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养殖环境污染成因及对策

作者: 杨晓婕 赵慧慧

摘 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畜牧养殖规模不断扩大,其所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也日益突出,不利于畜牧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从空气污染、水源污染、土壤污染等方面简要阐述畜牧养殖对环境产生的污染,并针对畜牧养殖环境污染成因,如相关政策法规不完善、从业人员环境保护意识缺乏、养殖场规划建设不合理、饲养管理模式较为落后、畜牧药品滥用,提出完善畜牧养殖环境保护相关政策法规、引导从业人员树立环境保护意识、加强对养殖场建设的科学规划、优化畜牧养殖模式、合理使用畜牧药品等对策,以期为解决畜牧养殖环境污染问题提供参考,推进畜牧养殖业绿色、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畜牧养殖;环境污染;保护意识

中图分类号:F326.3;X71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7909(2023)10-92-3

0 引言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畜牧产品的需求激增,对畜牧产品的质量要求也有所提升。近年来,在科学技术提升的背景下,我国畜牧养殖效率不断提高,畜牧养殖业逐渐向智能化、集中化方向转型。2021年农业农村部印发的《“十四五”全国畜牧兽医行业发展规划》提出,到2025年,全国畜牧业现代化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奶牛、生猪、家禽养殖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1]。由此可见,我国畜牧养殖业正处在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

虽然畜牧养殖业发展前景良好,但是《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公报》显示,畜牧养殖业的氨氮、总氮、总磷排放量居高不下,畜牧养殖环境污染问题较为严重,既不符合当前绿色发展理念,也不利于绿色养殖的实现,更不利于畜牧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环境保护是畜牧养殖业现代化发展的前提。重视畜牧养殖的环境污染问题并对其进行积极改善,有利于改善生态环境,促进畜牧养殖业向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发展。基于此,笔者对畜牧养殖环境污染成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以期减少畜牧养殖对环境的污染,实现畜牧养殖业绿色、可持续发展。

1 畜牧养殖对环境产生的污染

1.1 空气污染

畜禽粪便含有未被畜禽完全消化和吸收的兽药或饲料残渣。大量的畜禽粪便长时间堆积发酵会发生化学反应,产生刺激性的有害气体,如硫化氢、二氧化氮等。这些气体不仅会严重污染空气,极大地降低空气质量,还会对养殖户和周边居民的生活和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影响,并提高畜禽的患病概率[2]。

1.2 水源污染

畜牧养殖产生的粪污中含有大量的水溶性有机物,如果未经处理直接排放,一旦进入地表水或者地下水,会造成水体富营养化,导致水生动物和水生植物死亡,出现水体恶臭、水质恶化等问题,严重破坏当地水体的生态平衡。此外,畜牧养殖产生的废水,除了有粪便污水外,还有被养殖户添加了抗生素或者兽药的畜禽饮用水。这些水一部分会用于畜禽饮用,一部分会被养殖户直接倾倒。此类含有“添加剂”的畜禽饮用水如果未经处理直接排放,不仅会对周边水域生态造成影响,还会影响居民饮用水安全。

1.3 土壤污染

近年来,各地畜牧养殖规模不断扩大,畜禽粪便量不断增加。部分养殖户或养殖场为了节约养殖成本,并未对畜禽粪便做无公害化处理,而是将未经处理的畜禽粪便直接堆放在空地上或直接掩埋进田地。这样不仅会占用大量的土地资源,还会对土壤造成污染。例如,畜禽粪便中的重金属、盐分、病原微生物等有害物质会渗透到土壤中,破坏土壤结构,使土壤中重金属含量超标,进而对农作物生长产生不利影响[2]。此外,部分养殖户或养殖场对病死的畜禽未进行无公害处理,而是将其随意丢弃或掩埋,导致病原微生物在土壤中大量繁殖,造成疾病传播,危及其他动物和人体健康。

