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硒肥处理对水稻生长及硒富集效果的影响

作者: 杨彬 刘晓新 冼进强 岑延新 顾纹铨

不同硒肥处理对水稻生长及硒富集效果的影响0

摘 要:以水稻品种“百香139”为试验对象,共设3种硒肥处理(亚硒酸钠、氨基酸螯合硒营养液肥、绿维康·有机富硒液体肥)及1个清水对照处理,研究不同处理对水稻生长及产量指标、硒富集效果及种植经济效益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喷施硒肥可使水稻的有效穗数、每穗粒数、千粒重及产量、种植经济效益增加,并能有效提高水稻地上各部位的硒含量,且不同部位硒含量由高到低依次为茎秆、叶片、糙米、精米。综合考虑多个因素后,认为喷施氨基酸螯合硒营养液肥后的水稻产量及种植经济效益最高,且水稻各部位富硒效果最佳,是最适宜贵港市港南区水稻生产的硒肥处理方式。

关键词:硒肥;水稻;生长;产量;硒富集

中图分类号:S511.2+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4-7909(2024)9-78-3

DOI:10.19345/j.cnki.1674-7909.2024.09.018

0 引言

硒是人体必需的一种微量元素,也是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的活性成分,不仅能增强人体免疫力,还能预防癌症、抑制氧化、延缓衰老,且会对重金属的毒性产生拮抗作用,而硒摄入过量或不足均会对人体健康产生较大影响[1-2]。目前,我国约有1亿人存在硒摄入不足的问题。人体无法直接合成硒,植物是人类摄取硒的直接来源。因此,通过施用硒肥提高作物中的硒含量,是解决我国居民低硒问题的最有效途径之一[3]。

近年来,已有学者研究外源施硒对作物栽培的影响。马洁等[4]研究发现,在低硒区采用外源硒补给方式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植物体内硒的富集,且叶面喷施硒肥的效果要好于施用富硒微肥胶囊;缺硒区采用外源硒处理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水稻产量,还能提高水稻叶片及稻米中的全硒含量。郑志武等[5]研究发现,增硒保果丰产素、油茶增硒型1号、油茶增硒型2号、油茶增硒型3号、油茶增硒型4号均能提高油茶的硒含量,2 a内经过3个基地、2家检测单位4批次检测,油茶的硒含量为0.111 5~1.136 7 mg/kg,增幅为227.9%~2 755.9%。殷金岩等[6]研究发现,在马铃薯生产过程中施用适量的保水缓释硒肥、生物碳基硒肥、硒酸钠硒肥(0.379 kg/hm2),马铃薯的产量能提高4.87%~5.44%,粗蛋白含量能增加 12.18%~20.03%,还原糖能提高6.45%~12.90%,维生素C含量能提高-0.54%~3.11%,有机硒转化率能增加13.00%~15.10%,淀粉含量增加-0.73%~1.12%。为了提高贵港市港南区种植的水稻的硒含量,笔者于当地进行田间试验,以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于广西壮族自治区贵港市港南区开展试验。该地年平均气温为21 ℃,年平均降水量为1 500 mm。试验地前茬作物为水稻,土壤为黏度黄壤,pH值为7.7,土壤有机质含量为52.7 g/kg、水解氮含量为185 mg/kg、有效磷含量为10.1 mg/kg、速效钾含量为129 mg/kg、硒含量为0.58 mg/kg。

1.2 试验材料

试验用水稻品种为“百香139”,试验用硒肥有化学纯亚硒酸钠(纯度为99.5%,购自甘肃省白银市有色金属矿业有限公司)、氨基酸螯合硒营养液肥(有效硒含量为0.2%,购自广西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绿维康·有机富硒液体肥(购自杨凌澳邦生物科学有限公司)。

1.3 试验设计

根据硒肥的不同,共设4个处理,分别为CK处理(清水对照,不施硒肥)、T1处理(亚硒酸钠,施用量为15 g/hm2)、T2处理(氨基酸螯合硒营养液肥,施用量为7 500 mL/hm2)、T3处理(绿维康·有机富硒液体肥,施用量为2 500 mL/hm2)。每个处理重复3次,共12个试验小区,每个小区面积均为18 m2。分别于水稻幼穗分化期、始穗期各喷施1次硒肥,在晴朗无风的下午将硒肥均匀喷施在叶片表面,且喷施前要在溶液中加入适量的植物油型喷雾助剂。各处理除施用的硒肥不同外,其他的田间管理措施均相同。

于2022年6月28日播种育秧,7月16日移栽,栽植密度为25.5万穴/hm2,插秧前施入600 kg/hm2的复合肥[m(N)∶m(P2O5)∶m(K2O)=15∶15∶15]作为基肥,秧苗返青后追施195 kg/hm2尿素、150 kg/hm2硫酸钾。

