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农村部公布2022年全国休闲农业重点县名单
2023年1月17日,农业农村部公布了2022年全国休闲农业重点县名单,包括北京市门头沟区在内的60个县(市、区)获得此项认定。
建设全国休闲农业重点县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具体行动,是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有效措施。农业农村部于2021年4月提出开展全国休闲农业重点县建设,并在当年认定北京市延庆区等60个县(市、区)为2021年全国休闲农业重点县。据了解,2022年全国休闲农业重点县具有以下特点。
一是资源优势明显。获得此项认定的县(市、区)资源条件具有稀缺性,具备以下条件之一:具有世界知名自然文化资源,即县域范围内拥有世界自然遗产、世界文化遗产、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或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等稀缺资源;具有全国独特自然文化资源,即县域范围内拥有全国独特的山川河流、森林草木、美丽田园、草原湿地等别具一格地质地貌,或具有独特气候、冰雪天地、阳光沙滩等鲜明气象物候特征;或具有农耕文化、古老传说、古建遗存、传统技艺和戏剧曲艺等民族民俗风情;具有区域鲜明自然文化资源,即县域范围内拥有临近著名景点、名胜风景区、交通物流节点、城乡连绵带等良好区位,或具有丰富乡土文化、多样农耕体验、精彩农业节庆、优秀旅居场所,以及“乡字号”“土字号”乡村休闲旅游产品。
二是设施条件良好。获得此项认定的县(市、区)基础设施完备,即具备良好的基础设施条件和完善的接待服务能力,乡村休闲旅游点交通、水电气、通信、网络等基础设施完备,餐饮、住宿、休闲、体验、购物和停车等设施条件符合相关建设要求和标准,公共安全、健康卫生、教育培训等配套建设相对完善;融入活态元素,即乡村民风淳朴、和谐有序、充满活力,重义守信,地方和民族特色文化资源得到传承,乡村原有建筑风貌和村落格局保存良好,民族民间文化与现代元素有机融合,融入时尚元素、现代要素、时代朝气;村容村貌整洁,卫生厕所普及率高,主要景点和园区建立了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农村污水得到有效治理和综合利用,农村人居环境基本干净、整洁、便捷,形成一批各具特色的“一村一景”“一村一韵”美丽休闲乡村。
三是产业发展领先。获得此项认定的县(市、区)产业规模成型,休闲农业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之一,主要指标在全国领先,东部地区年接待游客200万人次以上,中部地区150万人次以上,西部地区100万人次以上,2019—2021年休闲农业游客接待量和营业收入保持较好的韧性;业态活跃丰富,农林牧渔“内向”融合、产加销服“顺向”融合、农文旅教“横向”融合、科工贸金“逆向”融合、产园产村产城“多向”融合广泛开展,农家乐、乡村民宿、休闲观光园区、休闲农庄、休闲乡村、康养和教育基地等业态类型丰富,至少具有5项上述类型,分布在县域1/3以上乡镇,或在全国具有较高知名度的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点5个以上,并形成了乡村休闲旅游精品线路;多种功能拓展,即在强化农业食品保障功能基础上,依托县域乡村资源,拓展农业生态涵养、休闲体验和文化传承等功能,至少具有1项特色鲜明、效益良好的生态休闲体验项目或特色乡土美食、特色农事体验、民俗文化节庆、传统手工技艺、特色艺术表演、地方历史文化重现等乡村文化体验项目,以及亲子研学、农业科普、中小学学农劳动实践等教育拓展体验项目;富民兴农明显,即产业带动能力强,初步形成“美丽宜人、业兴人和”格局,有效吸引社会资本投入,经营主体创新发展,联农带农机制健全,从业人员中农民就业比例在60%以上,或经营农家乐、乡村民宿等小农户能够实现稳定就业增收,农民分享第二、第三产业增值收益有保障,脱贫地区通过发展休闲农业保持农民收入稳定增长效果显著,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四是组织保障有力。获得此项认定的县(市、区)相关规划布局合理,已制定县域休闲农业发展规划,并与县域国土空间规划、主体功能区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城乡规划、美丽乡村规划等多规合一、紧密衔接;政策体系完善,当地党委、政府在用地保障、资金安排、金融服务、人才支撑等方面有务实的举措,出台了相应的配套政策;管理制度健全,休闲农业管理机构健全,职责职能清晰,人员配备齐全,行业管理规范,近3年无食品安全、生态环境等违法违规事件发生;政府引导有力,形成了多主体参与、多要素聚集、多业态打造、多机制联结、多模式推进的发展格局。
(记者:蒋洪杰 翟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