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美景度评价法的木质藤本植物景观评价

作者: 郑进辉 张菁怡 刘东蔚

0 引言

木质藤本植物是指有缠绕茎、攀缘茎且茎部木质化的植物统称,在城市园林绿化中常用作花架、廊架、墙体、拱门、栏杆等垂直绿化材料[1-2]。美景度评价法(简称SBE法)是依据心理物理学原理提出的一种量化分析方法,该方法以人的审美为核心,对景观进行量化分析判断与评价,是景观视觉质量评价的重要方法[3]。这种方法通过对景观进行评价、分析、研究,不仅能直观地反映和了解景观现状,分析景观要素及特点,也还能进一步分析景观变化规律。SBE法在初期主要应用于森林、水体、植物景观等进行综合量化与评价分析,随后逐渐扩展到对城市道路、公园等景观的评价[4]。研究运用美景度评价法,对不同生境条件下、不同植物配置的藤本植物地被景观进行评价,筛选出适用于石家庄地区木质藤本植物作为园林地被的最优景观模式,也为周边城市园林绿化提供参考。

1研究内容与方法

运用美景度评价法,研究通过拍摄不同生境条件下不同植物景观的照片,随后对照片进行标准化处理和筛选,以确保照片质量的一致性,组织评价小组对筛选后的照片进行打分,对打分后的原始数据进一步处理,最后选取并总结出景观效果最好的植物配置模式[5]。

1.1评价照片的采集

研究用于评价的照片拍摄于2024年8月中旬,具体采集时间为天气晴朗的14:00—15:00时段。拍摄时,镜头高度为人站立时的视角,采用横版构图,力求最大程度上准确反映实际的植物空间景观,同时注意避开人群和其他影响因素,以免影响对照片的客观评价[6-7]。研究共计采集了50余张照片,经细致对比,排除了30余张不合格或重复的照片,最终筛选出17张具有代表性的照片作为本次评价的对象。

1.2 评价过程

随机选取园林专业相关人员50人作为调查人员样本,利用问卷星平台,将17张照片以乱序的形式编号排列并插入,通过网络问卷方式进行评判,最大程度地减少评判者的审美疲劳。在问卷调查开始之前,向参与人员简要说明问卷的目的及注意事项。以美景度作为衡量标准,采用5分制打分(见表1),要求调查人员对筛选后的17张评价照片逐一打分。收取全部问卷后,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从而计算出每张景观照片的SBE值。

基于美景度评价法的木质藤本植物景观评价0
表1美景度评分标准表

美景度值计算,见式(1)。

基于美景度评价法的木质藤本植物景观评价1

式(1)中: M 表示得分值; i 表示该分值的评分人数; N 表示参与评分的总人数。

2 结果与分析

2.1不同群落的景观及植物配置模式

首先对17个样方植物种类及植物配置模式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见图1一图3。如图1所示,全郁闭环境下,小叶扶芳藤、凌霄、大叶扶芳藤、花叶络石、常春藤生长状况良好,上层植物以乔木密林为主。如图2所示,半郁闭环境下,常春藤、大叶扶芳藤、鸡矢藤、凌霄、五叶地锦、小叶扶芳藤生长状况良好,上层植物以乔灌木组合为主。如图3所示,全光照环境下,花叶蔓长春、鸡矢藤、金银花、络石、五叶地锦、小叶扶芳藤、生长状况较好,上层无植物。

2.2不同配置景观美景度分析

根据调查问卷结果,计算得出17张景观照片的SBE值,对不同环境下地被景观进行评价分析,见表2。表2中的序号代表不同的植物配置模式,QY-1为国槐密林 + 小叶扶芳藤、QY-2为国槐密林 + 凌、QY-3为国槐密林+大叶扶芳藤、QY-4为国槐密林 + 花叶络石、QY-5为国槐密林 + 常春藤、BY-1为油松 + 海棠+常春藤、BY-2为海棠 + 大叶扶芳藤、BY-3为国槐 + 油松 + 鸡矢藤、BY-4为山桃 + 凌霄、BY-5为龙爪槐 基于美景度评价法的木质藤本植物景观评价2 五叶地锦、BY-6为金叶槐 + 木槿 + 小叶扶芳藤、QG-1为花叶蔓长春、QG-2为鸡矢藤、QG-3为金银花、QG-4为络石、QG-5为五叶地锦、QG-6为小叶扶芳藤。

基于美景度评价法的木质藤本植物景观评价3
图1全郁闭环境下不同藤本地被植物景观(5组)
基于美景度评价法的木质藤本植物景观评价4
图2半郁闭环境下不同藤本地被植物景观(6组)
基于美景度评价法的木质藤本植物景观评价5
图3全光照环境下不同藤本地被植物景观(6组)

