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佛山木本植物区系研究

作者: 丁俊 于颖

万佛山木本植物区系研究0

摘 要:为了解万佛山木本植物区系特征、保护万佛山木本植物资源,笔者通过实地调查,采集、鉴定万佛山木本植物标本,并通过查阅文献资料,编制万佛山野生木本植物名录,进行木本植物区系分析,与邻近地区植物区系进行比较,并探寻明确万佛山内的保护植物种类与分布。万佛山木本植物共74科194属536种,其中包括裸子植物2科5属7种,被子植物72科189属529种。从科的组成上看,中等科(10~19种)所含种数最多,占总种数的37.69%;从属的组成上看,寡种属(2~5种)所含种数占比最大,占总种数的36.94%。在科的分布区类型中,泛热带分布的科最多,占比36.84%;在属的分布区类型中,北温带分布及东亚分布的各有39属,占比均为20.74%;其中属于热带成分的占总属数的33.51%,属于温带成分的占总属数的62.23%,表现为温带属性。与邻近地区植物区系进行比较分析,计算热带属数与温带属数的比值(R/T值),发现随着纬度的升高R/T值逐渐减小,且万佛山与马鬃岭的植物区系成分接近,两者联系最密切。万佛山自然保护区分布有多种国家级、省级保护植物,种类丰富多样。

关键词:木本植物;植物区系;地理成分;万佛山

中图分类号:Q948.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7909(2024)3-98-6

DOI:10.19345/j.cnki.1674-7909.2024.03.023

0 引言

植物区系是某一特定地区生长的全部植物种类,是植物科、属、种的自然综合体[1],是植物界在一定的自然地理条件下,特别是在自然历史条件综合作用下发展演化的结果[2]。对植物区系的研究可为植物地理学及植物系统学研究提供一定的基础[3],对植物多样性保护、植物资源应用及植物引种驯化都具有重要意义[4]。

万佛山位于安徽省舒城县境内,与潜山市、岳西县交界,处于大别山东南部,总面积20 km2[5]。已有学者对万佛山进行科学考察并分析其植物区系特征[5-6],但由于分类系统的变化,植物的科、属会发生变化,植物区系类型也会发生变化。另外,已往的研究受制于科学文献难以获得、不能及时准确掌握植物分类学前沿成果,往往不能及时更新名录、补充新的信息。目前,文献资料能及时获取,标本的查阅及核对也实现了全球数字化,对于有争议的类群,可以通过专业的植物学网站进行分类处理。基于此,对万佛山木本植物资源进行实地调查,参考文献资料,整理名录,并对植物区系进行统计和分析,进一步更新木本植物资源本底资料,为万佛山以后的科学管理、资源保护奠定基础。

1 研究地区与研究方法

1.1 研究区域概况

万佛山地处东经116°31′~116°34′、北纬31°01′~31°05′,主峰老佛顶海拔1 539 m。万佛山是中山峡谷地貌,基岩以花岗岩和花岗片麻岩为主,土壤一般为山地黄棕壤、山地棕壤。万佛山气候条件良好,拥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6]。

1.2 研究方法

对多年采集、积累的万佛山木本植物标本进行核对,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及植物智、中国生物物种名录、中国自然标本馆等网站,初步确定植物名录。再通过实地调研,采集标本并进行鉴定,查询中国数字植物标本馆、中国植物图像库及文献资料,对所有植物进行科、属、种的整理归纳、确认[7],最后整理出万佛山木本植物名录[8]。万佛山木本种子植物区系分析主要参考吴征镒等种子植物区系研究成果[9-10]。

2 结果与分析

2.1 万佛山木本植物基本组成

万佛山木本植物总计536种,隶属74科194属,其中裸子植物2科5属7种,被子植物72科189属529种(见表1)。

2.2 科的组成统计与分析

万佛山木本植物科级数量统计情况见表2。按照木本植物科中所含种数不同,将74个科划分为5个等级。其中,大科(≥20种)有5科,计37属149种,分别占科、属、种数的6.76%、19.07%、27.80%,该科级所含种数仅次于中等科。在大科中,蔷薇科的种数最多,其次为鼠李科、樟科;蔷薇科属数、种数分别为18、65,鼠李科属数、种数分别为8、22,樟科属数、种数分别为7、21。中等科(10~19种)有16科,计58属202种,分别占科、属、种数的21.62%、29.90%、37.69%,如豆科(属数、种数分别为11、19)、壳斗科(属数、种数分别为3、14)、杨柳科(属数、种数分别为4、12)等,该科级所含属数和种数均占比最大。少种科(6~9种)有14科,计33属96种,分别占科、属、种数的18.92%、17.01%、17.91%,如山茱萸科(属数、种数分别为6、9)、五福花科(属数、种数分别为2、9)、杜鹃花科(属数、种数分别为2、7)等。寡种科(2~5种)有23科,计50属73种,分别占科、属、种数的31.08%、25.77%、13.62%,如木通科(属数、种数分别为3、5)、防己科(属数、种数分别为3、4)、小檗科(属数、种数分别为2、3)等。单种科(1种)有16科16属16种,分别占科、属、种数的21.62%、8.25%、2.99%,如马兜铃科、领春木科、荨麻科等。

