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东县绿棋楠沉香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探讨

作者: 廖远芳 李汉东 谢尚山

摘 要:概述惠东县推进绿棋楠沉香产业发展现状,分析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具体问题提出科学制订全产业链发展规划、规范产业发展、利用好政策支持和拓宽产品流通渠道等对策,以期推进惠东绿棋楠沉香产业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绿棋楠沉香;林业;惠东县

中图分类号:F3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7909(2024)17-69-4

DOI:10.19345/j.cnki.1674-7909.2024.17.013

0 引言

棋楠沉香,一片万钱。原产于广东省惠州市惠东县的绿棋楠沉香系列优良品种,凭借结香快、品质好、产量高、易管理等优良特性,经过多年的挖掘推广,已成为沉香种植品种中的“香饽饽”,前景可期,被誉为沉香界的“新贵”。作为惠东县的“天赐之宝”,惠东县把发展绿棋楠沉香产业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深入推进“百千万工程”的重要举措,着力培育百亿级绿棋楠沉香产业,并打造中国“绿棋楠之乡”品牌。2023年9月,全国沉香产业发展研讨会在惠东县举行,会议全方位探讨了我国沉香产业和惠东绿棋楠沉香产业的发展现状和未来发展方向。截至目前,惠东县有沉香企业128家,沉香种植户118户,沉香种植面积达2 667 hm2,其中绿棋楠沉香种植面积为867 hm2,加工产品涵盖线香、珠串、精油、沉香茶、沉香酒等种类,实现年产值近亿元。

1 沉香及绿棋楠沉香

沉香为瑞香科沉香属植物土沉香(俗称白木香)及同属其他植物含树脂的木材,是我国传统名贵药材[1]。有关沉香的最早记载可追溯到晋代嵇含所著的《南方草木状》,到了宋代,沉香文化已经非常繁荣。沉香极具药用、食用、香用、器用及收藏价值,已有上千年的应用历史。能产生沉香的树木种类较多,广泛分布在北回归线以南地区[2]。按树种划分,这些树木主要有白木香树、蜜香树、鹰木香树等;按地域划分,则大致可分为惠安系(主要分布在中国海南省、老挝、越南、柬埔寨一带)、星洲系(主要分布在新加坡、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一带)及莞香系(主要分布在中国两广地区一带)。其中,棋楠以其卓越的品质而著称,主要出自莞香系。棋楠依据香味、外观又可细分为白棋楠、绿棋楠、紫棋楠、黄棋楠、红棋楠、黑棋楠等6个类别,其中绿棋楠为棋楠中最珍稀的种类,主要分布在北回归线以南区域(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福建省等地)。

2 广东省沉香产业发展现状

改革开放后,广东省的沉香产业发展迅速,特别是粤西地区形成了多个沉香专业镇,惠东沿海及白盆珠镇、多祝镇一带出现专门上山采香的“香农”,他们将采集的沉香转售药材公司和制药厂。随着野生沉香资源的日渐枯竭,1999年,沉香树被列为国家二级保护野生植物,禁止采挖野生沉香后,广东省很多地方开始人工种植白木香,但早期种植的传统白木香,种植10 a以上才可开展人工结香,种植时间长,投入大,结香过程不确定(时间、产量和品质均不稳定),这些问题导致沉香产业一度陷入困境,高级沉香几乎被国外垄断。直至近10 a前,惠东沿海地区发现了绿棋楠沉香这一优质品种,其树芯结香,油脂丰润,香韵奇特,符合古书中有关沉香之上品的记载。该系列品种种植3~5 a就可用普通电钻打孔结香,且结香速度快,品质好,产量高。通常在结香3 a后,其普遍可达到沉水品级。惠东县绿棋楠沉香系列优良品种的发现为原本因种植传统白木香而陷入困境的沉香产业带来了生机。随着其嫁接繁殖技术的成熟和推广,广东省各地迅速广泛种植绿棋楠,这一品种深受业界推崇,沉香产业也迎来发展机遇。目前,绿棋楠的人工种植密度约4 500株/hm2,种植5 a后开始打孔结香。据保守估算,打孔3 a后,每株可结香500 g,产值可达到750万元/hm2。有专家预测,未来30 a内,国内绿棋楠种植规模将达667 km2,将形成近万亿的产业规模。

