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地区杨树栽植技术及病虫害防控措施

作者: 罗维凯

摘 要:杨树是一种速生、丰产树种,能够改善生态环境,提高绿化覆盖率,在减少水土流失、改善土壤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基于此,笔者以甘肃地区为例,围绕杨树栽植技术及病虫害防控措施展开研究,首先分析了甘肃地区栽植杨树的适应性,随后总结甘肃地区杨树栽植技术方案,最后提出杨树栽植中的病虫害防控措施,旨在为当地杨树栽植与病虫害防治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甘肃地区;杨树;栽植技术;病虫害;防控措施

中图分类号:S792.1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7909(2024)4-135-4

DOI:10.19345/j.cnki.1674-7909.2024.04.030

0 引言

甘肃地区是我国重要的木材产区之一,每年都会为市场提供大量的木材资源。杨树具有速生、高产的特征,能够快速生长成材。杨树木材质量好、用途广泛,可应用于建筑、家具、包装等多个领域。合理种植杨树能够改善农业生产环境,促进农业产业可持续发展。例如,杨树可以作为农田防护林树种栽植,可减少风沙侵蚀,改善农田气候,从而提高农作物产量与品质。甘肃地区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过程中,号召农民栽植杨树,能够带来较高的经济效益。因此,根据甘肃地区的环境条件,制定适宜的杨树栽植技术方案,对当地林业和农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 甘肃地区栽植杨树适应性分析

甘肃地区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区,具有明显的大陆性气候特点,夏季炎热干燥,冬季寒冷多风。但是在甘肃的河西走廊地区,夏季温度较高,冬季温度较低,气温变化较大。因此,在选择杨树品种与栽植技术时,需要考虑不同地区的气候条件和气候变化趋势,使栽植方案更具适应性。

杨树偏好半阴环境,栽植过程中要避免强光直射,尤其在夏季高温时段,需采取适当遮阴措施[1]。同时,杨树喜好温暖湿润的气候,生长适宜温度为11.3~11.7 ℃,可承受极端最高气温42.7 ℃、极端最低气温-24 ℃。在高温多雨地区,杨树生长会受到一定影响。杨树生长最佳土壤为肥沃的中性及微酸性土,在贫瘠土壤中生长表现不佳。杨树耐寒性有限,当环境温度低于-41.5 ℃时,树干底部可能会出现冻裂现象[2]。在甘肃省中川地区,年降水量280 mm的环境下,杨树呈现出较好的生长情况,这也展现出其优异的抗旱能力。此外,杨树对土壤pH值的适应范围广泛,在偏酸到偏碱(pH 6.5~8.2)的土壤中,均表现出良好的生长特性,这也显示出杨树具有抗盐碱能力。因此,在甘肃地区适宜栽植杨树,但也要充分考虑地域环境气候条件,制定相应的栽植技术方案。

2 甘肃地区杨树栽植技术

2.1 立地选择

选择适宜杨树生长的造林地,是实现杨树速生、丰产、优质高效的基本条件。杨树作为落叶阔叶树中的速生树种,其生长对土壤条件有着较高的要求,理想的土壤环境是土层深厚、疏松、肥沃、湿润及排水良好。在上述土壤环境中,杨树生长良好[3]。

首先,土层深厚是杨树生长的基础。深厚的土层可以为杨树的根系提供足够的生长空间,有利于其吸收土壤中的养分与水分。其次,土壤疏松有利于杨树根系的呼吸和生长。松散的土壤可以提高土壤的通气性,有利于杨树根系的发育。再次,肥沃的土壤对杨树的生长有着重要影响。丰富的养分有助于杨树细胞的分裂和生长,从而提高其生长速度[4]。与此同时,湿润的土壤条件有利于杨树吸收水分,减少干旱对其生长的影响。最后,排水良好的土壤可以防止出现因水分过多而产生的根部病害问题。

在选择造林地时,应充分考虑以下立地条件。①优先选择地势平坦、排水顺畅的地块,如坡度小于30°的缓坡、山地、水平梯田等。这些地块往往具备较好的土壤条件,有利于杨树的生长[5]。②要避免在低洼地、易积水或土壤贫瘠的地块种植杨树。低洼地和易积水地块由于水分过多,可能会导致杨树根部缺氧,影响其生长;土壤贫瘠的地块则无法提供杨树生长所需的充足养分,也会影响其生长速度和质量。

2.2 灌溉

杨树生长过程中对水分的需求量较大。水分供应不足会对杨树的生长产生严重影响,会使植株在短时间内停止生长,叶片出现萎蔫、发黄与脱落的现象,严重时甚至会导致植株死亡[6]。因此,保持杨树的水分供应至关重要。

