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景观角度下虎头山森林康养适宜性调查分析

作者: 张龙辉 黄怀妹 陈勇梅 陈佳

森林景观角度下虎头山森林康养适宜性调查分析0

摘 要:从景观树种、景观设计角度,探讨虎头山森林康养适宜性。结果表明:虎头山可观赏树木种类多,花果观赏期长、色彩鲜艳,森林覆盖率高,森林小气候特征明显,可达到景观树种观赏和小气候养生的双重效果;虎头山园林景观总体呈“一台二环三区”特点,各区域错落有致、布局合理、功能齐全,配置了丰富的园林基础设施,符合市民森林康养在森林景观上的需求。此次调查分析可为虎头山森林康养发展提供数据支持和理论依据。

关键词:森林景观;森林康养;虎头山

中图分类号:S788.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7909-(2023)11-127-3

1 调查背景

福建省三明市属于工业城市,城区内曾分布有三钢、三化、水泥厂等大中型企业。三明市区周围群山环抱、沙溪河横贯其中,形成河谷地形,风速小,不利于工业烟尘的扩散[1]。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生活环境的要求不断提高。经过三明市政府的不懈努力,大部分会产生有害气体和粉尘的企业均已转型或搬迁。三明市森林覆盖率为76.8%,享有“中国绿都”的美称,先后被评为全国集体林权改革示范市、全国文明城市和国家级的森林城市、卫生城市、园林城市,自然资源和旅游资源非常丰富[2]。2016年,原国家林业局印发《林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提出要大力推进森林体验和康养,发展集旅游、医疗、康养、教育、文化、扶贫于一体的林业综合服务业,强调重点发展森林旅游休闲康养产业[3]。利用优质的森林资源发展森林康养项目,已成为三明市发展林业的措施之一。

森林康养是以森林生态系统为依托,充分利用优越的森林生态环境资源,科学发挥森林环境因子康体保健功能;结合森林观赏、静养、体验、娱乐、运动、饮食等,帮助到访者放松身心,达到调节身体功能、维持其身心健康的作用[4]。森林景观作为森林康养四大主要载体(森林景观、森林空气环境、森林食品、生态文化)之一,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笔者于2022年2月18—23日对福建省三明市三元区北部片区虎头山进行调查,从景观树种、景观设计角度探讨其森林康养适宜性,以期为虎头山森林康养产业发展提供数据支持和理论依据。

2 虎头山概况

虎头山位于武夷山脉与戴云山脉之间(东经117°36′11"、北纬26°15′43"),海拔660 m,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年降水量1 656.3 mm,年平均气温19.4 ℃,年无霜期305 d,局部小气候特征显著[5]。

3 调查方法

3.1 景观树种分析

以《树木学》《园林树木学》为依据,外业调查记录调查区景观树种的种名,分析各景观树种园林观赏效果,如花色、花期、果色、果期等,从景观树种角度探讨当地森林康养适宜性。

3.2 景观设计分析

调查和勾画调查区景观规划设计结构,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Computer Aided Design,CAD)软件绘制景观结构图,总结景观的结构、布局和亮点,从景观设计角度探讨当地森林康养适宜性。

4 调查结果与分析

4.1 景观树种分析

由表1可知,虎头山不仅有大叶桂樱、山乌桕等常规园林景观树种,红花檵木、南天竹等传统园林木本花卉,还有南方红豆杉、花榈木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山茶花、桂花等中国传统“十大名花”,景观观赏价值极高。此外,虎头山景观树种可呈现黄、白、绿、紫、红、褐等色彩,且常年可观花、观果,可供游客纵览美景。

除表1所列园林植物外,虎头山还有数量较多的马尾松、杉木、木荷等用材树种。虎头山森林覆盖率超80%,冬暖夏凉等小气候特征显著。当地景观树种具有观赏和养生等作用(见图1)。

4.2 景观设计分析

由图2可知,虎头山景观设计结构总体呈“一台二环三区”特点。“一台”为瞭望观景平台,设有2个自助付费式望远镜,可俯瞰三明市全景。2021年三明市内灯光景观改造后,夜晚从观测台看三明市夜景更加迷人。“二环”为环景观区步道,内环为漫步木栈道,外环为漫步绿道,均设有多个休息廊。游客可漫步林下,与树亲近,体验森林小气候。“三区”为3个功能区,分别为休闲休息区、户外活动区、餐饮区。其中,休闲休息区内有秋千休息廊、山顶休闲亭、休闲木平台,户外活动区分为活动空旷地和儿童娱乐设施区,餐饮区为可容纳百人的“松涛阁”餐饮店。

5 结论

从园林景观树种上看,虎头山共有植物200余种,除表1所列植物外,还有枇杷、杨桐、山菅、观音竹、雀舌黄杨、红叶石楠、齿叶冬青、翠芦莉等30余种园林景观植物,且有数量较多的马尾松、杉木、木荷等用材树种。虎头山可观赏树木种类多,花果观赏期长、色彩鲜艳,森林覆盖率高,森林小气候特征明显。虎头山山峰林立、溪流密布,林内空气湿润、温度适宜、四季分明,具有空气湿度大、紫外线照射较弱、温度较低、通风性良好等显著特征,保留着完整的中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适宜发展森林康养产业。

从园林景观设计结构上看,虎头山景观设计结构总体呈“一台二环三区”特点,在观景平台可俯瞰三明市面貌,林下步道适宜漫步欣赏林中美景,活动区可满足市民晨练、休闲娱乐、家庭聚会等要求,上山道路常有市民山地骑行和跑步,且山内溪水清澈甘甜,常有市民排队取水饮用,或置身林内煮茶闲聊。

目前,虎头山景观经三明城投集团提升改造,已现森林康养景区雏形,具有较高的森林康养可行性和适宜性。虎头山各景观结构区域错落有致、布局合理、功能齐全,配置了丰富的园林景观和园林基础设施,符合市民对于森林景观的需求。

6 展望

发展森林康养产业涉及林业、工商、国土、交通、税收、卫计、旅游、体育和民政等多个职能部门[6]。但三明市缺乏针对森林康养产业的整体规划,存在从市区通往康养基地的距离较远、基础设施较为老旧的问题,缺乏能够测评森林康养效果的具体数据。笔者从森林景观角度探讨调查区森林康养适宜性,但森林景观只是发展森林康养产业的主要资源之一,仅对其进行调查有一定的局限性和不足之处,有待后续进一步对其他主要资源进行分析研究。

参考文献:

[1]傅瑞树,陈友灿,廖晓英,等.三明城区周山森林生态景观林可持续经营的探讨[J].福建林业科技,2000(1):70-72.

[2]蔡茂楷.“创”出一条新路[N].农民日报,2015-02-15(2).

[3]丛丽,张玉钧.对森林康养旅游科学性研究的思考[J].旅游学刊,2016(11):6-8.

[4]刘朝望,王道阳,乔永强.森林康养基地建设探究[J].林业资源管理,2017(2):93-96.

[5]张龙辉,陈佳,俞欣妍.虎头山中海拔地区森林康养可行性调查研究[J].绿色科技,2022(3):171-173.

[6]邓三龙.森林康养的理论研究与实践[J].世界林业研究,2016(6):1-6.

基金项目:2021年三明市林业科研项目“药用观赏植物虎舌红人工栽培技术研究”(2021-MLKJ-05);2023年度三明市职业院校联盟中青年教师教育科研项目“虎头山中海拔环境因子对森林康养功能影响的研究”(smyx2023013、smyx2023012)。

作者简介:张龙辉(1988—),男,硕士,工程师,研究方向:森林培育理论与技术。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