3 惠东县发展绿棋楠沉香产业的条件

3.1 丰厚的历史底蕴

惠东县自古以来就是盛产天然沉香的地区,也是沉香顶级品种(绿棋楠)的原产地。清代纳兰常安所著《宦游笔记》记载:“迦南香一作琪南,出粤东海上诸山,即沉香木之佳者,黄蜡沉也。”据考证,粤东海上诸山就包括了惠东沿海一带(包括背海)山地。由此可以得知,惠东县拥有悠久的沉香历史,且其所产沉香品质上乘。

3.2 良好的自然条件

惠东县位于南亚热带北回归线南侧,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气候温暖,雨量充沛,自然条件得天独厚,十分适合天然沉香生长。惠东县地处粤东沿海,具有种植沉香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和临海湿润的气候条件,自古就是天然优质沉香的主要产地,更是我国绿棋楠的重要产区[3]。

3.3 丰富的土地资源

惠东县林地面积超2 467 km2,位列广东省各县(区)第6位,超过惠州市林地面积的1/3,海岸线长度超210 km,适宜种植绿棋楠沉香的林地面积达667 km2,沿海地区列入退桉改香计划的林地面积就有近67 km2,适宜沉香生长的土地资源十分丰富,为沉香产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3.4 巨大的发展前景

惠东县种植的绿棋楠油脂含量丰富。据检测,22批次结香10~18个月的惠东绿棋楠的乙醇提取物含量为21.45%~53.12%,平均值高达41.10%,其中大于30%的占90.9%[4]。惠东县绿棋楠作为沉香中的顶级品种,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多年的种植实践证明,在相同的种苗、同样的种植条件和结香时间内,惠东县沿海地区种植的绿棋楠所结的香比其他地区种植的质量更好,产量更高,更具有市场优势。因此,很多投资者纷纷前往惠东县,以期抢占这一商机。

4 惠东县绿棋楠沉香产业发展现状

4.1 加强领导统筹发展

4.1.1 强化组织领导

2020年初,惠州市做出发展大健康产业的重要部署,市政协将培育和促进沉香产业发展作为重点调研课题。惠东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并专门成立了惠东县绿棋楠沉香产业发展领导小组。该小组由县人大的1名副主任、县政府分管的1位副县长、县政协的1名副主席担任正副组长,成员由相关部门和各镇(街、区)负责人组成,统筹推进惠东县绿棋楠沉香产业发展。

4.1.2 强化企业协会带动作用

为了强化企业协会的带动作用,惠东县采取了以下措施。一是惠东县成立了沉香协会。该协会为沉香企业、藏家、商家、行家、香农提供了合作交流的平台。沉香协会充分利用行业协会的作用,有效发挥了沟通协调、监督、自律、服务、技术推广等职能。二是惠东县成立了国有企业惠东县绿棋楠发展有限公司,以其为“龙头”企业,带动各类主体形成合力,共同推动惠东县绿棋楠沉香产业朝着更大规模、更强实力、更健康可持续的方向发展。2022年,惠东县成功引进了上海东方香堂、广东沉香协会等有实力的企业和组织落户。三是惠东县在白花镇、稔山镇、巽寮湾镇、黄埠镇、铁涌镇、多祝镇、安墩镇、白盆珠镇等多个镇培育了沉香种植基地。这些基地通过“做给大家看,带着大家干,有钱大家赚”的示范效应,促进了惠东县沉香产业的发展。

4.1.3 强化行业管理

惠东县在加强行业管理和引导行业自律方面采取了双管齐下的策略。一方面,惠东县加强了种苗质量管理,并提供了专业的种植指导。为推广良种良法,组织开展了生产技能培训活动,首期嫁接技能培训30多人次。另一方面,惠东县加强了产品质量管理,对假冒伪劣等影响行业发展的行为进行了严厉的打击。

4.1.4 强化品牌打造

惠东县深度挖掘绿棋楠原产地史实,厚植绿棋楠沉香文化。为大力宣传推广惠东县绿棋楠,该县拍摄了《惠东绿棋楠沉香》宣传片,并印制了《中国绿棋楠之乡:惠东欢迎您》宣传册。惠东县组织沉香企业参加了“中国义乌国际森林产品博览会”和“第十一届中国(东莞)国际沉香文化产业博览会”,利用各种机会广泛推介,开展招商引资工作。通过这些措施,惠东县逐渐树立了绿棋楠的品牌形象,并显著提高了其品牌知名度。目前,业界已广泛认可“沉香产业发展看绿棋楠,绿棋楠发展看惠东”的观点。

