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文献及专利数据的刺梨产业研究现状分析

作者: 罗娅湄 石聪聪

0 引言

刺梨,亦称木梨子、茨梨、山王果、送春归,其外形大小和荔枝差不多,色泽金黄,果实表面密布肉刺,因而得名“刺梨”。刺梨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刺梨黄酮、刺梨多糖及多种人体必需氨基酸,具有较高的食用和药用价值。其中,每 100g 鲜果中维生素C含量为 841.58~3541.13mg ,远超其他常见水果,是目前已知水果中维生素C含量最高的水果,被称为“天然维生素C之王”

刺梨是云贵高原及四川西部高原特有的野生资源,其中,贵州是我国野生刺梨资源分布最广的地区,云南次之,四川西部凉山地区、川北地区也有分布。此外,重庆潼南区桂林镇也有较长的刺梨繁殖历史[1]。贵州省作为刺梨的原产地,是全国刺梨分布最广、产量最高的省份,是刺梨产业化发展最早的省份。贵州省刺梨主要种植在毕节、六盘水、黔南等地。自2019年以来,贵州省把刺梨作为农业特色重点产业,促进了刺梨产业化的迅猛发展,使其成为贵州特色农业产业支柱之一,为地方发展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近年来,刺梨在食品、保健品及药品开发利用领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笔者对我国2004—2024年刺梨相关期刊论文进行了统计分析,并结合专利数据库中涉及刺梨的专利数据,对刺梨研究现状和热点进行分析,以期为我国刺梨产业的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1文献数据现状

1.1 数据来源

研究关于刺梨的论文数据来源于中国知网(CNKI,以“刺梨”为主题进行检索,检索时间为2004年到2024年,截止检索日期为2024年11月7日。去掉重复文献、会议资料、研究生论文等,最终筛选出相关学术期刊论文1798篇。

1.2 研究方法

知识图谱研究法是一种较为流行的科学分析方法,相较于传统的文献综述法,它能够分析相关研究领域的科研热点、盲点,并跟踪预测前沿,揭示科学研究发展中的关键点,具有科学、客观、可视化等特点[2-3]。采用可视化软件CiteSpace作为分析工具,对刺梨研究领域进行知识图谱的绘制和可视化分析,以确保研究的客观性和科学性。

1.3 发文量分析

分析刺梨领域发文量可以衡量该领域理论研究的历史发展轨迹及研究现状[4]。从图1可以看出,关于刺梨产业研究的文献发文量可分为3个阶段。2004一2013年,研究刺梨的期刊发文量增长缓慢,年均不超过50篇;2014—2019年,研究文献发文量增长较快,刺梨研究逐渐成为热点;2020—2024年,刺梨研究热度趋于稳定,发文量均超过140篇。总体来看,随着人们对健康生活的追求和食品安全的日益关注,刺梨作为药食同源植物,近年来越来越受到专家学者的重视。

基于文献及专利数据的刺梨产业研究现状分析0
图12004一2024年刺梨相关研究文献的发表数量变化趋势

1.4核心作者分析

如图2所示,在2004—2024年刺梨研究领域,发文量前20的作者发文量均在10篇以上,且多为贵州省内的研究学者。其中,发文量最多的是来自贵州大学的安华明,共计58篇,其研究成果不仅为刺梨的遗传改良和品质提升提供了理论依据,也为刺梨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此外,安华明积极参与刺梨种植与管护技术培训,推广先进的科研成果和技术,助力刺梨产业的健康发展。其次是来自贵州大学的谭书明和贵州省天然产物研究中心的杨小生,发文量均为43篇。谭书明主要从事刺梨功效研究与产品开发研究,而杨小生团队主要开展贵州民族药资源新功能的挖掘。紧随其后的还有来自贵州大学的樊卫国和丁筑红,发文量分别是40篇和39篇。樊卫国主要从事刺梨高效栽培研究,以及特异果树种质资源的发掘与利用;丁筑红主要研究刺梨产品技术工艺、质量安全控制、综合开发利用、精深加工等,专注于刺梨营养成分保留及风味的研究。

1.5 关键词分析

关键词是对研究论点的高度凝练,通过关键词分析可以迅速把握刺梨研究领域的研究热点。2004一2024年刺梨产业研究的相关高频关键词见表1。同时结合图3刺梨产业研究关键词聚类分析可以发现,刺梨产业领域对“无籽刺梨”“金刺梨”“刺梨果渣”的研究较多,说明刺梨的品种改良及果渣利用是该领域的研究热点。“金刺梨"作为一种特有品种,以其光枝无籽、果味清香爽口、酸甜适度的特点区别于普通刺梨,并在安顺市进行大力推广种植。“刺梨果渣"作为一种天然、有机、营养丰富的副产品,具有较大的开发利用潜力。此外,“维生素C”“抗氧化”“多糖”“黄酮”“膳食纤维”是刺梨营养成分和功效方面的研究热点,其营养成分都具有较高的食用和药用价值,具有抗氧化、抗炎、增强免疫力等多种生理功能。“刺梨汁”“刺梨果酒”等关键词反映刺梨汁和刺梨果酒等保健饮料及其制备工艺也是刺梨产业的研究热点。然而,目前大部分开发的刺梨饮料口感并不太理想,刺梨的苦涩风味突出,其特有的淡香风味未能充分体现,在激烈的饮料食品市场竞争中尚未取得明显优势。“工艺优化"“发酵”“提取工艺”“贮藏"等关键词则反映刺梨产品的制备工艺改善和贮藏研究也是研究热点。刺梨本身的保存期限较短,为了保持最佳口感和品质,需要在采摘后尽快食用或加工,其加工技术相对复杂,需要专业的设备和工艺支持。“白粉病”是刺梨的重要病害之一,严重威胁着刺梨的生长发育,从而影响刺梨的产量和质量,制约刺梨产业的持续发展。因此,“白粉病"的发病症状、发生规律、初侵染源及综合防治等都是刺梨种植方面的研究热点

