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的诊断、预防与治疗
作者: 崔福祥 李冰峰 杨启凤摘 要:肉鸡传染性喉气管炎是由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其典型症状为呼吸困难,会导致肉鸡生产性能下降和死亡率升高。此外,该病毒还会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感染其他家禽,从而产生较大的经济损失。因此,要加强对该病的诊断与治疗,以减少损失。同时,养殖户应树立疫病防控意识,加强日常饲养管理,从而降低该病的发生率。基于此,对肉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的诊断、预防与治疗进行研究,以期为养鸡业的健康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肉鸡;传染性喉气管炎;诊断;治疗
中图分类号:S858.3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4-7909(2024)4-115-3
DOI:10.19345/j.cnki.1674-7909.2024.04.024
0 引言
畜禽养殖业是农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肉鸡养殖业因准入门槛较低、养殖周期较短,而深受养殖户的青睐。但在肉鸡养殖过程中发生的疫病问题比较严重,尤其是传染性喉气管炎的发生比较频繁,严重威胁肉鸡的健康。因此,养殖户应采取有效的诊断与治疗方法,并做好防控工作,以保障养殖效益,实现增收增效的目标。
1 肉鸡传染性喉气管炎概述
肉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的病原属疱疹病毒I型,病毒核酸是双股DNA,可使肉鸡感染急性、接触性上部呼吸道疾病。该病对肉鸡喉气管和气管上皮细胞有亲和力,可引发炎症反应,对各个日龄的鸡都有较强的感染性,具有发病快、传播途径广、致死率高等特征。感染疱疹病毒的肉鸡和康复带病毒的肉鸡是该病的传染源,其在活动过程中会不断向外界排放病毒,并污染饲养工具、水源等,健康鸡群在接触病原后感染。该病在一年四季均会发生,若未能及时进行有效救治,肉鸡极易死亡[1]。临床调查表明,导致该病发生的原因较多,病毒可通过肉鸡的呼吸道分泌物、粪便和污染物品等进行传播。如果养殖场没有做好卫生消毒工作,就会造成污染,从而加剧该病的传播。此外,饲养管理不当也会使该病毒更易传播,不良的通风条件和空气质量会增加肉鸡患病的风险。由于病毒可通过空气中的呼吸道飞沫进行传播,且受到污染的饮水系统和水源会成为新的病毒源,再加上养殖户对该病的防控意识较差,导致该病的发生较为频繁,且一旦发病,极易形成大规模感染,从而形成疫区,严重威胁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 肉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的诊断与治疗
2022年10月20日,某养鸡场发生以呼吸困难、发出啰音、咳嗽、张口呼吸、打喷嚏等为主要临床症状的疾病。自2022年10月15日购进肉鸡后,因天气突变导致气温下降(晚上的温度为15~20 ℃),第二天肉鸡就开始出现咳嗽、张口呼吸、打喷嚏等现象,第四天肉鸡开始出现死亡,到10月20日已经死了20多只。在这个过程中,养殖户一直在使用支原净、阿莫西林、麻杏石甘散等药物对病鸡进行治疗。
为了找出发病原因,对临床症状较严重的病鸡进行解剖,并结合解剖情况进行诊断。
2.1 诊断方法
2.1.1 临床诊断
首先,观察肉鸡的羽毛和精神状态。感染传染性喉气管炎的病鸡大多会出现羽毛粗乱、炸起等现象,且精神状态直线下降,食欲基本废绝,会呆立不动或趴卧不动,经常会缩在角落中。其次,观察肉鸡的眼、鼻和呼吸情况。感染喉气管炎病毒的肉鸡大多会出现眼部红肿、流泪、眼结膜充血肿胀、鸡冠发绀等现象,按压病鸡的鼻孔时会流出黏性液和脓性分泌物;且病鸡的呼吸也不正常,会出现头颈前伸、张口呼吸等现象,呼吸时伴有啰音及喘鸣声;部分病鸡会伸出脖子长鸣,有咳嗽症状的病鸡会咳出带有血丝或血块的分泌物。最后,观察病鸡病变情况。感染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的肉鸡会出现腹泻症状,会排出白色水样稀便[2]。
