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户参与农业研学旅行基地发展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 刘一帆 刘志有

农户参与农业研学旅行基地发展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0

摘 要:农户作为乡村重要组成部分,在乡村发展研学旅行基地的过程中,农户的参与程度至关重要。基于计划行为理论,从农户的角度出发,探寻影响伊宁市园艺场农业研学旅行基地发展行为的各项因素。研究结果显示,主观规范、行为态度、知觉行为控制、行为意向4个影响因素均对农户的参与行为产生了显著影响,并通过了检验。基于此,指出农户参与行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农户参与行为;农业研学旅行基地;计划行为理论;结构方程模型

中图分类号:F59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7909(2024)17-64-5

DOI:10.19345/j.cnki.1674-7909.2024.17.012

0 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追求逐渐提高,将更多的精力与时间投入到追求更好的生活质量,从而也推动了我国旅游业的发展。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将符合要求的乡村旅游休闲项目纳入科普基地和中小学学农劳动实践基地范围。乡村振兴战略强调要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坚持乡村全面振兴,不断促进城乡融合发展,以实现乡村现代化为目标,这体现在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等多个方面。乡村旅游的发展能够延伸产业链,加速乡村生态环境改善和经济效益提升。该研究以伊宁市园艺场为例,从农户视角出发,探寻农业研学旅行基地发展过程中农户参与此行为的影响因素,该研究采用计划行为理论来构建理论模型,并运用结构方程系统分析影响农户参与行为的机制。在此基础上,指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建议,旨在更好地推进乡村振兴,并拓宽农户增收渠道。

1 数据来源与检验

1.1 数据来源

该研究的数据由笔者2023年5—9月在研究区域伊宁市园艺场实习期间进行收集。运用线上与线下结合的方式,线下共发放300份问卷,线上共发放101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344份,有效问卷占比86%。

问卷内容共3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农户家庭特征基本信息,包括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职业、主要收入来源、家庭年收入等[1];第二部分为农户参与现状统计,包括您是否愿意参与农业研学旅行基地发展等,第三部分基于计划行为理论模型构建参与行为影响因素问题。从主观规范、行为态度、知觉行为控制、行为意向4个自变量[2-5],参与行为因变量进行题目设置,并采用李克特量表按5、4、3、2、1进行反向赋值,并计算不同题目的得分,共计21道题,如表1所示。

1.2 样本基本特征

受访者基本信息:男性181人、女性163人,年龄集中在41~50岁的共155人,占比45.06%;教育程度小学及以下居多,占比35.47%,共122人。从家庭年收入来看,收入在5万~7万元者居多。总体来看,样本数据具有一定代表性。

1.3 量表的信度和效度检验

由表2可知,潜变量主观规范、行为态度、知觉行为控制、行为意向、参与行为的Cronbach's α值分别为0.804、0.869、0.804、0.875、0.767,均大于0.7。这表明量表具有很高的可信度。

由表3可知: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巴特利特球形度检验显著(P值为0.000);KMO值分别为0.797、0.814、0.786、0.819、0.697。

2 结构方程模型

2.1 研究假设

该研究基于计划行为理论构建结构方程模型框架,从主观规范、行为态度、知觉行为控制、行为意向4个方面对农户参与农业研学旅行基地发展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提出以下假设:

假设1:农户的主观规范对行为意向具有显著影响。

假设2:农户的行为态度对行为意向具有显著影响。

假设3:农户的知觉行为控制对行为意向具有显著影响。

假设4:农户的主观规范对行为态度具有显著影响。

假设5:农户的行为态度对知觉行为控制具有显著影响。

假设6:农户的知觉行为控制对参与行为产生显著影响。

假设7:农户行为意向对参与行为产生积极影响。

假设8:农户行为意向在主观规范、行为态度、知觉行为控制和参与行为之间具有中介作用。

2.2 模型构建

该研究使用AMOS26.0软件构建结构方程模型的路径图,导入数据并分析,结果如图1所示。

2.3 拟合度检验

该研究采用RMSEA、GFI、AGFI、NFI、IFI等10种拟合指数作为模型拟合度的判断标准共同评价模型,如表4所示。由表4可知,模型各项适配度检验指标均符合评价标准,说明结构方程模型与样本数据的契合度很高,可继续进行建模分析。

由表5,得出假设检验结果如下。

当主观规范与行为意向的标准化路径系数达到0.596时,H1是成立的:农户的主观规范对行为意向具有显著影响;当行为态度与行为意向的标准化路径系数达到0.327时,H2是成立的:农户的行为态度对行为意向具有显著影响;当知觉行为控制与行为意向的标准化路径系数达到0.169时,H3是成立的:农户的知觉行为控制对行为意向具有显著影响;当主观规范与行为态度的标准化路径系数达到0.527时,H4是成立的:农户的主观规范对行为态度具有显著影响;当行为态度与知觉行为控制的标准化路径系数达到0.168时,H5是成立的:农户的行为态度对知觉行为控制有显著影响;当知觉行为控制对参与行为的标准化路径系数达到0.268时,H6是成立的:农户的知觉行为控制会对参与行为产生显著影响;当行为意向与参与行为的标准化路径系数达到0.212时,H7是成立的:农户行为意向对参与行为产生积极影响。

