,从而降低中小型跨境电商企业筹资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