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基质杉木实生容器苗造林生长对比分析
作者: 卢世泉
摘 要:为对比不同基质杉木实生容器苗造林当年生长状况,试验采用分别以黄心土和泥炭土为主要基质的杉木实生容器苗造林,于2023年12月测量不同基质杉木树高和地径。结果表明:在造林9个月时,黄心土基质杉木树高和地径相对泥炭土基质杉木树高、地径均增长了18.7%;黄心土基质杉木幼林树高、地径相对苗期增长量分别为84.1 cm、17.1 mm,泥炭土基质杉木树高、地径相对苗期增长量分别为66.2 cm、14.1 mm。综合对比分析,黄心土基质杉木实生容器苗造林生长较好。
关键词:杉木;基质;容器苗;造林生长
中图分类号:S791.27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4-7909(2024)3-104-3
DOI:10.19345/j.cnki.1674-7909.2024.03.024
0 引言
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 (Lamb.) Hook.]是我国南方地区主要的用材林树种之一,具有生长快、材性好、经济价值高、用途广泛等特点[1-5]。近年来,极端天气频发,特别是在造林季节时发生春旱,严重影响了大田苗木造林成效;而容器苗由于有育苗袋的保护,减轻了造林时对良好天气条件的依赖,延长了造林季节[6-7]。泥炭土由于容重较小、吸水透气性好、保肥性良好,因此深受市场欢迎,但是泥炭土属于不可再生资源[8];黄心土在林区随处可见,取之不尽,用之不竭。鉴于此,以黄心土和泥炭土配制不同基质,并培育杉木实生容器苗造林,在其生长9个月时进行对比,以期为杉木实生容器苗培育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设在福建省沙县官庄国有林场大汾管护站,位于东经117°45′、北纬26°32′;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年平均气温为19. 2 ℃;雨量充沛,年均降水量为1 700 mm;属低山丘陵地貌;腐殖层厚度为10~20 cm,土壤为山地红壤,立地质量等级为Ⅱ级[9]。
1.2 试验材料与试验设计
试验苗木为分别以黄心土和泥炭土为主要基质培育的杉木实生容器苗,育苗基质配比见表1。造林前对每种基质苗木随机抽取20株,测量苗高和地径。2023年3月27日造林,每种基质苗木造林设3个重复样地,每个样地设置为20 m×20 m的标准样方,挖明穴回表土整地,穴规格为50 cm×30 cm×30 cm, 株距为1.8 m、行距为2.0 m。2023年12月,对每个样地的杉木树高、地径进行测量。
1.3 数据分析
采用 SPSS 19.0 软件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方差分析,检验相关指标的差异显著性[10-11] 。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基质杉木实生容器苗生长状况
不同基质杉木实生容器苗生长状况见表2。由表2可知,黄心土基质苗高23.9 cm,地径4.5 mm,高径比53.1;泥炭土基质苗高24.8 cm,地径4.1 mm,高径比60.5。高径比值越小,苗木表现越粗壮。2种不同基质杉木实生容器苗苗高之间、地径之间和高径比之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
不同基质杉木容器苗苗高区间分布状况见表3。由表3可知,10 cm≤苗高<20 cm时,黄心土基质杉木苗占21.7%、泥炭土基质杉木苗占17.8%;20 cm≤苗高<30 cm时,黄心土基质杉木苗占66.7%、泥炭土基质杉木苗占63.0%;30 cm≤苗高<40 cm时,黄心土基质杉木苗占11.6%、泥炭土基质杉木苗占19.2%。不同基质杉木容器苗地径区间分布状况见表4。由表4可知,2 mm≤地径<4 mm时,黄心土基质杉木苗占24.6%、泥炭土基质杉木苗占38.4%;4 mm≤地径<6 mm时,黄心土基质杉木苗占71.1%、泥炭土基质杉木苗占58.9%;6 mm≤地径<8 mm时,黄心土基质杉木苗占4.3%、泥炭土基质杉木苗占2.7%。
2.2 不同基质杉木实生容器苗造林9个月时生长状况
