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深处“藏”着国家级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场

作者: 樊雪婧

“哞……哞……”河南省福牛牧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福牛牧业)的牛场里,阳光透过牛舍顶棚照进来,形成一格一格的光影,西门塔尔育肥公牛正在悠闲地吃着饲料,时不时发出一声惬意的叫声。

别小看这个“藏”在乡村深处的养殖场。在2023年12月农业农村部最新发布的国家级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场名单中,就有福牛牧业。

在当地,福牛牧业是信阳市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在全省,其养殖规模也已位居全省前列。

“藏”在乡村深处的畜牧企业,如何获评国家级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场?走进牛场,处处都是答案。

一排排整洁干净的全开放式牛舍映入眼帘。一头头棕白相间、体型健硕的牛,悠然地埋头吃草。牛舍内,通风良好、温湿度适宜。营造舒适的生活环境,是智能化肉牛养殖监控平台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该监控平台上,牛舍的温度、湿度、肉牛生长情况等一目了然。

牛儿们长得怎么样,该吃多少粮,有没有生病,也能智能“一键”检测。这得益于福牛牧业与京东科技合作建设的肉牛智慧数字中心项目。

原来,在牛场里,每一头牛都戴有智能耳标,也就是牛的“身份证”。其年龄、体征等数据应有尽有。智能耳标配合AI摄像头、智能电子秤等,再利用京东智臻链技术和产业大数据,可以全程跟踪每头牛的标准饲喂、增重监测、生物安全、疫病防控监测等。大数据分析处理技术的应用,有效降低了饲料成本、疫病发生率,使养殖变得更加智能。

不仅如此,牛舍还配备了自动控温饮水系统、自动清粪系统、半自动上料系统。

牛儿们吃什么也大有讲究!牛场专门为牛儿们建起了“中央厨房”。该中央厨房配备了年产8万t饲料加工机组、全混合日粮自动搅拌机、自动投料车,保证全混合日粮科学配比、营养均衡。

在光山县,欢腾的牛群已成了金名片。福牛牧业正是光山县斛山乡引进的一家现代化科技化畜牧企业,是河南省“三个一批”重点项目。

河南福牛牧业创始人、总经理殷秦是清华大学毕业的高才生,也是当地有名的“牛博士”。2019年,殷秦返乡创业,投身乡村振兴的大潮,经过几年的发展,福牛牧业初具规模。但殷秦的梦想并不止于此。

在他的计划里,福牛牧业将投资10亿元,打造“二园一厂两基地”,即建成存栏育肥公牛2万头的斛山肉牛育肥产业园、年屠宰加工10万头肉牛的屠宰加工及冷链物流园、年生产加工10万t的斛山有机肥厂、存栏母牛5 000头的仙居母牛繁育基地和存栏1万头的淮滨固城母牛繁育基地。

殷秦介绍,目前福牛牧业存栏西门塔尔育肥公牛3 500余头,存栏能繁母牛800余头。

目前,已建成的斛山牛场一期、仙居母牛繁育基地一期和年产10万t的有机肥厂均已投入生产。年屠宰加工10万头肉牛的屠宰加工及冷链物流园正在建设中,预计2024年10月投产。

“我们的目标,2025年,福牛牧业成为集母牛繁育、公牛育肥、屠宰加工及冷链物流、有机肥加工销售于一体的智能化数字畜牧国家级龙头企业。”提及此,殷秦信心满满。

“一头牛”牵出产业链。福牛肉业不仅带动了当地经济发展,也帮着老百姓鼓起了钱袋子。

据了解,福牛牧业一直在探索采取“企业+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解决荒山土地流转问题,同时提供就业岗位,吸纳农户就近就业,带动当地300余人稳收增收。

目前,福牛牧业已投产养殖基地分布在光山县斛山乡、仙居乡。福牛牧业与斛山乡范乡村、仙居乡陈楼村等周边村分别签订劳务用工合同,吸纳当地农户300多人参与土建、饲养、饲料加工、饲草种植等建设生产。同时,福牛牧业与农户签订长期土地租赁合同,流转土地150 hm2,使160余户农户、村集体经济组织获得了稳定的土地收益。

不仅如此,福牛牧业还立足增草节粮,开展豆粕减量替代。为推动秸秆综合高效利用,保证饲料种类多样化,福牛牧业与10余家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签订合同,收购农作物秸秆进行青贮、黄贮。福牛牧业提供种子、农药、技术服务,带动周边农户从事秸秆收储、青贮玉米种植,实现合作共赢。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