2.1.2 病理诊断
对病死的鸡进行解剖,发现其体内病变部位较多:气管和喉部有条状凝血块、混有血丝的黏性分泌物;喉部和气管黏膜有明显肿胀,且伴有环状出血;支气管、肺部和气囊等部位有明显红肿、瘀血,且支气管管腔变窄;母鸡的卵巢、卵泡等也出现肿胀、充血和变形的现象。
2.1.3 实验室诊断
2.1.3.1 病毒分离鉴定
将采集到的病鸡喉气管和气管组织样本放入含有生理盐水或磷酸缓冲盐水(PBS)的离心管中,使用匀浆器或切割器将组织均匀切碎,制备成组织悬液,并将制备好的组织悬液接种到特定的细胞系(如鸭胚纤维细胞)或胚胎鸡(如9~10 d孵化的鸡胚)中,在适当的温度等条件下培养,观察其是否出现病毒感染的典型变化(如细胞病变、凝集等),并通过试验[如免疫荧光试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等]来确认样本中是否存在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3]。
2.1.3.2 血液检测
从疑似感染的肉鸡中采集血液样本(一般从翼静脉或其他部位静脉采血),将采集到的血液样本放入离心管进行离心分离,从而得到血浆或血清。采用病毒中和试验、血凝试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等方法来检测血清中是否存在特定抗体,从而确定肉鸡是否感染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
2.1.3.3 包涵体检查法
选出10只呼吸道存在问题、发病时间在2 d左右的肉鸡,从病鸡的咽喉部位采集病料,并将其制成涂片,利用姬姆萨染液对其染色后进行镜检。如果病料涂片中存在轮状包涵体,且颜色为紫色,则表明当前病鸡感染疱疹疾病。
2.2 治疗
2.2.1 接种疫苗
在养殖期间,养殖户应加强对鸡群的巡视管理,发现疑似案例后,要立即采用科学的诊断技术进行确诊。确诊后,通过鼻内滴注或点眼方式接种喉气管炎灭活疫苗进行治疗(一般用于发病初期);接种二联苗能降低肉鸡产生应激的概率,进一步增强肉鸡的疾病抵抗力。但要注意的是,如果养殖场不存在染病问题,则不得使用二联苗。
2.2.2 抗生素肌注疗法
使用抗生素肌注疗法可确保药物能在较短时间内进入病鸡器官,并起到较好的抑制作用。比较常用的药物是泰乐菌素,可按3~6 mg/kg.bw的用量进行肌注,每天肌注1次,连用2~3 d。或注射链霉素和青霉素,也可起到较好的治疗效果。
2.2.3 特效药蟾毒抗疗法
已有的研究结果表明,疱疹病毒对蟾毒抗十分敏感,可使用蟾毒抗、流疫清和肝肾宁进行防治。每次肌注0.2 mL蟾毒抗,或每250 mL流疫清配200 kg饮用水给病鸡饮用,或每200 kg饲料中拌400 g肝肾宁进行投喂,并观察2~3 d,病鸡的喉气管炎病症基本得到消除[4]。
2.2.4 中西医结合治疗
中西医结合治疗能有效治疗肉鸡传染性喉气管炎。首先,将氢化可的松和土霉素(各0.5 g)与10 mL注射用水混合为溶液,使用专用口鼻腔喷雾器喷洒在肉鸡的喉部,每日早晚各喷洒1次,每次喷1 mL左右,连续喷洒2~3 d,可改善病鸡呼吸道症状,同时病鸡的采食也会逐渐恢复。其次,采用天然中草药进行治疗。取30 g败酱草与板蓝根、15 g金银花、10 g桔梗与连翘及5 g甘草,加水煎煮后放至适温,采用灌服方式,每只鸡灌服10 mL左右的药液,每天灌服2次,2 d后病鸡的状态得到有效改善。剩余药渣也可粉碎后掺入病鸡的饲料,供其自由采食,进而巩固治疗效果。还可取连翘、甘草、板蓝根、鱼腥草、金银花、蒲公英各10 g,麻黄、黄芷、茯苓各8 g,冰片、薄荷各5 g,加水煎煮,过滤出药液,待降至适温后用连续注射器给每只患病肉鸡灌服10 mL。症状较轻微的病鸡每天用药1次,症状比较严重的病鸡需要每天早晚各用药1次,连续用药3 d左右,即可起到治疗效果。其药渣用法同上。此外,在对感染传染性喉气管炎的肉鸡进行治疗时,还要重视对继发性感染的治疗。因此,要单独饲养痊愈后的病鸡,并喷洒3%来苏尔或1%氢氧化钠消毒液对鸡舍进行消毒。在日常饲喂中,可将强力霉素、泰乐加、氟哌酸等抗菌类药物混入饲料或饮水中,从而起到较好的预防作用。
