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施不同生物菌剂对番茄生长及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作者: 陈玉琴

滴施不同生物菌剂对番茄生长及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0

摘 要:分析番茄生长、品质及土壤理化性质在滴施生物菌剂下的具体表现,以此选择最佳的生物菌剂,为番茄创造良好的生长条件。以青海大红番茄为研究对象,常规组设置化肥处理(CK),试验组设置4种生物菌剂处理,分别为解淀粉芽孢杆菌(T1)、奥瑞根微生物菌剂(T2)、中草药成分生物菌剂(T3)、益菌高生物肥料(T4),分析不同生物菌剂对番茄生长、品质及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T1、T2、T3、T4处理下番茄各项生理指标均显著优于CK处理,其中以T3处理效果最佳;在土壤理化性质方面,短时间内施用生物菌剂对土壤pH值影响不显著,但能够促进土壤全氮、全磷、有机质、有效磷、速效钾等养分质量分数不同程度增加,其中T3处理土壤中有机质、全氮、全磷、有效磷、速效钾等质量分数达到最大。由此可见,中草药成分生物菌剂施用效果最佳,更能够促进番茄生长。

关键词:番茄;生物菌剂;生长指标;土壤理化性质

中图分类号:S641.2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4-7909(2023)12-87-3

0 引言

番茄属于茄科茄属植物,植株可高达2 m,茎秆易倒伏,茎基部呈楔形,花冠呈黄色,浆果为扁球形或近球形。番茄果实富含胡萝卜素、维生素C等,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因此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重要的食物之一。为了满足人们对番茄的需求,农户在种植番茄过程中需要施用适宜的生物菌剂。生物菌剂含有有益功能菌,能够促进养分分解,改善土壤养分状况,有利于促进植物生长发育。笔者以番茄为研究对象,分析滴施不同生物菌剂对番茄生长及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进而促进番茄种植效果的提升。

1 试验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区概况

试验地位于青海省海东市某农业种植基地,地理坐标为北纬32°11′~42°57′、东经92°13′~108°46′,年降水量36.6~734.9 mm,年无霜期140~280 d,年平均气温4.3 ℃。该地土壤类型以黄棕壤为主,有机质质量分数为21.2 g/kg、全氮质量分数为1.10 g/kg、全磷质量分数为2.64 g/kg,全钾质量分数为20.63 g/kg,有效磷质量分数为63 mg/kg,速效钾质量分数为252 mg/kg。

1.2 试验材料

供试番茄品种为青海大红番茄,由青海省农林科学院园艺所提供;解淀粉芽孢杆菌和奥瑞根微生物菌剂均来自山东凯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中草药成分生物菌剂、益菌高生物肥料为自主配制,均未实现工业化生产[1]。

1.3 试验设计

试验于2021年8月开始,共设5个处理,对照组为不施肥处理(CK),试验组设置4种生物菌剂,分别为解淀粉芽孢杆菌(T1)、奥瑞根微生物菌剂(T2)、中草药成分生物菌剂(T3)、益菌高生物肥料(T4)。每个番茄棚为一个试验小区,棚长、宽分别为47 m、9 m,共设置15间,其中CK处理1—3间、T1处理4—6间、T2处理7—9间、T3处理10—12间、T4处理13—15间。番茄种植前,施入底肥(腐熟的牛粪、二铵、复合肥),高温闷棚后整地起垄,10月15日定植,行距50 cm、株距30 cm。定植完成后,每667 m2追施水溶肥[m(N)∶m(P205)∶m(K2O)=19∶19∶19]10 kg,同时按照试验设计滴施不同的生物菌剂,其中T1处理施用量为30.0 kg/hm2、T2处理施用量为22.5 kg/hm2、T3处理施用量为30.0 kg/hm2、T4处理施用量为45.0 kg/hm2,各处理随水追肥,每10~15 d滴灌一次,共计3次[2]。

1.4 测定指标与测定方法

1.4.1 番茄生长指标测定。2022年2月,每个处理随机选择5株长势一致的番茄植株,对其叶长、叶宽、叶片数、株高及茎直径进行测定。其中,叶长、叶宽、茎直径使用游标卡尺进行测量,株高用卷尺进行测量。番茄植株的地上鲜质量和地下鲜质量用电子天平进行测量。测定结束后,分别将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放入干燥箱中,在105 ℃下杀青30 min,然后在75 ℃下烘干,直至样品质量恒定,并进行测定。记录各小区每穗果实质量和果实个数,计算平均单果质量及小区产量,最后折算成667 m2番茄产量。

1.4.2 土壤理化性质测定。每个处理设置3个采样点,采用管形土钻取样,每个取样点重复3次。取样位置与番茄主根保持5 cm的距离,钻入深度为20 cm,取出根际土壤后将其捏碎,之后将其放入无菌塑料袋中带回实验室,储存于-80 ℃的环境中。利用酸度计测定土壤pH值,利用电导率仪测定土壤电导率,采用重铬酸钾容量法测定土壤有机质质量分数,采用凯氏定氮法测定土壤全氮质量分数,采用钼锑抗比色法测定土壤全磷质量分数,采用火焰光度计法测定土壤全钾质量分数,采用0.5 mol/L NaHCO3浸提-钼锑抗比色法测定土壤有效磷质量分数,采用1 mol/L NH4Ac浸提-火焰光度法测定土壤速效钾质量分数[3]。

