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芽—西瓜—芥菜一年三熟高效种植模式

作者: 梁忆群

摘 要:为增加单位土地面积的经济效益,充分利用夏秋季光热资源,提高生产复种指数,从合理安排茬口、品种选择、播种定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和采收等方面总结姜芽—西瓜—芥菜一年三熟高效种植模式。采用该种植模式,每667 m2年可获利18 460~21 860元,经济效益极为显著。

关键词:姜芽;西瓜;芥菜;一年三熟;种植

中图分类号:S63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4-7909(2023)02-86-3

0 引言

蒙山县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东部,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境内群山环抱,沟壑交错,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夏季长、冬季短,平均无霜期318 d,适宜种植各类蔬菜和瓜果。该县的文圩镇是农业大镇。当地农业技术人员为增加单位土地面积的经济效益,充分利用夏秋季光热资源,提高生产复种指数,经过多年的试验研究,探索出姜芽—西瓜—芥菜一年三熟高效种植模式。在该种植模式中,当地农民于2月采用地膜覆盖种植姜芽,在6月中下旬至7月初收获,姜芽上市早、销售价格高;姜芽采收结束,整地种植西瓜,在国庆节前后收获上市,销售价格高;西瓜收获后,翻耕土地种植芥菜,于12月底至次年1月收获芥菜。该模式可增加种植户的收入,经济效益显著,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1 茬口安排与经济效益

1.1 茬口安排

姜芽于2月中旬播种,6月中下旬至7月初采收。西瓜于7月上中旬播种育苗,7月中下旬定植,国庆节前后采收。芥菜在9月中旬播种,10月中旬定植,12月底至次年1月采收。

1.2 产量与经济效益

在一般自然条件下,采用姜芽—西瓜—芥菜一年三熟种植模式,667 m2姜芽产量2 250~2 500 kg,平均收购价5.6元/kg,667 m2产值12 600~14 000元;667 m2西瓜产量4 000~4 500 kg,平均收购价2.4元/kg,667 m2产值9 600~10 800元;667 m2芥菜产量3 000~3 500 kg,平均收购价1.6元/kg,667 m2产值4 800~5 600元。种植姜芽,667 m2投入姜种、化肥、地膜、农药等农资成本共计约5 200元;种植西瓜,667 m2投入种子、化肥、地膜、农药等农资成本共计约1 800元;种植芥菜,667 m2投入种子、化肥、农药等农资成本共计约340元。在文圩镇,每年667 m2田地租金为1 200元。由以上可知,在该种植模式中,每667 m2合计投入8 540元,年纯收益18 460~21 860元。

2 姜芽种植技术要点

2.1 品种选择和种姜处理

种植户要选择适应当地环境的高产、优质品种。当地姜抗性强,但生长慢,收获迟。大肉姜抗性一般,但发芽早,生长快,收获早。为了能提早上市,种植户一般选用大肉姜种植,667 m2种姜用量650~850 kg。种植户要选择姜块较肥大、皮色黄而鲜亮、潜伏芽多、未受冻、不干缩、无霉烂、无病虫的姜块作种姜。选晴好天气晾晒种姜一两天,并翻动一两次。播前,种植户要将按芽眼分剥开的种姜块用20%草木灰溶液浸种10~20 min消毒,捞起用清水清洗干净并放在阴凉处晾干后,再用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拌种,即可播种。

2.2 地块选择

生姜为地下块茎作物,根细弱、分布浅(在表土30 cm以内),其既怕旱又怕涝,喜水,喜肥,怕重茬。因此,种植户要选择土层厚、富含腐殖质、疏松肥沃、中性或微酸性的砂壤土或壤土、排灌方便的地块种植生姜。生姜易发生姜瘟,不宜连作,可与水稻、十字花科蔬菜、豆科蔬菜等作物轮作3~4年[1]。种植户最好选择轮作禾本科作物3年以上的地块。

2.3 整地种植

深翻栽培地块,晒垡,施足基肥,创造疏松、肥沃的土壤环境,以利于生姜根系生长[2]。冬前翻耕土壤,使其风化疏松[3]。1月下旬至2月上旬,种植户要根据天气情况每667 m2撒施腐熟农家肥1 000 kg、51%硫酸钾复合肥15 kg、钙镁磷肥100 kg,深翻土地、整平耙细;按南北走向开沟做畦,畦高20 cm,畦宽150 cm。种植户可于2月选晴好天气,地温稳定在20 ℃以上时种植。畦内两边各留出25 cm,在中间种植,株行距25 cm×10 cm。播种后根据土壤墒情,适当淋水,然后覆盖地膜,覆膜后用泥土压紧地膜四周。