3 肉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的预防措施
3.1 加强环境管理
环境管理包括对养殖场环境和鸡舍环境的管理。养殖场应制定完善的环境管理制度,包括卫生消毒和隔离等措施,实现对环境卫生的规范化管理。养殖期间要定期对鸡舍及相关设备(包括饮水系统、喂饲器和粪便处理设备等)进行清洗和消毒,以减少病原体的存活和传播。同时,还要及时采取措施防控病鸡啄羽现象,如使用杀虫剂和提供合适的啄羽防治器具,以减少鸡受到感染的概率。在鸡舍管理中,要求鸡舍具备良好的通风性。此外,要根据肉鸡不同生长阶段的需求,合理控制鸡舍温度和湿度,避免过冷或过湿环境对鸡的健康产生不良影响,并采取科学处理方法对粪便进行定期清理和处置,避免粪便对鸡舍环境和鸡的健康产生负面影响。采取以上措施可为鸡群生长提供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能有效减少相关疫病的发生。
3.2 提高饲喂水平
提升饲喂水平可提高鸡群的免疫力,从而增强其抗病能力。首先,要加强饲料营养的供给。养殖户应根据肉鸡的生长发育需求,确保饲料中营养成分均衡和充足。其次,要保证饲喂方式科学合理。应该采用定时、定量的饲喂方式,合理安排饲喂时间,避免出现饲料供应过量或不足的情况,可分为多次供饲,以保证肉鸡能正常进食。再次,要监测肉鸡的饲料摄入和消耗情况,确保饲料供给充足且适当。最后,要加强饮水管理。供给足够的饮水才能满足肉鸡的生长需求。饮水系统的供水要充足稳定,并根据肉鸡需求及时补充饮用水。要确保饮水系统的清洁和水质良好,定期对饮水器进行清洗和消毒,避免水质污染和病原体传播。此外,要合理设置饮水器,确保肉鸡易于取水,并对水压、水温等进行监测和调整,以保持合适的饮水环境。合理的饲喂方式和饮水管理可提高肉鸡的适应性,使其健康生长。
3.3 加强疫苗接种工作
在预防传染性疫病方面,疫苗接种工作能起到较好效果。目前,市面上出售的针对肉鸡感染性喉气管炎的商品疫苗为弱毒疫苗,在接种后的4~8 d可产生保护力,且随着时间的推移,抗体浓度会逐渐升高。但要注意的是,弱毒疫苗具有一定的返强概率,一定要严格控制使用范围。在疫区或高危区域,1~10日龄肉鸡于后颈部皮下接种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重组基因工程疫苗,用于防治鸡传染性喉气管炎。非疫区不推荐接种弱毒疫苗;若与疫区相邻,则可视情况进行疫苗接种。在疫苗接种过程中,需要聘请专业的操作人员,接种完成后还要进行抗体检测。如果免疫不合格,还要进行补免。此外,要注意在接种疫苗前后不能使用抗生素类药物,避免对疫苗的免疫效果产生不良影响[5]。
4 结束语
养殖户应了解肉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的传播途径和流行状况,及时做好诊断与治疗工作,并采取有效预防措施来减少疫情的发生,从而提高生产性能,降低死亡率,实现养殖业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孔桂红,李耀坤.肉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的诊治[J].当代畜牧,2023(6):92-93.
[2]王志军,车达.肉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的诊治[J].吉林畜牧兽医,2022(12):69-70.
[3]厉建东.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的发生与防治措施[J].中国畜禽种业,2022(5):190-191.
[4]郭盛洋.肉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诊断及防控[J].现代畜牧科技,2021(9):139-140.
[5]韩明宝,陈公武,田梦香.传染性喉气管炎综合防控[J].畜牧兽医科学(电子版),2019(2):119-120.
作者简介:崔福祥(1987—),男,本科,兽医师,研究方向:动物医学;李冰峰(1980—),男,本科,畜牧师,研究方向:畜牧业;杨启凤(1977—),女,本科,兽医师,研究方向:动物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