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旅游资源开发路径演化研究
作者: 刘枫柯摘 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和国家的重大决策部署,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开发乡村旅游资源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途径之一。乡村旅游资源开发路径的演化是一个逐步完善的过程,从简单的利用到规模化开发,再到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基于对国内外乡村旅游开发案例的研究,分析了乡村旅游资源开发路径的影响因素,提出了乡村旅游资源开发的建议。
关键词:乡村振兴;乡村旅游资源;开发路径
中图分类号:F592;F3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7909(2024)2-58-4
DOI:10.19345/j.cnki.1674-7909.2024.02.012
0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推进,农村地区发展面临一系列的挑战和困难,如农村人口流失、农业产业结构不合理、农村基础设施薄弱、农村公共服务不完善等。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国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旨在通过改革创新和政策支持,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农村社会进步和乡风文明建设,实现农村的全面振兴。
乡村旅游资源是指在乡村地区具有旅游吸引力和价值的自然资源、人文资源。乡村独特的体验和观光项目,可满足游客的休闲、度假、文化交流等需求,对于促进乡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具有重要意义。
自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以来,乡村振兴问题得到了广泛关注。发展乡村旅游业是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重要途径之一。许多学者对乡村振兴背景下的乡村旅游业发展进行了相关研究。王慧[1]认为可通过政府的组织和带动,制定当地的旅游扶贫计划,以生态旅游产业为核心,推动贫困地区的旅游业发展,帮助贫困地区走上富裕的道路。梁琴[2]认为,乡村旅游的发展模式包括乡村特色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当地民俗风情、农家乐建设融合发展等。邓小海等[3]针对乡村旅游发展中存在的低质低效问题,提出了优化乡村旅游发展的策略,结合当地乡村旅游发展实际,推动乡村旅游发展,进而促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现。朱孟玲[4]指出乡村旅游中存在资源浪费、枯竭等问题,乡村旅游需要政府、企业、乡村多方参与,发挥合力,才能实现长足发展。以上研究提供了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村旅游资源开发路径演化的相关信息和研究成果,可为接下来的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1 乡村旅游资源开发路径演化的案例分析
1.1 国内乡村旅游资源开发路径演化案例
1.1.1 桂林市漓江乡村旅游资源开发路径
漓江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以其独特的山水风光而闻名。曾经,漓江沿岸是一片安静的乡村地区,吸引着自然爱好者和冒险家前来探索。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和人们对自然风景的日益关注,漓江逐渐成为一个热门的旅游目的地。
早期阶段,漓江的乡村旅游资源开发主要集中在提供基础的旅游设施和服务,如饭店、旅馆和交通线路。这些设施和服务的建设为游客提供了基本的住宿和交通保障,但并没有充分发挥漓江的自然价值和人文价值。
