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市居民绿色农产品消费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作者: 徐瑞康弘 安敏0 引言
农业生产中农药残留、化学肥料使用等问题频发,引发了食品安全事件,进而激发了消费者对绿色农产品的强烈需求。在此背景下,研究消费者绿色农产品的消费行为及其影响因素,对于保障消费者健康、推动绿色农业的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国内外已有相关研究,国外研究主要聚焦于有机食品、天然食品等概念,探讨消费者认知与购买动机[1-2];而国内研究则更关注绿色农产品的认知水平和消费动机。然而,针对昆明市消费者绿色农产品消费行为的具体研究仍显不足。因此,针对昆明市居民开展实证研究,旨在揭示影响昆明市消费者绿色农产品消费行为的关键因素,为政府制定相关政策、企业制定营销策略提供有力的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1 研究设计
研究综合运用了文献调查法、问卷调查法、描述性统计分析方法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首先,通过文献调查法系统梳理了国内外关于绿色农产品消费行为的文献,构建了理论框架;其次,采用问卷调查法,通过纸质与网络问卷结合的方式,对昆明市的消费者进行了实地与网络调查;再次,运用描述性统计分析方法,深入分析了消费者的个人情况特征、认知水平和购买行为等方面的特点;最后,通过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探索了影响绿色农产品消费行为的关键因素。
1.1 理论模型
笔者通过消费者需求理论与消费者行为理论[3-4],揭示了影响消费者绿色农产品购买决策的多因素性。国内外研究表明,这一决策过程深受个体特质、认知水平、消费动机及购买行为等多重内外部因素的影响[5]。个体特质不仅塑造购买意向,还影响购买行为的具体表现[;认知水平则受个人因素影响,进而影响购买决策;消费动机由内在需求和购买意图驱动,需求的增强往往提升购买可能性;购买行为方面,消费者的经验、倾向、购买场所及频率均直接或间接影响其接触绿色农产品的机会,从而作用于消费行为[8-9]。基于此,研究拟构建一个涵盖消费者个人情况、认知水平、消费动机及购买行为四大维度的理论模型,以深入探究绿色农产品的消费行为及其影响因素。模型的具体内容如图1。
1.2 问卷设计
笔者参考相关文献,结合昆明当地实际情况,并融入研究者的日常消费观和消费经验,设计调查问卷。调查问卷共有19道题目,主要分为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为调查消费者的基础信息,涵盖8个问题,主要涉及调查对象的个人情况及家庭背景,个人信息方面包含性别、年龄和教育水平等状况,家庭信息方面关注家庭常住人口数量、婚姻状况及职业等状况。
第二个部分为绿色农产品消费行为,共有11道题目。该部分调查主要集中在对绿色农产品的了解程度、消费动机和购买行为3个方面,主要调查内容包括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关注态度、对绿色农产品的认识程度、信息获取来源及对其的鉴别方法。此外,调查还详细记录了消费者在购买绿色农产品时的偏好地点、品种选择和购买频率。最后一题则是关于如何促进绿色农产品发展的开放性题目。
1.3 问卷回收
问卷调查于2024年1月至3月进行,采用现场分发纸质问卷和在线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式,在昆明市的超市和农贸市场随机选取调查对象。研究原计划回收200份问卷,实际回收220份,经过严格筛选后,最终获得206份有效问卷,有效回收率高达93.6% 。
2 实证分析
2.1调查样本人口统计学情况及消费特征描述
2.1.1 调查样本的人口统计学情况
由表1可知昆明市绿色农产品的消费群体人口统计学情况。该群体集中在21\~40岁的中青年,他们消费能力强,更关注食品健康与安全;女性消费者更多,因她们常负责家庭饮食,更注重食品品质;本科及以上学历消费者偏多,他们追求生活品质,易接受新消费理念;中高收人群体为主,该群体有经济实力购买高品质食品;已婚及有子女者占比高,他们更关注家庭成员的健康需求,因此更倾向于绿色农产品的消费。
2.1.2 调查样本的绿色农产品消费行为特征
昆明市消费者对绿色农产品的消费行为呈现出多样化特点,详见表2。从购买频率与地点来看,约 57% 的消费者每周购买2\~3次绿色农产品,主要购买地点为超市和蔬菜水果专卖店。从购买原因与购买种类来看,消费者在购买绿色农产品时,最看重的是产品质量和营养价值,价格因素虽然也有一定影响,但相对较弱;购买品类主要集中在蔬菜、水果、肉蛋奶等方面。从了解程度来看,大部分消费者对绿色农产品有一定的了解,其中约 56% 的消费者了解一些基础知识,约 28% 的消费者具备大部分相关知识。从辨识方式与关注态度来看,消费者主要通过绿色食品标识和观察包装来辨识绿色农产品;同时,约 68% 的消费者会定期了解绿色农产品的相关信息,以保持对市场的动态关注。综上所述,昆明市消费者对绿色农产品的消费行为呈现出稳定且多样化的特点,对产品品质和营养价值高度重视,并具备一定的辨识能力和知识储备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页码:xckj20242115.pd原版全文
2.2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
通过描述性统计分析初步解读数据,基于收集的数据和分析的结果,进一步深人探索绿色农产品消费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这些影响因素对绿色农产品消费所产生的作用。
2.2.1 研究假设
研究提出关于影响绿色农产品消费行为的多个假设,主要围绕消费者个人情况、认知程度、消费动机及购买行为展开,见表3。
在消费者个人情况方面,提出以下5个研究假设。
:性别显著影响绿色农产品消费行为。
:年龄正向显著影响绿色农产品消费行为。
:学历水平正向显著影响绿色农产品消费行为。
:月收入水平正向显著影响绿色农产品消费行为。
:婚姻情况显著影响绿色农产品消费行为。
在消费者认知程度方面,主要提出以下3个研究假设。