木本植物主要集中于大科、中等科及少种科3个科级,中等科的16个科为优势科,是万佛山木本植物的主要组成部分。

2.3 属的组成统计与分析

万佛山木本植物属级数量统计情况见表3。按照木本植物各属所含种数不同,将194个属划分为5个等级。多种属(≥20种)有1属(槭属),计21种,分别占总属数和总种数的0.52%、3.92%。中等属(10~19种)有6属,计68种,分别占总属数和总种数的3.09%和12.69%,如菝葜属(种数为13种)、栎属(种数为11种)、葡萄属(种数为11种)等。少种属(6~9种)有21属,计151种,分别占总属数和总种数的10.82%和28.17%,如泡花树属(种数为8种)、柳属(种数为8种)、卫矛属(种数为8种)等。寡种属(2~5种)有68属,计198种,分别占总属数和总种数的35.05%和36.94%,种数占比最大,如朴属(种数为5种)、绣球属(种数为4种)、溲疏属(种数为4种)等。单种属(1种)有98属98种,分别占总属数和总种数的50.52%和18.28%,属数占比最大,占总属数的一半以上,如红豆杉属、金钱松属、青钱柳属等。

2.4 科的分布区类型

按照种子植物科的分布区类型划分标准[9],分析确定万佛山木本植物74个科的分布区类型(见表4)。世界广布的科有17个科,如毛茛科、禾本科、桑科等。泛热带分布的科有21个科,占总科数的36.84%,占比最大,如芸香科、荨麻科、菝葜科等。东亚及热带南美间断分布的有7科,占总科数的12.28%,如安息香科、冬青科、省沽油科等。旧世界热带分布的科有1科,占总科数的1.75%,为海桐科。热带亚洲至热带大洋洲分布的有1科,占总科数的1.75%,为马钱科。热带亚洲分布的有2科,占总科数的3.50%,即五列木科及清风藤科。北温带分布的有17科,占总科数的29.82%,如松科、金丝桃科、大麻科等。东亚及北美间断分布的有3科,占总科数的5.26%,分别为蓝果树科、五味子科及木兰科。东亚分布的有5科,占总科数的8.77%,如青荚叶科、猕猴桃科、旌节花科等。

在万佛山木本植物科的分布区类型中,泛热带分布的共21科,占比36.84%,在所有分布型中占优势;北温带分布的共有17科,位于第二位;东亚及热带南美间断分布的共7科,占比12.28%,位于第三位。属于热带成分(2~7分布区类型)的共32科,占总科数的56.14%;属于温带成分(8~14分布区类型)的共25科,占总科数的43.86%。

2.5 属的分布区类型

依照种子植物属的分布区类型划分标准[10],分析明确万佛山木本植物194个属的分布区类型(见表4)。世界广布的有6属,如悬钩子属、铁线莲属、鼠李属等。泛热带分布的有28属,占总属数的14.89%,如关木通属、榕属、木防己属等。东亚及热带南美间断分布的共7属,占总属数的3.72%,如木姜子属、苦木属、冬青属等。旧世界热带分布的有10属,占总属数的5.32%,如海桐属、槲寄生属、千金藤属等。热带亚洲至热带大洋洲分布的有4属,占总属数的2.13%,如樟属、猫乳属、臭椿属等。热带亚洲至热带非洲分布的有3属,占总属数的1.60%,为常春藤属、杠柳属、杨桐属。热带亚洲分布的有11属,占总属数的5.85%,如新木姜子属、构属、冷饭藤属等。北温带分布的有39属,占总属数的20.74%,如茶藨子属、鹅耳枥属、杨属等。东亚及北美间断分布的有28属,占总属数的14.89%,如鹅掌楸属、榧属、山核桃属等。旧世界温带分布的有8属,占总属数的4.26%,如马甲子属、榉属、梨属等。温带亚洲分布的有2属,占总属数的1.06%,包括白鹃梅属及笐子梢属。地中海区、西亚至中亚分布的有1属,占总属数的0.53%,为黄连木属。东亚分布的有39属,占总属数的20.74%,如三尖杉属、青荚叶属、蜡瓣花属等。中国特有分布的有8属,占总属数的4.26%,如山拐枣属、大血藤属、香果树属等。

在万佛山木本植物属的分布区类型中,北温带分布及东亚分布的各为39属,均占总属数的20.74%。其中,热带成分(2~7分布区类型)共63属,占总属数的33.51%;温带成分(8~14分布区类型)共117属,占总属数的62.23%,区系温带属性明显。