随着时间的推移,漓江的乡村旅游资源开发路径逐渐演化为注重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当地政府和旅游业者开始关注漓江的生态环境保护,并采取一系列措施来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如建立保护区,加强对乡村旅游开发的规划和管理,以更好地保护自然景观和野生动植物。同时,当地政府和旅游从业者开始推动当地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如建立文化遗产保护区和文化展览馆,进行传统手工艺品制作和民俗文化展示,以此吸引游客了解和体验当地的传统文化。
近几年,漓江的乡村旅游资源开发路径演化为注重体验和互动。当地政府和旅游业者开始推出各种旅游体验项目,如漂流、山地徒步和农家体验等,让游客更好地感受桂林漓江的自然风景和文化。同时,当地还发展了一些互动性强的旅游产品,如漓江音乐会和民俗表演,以吸引更多的游客。
总的来说,漓江的乡村旅游资源开发路径经历了从提供基础设施和服务到注重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再到推动文化保护和传承,最后到注重体验和互动的演化过程。
这个案例表明,乡村旅游资源的开发路径应该注重保护和传承当地的自然风光和文化,同时提供丰富的旅游体验和互动,以吸引更多的游客,推动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1.1.2 浙江省桐庐县的乡村旅游开发路径
桐庐县位于浙江省西北部,拥有丰富的自然和人文资源。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桐庐县的经济主要依靠农业和传统的纺织业,但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农村人口外流,农业产值逐渐下降,传统的经济发展方式面临困境。
为了寻找新的发展路径,桐庐县开始关注乡村旅游。第一步是对乡村旅游资源进行评估和规划。桐庐县政府成立了专门的团队,对桐庐县的自然景观、历史文化遗迹和农村生活进行了调查和研究。团队发现,桐庐县有着美丽的山水风景、古老的村落和传统的手工艺品制作技艺,具备发展乡村旅游的潜力。
第二步是改善基础设施和服务。桐庐县投资兴建了道路、民宿和游乐设备等基础设施,提高了乡村旅游的便利性和舒适度。同时,桐庐县政府出台扶持政策,鼓励当地居民参与乡村旅游服务业,并提供培训,以提升当地居民的服务意识和技能。
第三步是进行宣传和推广。桐庐县组织了各种宣传活动和旅游节庆,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参观和体验乡村生活。桐庐县政府还积极开展合作,与其他地区的旅游机构和媒体合作,增加桐庐县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第四步是创新乡村旅游产品和体验。桐庐县开展了一系列的农家乐、农田体验和手工艺品制作等活动,为游客提供了丰富多样的乡村旅游体验。同时,鼓励当地居民开展农产品加工和特色手工艺品制作,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和生活品质。
通过以上努力,桐庐县成功地将乡村旅游开发成了新的经济增长点。桐庐县乡村旅游业的发展不仅带动了农村经济的振兴,也促进了当地文化的传承和保护。桐庐县的案例为其他农村地区的乡村旅游开发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经验。
1.2 国际乡村旅游资源开发路径演化案例
阿姆斯特丹是荷兰的首都和最大城市,周边地区拥有丰富的乡村资源。在过去的几十年里,阿姆斯特丹乡村旅游资源的开发路径经历了以下演化。
1.2.1 早期农业旅游
20世纪60年代,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阿姆斯特丹农村地区的农业生产活动逐渐减少,农民开始寻求新的经济来源。一些农民开始将农场改造成农家乐、民宿等形式,吸引城市居民来乡村体验农业生活。
1.2.2 文化遗产旅游
20世纪70年代,荷兰政府开始重视保护乡村地区的文化遗产,特别是传统的风车、木鞋等。政府投资修复这些文化遗产,并将其开放给游客参观,吸引更多的游客来到乡村地区。
1.2.3 自行车旅游
20世纪80年代,阿姆斯特丹周边地区的自行车道建设得到了大力推进。政府将自行车道与景点、民宿等连通,鼓励游客骑自行车来乡村地区旅游。自行车旅游成为阿姆斯特丹乡村旅游的一大特色。
1.2.4 可持续发展旅游
21世纪初,随着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兴起,阿姆斯特丹乡村旅游资源的开发路径发生了变化。政府开始注重保护乡村环境、生态农业等方面的建设,鼓励游客参与农业生产、环境保护等活动,推动乡村旅游持续发展。
1.2.5 体验式旅游