H6 :食品安全关注态度正向显著影响绿色农产品消费行为。
H7:绿色农产品了解程度正向显著影响绿色农产品消费行为。
H8 :绿色农产品辨别方式显著影响绿色农产品消费行为。
在消费动机方面,提出以下研究假设。
:绿色农产品购买原因显著影响绿色农产品消费行为。
在购买行为方面,主要提出以下2个研究假设。
:绿色农产品购买频率正向显著影响绿色农产品消费行为。
:绿色农产品购买地点显著影响绿色农产品消费行为。
2.2.2 回归分析的变量选取
研究以昆明市消费者为研究对象;将是否购买过绿色农产品的决策作为二分类因变量,其中“购买过(是)"赋值为1,而"未购买过(否)"赋值为0;选用昆明市消费者的自身因素、认知水平、消费动机和购买行为作为自变量,纳入自变量的因素包括性别、年龄、学历水平、月收入水平、婚姻状况、食品安全问题关注态度、绿色农产品的了解程度、购买频率、购买原因、辨别方式及购买地点,详见表4。

2.2.3二元logistic回归结果与分析
采用SPSS27.0分析软件,以消费者是否购买过绿色农产品为二分类因变量进行分析,其中“购买过(是)"记为 ,“未购买过(否)"记为 Y=0 。
二元logistic回归公式见式(1)。

式(1)中: P 表示绿色农产品消费行为发生的概率, 是 Y 为1时的概率,
为自变量,表示第 n 种绿色农产品消费行为影响因素,
是对应解释变量的回归系数,其中
是回归方程的常数项[10]
似然比检验可用来评估回归模型的有效性,此研究模型的似然比检验结果见表5。检验结果显示,卡方值为204.613, p 值 <0.05 。 p 值 <0.05 ,证明模型中包含的自变量对于预测结果有效,模型构建有意义。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页码:xckj20242115.pd原版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