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北县猪常见呼吸道疾病的发生和防治

作者: 韦闪光

摘 要:生猪养殖业是广西壮族自治区浦北县重要的支柱产业。虽然浦北县生猪养殖规模较大,但是生猪养殖经济效益整体偏低,主要原因是生猪养殖过程中猪呼吸道疾病时常发生,对生猪养殖业产生了不利影响。因此,加强对猪呼吸道疾病的防治对提高生猪养殖业的经营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具有重要作用。重点分析猪瘟、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猪口蹄疫、猪圆环病毒2型感染、猪伪狂犬病等猪常见呼吸道疾病的发生特点和防治措施,以期为猪呼吸道疾病防治提供参考,促进生猪养殖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猪呼吸道疾病;发生特点;防治措施;浦北县

中图分类号:S858.2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7909(2023)10-98-3

0 引言

近年来,随着畜牧养殖业的发展,生猪养殖规模不断扩大。在集约化、规模化养殖模式下,生猪养殖密度越来越大,加上养殖环境较为恶劣,导致生猪养殖过程中疾病多发。猪呼吸道疾病是生猪养殖中的常见疾病[1],也是生猪养殖中流行性相对较高的综合性传染疾病[2],主要症状有发热、咳嗽、呼吸困难等[3-5],目前已经成为规模化养猪场的主导疾病之一,发病率在30%~80%[6-7]。猪呼吸道疾病病死率相对较高,一旦发生会对生猪养殖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因此,加强猪呼吸道疾病防治研究对生猪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浦北县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生猪养殖业是浦北县重要的支柱产业。2021年,浦北县生猪养殖业产值为8.45亿元,同比增长20.7%,占钦州市生猪总产值的26.41%[8]。2022年,浦北县出栏肉猪49.08万头,同比增长11.37%;存栏肉猪31.1万头,同比增长0.92%[9]。虽然浦北县的生猪养殖规模较大,但是其养殖效益整体偏低,主要原因是猪呼吸道疾病发生较为严重,对生猪健康生长和生猪养殖经济效益产生了不利影响。基于此,笔者对浦北县猪常见呼吸道疾病的发生特点和防治措施进行总结,以期保障生猪健康生长,促进生猪养殖业可持续发展。

1 浦北县猪常见呼吸道疾病发生概况

有调查发现,浦北县猪常见呼吸道疾病有猪瘟、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猪口蹄疫、猪圆环病毒2型感染、猪伪狂犬病等[10]。通过对不同养殖场送检的生猪血清样品检测发现,猪瘟病毒(Classical Swine Fever Virus,CSFV)阳性率高达100.00%,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 Virus,PRRSV)阳性率超过87.50%,口蹄疫病毒(Foot-and-Mouth Disease Virus,FMDV)阳性率超过77.18%,猪圆环病毒2型(Porcine Circovirus Type 2,PCV2)阳性率达到100.00%,伪狂犬病病毒(Pseudorabies Virus,PRV)阳性率达到100.00%[11],甚至存在两种或多种疾病混合发生的情况[12]。由此可见,浦北县猪呼吸道疾病发病率较高[13]。基于此,浦北县应加强对生猪呼吸道疾病的防治,提高生猪养殖业的经营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

2 浦北县猪常见呼吸道疾病的发生特点和防治措施

2.1 猪瘟

2.1.1 发生特点。猪瘟是由CSFV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主要经呼吸道和消化道传播,还可通过胎盘垂直传播,具有传播迅速、发病率和致死率高的特点。该病以最急性型和急性型的潜伏期最短,仅为2 d,一旦发生会对生猪养殖业造成毁灭性的打击,是近年来危害生猪养殖业最严重的传染病之一[14]。感病的生猪会突发高热稽留,全身痉挛,四肢抽搐,全身并发多处出血点和出血斑,并出现卧地不起的情况,病程一般不超过5 d,死亡率在90%~100%。猪瘟一年四季皆可发生。但受浦北县亚热带季风气候等因素影响,该病在当地以冬春季节发生较为严重,且所有年龄段、性别和品种的猪均可感染,因此对猪瘟要以预防为主。