不同基质杉木实生容器苗造林9个月时生长状况见表5。由表5可知,在造林9个月时,黄心土基质杉木树高1.08 m、地径21.6 mm、高径比50.0;泥炭土基质杉木树高0.91 m、地径18.2 mm、高径比50.0;黄心土基质杉木树高和地径相对泥炭土基质杉木树高、地径均增长了18.7%。黄心土和泥炭土基质杉木树高之间、高径比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地径之间差异显著(P<0.05)。
2.3 不同基质杉木实生容器苗造林9个月时相比苗期生长指标增长状况
不同基质杉木实生容器苗造林9个月时比苗期生长指标增长状况见表6。由表6可知,造林9个月时,黄心土基质杉木树高、地径相对苗期增长量分别为84.1 cm、17.1 mm,增长幅度分别为351.9%、380.0%;泥炭土基质杉木树高、地径相对苗期增长量分别为66.2 cm、14.1 mm,增长幅度分别为266.9%、343.9%。黄心土和泥炭土基质杉木树高增长量之间、树高增长幅度之间和地径增长幅度之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地径增长量之间差异显著(P<0.05)。
2.4 不同基质杉木实生容器苗造林9个月时树高、地径区间分布
不同基质杉木容器苗造林9个月时树高区间分布状况见表7。由表7可知,黄心土基质杉木实生容器苗和泥炭土基质杉木实生容器苗造林9个月时树高分别有41.6%和55.8% 分布在0.5 m≤树高<1.0 m、 58.4%和44.2%分布在1.0 m≤树高<1.5 m。不同基质杉木容器苗造林9个月时地径区间分布状况见表8。由表8可知,黄心土基质杉木实生容器苗和泥炭土基质杉木实生容器苗造林9个月时地径分别有34.9%和70.3%分布在10 mm≤地径<20 mm、58.3%和29.7%分布在20 mm≤地径<30 mm、6.8%和0分布在30≤地径<40 mm。
3 讨论与结论
在造林9个月时,黄心土基质杉木树高最高(1.08 m),泥炭土基质杉木树高最低(0.91 m),黄心土基质杉木树高比泥炭土基质杉木树高高18.7%;黄心土基质杉木地径生长最粗(21.6 mm),泥炭土基质杉木地径生长最细(18.2 mm),黄心土基质杉木地径比泥炭土基质杉木地径粗18.7%;泥炭土基质杉木高径比大于黄心土基质杉木高径比,总体表现出黄心土基质杉木生长更粗壮。黄心土基质杉木树高主要分布在1.0 m≤树高<1.5 m(频率分布为58.4%),地径主要分布在20 mm≤地径<30 mm区间(频率分布为58.3%);泥炭土基质杉木树高主要分布在0.5 m≤树高<1.0 m(频率分布为55.8%),地径主要分布在10 mm≤地径<20 mm区间(频率分布为70.3%)。
在造林9个月时,黄心土基质杉木树高相对苗期增长量最大(84.1 cm),泥炭土基质杉木树高相对苗期增长量最小(66.2 cm);黄心土基质杉木树高、地径相对苗期增长幅度分别为351.9%、380.0%,泥炭土基质杉木树高、地径相对苗期增长幅度分别为266.9%、343.9%。从育林9个月树高、地径相对苗期增长状况综合分析,用黄心土基质培育的容器苗造林效果较好。
参考文献:
[1]程琳,陈代喜,谭文婧,等.杉木第3代种子园子代苗期生长分析[J].广西林业科学,2015,44(3):259-263.
[2]孟庆银.不同施肥方式对杉木实生容器苗生长及根系的影响[J].山东林业科技,2022,52(2):65-68,75.
[3]孟庆银,洪宜聪,王雨水,等.指数施肥杉木实生容器苗造林生长对比研究[J].南方林业科学,2020,48(5):33-36.
[4]黄开勇,陈代喜,郝海坤,等.杉木无性系对比测定与选择[J].西南林学院学报,2008,28(6):25-30.
[5]张成典.杉木与湿地松纯林及其混交林的生长及生物量分配格局[J].林业科技,2014,39(5):34-37.
[6]刘欢,王超琦,吴家森,等.氮素指数施肥对杉木无性系苗生长及养分含量的影响[J].应用生态学报,2016,27(10):3123-3128.
[7]魏红旭,徐程扬,马履一,等.苗木指数施肥技术研究进展[J].林业科学,2010,46(7):140-146.
[8]孟庆银,赖建明,林益心,等.2种不同基质对杉木实生苗生长性状的影响[J].南方林业科学,2023,51(3):36-39,64.
[9]孟庆银.2年生不同种源杉木幼林生长对比分析研究[J].林业勘查设计,2022,51(6):10-14.
[10]孟庆银.土壤有机碳全氮与杉木幼苗生长相关性研究[J].四川林业科技,2022,43(5):73-78.
[11]孟庆银,廖迎春,刘文飞,等.杉木扦插苗与实生苗生长对比分析[J].南方林业科学,2022,50(2):1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