2.4 中介检验之Bootstrap法

该研究根据计划行为理论构建农业研学旅行基地发展农户参与行为理论模型,由于自变量主观规范、行为态度对参与行为有一定程度的影响,且中介变量行为意向也影响参与行为,因此需要运用Bootstrap法进行检验。温忠麟的中介效应检验程序通过判断回归系数a与回归系数b的乘积(即a*b)的95%置信区间是否包括数字0来确定中介效应的存在与否。如果95%置信区间不包括数字0,则说明具有中介作用;如果95%置信区间包括数字0,则说明没有中介作用。下列通过Bootstrap法可得以下结论。

2.4.1 主观规范与行为意向和参与行为中介检验

由SPSS 26.0软件分析可得,行为意向在主观规范与参与行为之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其中效应总值为0.263,a*b的中介效应值为0.077,直接效应值为0.186,置信区间为0.031~0.121。根据输出结果可得,主观规范通过行为意向影响参与行为,如表6所示。

2.4.2 行为态度与行为意向和参与行为的中介检验

根据SPSS 26.0软件分析,行为意向在行为态度与参与行为之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其中效应总值为0.321,a*b的中介效应值为0.250,直接效应值为0.288,置信区间为0.016~0.050,根据输出结果可得行为态度通过行为意向影响参与行为,如表7所示。

2.4.3 知觉行为控制和行为意向和参与行为的中介检验

根据SPSS 26.0软件分析,行为意向在知觉行为控制与参与行为之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其中效应总值为0.236,a*b的中介效应值为0.053,直接效应值为0.183,置信区间为0.015~0.098。根据输出结果可得,知觉行为控制通过行为意向影响参与行为,如表8所示。

2.5 假设验证结果分析

经过前小节样本数据检验和模型拟合度检验,对模型进行修正,最终得出结果。假设验证结果如表9所示。

3 农业研学旅行基地发展农户参与行为的对策建议

笔者基于计划性行为理论和该研究构建的模型,并考虑了影响农户参与行为的主要因素,主要从主观规范、行为态度、知觉行为控制和行为意向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策略建议,旨在提高农业研学旅行基地建设中农户的参与热情。

3.1 农业研学旅行基地发展需提升农户行为意向

为了提高农户参与建设的意识,并激发参与热情,相关部门可以主动收集农户的反馈和建议,并据此制订具体的实施计划,确保农户感受到被重视和真正参与其中。这些措施的执行,可以增强农户的自我认知,提高他们的自我意识,进而增强他们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从而激发他们的参与热情。例如,举办传统的节日活动,可以加强农户之间的集体认同感,缩短农户与管理实体之间的沟通距离,促进农户在思想和认知上相互交流,从而共同推动农户更好地参与各种行为。同时,相关部门应对农业研学旅行基地的建设规则和制度进行完善,并向公众和农户公开,以激发他们的参与意愿。主要的公开方式包括村内的广播、文化广场的电子显示屏、喇叭及村民大会,以此确保农户能够及时了解重要的信息和活动的政策。为了激发农户对农业研学旅行基地建设的热情,相关部门还需要完善信息反馈的标准,确保能够及时听取并处理农户的反馈,重视他们的建议,并赋予他们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3.2 农业研学旅行基地发展需促进农户主观规范、知觉行为控制

为了提高服务质量、明确各自的职责和权利,并进行相关政策的宣传,相关部门应积极行动。为了加强农业研学旅行基地建设中农户的主观规范和知觉行为控制,相关部门需要对农户加强研学相关政策的宣传力度,让他们了解参与研学基地发展的好处;积极吸引企业参与,完善相关机制建设;制订年度培训学习计划,加强干部队伍的教育培训,提高其业务水平和服务水平。从理论上讲,让农户认识到在农村建立农业研学旅行基地的益处,并在思维上改变他们的观点,可以推动农业研学旅行基地的进一步建设和发展。农户的需求是否能够迅速且有效地得到满足,将直接影响到农户参与热情和主动性的高低。因此,乡镇政府应当主动回应农户面临的问题,并提供解决方案。这要求乡镇政府进一步优化和完善现代化的服务管理体制,建立更加流畅、高效的诉求反馈机制,以确保农户需求能够得到迅速和有效的解决。在考虑当地具体状况的基础上,相关部门应当构建一个健全的会议参与机制,确保会议顺利进行,并及时为农户提供问题解决方案,从而激发他们参与建设的热情。

3.3 农业研学旅行基地发展需激发农户参与行为的实施

政府、企业和村集体需要持续关注农户对该基地建设的态度和行为,密切关注他们在建设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并及时采取措施解决他们的疑虑。这样,农户才能真正感受到多方的关心和支持。同时,企业需要提供良好的社会服务,而政府则需要起到监督作用,以增强农户的归属感和信心。政府还应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如奖励机制,以激发不同群体的参与热情;完善现有的党员制度,鼓励党员走在前列,进而激发大众的参与热情;为了鼓励其他农户参与,可以推行优秀农户表彰机制和优秀家庭评价制度。

参考文献:

[1]方俊棠,陈孔艳,宋嘉怡.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乡村振兴背景下广东省农村建设满意度影响因素分析[J].农村经济与科技,2023,34(20):190-193.

[2]殷丹丹.山东省高校体育专业学生社区体育志愿服务意向的影响因素研究[D].济南:山东体育学院,2020.

[3]袁月.重庆市农村公路管护中的农户参与意向及引导对策研究[D].重庆:重庆交通大学,2020.

[4]马丽霞.农户电商渠道选择行为及影响因素研究[D].沈阳:沈阳农业大学,2018.

[5]孙天合,马彦丽,孙永珍.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提高社员有效参与的行为意向研究[J].农业技术经济,2021(11):130-144.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