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阳县南方早熟梨周年管理技术

作者: 秦忠明 覃秀顺 周艳霞 李顺辉 陆超

灌阳县南方早熟梨周年管理技术0

摘 要:灌阳县是广西壮族自治区南方早熟梨的主产区。调查后发现,灌阳县南方早熟梨在整形修剪、施肥、病虫害防治等生产环节存在技术落实不到位的问题。对南方早熟梨的提质增效技术(包括整形修剪、施肥、花果期管理、促进花芽分化、病虫害防治、套种绿肥等)进行试验示范,从而总结出一套适宜灌阳县的南方早熟梨周年管理技术,以期为灌阳县南方早熟梨生产提供技术支持。

关键词:南方早熟梨;周年管理;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S661.2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4-7909(2024)9-62-4

DOI:10.19345/j.cnki.1674-7909.2024.09.013

0 引言

梨是我国原产果树之一,栽培历史悠久,且分布范围广[1]。我国梨的栽培面积和产量均居世界首位[2]。南方早熟梨是指适宜在长江流域及以南地区生长的早熟梨品种群[3-4],果实成熟期一般为6月中旬—8月中旬。由于我国南方地区气温高、早春回暖快,同一梨品种的成熟期在南方要比北方提前1个月左右(北方梨的成熟期一般在9—10月),因而南方早熟梨正好可以填补梨果供应淡季、需求旺季的空白期[5],具有较高的栽培效益。

广西壮族自治区(以下简称“广西”)桂林市灌阳县已有300多年的南方早熟梨种植史,是广西梨种植大县,种植面积为3 333 hm2,主要栽种的梨品种有翠冠、灌阳雪梨、黄花梨,新世纪、桂花梨、丰水梨等,成熟期为6—8月。其中,灌阳雪梨获得 “广西名牌产品”称号、农业农村部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并获准农业农村部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近年来,灌阳县春季多雨、夏季高温高湿、秋季干旱、冬季偏暖等异常现象频发,且缺乏相对的科学栽培技术,管理粗放,在整形修剪、施肥、病虫害防治等生产环节存在管理不当等问题,导致灌阳县南方早熟梨生产过程中出现连年秋季返花、开花坐果少、产量低、果品质量下降、不耐贮藏运输、货架期短等问题。梨种植效益不断下降,导致果农种植梨树的积极性不断下降,使梨产业的健康发展面临巨大挑战。笔者基于多年栽培研究,总结出适宜灌阳县南方早熟梨各生育时期(休眠期、开花期、萌芽期、幼果期、果实膨大期、旺长期、生长后期、果实采收等)的周年管理技术,以期为种植户种植早熟梨提供技术支持。

1 休眠期管理

1.1 冬季整形修剪

冬季修剪要在梨树秋季落叶后至萌芽前进行,一般为12月中旬至次年2月底。冬季修剪可促进植株营养生长,增强梨树的整体生长势。

幼树修剪以整形为主,定干高度为60~80 cm,留主枝3~4条,并拉成45°角,使其分布均匀。灌阳县雨水多、光照条件差,为了使树体通风透光,整形修剪时宜采用单层开心形。

成年树冬季修剪以疏除、短截、回缩为主,剪除交叉枝、病虫枝、枯枝,疏剪密弱枝。旺树修剪要多放少疏、只疏不堵;弱树修剪要多截少放、重缩轻疏;中庸健壮树要适度修剪,保持树势,并对内膛直立枝应进行疏除或短截。对有生长空间的外部长枝应进行回缩,留20~50 cm;对枝组要做到选优汰劣、疏密适当、去老留新。冬季修剪要对树冠整体进行考虑,株间不交叉,行间留1 m的间隔,侧枝间隔为80~100 cm。修剪时应留适宜的花芽量,一般每株留200~300个花芽。若秋季返花导致花芽量不够时,在不影响树形的前提下,要尽量少剪或不剪花芽。