2 畜牧养殖环境污染成因

2.1 相关政策法规不完善

目前,我国关于畜牧养殖环境保护的政策法规尚不完善,社会各界对畜牧养殖环境保护关注较少,未引起足够重视。由于缺乏完善的政策法规,出现因畜牧养殖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时,相关部门没有相关处罚条例作为参考,导致其工作受到一定限制,难以充分发挥职能,致使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此外,我国对畜牧养殖场地建设标准等也缺少相关规定,导致部分畜牧养殖场无害化处理设备严重缺失,后期无法对畜禽粪便等污染物进行无害化处理。

2.2 从业人员环境保护意识缺乏

目前,我国畜牧养殖从业人员的环保意识较差,没有正确认识到畜牧业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部分养殖户或养殖场过分强调自身的利益,忽略了环境保护,在养殖场的建设管理中很少采取环境污染治理措施。此外,部分养殖场环境污染治理基础设施建设落后,环保设施投入小,导致畜牧养殖环境污染问题凸显[3]。

2.3 养殖场规划建设不合理

为了方便用水,养殖场通常会建设在靠近水源的地方。但部分养殖户建设养殖场时未进行合理规划与布局,未事先预留粪便、废弃物收集处理场地,也没有安装污染物处理设备,导致在实际养殖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不经无害化处理就直接排放,对当地生态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2.4 饲养管理模式较为落后

随着规模化养殖场越来越多,我国畜牧养殖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但分散养殖和小规模养殖的数量占比依然较大。很多养殖户缺乏足够的养殖知识和经验,依然采取较为传统落后的饲养管理模式,对先进饲养管理技术的应用存在不足。传统落后的粗放式饲养管理模式会产生大量污染物,各类污染物被直接排放,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此外,部分养殖场基础设施简陋,卫生防疫措施落后,加大了疾病发生和传播的概率;加之养殖人员未能有效管理生病的畜禽,导致病死畜禽数量大大增加,对病死畜禽的不科学处理进一步加剧了对环境的污染[4]。

2.5 畜牧药品滥用

由于科学知识的缺乏和经济利益的驱使,畜牧养殖中滥用或超标使用兽药的现象普遍存在。部分地区缺乏专业兽医,难以及时对患病畜禽展开治疗,多由养殖人员自行购买药物进行治疗。大量使用兽药后,只有一小部分药物可以被禽兽代谢和利用,一些性质稳定的药物随畜禽排泄物排放到环境中,会污染地表水、土壤和地下水,对生态环境造成直接或间接影响。

3 畜牧养殖环境污染问题的解决策略

3.1 完善畜牧养殖环境保护相关政策法规

第一,政府应加强对畜牧养殖环境污染问题的监管,建立健全畜牧养殖环境保护体制机制,加强对畜牧养殖环境保护工作的政策扶持,从而高效解决畜牧养殖过程中产生的环境污染问题,推动畜牧养殖生态化发展。第二,政府应当积极履行和发挥应有的职能,立足各地区畜牧养殖业发展现状,针对畜牧养殖环境污染问题制订科学合理的解决措施和管理制度。第三,针对已经出现的畜牧养殖环境污染问题,政府应制定并完善畜牧养殖环境保护政策和法规,指导有关部门开展畜牧养殖环境污染治理工作[5]。

3.2 引导从业人员树立环境保护意识

第一,相关部门应主动改变传统的思维方式,对畜牧业生态化发展的重要性有更深刻的认识,并不断提高大众对畜牧业生态化发展的关注程度。第二,相关部门应积极学习其他畜牧业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找到实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大力提倡发展畜牧生态化养殖。第三,相关部门应进一步拓宽宣传渠道,在社交媒体平台建立官方宣传账号,以短视频或图文的方式做好畜牧养殖环境保护的宣传工作,向养殖人员讲解发展畜牧生态化养殖的重要性,让养殖人员能够自觉地开展畜牧生态化养殖,从而避免畜牧养殖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第四,畜牧养殖人员应加强对畜牧生态化养殖的认识,树立正确的畜牧养殖环境保护理念,并将该理念贯彻落实于畜牧养殖工作[3]。