2.4 田间管理

正常天气下,播种后约45 d长出姜苗。当姜苗高1~2 cm时,种植户要及时破膜放苗。姜苗全部出齐时,种植户可667 m2用30%草甘膦水剂300 mL兑水40 kg喷雾防治杂草。姜苗长至10~20 cm高时,每667 m2施尿素5 kg、51%硫酸钾复合肥15 kg,在距离姜苗15 cm处开沟施入,然后覆土。姜苗长至30~35 cm高时,每667 m2用碧护1 g、高氮叶面肥20 g、920水剂20 mL兑水40 kg喷雾,促进姜苗整齐生长。在姜苗有2个分枝时,培土施肥,667 m2施51%硫酸钾复合肥15 kg、优质有机肥50 kg。在5月中旬,结合培土667 m2施51%硫酸钾复合肥10 kg、硫酸钾10 kg;之后根据姜苗的长势,喷洒芸苔素、高钾叶面肥。姜芽喜湿润又怕涝。在其生长期,种植户应确保土壤湿润,下雨天应注意开沟排水。在姜芽生长期间,种植户应结合3次施肥进行培土,防止嫩姜露出地面。此后随着分蘖的增加,每当新芽未露出时及时进行多次培土,培土厚度以不埋姜苗第1片叶尖为度。

2.5 病虫害防治

生姜病虫害的防治原则是以防为主。种植户要严格选用无病种姜,播种前对种姜和土壤进行消毒处理;加强田间管理,发现病株立即拔除,并在病穴及四周撒施石灰消毒,对病株集中处理(深埋或烧毁),以防病菌传染;防止姜地积水、串灌等。针对姜瘟病,种植户可用中生菌素、农用链霉素、可杀得叁千、噻菌铜、噻唑锌等任一药剂叶面喷雾一次,每隔7 d喷一次,连续喷洒2次;针对姜炭疽病,种植户可用苯甲丙环唑或炭疽福美或甲基托布津等进行叶面喷雾防治,每隔7 d喷一次,连续喷洒2次;针对姜猝倒病,种植户可用氯溴异氰尿酸进行防治;针对姜立枯病,种植户可用嘧菌酯、普力克等进行叶面喷雾防治。针对姜虫害(姜螟和斜纹夜蛾),种植户可用高效氯氟氰菊酯、氯虫苯甲酰胺、棉铃虫核型多角体病毒等进行防治。

2.6 采收

在6月下旬至7月初,根据姜芽市场行情及时采收。采收早影响产量,但早上市,价格高;采收迟,产量较高,但上市迟,市场价格容易下跌。

3 西瓜种植技术要点

3.1 品种选择

种植户要选择抗性强、高产、生育期在85~90 d的无籽西瓜品种。当地种植户一般选择疆特丰新1号西瓜品种。

3.2 播种育苗

7月上中旬,种植户可用秧床育苗,以节省种子、提早播种。播种前,种植户要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浸泡种子1 h,取出用清水冲洗干净后浸种催芽,催芽2~3 d即可播种。种植户要选择排水良好、背风向阳的地块整做苗床,整秧床时施适量壮秧剂和有机肥,播种后用农膜做拱棚,做到“晚盖、日掀”。育苗期瓜苗不能被雨淋,下雨时要及时盖膜。

3.3 移栽定植

西瓜播种后10~12 d即可定植。定植前,种植户要结合整地667 m2施腐熟农家肥1 000 kg、51%硫酸钾复合肥25 kg,并起垄做畦,畦宽230 cm,用0.2 mm厚的地膜沿西瓜定植行向紧贴地面进行覆盖,后破膜进行定植。每畦种2行,行距180 cm,株距80~85 cm,品字形种植,每667 m2种植500~600株。

3.4 肥水管理

定植后7 d,种植户要结合浇水667 m2淋施尿素5 kg、腐植酸水溶肥4 kg。西瓜抽蔓后施催蔓肥,在西瓜行的中间开沟施肥,667 m2施入51%硫酸钾复合肥40 kg、优质有机肥80 kg、硫酸钾20 kg。在果实膨大期,667 m2撒施花生麸15 kg、51%硫酸钾复合肥10 kg。在西瓜生长后期,叶面喷洒磷酸二氢钾或高钾液肥,以提高西瓜产量与品质。

西瓜田浇水的总原则是看天、看地、看苗浇水,即根据天气、土质、土壤含水量及瓜苗需水情况确定是否浇水和浇水量[4]。尤其是在果实膨大期,浇水量不宜过大。

3.5 整枝压蔓

采用双蔓式整枝,即保留主蔓和主蔓基部一条健壮的侧蔓,对其余侧蔓及早摘除,促进主蔓坐瓜,以减少水分和养分消耗[4]。主蔓上坐不住瓜时,可及早在副蔓上留瓜,确保一株一瓜。