1.2 冬季清园

冬季修剪后至萌芽前对种植园进行清理,全园喷洒1次2~3 °Bé石硫合剂。石硫合剂是一种高效、广谱、低毒的矿物源农药,具有杀菌、杀虫、杀螨的功效,且成本低、防效好,深受果农喜爱。石硫合剂是将生石灰、硫黄粉、水按1∶2∶10的质量比使用生铁锅熬制而成的[6-7],熬制过程如下。先用少量水将硫黄粉在生铁锅中调成糊状,并将剩余水全部倒入,大火加热煮沸;再将生石灰缓慢放入煮沸的硫黄粉液中,不断搅拌,待生石灰充分溶解后,捞出未溶解的残渣,并记下水位线;接着大火熬煮,保持沸腾40~60 min,熬煮过程中要随时补充沸水;待药液变成红褐色时停火,冷却后用纱布滤去残渣,从而得到20~28 °Bé的石硫合剂原液。石硫合剂原液要用塑料或陶瓷容器密封保存,并存放在阴凉处。在药液上面倒少量机油或柴油,可隔离空气,防止其发生氧化,从而延长储存时间。此外,稀释后的药液不能储存。

波尔多液能有效防治病害,但直接与果面接触易产生药害,影响果实外观。因此,要在套袋后且不需防治虫害时喷施波尔多液。波尔多液要单独使用,不能与其他药物及肥料混合使用。喷药过程中若出现水药分离或产生沉淀的现象,要缓慢搅拌,使之混合均匀。

使用前要测量石硫合剂原液的波美度,并根据要使用的石硫合剂波美度来计算所需加水量,计算方法见式(1)。

所需加水量=(石硫合剂原液波美度÷施用石硫合剂波美度-1)×原液质量                                     (1)

石硫合剂宜在4~32 ℃时使用,可喷雾、涂干、涂抹伤口。应尽量单独使用石硫合剂,不能与酸性物质、有机磷、铜制剂混合使用。

1.3 施萌芽肥

于2月下旬—3月上旬,在花期前后施萌芽肥,每株施复合肥0.5~1.0 kg。在树冠滴水线处挖深30~40 cm、宽20~30 cm的环状或条状沟(长80~100 cm),并将肥料撒施在沟内,施肥后要及时覆土。

2 开花期和萌芽期管理

2.1 挂授粉枝

对缺乏授粉树或花量很少的果园,应剪取授粉花枝,并将其插在盛有营养液的瓶中,高挂在梨树上,从而提高授粉率。

2.2 病虫害防治策略

3月下旬,梨园主要有梨蚜、梨瘿蚊、梨锈病等病虫害,可用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1 500倍液+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0.3%复合肥液喷雾进行防治,不要使用代森锌、代森锰锌(会产生花皮果)。在花期、幼果期(3—5月)施用农药时,应降低药物浓度,以免产生药害。

南方早熟梨每年要喷药13~15次。根据天气、梨树生育时期、病虫害发生情况调整用药种类,南方早熟梨生长期主要病虫害及化学防治方法见表1。根据建议用药时间和农药组合进行整体防治,能较好地完成南方早熟梨病虫害防治工作,使梨树不提早落叶,促进花芽分化,秋季不返花、少返花,主干主枝上的病斑自然脱落或不再发展,使树干表皮光滑、有生机,树势健壮,为来年的稳产丰产打下基础。

3 幼果期管理

3.1 疏果

于清明节后至4月底前,按照留优去劣的原则对梨树进行疏果,去多留单,去小留大,去果柄短留果柄长,去朝天果留侧方果、下方果,及早疏除病虫果、畸形果。控制好全树的留果量,3~4 a的梨树留果50~100个/株,5 a及以上的梨树留果150~350个/株。

3.2 追肥

根据品种和树势,于4—6月追施复合肥2~3次,可在雨前将肥料撒施在地面上。根据坐果多少及树冠大小,每次在树冠滴水线附近撒施复合肥0.2~0.5 kg/株。梨树缺钙会产生裂果和黑心果,可在4月中旬—5月下旬,结合喷药来喷施叶面钙肥2~3次,也可全园2 a撒1次石灰(每667 m2施用量为75~100 kg)。

3.3 雨季排水

4—6月为雨季,要注意果园排水,应提前安装好排水系统,并确保行沟排水通畅。当果园出现积水时,应及时排水。

3.4 病虫害防治

4月份,梨园主要有梨蚜、梨瘿蚊、梨木虱、蚧壳虫、天牛等虫害及轮纹病、黑星病、褐斑病、炭疽病、梨锈病等病害。于4月中旬,用10%联苯菊酯乳油3 000倍液+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0.3%复合肥液喷雾进行防治;4月下旬,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3 000倍液+3%阿维菌素2 000倍液+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0.3%复合肥液喷雾进行防治。