4.2 科技先行,引领发展

4.2.1 加强技术合作

惠东县积极加强与相关专业机构和高等科研院所合作,分别与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木材工业研究所、热带林业研究所签订《沉香产业创新发展合作框架协议》。在此基础上,惠东县委托木材工业研究所开展绿棋楠沉香品质评价技术开发工作,并发布实施了惠东县《绿棋楠沉香团体标准》。同时,惠东县还聘请相关专家担任绿棋楠沉香产业发展顾问,为产业发展提供专业技术指导。

4.2.2 加强技术研究

惠东县成立了绿棋楠沉香研究中心,该中心专注于对沉香产业发展的全链条打造,包括绿棋楠沉香种质资源保护、育种选优、结香技术、精深加工、药用食用等方面。通过科学研究,该中心致力于推动惠东县绿棋楠相关标准的制定和实施,以实现标准化生产。此外,惠东县还与广东省中药研究所携手合作,共同开展绿棋楠沉香药用研究。

4.2.3 加强技术保护

在热带林业研究所的支持和指导下,并在市县人大政协的资金支持下,惠东县投入300多万元,在县属寨场山林场启动了“惠东绿棋楠及中国沉香种质资源异地保存库”建设项目。“惠东县绿棋楠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的申请已由国家知识产权局商标局受理。

4.3 用足政策保障发展

4.3.1 积极推进“退桉改香”

为促进绿棋楠沉香产业发展,惠东县相继出台了《惠东县发展沉香产业实施方案》《惠东县退桉改香实施方案》《惠东县绿棋楠沉香产业发展两年行动方案》等指导性和支持性文件,引导绿棋楠沉香产业规范有序发展。在这些政策的推动下,惠东县正有序推进稔山镇、铁涌镇、平海镇等区域的桉树6 a内退出经营,并重点鼓励沿海片区实施“退桉改香”项目,对参与“退桉改香”的种植户给予7 500元/hm2的奖励。在西枝江流域桉树改造二期方案中,当地也因地制宜,发展绿棋楠沉香产业。

4.3.2 规范种苗质量管理

惠东县印发了《加强沉香苗木生产经营管理的通知》,并严格落实《林木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管理办法》和《广东省种子条例》,强化对企业的日常监管,加强行业自律。为了进一步提升种苗质量,惠东县实行了绿棋楠种苗质量保证承诺制度,并建立了可溯源的标准化示范苗圃。惠东县还积极推动企业使用统一的种苗购销合同文本,并在合同中增加种苗质量保障条款,从而在法律层面强化对种苗质量的约束。

4.3.3 加大种植用地保障力度

种植绿棋楠沉香经营期一般需要30 a左右,惠东县早期种植的桉树或其他林木的租期普遍剩余10 a左右,导致林地出租者与经营者之间在承租期限上产生了矛盾。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惠东县从县级层面出台了“退桉改香”及林地租赁延期的相关政策。根据该政策,凡租地时间不足20 a的经营业主,有意“退桉改香”的,经协商,租地时间可延长至30 a。此外,惠东县还支持利用荒山种植绿棋楠沉香,以进一步加强种植用地保障。

4.3.4 做好产业服务保障

为了确保种植企业的设施用地需求得到满足,惠东县积极推动解决种植企业在建设巡更护道路、管护房、仓库、排灌设施等方面面临的问题。同时,惠东县强化与保险机构的合作联动,不仅落实了政策性种植沉香保险,还协调保险机构推出了针对绿棋楠沉香种植的商业保险,以进一步扩大保险的覆盖面。此外,惠东县还积极扩大企业投资渠道,引入国家储备林项目资金,并逐级申报拟建设绿棋楠沉香产业园,以期争取上级的产业政策和资金支持。

4.3.5 科学编制产业规划

惠东县立足长远,科学规划,组织编制了《惠东县绿棋楠沉香产业发展规划》,以确保种植、加工、贸易、研发等环节有效衔接,从而推动形成全产业链发展格局。

4·3.6 建立全产业链认证体系

惠东县在全国率先建立了绿棋楠沉香全产业链认证体系,即“一树一码”溯源系统。“一树一码”溯源系统为每一棵沉香树分配了专属的二维码,让每一棵沉香树都有了“身份证”。通过扫描这些二维码,消费者可以查阅到由惠东县沉香协会颁发的溯源码证书,证书中详细记录了树木的科目、科属、种植单位和地址等信息。这一举措,不仅极大地方便了沉香树的管理,同时也为沉香树后期进入交易市场提供了可靠的质量溯源保障。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