3.3 加强对养殖场建设的科学规划

第一,地方政府应综合考量当地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水平,对养殖区域进行合理划分,严禁在划定的养殖区域以外进行畜牧养殖。第二,进行养殖场选址时,应避免影响周边生态环境和居民生活,禁止在水源周边建设养殖场。第三,养殖场内部建设要注意合理布局,如在上风向位置建设养殖区,下风向位置建设隔离区。第四,地方政府应加强对资源化利用技术的推广应用,鼓励规模化养殖场配备污染物无害化处理设备,科学处理畜禽粪便。对于散养户,可以建设集中化的污染物处理中心,统一进行污染物处理,如将畜禽粪便发酵处理为可利用的沼气或将其转化为可用于农业生产的有机肥料。

3.4 优化畜牧养殖模式

第一,地方政府应推广应用种养循环的畜牧养殖发展模式,以填平补齐为原则,全面推进畜牧养殖业粪污的资源化利用,建设粪污处理中心,完善粪污收集、存储、运输处理及利用等环节的基础设施建设;根据当地畜牧养殖实际,采取针对性的粪污处理措施,明确责任主体和工作目标;推广种养结合的畜牧养殖发展模式,将畜牧养殖业和种植业生产相结合,引导养殖户和种植户有效对接;在建设养殖场时,同步考量消纳粪污所需土地,保障畜牧养殖粪污能够被完全消纳。第二,政府相关部门应大力支持建设标准化养殖场,优化畜牧养殖环境,为清洁养殖模式的推行奠定良好基础,加快清洁养殖模式的推广和普及。第三,在饲养管理过程中,养殖户应积极引进先进技术,推广干清粪处理方式,严禁用清水冲洗粪污,应安装清洗水表和饮水表,控制养殖过程中的用水量,从而提高畜牧养殖效益,保障生态环境平衡。第四,相关部门应进一步加大对饲料的监督管理力度,严禁使用各类违禁添加剂,大力推广应用微生态制剂和酶制剂,从而降低畜牧粪便中的有机物含量,减少环境污染。

3.5 合理使用畜牧药品

畜禽生病时,部分养殖人员为了尽快结束病程,会过量使用畜牧药品。药品一旦使用过量,多余的药物会随着畜牧排泄物排出,最终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因此,在畜牧养殖中,养殖人员应合理使用畜牧药品,优先选择对环境、畜禽无害的药品,杜绝引发环境污染的隐患,并应在专业兽医的指导下科学用药,确保药品能被畜禽吸收且对环境友好。同时,养殖人员应尽量用中药替代西药,这样即便是药品用量偏大,也不会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4 结语

畜牧养殖业发展与人们的生活水平密切相关。政府应高度重视畜牧养殖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畜牧养殖观念,充分发挥政府职能,加大对畜牧养殖环境保护的宣传力度,加强对畜牧养殖环境的监督管理,通过一系列措施解决畜牧养殖引发的环境污染问题,推动畜牧养殖生态化发展。

参考文献:

[1]赵勇建.畜牧养殖环境污染原因及对策[J].畜牧兽医科学(电子版),2019(19):51-52.

[2]包彩玲.畜牧养殖环境污染的原因及有效对策分析[J].现代畜牧科技,2019(6):157-158.

[3]郭祥.畜牧养殖环境保护存在的问题与改进对策[J].中国畜牧种业,2022(3):41-42.

[4]巴特尔,朱卫华.畜牧养殖环境污染的现状及治理[J].当代畜禽养殖业,2021(4):55-56.

[5]李华忠.畜牧养殖生产中环保问题及改进措施[J].农牧与食品机械,2021(3):192-193.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