4 果实膨大期管理

4.1 果实套袋

套袋能改善果实外观品质,并减少病虫害发生和农药污染。套袋时间会对果实外观品质产生较大的影响:过早会影响幼果膨大,成熟后果皮颜色偏淡,采收后果皮易变黑;过晚会导致果皮粗糙、斑点多。灌阳县种植的褐皮梨可于5月进行套袋,青皮梨可于5月15—25日套袋。套袋时,选用外纸内膜双层袋。套袋前喷施20%苯醚甲环唑可湿性粉剂3 000倍液+2.5%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3 000倍液1次,待药液干后再进行套袋。

4.2 施钾肥

对3~6 a的春梢叶片大而薄的梨树,可于5月中下旬每株追施0.1~0.2 kg硫酸钾;6 a以上的梨树每株追施0.25~0.50 kg硫酸钾,且树势旺的树要多施钾肥。施用钾肥过多会导致青皮梨易裂果,可采用叶面喷施的方式。适量增施钾肥还能有效提高梨树的抗病能力。

4.3 病虫害防治

5月份,梨园主要有梨蚜、梨瘿蚊、梨木虱、梨小食心虫、天牛等虫害及轮纹病、黑星病、褐斑病、炭疽病等病害。天牛防治措施如下:于4月底—5月初,将树干基部40 cm以下涂白。涂白剂为10%石灰水+(1~2 °Bé)石硫合剂,能有效减少天牛卵的数量。

此外,于5月上中下旬各用药1次,能有效防治病虫害。于5月上旬喷施3%啶虫脒乳油2 000倍液+2%阿维菌素乳油2 000倍液+20%苯醚甲环唑可湿性粉剂3 000倍液+0.3%复合肥液喷雾进行防治,5月中旬喷施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3 000倍液+12.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2 000倍液+0.3%复合肥液喷雾进行防治,5月下旬喷施2%甲维盐2 000倍液+40%氟硅唑乳油5 000倍液+0.3%复合肥液喷雾进行防治。5—7月是防治病虫害的关键时期,用药要及时、细致、全面。

5 旺长期管理

5.1 夏季修剪

夏季修剪宜轻剪,适当疏除部分内膛过密的丛生枝条;对1个梨芽萌发的多个枝条,要留2~3个枝条;对留作更新枝组的长放枝条,要选择合适角度斜拉固定。在6—7月,结合喷药叶面喷施钾肥,可控制树体旺盛生长,促进花芽分化。

5.2 病虫害防治

6月份,梨园主要有红蜘蛛、梨瘿蚊、梨木虱、梨小食心等虫害及轮纹病、黑星病、褐斑病、炭疽病等病害。在每片叶上的红蜘蛛为4头时进行防治。6月上旬,喷施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1 500倍液+12.5%腈菌唑乳油1 500倍液+0.4%磷酸二氢钾溶液进行防治;6月下旬,喷施2.5%溴氰菊酯乳油2 000倍液+30%乙螨唑悬浮剂4 000倍液+80%代森锰锌800倍液+0.3%磷酸二氢钾溶液进行防治。

6 生长后期管理及果实采收

6.1 病虫害防治

7月份,梨园主要有梨小食心虫、轮纹病、黑星病、褐斑病、炭疽病等病虫害。7月上旬,可喷施2.5%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3 000倍液+ 40%氟硅唑乳油5 000倍液+0.3%磷酸二氢钾溶液喷雾进行防治;7月下旬,可喷施1∶2∶250波尔多液1次。根据果实采收期安排病虫害防治时间,果实采收前15 d要停止用药。

6.2 果实采收

当果实色泽和风味均达到该品种最佳标准时进行采收,而要长途运输的果实应适当早采。应选择在晴天凉爽时采收,按照先下后上、先外后内的顺序进行采摘,采收时将果袋一同采下,并轻拿轻放,避免机械损伤。采收后,应及时将果实运回室内,并进行分级处理。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