3.6 人工授粉

要想在理想的节位上坐瓜,种植户必须进行人工授粉。一般对第3、4朵雌花进行授粉。如果因天气原因不能及时对第3、4朵雌花授粉,种植户要及时对第5朵雌花授粉。

3.7 选瓜

坐果后3 d左右,种植户要择优留瓜,每株选留一个最优质的瓜,摘除其余幼瓜,使每个瓜大小均匀[5]。

3.8 病虫害防治

西瓜病虫害的防治原则也是以防为主。种植户要选用无病种子,并对种子消毒;及时拔除病株,清理瓜田,减少病源;加强栽培管理,施足基肥,注意追肥,增施钾肥。西瓜常见病害有叶枯病、蔓枯病、炭疽病、枯萎病、疫病、霜霉病、青枯病等。针对叶枯病,种植户可用百菌清、代森锰锌、扑海因、新万生、苯醚甲环唑等进行叶面喷雾防治。上述杀菌剂任选一种,交替使用,每隔7 d喷一次,连续喷洒两三次。针对蔓枯病,种植户可用百菌清或苯醚甲环唑进行防治。针对炭疽病,种植户可用嘧菌酯或咪鲜胺等药剂防治。坐果初期,种植户可用40%枯萎必克800倍液或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灌根防治枯萎病。针对白粉病,种植户可用30%好力克悬浮剂或40%福星乳油或2%加收米水剂等喷雾防治。针对疫病,种植户可在植株发病初期用35%甲霜·唑酮可湿性粉剂或58%甲霜·锰锌可湿性粉剂等喷雾防治。针对青枯病,种植户可用农用链霉素、申嗪霉素等药剂防治。针对西瓜常见虫害(蚜虫、蓟马、斜纹夜蛾等),种植户可用康宽、棉铃虫核型多角体病毒、吡虫啉等进行防治。

3.9 适时采收

一般无籽西瓜需要提前采收,采收过晚容易出现空心、倒瓤、汁少等问题。因此,种植户一般在西瓜九成熟时采收[6]。

4 芥菜种植技术要点

4.1 品种选择

种植户一般选择适宜当地生长、生育期合适、高产的大坪埔大肉包心芥菜。

4.2 育苗和移栽

育苗前,种植户要晒种,进行种子消毒。种植户要选择土地肥沃、排水便利的田块作为育苗田,施入适量有机肥和复合肥作为基肥。9月中旬播种,10月中旬移栽定植,定植株距35~40 cm、行距50 cm,每667 m2定植3 500株左右。

4.3 田间管理

在芥菜整个生育期,种植户要保持土壤湿润,干旱时应早晚浇水;定植后7 d左右,结合浇水667 m2淋施尿素5 kg、51%硫酸钾复合肥10 kg;定植30 d后,结合浇水667 m2淋施尿素10 kg、51%硫酸钾复合肥15 kg;定植50 d后,结合浇水667 m2淋施硫酸钾复合肥15 kg、尿素5 kg。

4.4 病虫害防治

芥菜常见病害有软腐病、霜霉病、病毒病。针对病毒病,种植户可用20%盐酸啉·铜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雾防治。针对霜霉病,种植户可用64%恶霜·锰锌400~500倍液喷雾防治。针对软腐病,种植户可用47%春雷氧氯化铜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喷雾防治。针对芥菜常见虫害(蚜虫、菜青虫、黄条跳甲等),种植户可用10%吡虫啉1 000倍液、2%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乳油800~1 000倍液、2.5%氟氯氰菊酯乳油2 000倍液、3%啶虫脒乳油1 500~2 000倍液防治。采收前15 d禁止使用农药。

4.5 采收

芥菜定植后60~80 d即可采收。一般在叶球已充分长大、未出现爆裂时,选晴天采收。

5 结语

采用姜芽—西瓜—芥菜一年三熟种植模式,可提高作物产量、产值,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在类似文圩镇气候特点的地方,适宜推广该种植模式,可促进农业增产增收,助推乡村振兴。

参考文献:

[1]司建玲.生姜的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22(3):77-79.

[2]彭纪文.露地生姜高产栽培技术[J].河北农业,2018(11):12-13.

[3]王洪浪,朱业斌,辛洪伟,等.生姜露地绿色高效栽培技术探讨[J].现代园艺,2019(9):70-71.

[4]贾文海,西瓜栽培新技术[M].北京:金盾出版社,2019.

[5]杜社妮,白岗栓,赵世伟,等.沃特保水剂对西瓜生长及土壤环境的影响[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8):102-108.

[6]陈玉远,王昌喜,张国权,等,无籽西瓜的无公害反季节规范化栽培技术[J].现代园艺,2013(15):36-37.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