近年来,阿姆斯特丹乡村旅游资源的开发趋向于提供更多的体验式旅游活动。游客可以参与农场工作、品尝乡村美食、学习手工艺等,深度体验乡村生活。同时,一些乡村地区还推出了农场音乐节、乡村婚礼等活动,以吸引更多的游客。
通过这些演化过程,阿姆斯特丹乡村旅游资源的开发路径不断丰富和完善,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并为当地农民提供了新的经济来源。
2 乡村旅游资源开发路径的影响因素分析
乡村旅游资源开发路径的影响因素包括自然环境因素、人文历史因素、社会经济因素、政策环境因素和市场需求因素。这些因素相互作用,共同决定了乡村旅游资源开发的方向和效果。
2.1 自然环境因素
乡村的自然环境是乡村旅游资源开发的基础,包括山水景观、气候条件、土地资源等。自然环境直接影响乡村旅游资源的开发潜力和吸引力。
2.2 人文历史因素
乡村的人文历史是乡村旅游资源的核心,包括历史文化遗产、民俗传统、特色手工艺等。人文历史因素的独特性和保护程度影响乡村旅游资源的独特性和吸引力。
2.3 社会经济因素
社会经济因素是乡村旅游资源开发的基础条件,包括乡村的基础设施、交通便利程度、经济发展水平等。社会经济因素的发展程度影响乡村旅游资源的开发水平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2.4 政策环境因素
政策环境因素是乡村旅游资源开发的重要推动力,包括政府的支持政策、法律法规等。政策环境因素直接影响乡村旅游资源的开发潜力和发展方向。
2.5 市场需求因素
市场需求是乡村旅游资源开发的市场基础,包括游客对乡村旅游的需求、旅游产品的市场竞争力等。市场需求因素的变化影响乡村旅游资源开发的方向和策略。
3 乡村旅游资源开发路径的探讨
3.1 初期阶段:依托自然景观和农耕文化
在初期阶段,一个地区的旅游发展可以依托自然景观和农耕文化,这种发展模式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实现。
首先,可以利用其独特的自然景观来吸引游客。自然景观包括山脉、湖泊、河流、海滩等。通过保护和开发这些自然景观,可以吸引那些喜欢户外活动和自然探索的游客。例如,可以开发登山、徒步、划船等项目,为游客提供与大自然亲近的机会。
其次,可以利用农耕文化来吸引游客。农耕文化景观包括农田、农作物、农业工具等。通过展示农耕文化的传统和现代化发展,吸引那些对农业和农村生活感兴趣的游客。例如,可以组织农耕体验活动,让游客亲身参与农耕工作,了解农民的辛勤劳动和农业技术的发展。
此外,可以通过举办农耕文化节庆活动来吸引游客,包括农民市集、农耕表演、农田游览等。通过这些活动,游客可以感受到农耕文化的独特魅力,并且有机会品尝到地区的特色农产品。
最后,可以加强相关基础设施的建设,如修建观景台、游客中心、农耕体验场所等,为游客提供更好的旅游体验。便利的设施和服务,可以吸引更多的游客,并延长游客的停留时间。
总之,在乡村旅游资源开发的初期阶段,依托自然景观和农耕文化是一个可行的发展模式。通过保护和开发自然景观,展示农耕文化,举办相关活动,以及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可以吸引更多的游客,从而促进旅游业的发展。
3.2 中期阶段:多元化发展和产业融合
随着乡村旅游的快速发展,单一的农业观光已经不能满足游客的需求,需要进一步丰富和多样化旅游产品和服务。同时,乡村旅游也需要与其他产业进行融合,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促进乡村经济的发展。
多元化发展是指乡村旅游产品和服务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在乡村旅游中期阶段,需要通过开发和推广不同类型的旅游产品,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例如,可以开发农家乐、民宿、农业观光、生态旅游、文化体验等多种类型的产品,丰富游客的选择。同时,还可以开展各种主题的旅游活动,如乡村音乐节,以增加游客的参与度和体验感。
产业融合是指将乡村旅游与其他产业进行有机结合,实现资源共享和互利共赢。乡村旅游的发展需要依托农业、文化、生态等乡村资源,单一依靠某一产业发展的模式已经不再适应。在中期阶段,可以将农业、文化、旅游等产业进行融合,形成产业链,并通过互相支持和协同发展,实现乡村经济的转型和升级。例如,可以将农产品通过农家乐、民宿等方式直接销售给游客,增加农民的收入;可以将乡村的文化资源与旅游产品结合,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旅游品牌;可以将生态保护与乡村旅游结合,实现生态环境的改善和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