首先,要了解杨树的生长特点和需水规律。杨树生长迅速、根系发达,对水分的需求量也相对较大,特别在干旱季节与生长高峰期,杨树需要更多的水分来维持生长,因此定期浇水是保证杨树生长的关键[7]。在浇水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①浇水要及时。一旦发现杨树缺水,应立即补充水分,防止植株生长受阻。②浇水要适量。水分过多会导致杨树根部缺氧,影响生长;水分过少则无法满足杨树的生长需求。因此,要根据杨树的树龄、土壤湿度和天气情况来调整浇水量。③浇水要有规律。干旱季节和生长高峰期是杨树需水最多的时期,此时应增加浇水次数和浇水量。定期浇水有助于保持土壤湿润,促进杨树生长。④浇水后要及时培土保墒。浇水后土壤表面的水分会迅速蒸发,导致水分流失。培土可以有效减少水分蒸发,提高土壤的保水能力。⑤注意灌溉方式。采用喷灌、滴灌等灌溉方式,可以减少水分的浪费,提高灌溉效率。

根据甘肃地区的气候条件和土壤水分状况,在杨树造林中一般每年灌溉3~5次。在干旱季节和生长高峰期,应适当增加灌溉次数和灌溉量。采用科学合理的灌溉策略,可为杨树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使其茁壮成长[8]。同时,还要关注杨树的其他生长需求,如养分、光照和温度等,以实现杨树的高产栽植。

2.3 施肥

合理施肥对促进杨树的快速生长和丰产具有重要意义。在杨树栽植过程中,基肥的施用尤为关键。在造林前将基肥施入已挖好的树穴中,可以为杨树提供充足的养分,为其生长创造有利条件。例如,每667 m2应施用土杂肥1 500 kg、过磷酸钙50 kg左右,这样既能满足杨树生长对磷、钙等元素的需求,又能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进入生长季后,还要采取合理的追肥方案。例如,每年5月下旬和7月上旬,追施尿素2次,以满足杨树不同生长时期对养分的需求。

杨树的生长情况和土壤养分状况会不断变化,因此在施肥过程中,需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在追肥过程中,可适当增施其他肥料(如有机肥、复合肥等),以保证杨树生长所需的养分供应充足。此外,还需注意施肥方式和方法,降低肥料浪费和环境污染风险。

2.4 种植技术

采用合理的种植密度和科学的栽培技术对杨树的健康生长至关重要。在甘肃地区,常见的杨树种植间距为4 m×8 m或2 m×8 m,同时每8行中种植2行抗虫杨树,这种布局能够提高土地利用率。

首先,要了解杨树的种植密度。种植密度过大或过小,都会对杨树的栽植造成不良影响。种植密度过大会导致树木间的竞争加剧,树木生长缓慢,进而降低树木的抗病虫害能力。种植密度过小则会浪费土地资源,降低整体栽植效率。因此,要根据苗木的大小和生长情况适当调整种植密度。

其次,杨树的种植深度对杨树的生长也有重要影响。种植过浅,会导致树木的根系暴露在空气中,使水分蒸发,影响树木的生长。种植过深,则会导致树木根系无法充分吸收土壤中的养分,同样会影响树木生长。因此,种植深度应控制在50 cm左右。

在种植过程中,还要关注一些细节,如保证苗木的水分充足、修剪侧根、选择优良的苗木等。优良苗木如“二根一干”树苗,具有生长迅速、抗病虫害能力强等优点。在种植时要扶正苗木,采用“三埋、二踩、一提苗”的栽培方法,确保苗木稳固。此外,还要根据地下水位的深浅和土壤质地,调整种植深度。如果地下水位较高,土壤质地较黏,那么种植深度应适当加深,防止水分过多而导致根部产生病害。反之,如果地下水位较低,土壤质地较松,那么种植深度可以适当浅些。

3 甘肃地区杨树病虫害防控措施

3.1 采取合理的营林措施

栽植杨树时,要精心挑选健康且无病虫害的苗木进行种植,这样能有效提升杨树的抗病能力,显著降低病虫害的发生率。同时,应优选适应甘肃地区环境的优良品种,以确保杨树的长势和生长速度。杨树生长需要充足的阳光和良好的通风条件,选定合理的栽植密度有助于维持林间通风透气,避免出现过度密植引发的病虫害增多现象。具体要根据不同品种与环境状况,合理安排种植密度。

要定期修剪杨树,剪除病枝、弱枝及密枝,保持树冠通风透气,进而抑制病菌的滋生和传播。修剪时,要选择适当时机,以防止病菌扩散。此外,还要定期对林地进行清理,移除杂草、枯枝、落叶等,保持林地清洁和卫生。同时,要适时浇水、施肥,以增强杨树的抗病能力,促进其健康生长。