2.1.2 防治措施。第一,为阻断猪瘟传播,养殖人员要在养殖场的出入口采取相应的消毒措施,同时可用2%氢氧化钠溶液对养殖场进行定期消杀,保持圈舍内干净、通风、干燥。第二,为提高养殖场中猪群整体的免疫能力,可用猪瘟免化弱毒疫苗对养殖场的种猪每年进行1次免疫接种,每头猪的单次用量为2~4头份;对于初生仔猪,应在20日龄进行首次免疫接种(每头猪的单次用量为2头份),然后在70日龄左右及时进行二次免疫(每头猪的单次用量为4头份)。第三,淘汰疑似先天感染和免疫耐受的仔猪,以切断传染源。第四,对于感染CSFV的病猪,可用阿莫西林粉针根据病猪的体质量按0.02 g/kg的用量进行肌内注射,或用清开灵针剂根据病猪的体质量按0.2 mL/kg的用量进行肌内注射。

2.2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

2.2.1 发生特点。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又称猪蓝耳病,一般是由PRRSV引起的一种高度传染性疾病,可通过接触传播、空气传播和胎盘垂直传播,具有传播速度快、病发率高、死亡率高等特点。母猪、抵抗力弱的仔猪易感该病。感病后,病猪体温明显升高,一般会超过41 ℃,且出现咳嗽、食欲不振、呼吸困难等症状。

2.2.2 防治措施。第一,养殖场应坚持自繁自养,减少由于引进外地种猪而造成的疫病传播。第二,在引进外地种猪时,要坚持引自无疫病发生的养猪场。对引进种猪要进行隔离和定期的观察与检测,经检测确定为阴性后方可混群饲养。第三,为提高种群的整体免疫力,各养殖场应根据往年流行的毒株选择相应的疫苗进行定期免疫。一般可采用PRRSV弱毒疫苗或灭活疫苗。其中,母猪和种猪每年需要进行1次疫苗接种;商品猪可在70日龄时进行首次免疫,在间隔3个月后进行二次免疫。第四,对于感病猪,若病猪出现高烧症状,应用30 mL安乃近注射液、25 mg地塞米松、350万IU青霉素、2 g链霉素混合肌内注射;若病猪出现食欲不振症状,可用20 mL维生素B1、1 mg/kg甲氧氯普胺肌内注射。

2.3 猪口蹄疫

2.3.1 发生特点。猪口蹄疫是由FMDV引起的一种传染性疾病,主要通过接触和空气传播,且传染速度快。猪在患病后1~2 d会出现体温升高的症状,体温通常在40 ℃以上,并伴有呼吸道溃疡等症状。该病还会诱使病猪继发心肌炎及其他神经性症状,增加死亡率。鸟、猫、狗、鼠等均会成为其传染媒介,体弱猪、仔猪、母猪的感染率较高。

2.3.2 防治措施。第一,做好种群免疫是基本的预防措施,一般可用猪口蹄疫合成肽疫苗对猪群进行接种。其中,种猪每年需要进行3次免疫;育肥猪在25日龄首次接种疫苗,并在60日龄进行二次免疫。第二,目前猪口蹄疫还没有特效的治疗措施,因此应以前期预防为主。一旦出现感染,养殖人员应及时做好隔离措施,并用0.1%高锰酸钾溶液对病猪的患病部位进行清洗消毒,其中溃疡部分可用5%碘甘油涂抹,降低发病率。

2.4 猪圆环病毒2型感染

2.4.1 发生特点。猪圆环病毒2型感染一般指的是由PCV2引起的一种疾病的统称。猪是PCV2的天然宿主,所有品种、年龄、性别的猪均可感染,以病猪和病毒携带猪为传染源,通过呼吸道感染后引发猪多系统衰竭综合征,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淋巴结肿大、腹泻等,并伴有发热、咳嗽、中枢神经系统障碍等,还会继发其他病毒感染。猪圆环病毒2型感染以5~12周龄的仔猪发病率最高,其继发性病死率高达50%,对生猪养殖业造成了严重影响。