1.4.3 番茄叶片叶绿素质量分数和胡萝卜素质量分数测定。每个处理随机选择5株长势一致的番茄植株,在每个植株同一部位取样;而后将叶片擦洗干净,将叶片中脉剪掉,利用打孔器取叶圆片;称取0.2 g叶圆片,加入质量分数为80%的丙酮20 mL,封口后放入暗处24~36 h[4]。待叶片变白后,在不同波长下(663 nm、646 nm、470 nm)下进行比色,测定叶片叶绿色a、叶绿素b、胡萝卜素质量分数。

1.5 数据统计与分析

采用Microsoft Excel 2010统计与整理试验数据,采用SPSS18.0进行显著性分析。

2 试验结果与分析

2.1 滴施不同生物菌剂对番茄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由表1可知,滴施不同生物菌剂下番茄各项生长指标存在差异。试验组番茄株高、茎直径、叶片数均高于对照组,T3处理均达到最大值,分别为200.41 cm、1.97 cm、12.80个,与其他处理存在显著差异(P<0.05),但T1处理与CK处理无显著差异(P>0.05)。T3处理番茄叶片长度(18.26 cm)、叶片宽度(22.58 cm)均达到最大值,与其他处理存在显著差异(P<0.05),但T1、T2处理与CK处理无显著差异(P>0.05)。

由表2可知,试验组番茄植株地上鲜质量和地下鲜质量均高于对照组,T3处理达到最大值,分别为550.41、59.71 g/株,与其他处理存在显著差异(P<0.05);试验组番茄植株地上干质量均高于对照组,T3处理最高(72.80 mg/株),与其他处理存在显著差异(P<0.05);试验组番茄植株地下干质量除T4处理以外均高于对照组,T3处理最高(6.26 mg/株),与其他处理存在显著差异(P<0.05)。

由表2可知,试验组番茄产量均高于对照组,T3处理667 m2番茄产量最高(8 934.21 kg),与其他处理存在显著差异(P<0.05)。

2.2 滴施不同生物菌剂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由表3可知,滴施不同生物菌剂时,土壤理化性质存在差异。在pH值方面,不同处理间无显著差异(P>0.05);试验组土壤电导率、有机质质量分数、全氮质量分数、全磷质量分数、有效磷质量分数、速效钾质量分数均高于对照组,T3处理达到最大值,分别为5 742.65 μs/cm、78.26 g/kg、4.58 g/kg、2.59 mg/kg、540.55 mg/kg、867.70 mg/kg;T1、T2、T3处理全钾质量分数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T4处理土壤全钾质量分数显著低于CK。

2.3 滴施不同生物菌剂对番茄叶片叶绿素质量分数及胡萝卜素质量分数的影响

由表4可知,滴施不同生物菌剂时,番茄叶片叶绿素质量分数存在差异。试验组番茄叶片叶绿素a、叶绿素b、胡萝卜素质量分数均高于对照组。其中,T3处理达到最大值,分别为1.55、0.61、0.50 mg/g FW,与其他处理存在显著差异。

3 结论与讨论

此次试验中,在番茄植株生长指标方面,试验组生长指标要高于对照组,其中以T3处理效果最好。与CK处理相比,T3处理番茄植株的株高、茎直径、叶片数、叶片长度、叶片宽度分别增加了26.28%、12.05%、6.47%、11.73%、41.31%。试验组番茄植株鲜质量、干质量及番茄果实的产量要高于对照组,其中以T3处理效果最好。与CK处理相比,T3处理番茄植株地上鲜质量、地下鲜质量、地上干质量、地下干质量及番茄果实产量分别增加了12.87%、15.16%、12.79%、11.31%、12.96%,说明T3处理(中草药成分生物菌剂)能更好地促进番茄植株生长,增加番茄产量[5]。在光合特性方面,试验组番茄叶片叶绿素a、叶绿素b、胡萝卜素质量分数高于对照组,其中以T3处理效果最为显著。与CK处理相比,T3处理番茄叶片叶绿素a、叶绿素b、胡萝卜素质量分数分别提高4.57%、15.38%、19.3%,说明T3处理(中草药成分生物菌剂)可以增强番茄植株的光合作用能力。在土壤理化性质方面,各处理土壤pH值无显著变化,T1、T2、T3、T4处理土壤电导率、有机质质量分数、全氮质量分数、全磷质量分数、有效磷质量分数、速效钾质量分数均高于对照组;其中以T3处理最佳,说明T3处理(中草药成分生物菌剂)可以优化土壤结构。由此可以得出,中草药成分生物菌剂施用效果最佳,能够更好地促进番茄生长及土壤理化性质改善。

参考文献:

[1]张智,景仕豪,周楠,等.不同复合微生物菌剂及施用量对番茄生长和品质的影响[J/OL].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3(9):1-11[2023-05-15]https://kns.cnki.net/kcms2/article/abstract?v=3uoqIhG8C45S0n9fL2suRadTyEVl2pW9UrhTDCdP

D66SiUpAuf8Bk8HqYM4_HkB3zgS2qwFaoQGG2S2r

NH4rmZS1HdLBZCSv&uniplatform=NZKPT.

[2]赵铭阳,冉帆,程馨,等.竹纤维微生物菌肥对番茄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安徽农学通报,2019(24):122-125.

[3]张巽,贺溢君,霍志恒,等.不同生物菌剂对设施番茄苗期生长及产量的影响[J].园艺与种苗,2018(4):1-3.

[4]王胜楠,王广印,李敏,等.生物菌剂及土壤调理剂对大棚秋番茄生长及2种病虫害的影响[J].西北农业学报,2016(7):1029-1034.

[5]周巍.微生物肥料在番茄生产上的选择和应用[J].现代农业,2016(6):54-55.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