由表2可知,全郁闭环境下,5种植物配置景观得分差异不大。在国槐密林生境下,其中小叶扶芳藤用作地被的景观效果最好、得分最高,其次是大叶扶芳藤、凌霄、花叶络石,常春藤得分最低,可能与地被覆盖效果较差有关。半郁闭环境下,6种植物配置景观得分差别较小,整体景观效果较好,得分结果依次为海棠 + 大叶扶芳藤、油松 + 海棠 + 常春藤、龙爪槐 + 五叶地锦、金叶槐 + 木槿 ?+ 小叶扶芳藤、国槐 + 山桃 + 凌霄、国槐 + 油松 基于美景度评价法的木质藤本植物景观评价6 鸡矢藤;全光照环境下,6种植物配置景观得分整体偏低,景观效果一般或偏差,相对来说得分最高的为鸡矢藤,其次为花叶蔓长春、小叶扶芳藤、五叶地锦,金银花和络石景观效果最差。由表2可见,国槐密林 基于美景度评价法的木质藤本植物景观评价6 小叶扶芳藤的景观配置模式,在50位评价者中有28人评价为非常好看、17人评价为好看,深受评价者喜爱。这表明该模式景观效果突出,具有可推广性。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页码:xckj20242030.pd原版全文

基于美景度评价法的木质藤本植物景观评价8
表2不同环境下不同植物配置模式的美景度评价结果表

2.3小结

通过拍摄不同生境下不同植物配置的景观照片,筛选出17张景观照片,运用SBE美景度研究评价法,通过线上调查,让50位评价者进行打分。经综合评价,发现“国槐密林 ?+ 小叶扶芳藤"的景观配置模式,深受评价者喜爱。该模式景观效果突出,具有可推广性。

3效益分析

3.1景观效益显著

通过推广木质藤本植物的应用,尤其是将其作为园林地被使用,利用木质藤本植物的可蔓延性、一定的年生长量及较短的成坪周期,该类植物能有效覆盖地面,防止黄土裸露、地面斑秃等现象等发生,同时解决冷季型草坪的季节性斑秃和树下密闭斑秃等问题,从而实现较好的园林景观效果。

3.2生态效益突出

将木质藤本植物用作园林地被,鉴于其独特的生长特性,具有绿化覆盖度高和丰富的叶量,能在城市有限的绿地空间内,有效增加植物的总体绿量。该类植物不仅可以美化城市环境、吸尘降噪,还能吸收有害气体,从而增加空气湿度、改善局部小环境。

3.3 经济效益良好

选择适宜的木质藤本植物用作地被,等其在地表全覆盖后,将有效抑制杂草生长。在适合生长的条件下,这些植物能够实现无须人工除草的效果。与冷季型草坪相比,该类植物的浇水周期更长,除极端天气外,基本可控制在每7d或每4d浇1次水即可,且无须频繁修剪,从而可实现节约养护成本的目的。

4结论

实践表明,将木质藤本植物应用于园林地被,不仅可以营造良好的景观环境,有利于提升园林绿地的生态效益,也能有效降低管护成本。目前,在城市园林绿化中,藤本植物被普遍应用于垂直绿化,应用形式相对单一。相比之下,园林地被植物仍以冷季型草坪、麦冬等为主,这些植物存在养护频率高、成本高及景观效果维护周期短等问题。未来,将藤本植物进一步推广应用于园林绿化工作,有助于实现地被的快速全覆盖,降低养护频次,从而创造出更加生态友好的园林景观。这不仅为景观设计提供了新思路,还有望提升城市园林绿化的整体景观水平,并有效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参考文献:

[1]吕丹丹,聂谷华.藤本植物园林景观应用调查分析:以九江市为例[J.陕西林业科技,2024,52(2):93-97,100.

[2]薛辉.浅谈藤本植物在园林绿化中的常用应用形式[J].现代园艺,2018(9):159-160.

[3]俞孔坚.自然风景质量评价研究:BIB-LCJ审美评判测量法[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1988(2):1-11.

[4]王彦苏.重庆中央公园植物景观美景度评价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8.

[5]基于SBE法的温州市大学城滨水植物空间美景度评价[J].现代园艺,2024(1):28-32.

[6]赵海宝,郑琳,姬祥.植物园植物景观美景度评价:以栾川县东岭植物园为例[J」.农村科学实验,2023(15):169-171.

[7]张文,王伟峰,杨建军.城市森林公园景观美景度评价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园林,2023,39(9):106-112.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页码:xckj20242030.pd原版全文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