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系杂交早稻新组合柒两优785高产高效示范 与产业化应用初探
作者: 罗盈荣 朱倩霞0 引言
针对等双季稻区早稻中熟品种少、加工专用型品种缺乏等问题,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和株洲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共同选育了两系杂交早粘中熟组合柒两优785,该品种在2020年通过省审定,2021年通过江西省引种。柒两优785具备株型适度、生长态势强劲、丰产性能良好、抗倒伏能力强等优点,其属于粘型两系杂交水稻品种,适合早稻机插、抛秧等轻简栽培方式。2021—2023年在地区开展多点高产高效示范推广,集成了集中育秧、测土配方施肥、适度密植、绿色防控、机插机收等配套技术,连续多年实现超高产示范成效。相关研究表明,直链淀粉含量高的水稻品种,适合用于制作米粉[1]。该品种适合作为米粉专用稻,其加工性能比较优势明显,显著缩短了仓储时间,提高了商品价值,产业化示范良好,经济社会效益显著。对于广大农民群众而言,研发米粉专用稻,有利于扩大早稻种植面积,提高其种植早稻的积极性。
1柒两优785品种特性和品质
2018年,柒两优785品种参与省早稻中熟组区域试验,每 产量为 531.5kg ,相较对照增产 6.5% ;2019年继续开展试验,每
产量为529.2kg ,比对照增产 6.9% 。两年区域试验每
产量为 530.4kg ,比对照增产 6.7% ,在2019年开展的生产试验中,每
产量为 496.3kg ,比对照增产6.3% 。
在省,柒两优785作为中熟早稻进行栽培时,其全生育期为112.9d,相较于对照株两优819长
。柒两优785株高 83.5cm ,每
有效穗数达20.5万穗,每穗总粒数为129.3粒,结实率达80.0% ,千粒质量为 28.7g 。经测定,柒两优785的叶瘟抗性为5.7级、穗瘟抗性为6.7级、穗瘟损失率为4.0级、稻瘟病综合抗性指数为5.1、白叶枯病抗性为6.0级。此外,经检测,柒两优785的糙米率为 81.0% 精米率为 69.7% 、整精米率为 52.6% 、粒长为 6.9mm 、长宽比值为3.1、垩白粒率为 52% 、垩白度为 13.3% 透明度为1级、碱消值为6.2级、胶稠度为40mm 、直链淀粉含量为 21.8%
柒两优785直链淀粉含量为 21.8% ,胶稠度为40mm ,这表明该品种的米粉加工性能具备显著优势,相比普通早稻米粉品种中早39,柒两优785品种的稻谷仓储时间节省 60% 以上,大幅降低了成本。对柒两优785品种制成的米粉的加工特性进行分析,发现柒两优785在米粉加工工艺和成品外观等方面均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将稻谷加工成米粉进行销售,相较于普通稻米,稻谷的价值提升 50% 以上,利用率和商品价值均有一定程度的提高[2-3]
2柒两优785栽培技术要点
2.1适时早播,培育多藥壮秧
适时播种是水稻栽培的重要环节,一方面能保证水稻提早成熟,另一方面则能达到“双季夺高产”的目标[4。省双季稻区种植时间通常在每年3月15—20日。播前需要进行统一浸种催芽处理,并使用强氯精消毒,采用流水生产线播种,每 大田用种量 2.5kg ,可选择旱育秧或水秧2种育秧方法。在稻区设置地膜低拱架,盖膜时间一般为
。
2.2 合理种植
在4月中上旬组织统一机插或人工移栽,移栽时每株秧苗带2个分糵,秧龄以30\~35d为宜。栽插密度按照 规格进行移栽,每苑栽种2\~3粒谷,每
适宜栽植13万
万株基本苗。
2.3前期促早发,及时科学施肥
前期对试验基地土壤肥力状况进行调查,依据土壤肥力水平,设定合理的肥力水平目标,确保营养均衡。在肥水管理方面,应注重早追肥、促早发,依照重底肥、早追肥、补穗肥、氮磷钾配合施用的原则,普通手插移栽田一般每 施用 45% 复合肥
35kg 作基肥;移栽后6\~7d,每 施用尿素15kg 氯化钾 12kg ;倒3叶露尖时,每
施45% 复合肥
;在幼穗分化后期,视情况补施磷钾肥或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机插栽培田的施肥方案:一般每
施用 45% 复合肥 40kg 作基肥;移栽后5\~7d,每
追施尿素 10kg 氯化钾7.5kg ;倒3叶露尖时,每