3.2 采取生物防控措施

利用天敌进行防治是杨树病虫害防控的重要手段。例如,赤眼蜂、瓢虫等天敌昆虫可以捕食部分食叶害虫的幼虫和蛹,有效降低害虫的种群数量。在杨树林中适当释放天敌昆虫,可以形成天然的生物屏障,防止害虫扩散和蔓延。同时,可利用部分种类细菌或真菌制成生物农药,用以防治杨树腐烂病、溃疡病等病害。这些生物农药具有低毒、环保的优点,不会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危害。引进具有优良抗病性的杨树品种,可以提高杨树的抗病能力,减少病害的发生。在选择抗病杨树品种时,应充分考虑当地的气候环境和土壤条件,选择适宜的品种进行种植。在杨树林区内,应保护和利用生物多样性,维持生态平衡。种植不同品种、不同树龄的杨树,以及增加林下植被,可以提高林分的自我调控能力,抑制病虫害的发生和传播。在使用生物农药进行杨树病虫害防控时,应选择高效、低毒、环保的生物农药,避免对环境和人体造成危害。同时,要合理使用生物农药,掌握用药时机和用药量。

3.3 采取物理防控措施

针对杨树病虫害的物理防控措施如下。①人工捕杀。对于个体较大、容易捕捉的害虫,可以采用人工捕杀的方法进行防控。例如,人工摘除杨树食叶害虫的虫巢、捕捉杨树蛀干害虫的幼虫等,以降低害虫的数量。②灯光诱杀。利用害虫的趋光性,在林间设置黑光灯或其他光源,诱杀害虫的成虫。这种方法可以有效降低害虫的数量,减少其繁殖机会。③震落捕捉。震动树干,使部分害虫从树上掉落,然后将其收集或消灭。这种方法对于一些攀附或黏附在树干上的害虫有显著效果。④阻隔防范。在树干上绑扎塑料布或涂刷粘虫胶,以阻隔害虫上树或下树。这种方法可以有效防治一些具有上下树迁移习性的害虫,避免虫害扩散。⑤利用温度处理。利用高温或低温条件抑制病虫害的生长、繁殖。例如,在高温环境下对树干进行喷水降温处理,可有效防治一些病虫害。

以上措施的具体技术参数可能会因不同的防控对象和环境条件而有所差别。在实际操作中,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物理防控措施,并调整具体的技术参数,以达到最佳的防控效果。同时,物理防控措施应与化学、生物等防控措施相结合,以提高综合防控效果。

3.4 采取化学防控措施

针对杨树病虫害的化学防控措施如下。①采用喷雾法。将化学农药配制成适当的浓度,使用喷雾器将药液喷洒在杨树枝叶或树干上,以防治病虫害。喷雾法可以大面积覆盖杨树的各个部位,对于害虫的防控效果较好。常用的化学农药包括杀虫剂、杀菌剂等。②采用熏蒸法。对于一些在树干或根茎内部的害虫,可以采用熏蒸法进行防治。将具有熏蒸功能的化学农药置于密封容器中,将容器开口插入树干或根茎,然后将熏蒸气体导入树体,以达到防治病虫害的目的。③采用注射法。将化学农药注射到树干或根茎内部,使药物直接作用于被害部位,以提高防治效果。注射法通常用于防治杨树腐烂病、溃疡病等内部病害,以及防治一些在树干或根茎内部的害虫。

根据病虫害种类和发生情况,选择适宜的化学药剂。例如,针对溃疡病可以选择使用1%溃腐灵50~80倍液,在杨树的病斑位置进行涂抹,或使用注射器在病斑位置进行注射。对于杨树蚧类害虫,可以选择施用40%氧化乐果或甲基1605的30~50倍注射液。技术人员应根据树体高度和胸径等参数确定用药量。例如,对于胸径10~20 cm的杨树,用药量为20~30 mL/株;对于胸径21~30 cm的杨树,用药量为30~40 mL/株。根据病虫害发生规律和防治要求,选择适宜的用药时机。对于杨树食叶害虫的防治,一般选择在成虫羽化高峰期或幼虫孵化期用药。对于杨树腐烂病和溃疡病,一般选择在春季和秋季进行预防用药。技术人员还应根据药剂特性和病虫害发生部位,选择适当的施药方式。例如,对于杨树蚧类害虫,可以采用刮除或涂毒环的方法进行防治;对于杨树溃疡病,可以采用涂抹或注射的方法,将药剂直接用于病斑部位。在使用化学药剂时,应注意安全管控,避免对人体和环境造成危害。同时,要遵循农药使用说明书上的用药指南,不可随意加大用药量或改变使用方式。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