1.4 测量指标及方法

水稻成熟后,分别调查各试验小区的水稻株高、有效穗数、每穗粒数、结实率、千粒重等,并计算水稻折合产量。同时,取水稻植株地上部,采用原子荧光光谱法分别测量成熟期水稻茎秆、叶片、糙米及精米的含硒量。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处理对水稻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由表1可知,在不同处理下,水稻有效穗数、每穗粒数、千粒重及折合产量存在显著差异。其中,T1处理、T2处理、T3处理的水稻有效穗数均显著高于CK处理,且T2处理与T3处理的水稻有效穗数差异不显著;T2处理与T3处理的水稻每穗粒数差异不显著,平均值为129.97粒,且明显高于CK处理和T1处理(二者每穗粒数差异不显著,平均值为125.37粒);T2处理、T3处理的水稻千粒重较CK处理分别高出0.51 g、0.34 g,T1处理与CK处理的水稻千粒重差异不显著;不同处理下,水稻折合产量由高到低依次为T2处理、T3处理、T1处理、CK处理,且T2处理、T3处理、T1处理的水稻折合产量较CK处理分别高出23.76%、20.30%、3.98%。此外,不同处理下,水稻株高、穗长、结实率的差异不显著。在该试验中,水稻株高为103.61~105.42 cm、穗长为20.94~21.75 cm,结实率为81.06%~81.86%。

2.2 不同处理对水稻硒富集效果的影响

由表2可知,不同处理下,水稻茎秆、叶片、糙米、精米的含硒量均存在显著差异。不同处理下,水稻茎秆的含硒量以T2处理最高(0.42 mg/kg)、T3处理最低(0.20 mg/kg,与CK处理差异不显著);水稻叶片的含硒量以T2处理最高(0.26 mg/kg),以CK处理最低(0.09 mg/kg);水稻糙米的含硒量以T2处理最高(0.20 mg/kg),以CK处理最低(0.10 mg/kg);水稻精米的含硒量以T2处理与T3处理最高(二者均为0.12 mg/kg),以CK处理最低(0.08 mg/kg)。

2.3 不同处理对水稻种植经济效益的影响

由表3可知,不同处理下,水稻种植经济效益由高到低依次为T2处理、T3处理、T1处理、CK处理,且T2处理、T3处理、T1处理较CK处理分别增收9 115.56元/hm2、8 748.88元/hm2、4 566.68元/hm2。

3 结束语

硒元素对维持动物机体内稳定具有重要作用,可为动物各项生理及生化功能的稳定发挥提供保障。在植物生长过程中,喷施外源硒制剂有助于提高植物各个部位的硒含量;动物在摄入含有硒元素的植物后,可补充体内硒元素,以满足正常需求[7-8]。因此,研究硒肥的施入对水稻生长及硒富集效果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已有学者对硒肥在水稻生产中的应用进行研究。张有利等[9]研究发现,叶面喷施富硒元酵母能增加水稻千粒重,从而提高水稻产量,但对有效穗数、每穗粒数、结实率、株高及穗长的影响不显著。肖时运等[10]研究发现,施用硒肥能提高水稻的结实率及千粒重,从而提高水稻产量。笔者研究发现,喷施硒肥能增加水稻有效穗数、每穗粒数、千粒重及产量,但对水稻株高、穗长、结实率无显著影响。水稻不同部位吸收、富集硒元素的能力不同,导致水稻各部位的硒含量存在一定差异。王茂辉等[11]研究发现,在水稻分蘖期、齐穗期叶面喷施生物纳米硒,水稻地上部的硒富集效应明显,不同部位硒含量由高到低依次为茎秆、叶片、糙米、精米,这与笔者的试验结果一致。

综上所述,笔者通过试验研究亚硒酸钠、氨基酸螯合硒营养液肥、绿维康·有机富硒液体肥对水稻生长及硒富集效果的影响,发现氨基酸螯合硒营养液肥对水稻产量及种植经济效益的提升最高,且水稻各部位富硒效果最佳,是最适宜贵港市港南区富硒水稻生产的硒肥。

参考文献:

[1]高宇,刘志坚.宁夏长山头富硒区土壤硒地球化学特征研究[J].地球与环境,2017,45(6):628-633.

[2]FORDYCE F M.Selenium deficiency and toxicity in the environment [C]//OlleSelinus.Essentials of Medical Geology.Revised Edition. Uppsala:Springer,Dordrecht,2013:375-416.

[3]BOLDRIN P F,FAQUIN V,RAMOS S J,et al.Soil and foliar application of selenium in rice biofortification[J].Journal of Food Composition and Analysis,2013,31(2):238-244.

[4]马洁,王翰霖,侯晓宁,等.外源硒对水稻抗氧化酶活性、产量及其体内硒含量影响的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21,37(6):9-15.

[5]郑志武,颜送贵,王光勇,等.不同硒肥对油茶硒含量的影响试验[J].农业开发与装备,2024(1):148-150.

[6]殷金岩,耿增超,李致颖,等.硒肥对马铃薯硒素吸收、转化及产量、品质的影响[J].生态学报,2015,35(3):823-829.

[7]龙丽.喷施不同浓度硒肥对水稻产量及品质的影响[J].中国农业文摘—农业工程,2024,36(2):78-82.

[8]王兆双,涂书新,熊双莲,等.土壤硒水平和硒肥对水稻硒含量、抗氧化反应及干物质积累的影响[J].核农学报,2015,29(12):2375-2384.

[9]张有利,徐常健,蒋志慧,等.不同富硒酵母对水稻硒吸收分配和品质的影响[J].中国土壤与肥料,2021(3):214-219.

[10]肖时运.湖南省稻田硒含量及硒肥施用效果[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04(2):212-214.

[11]王茂辉,李珂清,萧洪东,等.喷施不同硒肥对水稻生长及硒富集的影响[J].南方农业,2022,16(13):82-85.

作者简介:杨彬(1988—),男,本科,农艺师,研究方向:富硒农业开发与技术推广、农用地安全利用技术研究与示范、生态农业研究与推广。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