施 45% 复合肥
。示范基地的施肥方案如表1所示。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页码:xckj20242224.pd原版全文
2.4 水分管理
柒两优785的穗型中等,其中期水分管理直接影响穗数和穗粒数。因此,在水分管理阶段,应实现以下3个自标:以控分蘗、促壮秆、争大穗。在返青发蒐后,便可在种植区域内浅水勤灌,一般控制浅水层的深度在 ,有利于调控土壤和水分的温度,促进有效养分快速释放。当达到预定苗数时,应及时排水搁田,以抑制无效分蘖,促进壮秆,防止倒伏。
在天气晴朗时,可以开展晒田工作,以避免种植中出现无效分蘖的情况,并促进分蘖成穗,积累干物质。若总苗数不满足要求,应适当晒田,以免土壤开裂和根系受损,影响最终的分蘖成穗效果。进入孕穗至抽穗期,应进行浅水灌溉,可以起到促抽穗、扬花授粉的目的。在正式收获前5\~7d,可以断水晒田,为后续的机械化收割做准备。此时应注意不能过早断水,以免造成早衰。整个生育期应遵循浅水分蘖、间歇好气灌溉、够苗晒田、有水抽穗、干湿壮籽的原则进行水分管理[5]
2.5 病虫害防治
病虫害防治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采取统防统治、绿色防控、无人机飞防等综合防治措施。结合当地环境气候条件、病虫害预报情况,可以采取田间放置性信息素诱捕器等绿色防控措施,辅以高效、对口的生物药剂,重点防治二化螟、稻纵卷叶螟、白背飞虱和纹枯病等病虫害。防治二化螟、稻纵卷叶螟,选择在卵孵高峰期进行,每 用 34% 乙多·甲氧虫悬浮剂1000倍液 30mL 或10% 阿维·甲虫胖悬浮剂800倍液 50mL 均匀喷雾2\~3次;防治白背飞虱,每
用 50% 吡蚜酮水分散粒剂2000倍液 30g 均匀喷雾1\~2次;防治纹枯病,每
用 20% 井冈霉素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 30g 均匀喷雾1次。施药后均保持浅水层
,以提高防治效果。
3高产高效示范与产业化应用
3.1高产示范项目
两系杂交早稻新组合柒两优785的高产示范研究项目,由杂交水稻研究中心作为基本选育单位,分别在双峰县洪山殿镇洲上村、三塘铺镇松江村建立了样板示范基地。样板示范基地集中连片面积均为 左右,周边辐射区面积在
以上。该项目研究以“测王配方施肥、集中育秧、机插机收、绿色防控”等主推技术为支撑,采用“科研单位 + 基层农技推广部门 + 种粮大户 + 加工企业"的组织协作模式和“主推品种 + 主推技术 + 主体培训"相结合的科技服务方式
为确保项目落地实施,建立了联动机制。一是组织工作专班,成立了技术团队,负责制订技术方案、协调并全程指导项目实施;二是明确标志,在示范基地设立了大型示范标志牌,标注示范面积、示范品种、攻关目标、技术内容、实施单位、技术团队等内容,在各试验区田边设立小型标志牌,标注试验内容,并组织了周边市县种粮大户现场观摩;三是强化宣传;四是落实配套经费。在技术方案中,项目做到了“5个统一”,即统一播种、统一集中育秧、统一移栽、统一实行病虫害绿色防控管理、统一科学管水。
基于此,在两系杂交早稻新组合柒两优785的高产示范项目中,相关人员能够及时延伸产业链条,推动产业融合发展,协调企业收购种植大户生产的稻谷,并开展米粉深加工,实现产业提质增效。
3.2 示范与应用
项目分别在双峰县洪山殿镇洲上村、三塘铺镇松江村建立了柒两优785样板示范基地(见表2)。其中,在双峰县三塘铺镇的柒两优785样板示范基地,2021年每 产量为 567.7kg ;在双峰县洪山殿镇的柒两优785样板示范基地,2022年每
产量为 618.3kg,2023 年每
产量为 618.1kg 。同时,结合在双峰青树坪米粉厂的试验,将柒两优785应用于米粉产品制作,发现其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该品种不仅可以实现高产,还可以保障产品的质量。最为关键的是缩短了稻谷储存时间,仅需要110d便能达到普通米粉稻品种1a的米粉出粉率和品质,因此,柒两优785相关产品具有较大的市场发展潜力。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页码:xckj20242224.pd原版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