基于文献及专利数据的刺梨产业研究现状分析1
图22004—2024年刺梨研究领域发文量前20名的作者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页码:xckj20242223.pd原版全文

基于文献及专利数据的刺梨产业研究现状分析2
表12004一2024年刺梨产业研究的高频关键词

1.6 研究时序分析

如图4所示,关键词聚集的时间线图用于分析研究热点随时间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2004—2024年,研究者对刺梨果渣、刺梨营养成分、刺梨的产业发展等方面的研究较为关注。然而,对刺梨的加工工艺、刺梨汁的研究在前期较为关注,后期关注度明显不足。

2专利数据现状

2.1 数据来源

研究数据来源于Incopat专利检索库,检索时间截至2024年11月1日,检索关键词为“刺梨”,通过合并同族,并进行人工去重,共检索到国内有效期内专利1035件。

2.2 研究方法

对专利数据中的专利申请类型、专利申请省份、专利申请单位、专利IPC分类等信息进行统计分析,可以明确研究刺梨产业的重点省份、重点企业及其研究领域的布局情况。

2.3专利申请类型分布

从图5可以看出,国内刺梨产业专利以发明授权专利为主。其中,发明授权专利532件,占专利总数的 51.40% ;其次是实用新型专利367件,占专利总数的 35.46% ;外观设计专利136件,占专利总数的 13.14% 。

基于文献及专利数据的刺梨产业研究现状分析3
图32004一2024年刺梨产业研究关键词聚类分析
基于文献及专利数据的刺梨产业研究现状分析4
图4时间线聚类分析
基于文献及专利数据的刺梨产业研究现状分析5
图5国内刺梨专利类型分布

2.4专利申请单位分析

如图6所示,刺梨专利申请量排名前15的省份共申请专利956件。其中,刺梨专利申请主要集中在贵州省,共计543件,占比超过 50% ;在广东、北京、云南等地也有分布。这与贵州种植刺梨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以及其作为刺梨产量大省相契合,也造就了贵州省刺梨产业发展优势。2015年,贵州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贵州省推进刺梨产业发展工作方案(2014—2020年)》的通知,推动了当地刺梨产业的发展和刺梨的相关研究,也加快了刺梨专利技术年申请量的增长[5]

对刺梨专利申请单位数量较多的单位进行分析,可以看出刺梨研究领域主要科研力量的分布情况。由表2可知,在刺梨领域专利申请前15的单位中,有13个是贵州省的企业。其中,专利申请量较多的是贵州宏财聚农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和贵州恒力源天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其次是贵州大学。由此可见,贵州刺梨企业在刺梨的技术研发实力和创新能力方面占据重要地位。

基于文献及专利数据的刺梨产业研究现状分析6
图6刺梨专利申请量排名前15的省份
基于文献及专利数据的刺梨产业研究现状分析7
表2刺梨专利申请量前15的单位

2.5专利技术领域分析

根据国际通用专利分类(IPC)方法,按照IPC小类对刺梨相关专利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数量排在前三位类别的国内刺梨相关专利如下。① A61K(医用、牙科用或梳妆用的配制品),主要集中在医用制品和药用制剂方面,共143件专利,占专利总量的 13.82% ② A23L(不包含在A21D或A23B至A23J小类中的食品、食料或非酒精饮料,以及其制备或处理),主要集中在刺梨果汁、果酒饮料及其制备方面,共136件专利,占专利总量的 13.14% ③A23N (其他类不包含的处理大量收获的水果、蔬菜或花球茎的机械或装置;大量蔬菜或水果的去皮;制备牲畜饲料装置),主要集中在刺梨采摘设备及加工机械设备等方面,共126件专利,占专利总量的12.17% 。由此可见,刺梨以药食两用特性为基础的医用制品和药物制剂占比最大,其次是刺梨饮料和机械设备,体现了刺梨的药食两用特性和药用价值,具有较大的开发利用价值和开发前景[6]

如表3所示,进一步分析各小类下的大组,数量最多的专利是A61K36,共73件专利;其次是A23N12,共55件专利;然后是A23L2,共53件专利。分析结果表明,刺梨具体的开发方向主要集中在营养品、药物制剂、刺梨果汁饮料及其采摘、制备相关机械设备等领域。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页码:xckj20242223.pd原版全文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