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林业资源保护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作者: 宋学涛

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林业资源保护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0

摘 要:林业资源作为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自然资源之一,不仅具有保护生态系统、维护生态平衡等作用,而且能创造可观的经济效益。随着大众环保意识的日渐增强,林业资源保护工作备受关注。调研发现,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林业资源保护存在农牧民普遍保护意识淡薄、管理体制不够完善、管护队伍建设水平不高、灾害众多且防治难度大等问题,提出强化宣传教育、完善林业资源保护相关管理机制、构建高质量林业资源管护团队及加大资金投入力度等解决策略,以期为严格落实林业资源保护工作,推动林业长远、健康发展提供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林业资源;保护现状;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中图分类号:S76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7909-(2023)11-99-3

0 引言

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下简称祁连山保护区)地处青海、甘肃两省的交界处,境内林业资源丰富,生态服务功能多样[1]。为做好祁连山生态保护工作,国务院于1988年批准建立了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自成立保护区,当地相关部门积极开展自然保护区建设、生态公益林管护、退耕还林等一系列生态工程项目,以助力林区林业资源的保护与恢复。近年来,随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的大力宣传,祁连山保护区积极响应号召并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做好林业资源保护工作,且成效斐然。然而,长期实践发现,祁连山保护区林业资源保护工作尚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若不及时解决这些问题,必将严重阻碍保护区林业可持续发展[3]。因此,采取科学、有效措施解决林业资源保护工作中暴露出的各种问题,对提升林业资源管护水平和推动林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

1 祁连山保护区林业资源现状

祁连山保护区地处祁连山北坡中东段,位于东经97°25′~103°46′、北纬36°43′~39°36′。保护区内山势呈西高东低的特点,属大陆性高寒半湿润山地气候区,表现出冬季漫长且寒冷、干燥,而夏季短暂且湿润、温凉等气候特点[4]。祁连山保护区特殊的地形地貌与气候为林木的生长创造了有利条件。据2022年林业资源调查数据,祁连山保护区面积为87.403 87万hm2,与1990年建区之初相比增加了38.141 79万hm2,森林覆盖率达28.8%[5]。近年来,祁连山保护区林地面积持续增加,且包括灌木林地、有林地、疏林地、宜林地、未成林造林地、苗圃地、无立木林地、林业辅助生产用地等多种类型,各类林地面积如表1所示。

由表1可知,近年来,祁连山保护区灌木林地、有林地与未成林造林地等面积均明显增加,而疏林地、宜林地面积则有所减少。由此可见,祁连山保护区林业资源保护取得了显著成效。

2 祁连山保护区林业资源保护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祁连山保护区积极开展林业资源保护工作,且成效显著。但是,在实际工作中也暴露出诸多问题,阻碍了林业可持续、高质量发展[6]。

2.1 农牧民普遍保护意识淡薄

农牧民的林业资源保护意识与林业资源保护成效密切相关。林业资源保护是一项需要全民参与的系统工程。但是,在实际的保护工作中,祁连山保护区部分农牧民林业资源保护意识极为淡薄,因看重眼前利益而大肆损毁林木,不仅直接毁坏了林地,还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另外,由于造林工作周期长、见效慢,很多农牧民不了解林业资源保护的重要性,因此不愿积极主动参与造林工作。部分农牧民即便参与了造林工作,却态度敷衍,造林质量不高,直接影响了林业资源质量及保护成效[7]。

2.2 管理体制不够完善

纵观祁连山保护区林业资源保护工作,现有的林业资源管理体制尚不够完善,仍存在许多缺陷与不足。第一,权责不够清晰。林业资源管理主体众多,而且涉及领域较广。然而,由于权责不明,在实际工作中各部门权责对接与配合极易出现权利重叠、责任空缺等现象,导致管护质量显著下降。第二,管理制度缺失。林业资源保护涉及内容较多,必须具备强有力的规章制度作为支撑[8]。然而,在实际的保护工作中,祁连山保护区现有的规章制度还不够完善,主要表现在病虫害防治、防灭火、林地与林木管理等制度不够规范,还有部分制度存在缺漏,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相关保护工作的开展与落实。

2.3 管护队伍建设水平不高

目前,祁连山保护区林业资源保护团队的建设水平并不高,突出表现在以下两点。第一,基层林业资源保护力量薄弱,管护站、森林消防、稽查队等均存在不同程度的人手不足现象,面临着保护面积广阔而人员较少的困境,导致无法严格落实林业资源保护工作。第二,林业资源保护团队成员年龄普遍较大,学历层次偏低。大多数团队成员是周边农牧民,其林业资源保护专业知识储备、防灭火技能掌握、林业设备与技术应用等方面均存在明显不足,无法很好地胜任林业资源保护工作,最终导致工作效率低下[9]。