2.6 与邻近地区植物区系比较分析

为探究万佛山与邻近地区木本植物区系的关系,选取浙江省白云山[11]、安徽省马鬃岭[12]、河南省老君山[13]、山西省庞泉沟[14]4个地区与万佛山进行区系谱(FER)比较(见表5)。

热带属数与温带属数的比值(R/T值)可反映植物区系特征,R/T值>1表现为热带性质,R/T值<1表现为温带性质。由表5可看出,5个地区R/T值均小于1,即当地植物区系均呈温带性质,且随着纬度升高,R/T值逐渐减小,其温带属性逐渐明显。万佛山与马鬃岭地理位置最接近,其木本植物区系成分也最接近,联系最密切,在一定的经度范围内植物区系之间的亲缘关系与其所处的纬度密切相关[13]。

2.7 保护植物分析

万佛山分布有国家级保护植物,如银缕梅、连香树、香果树等。万佛山物种丰富度高,是不可多得的植物基因库。国家级、省级保护植物名录近年有新的变化,此次依据国家级、省级保护物种最新版本,对万佛山自然保护区保护植物名录进行了更新。根据2021年公布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此次调查的万佛山木本植物中有国家级保护植物13种,其中有国家一级保护植物2种、国家二级保护植物11种。根据2022年安徽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发布的《安徽省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此次调查的植物中有省级保护植物35种(见表6)。此次调查增加了自然保护区需要重点保护的植物对象,采集了标本,拍摄了照片,记录了坐标信息,为保护区后续的管理、巡护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 结论与讨论

万佛山木本植物资源丰富,木本植物共74科194属536种。中等科(种数10~19种)为优势科,占总科数的21.62%,其属数和种数分别占总属数和总种数的比例均最大;寡种属及单种属占总属数的35.05%、50.52%。由此可见,万佛山木本植物科、属的组成较分散。

万佛山木本植物分布区类型属于热带成分的共32科,占总科数的56.14%;属于温带成分的共25科,占总科数的43.86%。分布区类型属于热带成分的共63属,占总属数的33.51%;属于温带成分的共117属,占总属数的62.23%,说明区系属级植物温带性质较明显。万佛山木本植物种类丰富多样,主要区系成分为温带成分。由万佛山与其他地区比较可知,纬度越高,R/T值越小,温带属性越明显;万佛山与马鬃岭木本植物区系成分最接近,联系最密切。

此次调查的万佛山木本植物中有国家级保护植物13种、省级保护植物35种。对于此类植物,需加大保护力度,保护其栖息环境。

以往的研究表明万佛山位于亚热带与暖温带间的过渡带(温带占主导地位),与大别山的地理区位基本相似。此次研究通过实地调研并采集标本,更新植物名录,对应分类系统的变化重新分析木本植物区系,得出当地木本植物区系主要为温带性质的结论,与万佛山的地理区位相符。

参考文献:

[1]吴征镒,周浙昆,孙航,等.种子植物分布区类型及其起源和分化[M].昆明:云南科技出版社,2006.

[2]吴征镒,王荷生.中国自然地理—植物地理(上册)[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3.

[3]张哲.福建省大田县木本植物区系特征分析[J].中国野生植物资源,2021,40(9):71-74,85.

[4]钟理,杨春燕,左相兵,等.中国植物区系研究进展[J].草业与畜牧,2010(9):6-9.

[5]章立前.安徽万佛山省级自然保护区植物区系分析[J].安徽林业科技,2014,40(1):56-58.

[6]陈华荣.安徽省万佛山自然保护区植被和植物区系分析[J].农业与技术,2020,40(10):97-99.

[7]谭凯文,卢惠莹,李林,等.广西马山县野生种子植物区系研究[J].热带作物学报,2023,44(8):1579-1587.

[8]康乐.中条山地区木本植物区系特征分析[J].华东森林经理,2020,34(2):5-10,34.

[9]吴征镒,周浙昆,李德铢,等.世界种子植物科的分布区类型系统[J].云南植物研究,2003(3):245-257.

[10]吴征镒.中国种子植物属的分布区类型[J].云南植物研究,1991,4:1-139.

[11]梅笑漫,刘鹏,郭水良.浙江丽水市白云山木本植物区系的研究[J].广西植物,2003(2):107-111.

[12]刘鹏,谢中稳.安徽大别山马鬃岭自然保护区木本植物区系的研究[J].武汉植物学研究,1995(1):37-46.

[13]毕舒雯.河南老君山自然保护区木本植物区系研究[J].河南林业科技,2023,43(4):24-27.

[14]孔冬梅.山西庞泉沟自然保护区木本植物区系研究[J].山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33(1):135-141.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