2.4.2 防治措施。第一,养殖人员应加强引种控制,减少引种频率,且引种时最少保留2个月的时间进行隔离驯化,以切断病毒传播途径。第二,为提高猪群的整体免疫水平,可定期接种基因工程疫苗。其中,母猪可每年进行3次疫苗接种;育肥猪在20日龄进行首免,在50日龄进行二次免疫。第三,若仔猪感病,对于3~21日龄的病猪,可用长效土霉素(200 mg/mL)肌内注射,单次用量为0.5 mL/头;对于断奶后1个月内的仔猪,可用泰妙菌素0.05 kg、金霉素或土霉素或多西环素0.15 kg、阿莫西林0.50 kg拌1 t饲料进行饲喂。若母猪和育肥猪感病,可在1 t饲料中添加支原净0.10 kg、金霉素或土霉素0.30 kg饲喂。

2.5 猪伪狂犬病

2.5.1 发生特点。猪伪狂犬病是由PRV引起的急性传染疾病。猪伪狂犬病传播速度快,一旦发生则会在猪群中呈暴发式传染,以断奶仔猪的发病率最高,最高可达40%,死亡率在10%~20%,主要表现为拉稀、呕吐等。该病还会引起妊娠母猪流产、死胎,公猪不育,新生仔猪大量死亡等。

2.5.2 防治措施。第一,老鼠是猪伪狂犬病主要的传染源,养殖场应定期做好灭鼠工作。第二,养殖场要及时对疑似感染PRV的病猪进行隔离,并用硫酸氢钾200倍液对圈舍进行彻底消毒。第三,可用基因缺失疫苗定期接种,以提高猪群整体免疫力。一般情况下,仔猪在出生24 h内进行灭活疫苗的接种,育肥猪则在70日龄时进行接种。第四,由于猪伪狂犬病没有特效的治疗措施,因此以前期预防为主。养殖人员可用黄芪多糖注射液,根据猪的体质量按12 mL/kg的用量肌内注射,1 d注射1次,连续注射3~4 d。

3 结语

浦北县猪呼吸道疾病的致病因素多且复杂,防治较为困难。在生猪养殖过程中,养殖人员应坚持以预防为主、治疗为辅的原则,加强对猪的日常管理,做好定期的疫病监测和疫苗接种工作,积极改善养殖环境,从源头阻断传染,以减少猪呼吸道疾病的发生,从而提高养殖效益。

参考文献:

[1]乌吉斯古楞.猪呼吸道疾病的病因及防治[J].今日养猪业,2022(6):83-84.

[2]张扬忠.猪呼吸道疾病的诊断与防治[J].农业工程技术,2022(26):75.

[3]韩方东.猪呼吸道疾病的诱发因素及鉴别诊断防治方法[J].农家参谋,2022(19):106-108.

[4]褚寅生,卓倩霞,王廷斌,等.试论猪常见呼吸道疾病的鉴别诊断及防治[J].吉林畜牧兽医,2022(4):19-20.

[5]周俊晟.猪呼吸道疾病发生原因与防治措施[J].兽医导刊,2021(9):14-15.

[6]戴峰.猪呼吸道疾病的预防及治疗对策[J].农民致富之友,2023(9):75-77.

[7]HUANG L,XU W J,LIU H Y.非洲猪瘟病毒pI215L蛋白介导非洲猪瘟病毒免疫逃逸新机制[J].中国预防兽医学报,2022(2):233.

[8]钦州市统计局.钦州年鉴2022[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23:76-95.

[9]浦北县统计局.浦北县2022年经济运行情况[EB/OL].(2023-02-16)[2023-04-14].http://www.gxpb.gov.cn/zfxxgk/fdzdgknr/jcxxgk/sjfb/sjtj/t15804281.shtml.

[10]黎军,刘倩,蒋家霞,等.2015—2019年广西部分猪场病死猪5种病毒的抗原检测[J].中国动物检疫,2020(5):9-16.

[11]许心婷,段群棚,何颖,等.2015—2021年广西部分猪场5种疫病的血清学检测[J].中国动物检疫,2022(2):26-32.

[12]朱世锋,董庆江,黄永明.浅谈猪呼吸道疾病综合征的防控措施[J].山东畜牧兽医,2017(8):19-20.

[13]冯思娟.猪呼吸道疾病综合征及防控方案[J].中国畜禽种业,2020(11):142-143.

[14]康来健.浅析猪瘟的中医认识与防治[J].中国动物保健,2023(4):18-19.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