2.4 灾害种类众多且防治难度大

近年来,祁连山保护区相关部门高度重视林业资源保护工作,并积极采取有效措施,以降低灾害发生频次,保障林业资源安全。然而,由于祁连山保护区灾害种类繁多,导致林业资源保护工作难度较大,林业资源质量堪忧。另外,祁连山保护区海拔较高,且地势险峻、交通不便,显著增加了林业资源管护难度。林区部分设施设备相对落后,无法实时、全面监控林区实际情况,一旦发生灾害,难以第一时间发现,再加上交通不便,救援队伍难以及时到达林区,最终会由于错过最佳防治时机而使保护区遭受巨大损失。

3 祁连山保护区林业资源保护对策

3.1 强化宣传教育,提升农牧民林业资源保护意识

第一,祁连山保护区林业部门应通过举办讲座、设置宣传栏、广发宣传单等方式做好林业资源保护的宣传教育工作,还可组织开展以保护林业资源、优化生态系统等为主题的线上或线下活动,向当地农牧民宣传祁连山保护区林业资源保护现状及做好保护工作的重要性及意义,提升其环保意识。第二,当地林业主管部门也应引导农牧民理解林业资源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密切关联,彻底摒弃以往仅重视经济发展却忽视林业资源保护的错误观念,切实将林业资源保护理念落实在生产实践中。第三,祁连山保护区应充分调动农牧民的积极性,使其主动参与林业资源保护工作,为提升林业资源质量贡献力量[10]。

3.2 完善林业资源保护相关管理机制

科学、完善的管理体制是推动林业资源保护工作规范化、标准化开展,保障林业资源安全,助力林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祁连山保护区相关部门可从以下两点着手,完善林业资源保护相关管理机制。第一,明确管理权责。当地林业主管部门应明晰林业资源保护工作的领导与实施机构,明确各环节各机构与工作人员的职责,要求涵盖林木采伐许可证与林木种苗生产经营核发、运输或加工非法来源林木处罚、林木毁坏行为处罚、火灾处罚等,明确相应的权力依据、责任事项依据、追责对象范围等,为高效开展林业资源保护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第二,因地制宜制定科学、规范的林业资源保护规章制度。祁连山保护区应依据相关法律法规、政策等,结合保护区实际情况,对交接班制度、奖惩制度等进行优化与完善,以确保规章制度能够覆盖林业资源保护工作的方方面面,为高效开展林业资源保护工作提供强有力的支撑[11]。

3.3 构建高质量林业资源管护团队

构建综合素质较高的林业资源保护团队是促进林业可持续、健康发展的一项重要条件。第一,祁连山保护区应与林业相关高等院校签署合作协议,大力吸引优秀的林业专业毕业生,充实壮大林业资源管护团队。第二,当地林业主管部门可定期组织林业资源保护工作人员参加相应的教育培训活动,包括专业知识学习、管护技能培训等,以提升其专业知识与技能。第三,祁连山保护区应适当提升林业资源保护工作人员的薪资待遇,拓宽其晋升渠道。如此不仅可以吸引大量优秀的人才,而且能维护团队的稳定性,为高效开展林业资源保护工作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

3.4 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引进先进的设施与设备

林业资源保护具有复杂性、长期性的特点,相关部门必须加大在这一领域的资金投入力度,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第一,当地政府部门应将林业财政资金设置为专项资金,并严格做好资金管理工作,以确保各项林业资金的科学、合理利用。第二,祁连山保护区应积极引进新型信息化技术,并严格落实跟踪与管理工作,以确保可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解决遇到的问题,显著提升林业资源保护成效。第三,祁连山保护区还应积极更新和完善生物监测装置、视频监控装置等,做到严密监测病虫害发生情况及林区状况,确保能够早发现、早处理突发事件。

4 结语

现阶段,在全球人口数量急剧增加,环境恶化愈演愈烈的大背景下,做好林业资源保护工作愈加迫切。祁连山保护区相关部门可通过采取加强宣传教育、完善管理机制、构建高质量的林业资源保护团队及加大资金投入力度等措施,做好林业资源保护工作,进而推动当地林业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袁虹,王零,郭生祥,等.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林地面积变化调查分析[J].林业科技通讯,2022(6):65-70.

[2]王善举,王零,张建奇,等.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资源保护成效及对策[J].林业科技通讯,2022(4):51-57.

[3]范文雯.新时期森林资源保护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J].林业科技情报,2021(1):29-30.

[4]童小辉.林业生态保护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南方农业,2022(4):214-216.

[5]刘明龙.祁连山保护区森林生态系统现状与保护对策分析[J].农业与技术,2020(24):87-89.

[6]张成伟.林业资源保护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现代园艺,2016(6):208-209.

[7]吕丹照.林业资源保护面临的问题及其解决对策[J].南方农业,2019(14):58-59.

[8]夏培中.江淮分水岭地区林业资源保护和森林防火管理问题探讨[J].南方农业,2022(24):89-91.

[9]张冬梅.林业资源保护与森林防火管理研究[J].农家参谋,2023(5):102-104.

[10]陈志勇,陈启仲.黑龙江省林业生态保护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农民致富之友,2019(4):174.

[11]徐曙梅,施平.峨山县林业生态保护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J].农业科技与装备,2021(6):24-25.

作者简介:宋学涛(1977—),男,大专,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自然保护区管理。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