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SSR标记的广西壮族自治区柑橘主栽品种遗传多样性分析

作者: 姚振光 彭露 陈思贝 凌敏 莫薇

基于SSR标记的广西壮族自治区柑橘主栽品种遗传多样性分析0

摘 要:为探明广西壮族自治区柑橘主栽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利用21对简单重复序列(Simple Sequence Repeats,SSR)标记引物对7个柑橘品种的基因组脱氧核糖核酸(Deoxyribonucleic Acid,DNA)进行分析,研究各种间的遗传亲缘关系及遗传距离。试验结果表明:利用21对SSR引物对7个柑橘品种的基因组DNA进行扩增,共获得172条谱带,平均每个引物扩增出8.19条谱带,其中多态性条带数量为136,多态性比率为79.07%;7个柑橘品种间的遗传相似系数为0.000~0.786,平均值为0.529;根据聚类分析结果,7个柑橘品种在遗传相似系数为0.513处可以分成四大类群。这说明7个柑橘品种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SSR分子标记技术可以较好地揭示柑橘品种之间的遗传差异和亲缘关系。

关键词:柑橘;SSR标记;遗传多样性

中图分类号:S566.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4-7909(2023)12-93-4

0 引言

柑橘是我国广泛种植的一种常见水果,近年来柑橘产业飞速发展,人们对其的需求量与日俱增。广西壮族自治区(以下简称广西)自然条件优越,十分适宜柑橘生长,是我国柑橘的主要产区之一。通过多年的引种育种,广西柑橘品种繁多,遗传多样性丰富,但这导致品种区分难,进化起源问题极其复杂。在此背景下,研究柑橘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对柑橘品种区分及种质资源的搜集保存、鉴定评价具有重要意义。

脱氧核糖核酸(Deoxyribonucleic Acid,DNA)分子标记技术广泛应用于植物遗传多样性和种质鉴定研究,常用的DNA分子标记有简单重复序列(Simple Sequence Repeats,SSR)标记、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ndom Amplified Polymorphic DNA,RAPD)标记、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标记等。其中,SSR分子标记技术具有稳定性高、操作简单、方便快捷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植物遗传多样性分析、亲缘关系鉴定、辅助育种、遗传图谱构建等领域[1-3]。例如,刘通等[4]利用SSR分子标记技术对广西野生柑橘品种、地方品种及对照品种进行了遗传多样性研究,利用22对SSR引物对34份不同的材料进行了分析,产生了221条多态性条带。吴娟莉等[5]利用23对SSR引物对38份金柑及其近缘属种质进行分析,扩增得到265条有效性条带、250条多态性条带,多态性比率为92.99%。马丽丽等[6]利用11对SSR多态性引物对17份早花柠檬材料进行分析,共检测出92个等位变异,平均每对引物检测出8.5个等位变异,同时在遗传相关系数为0.65处将17份材料分为4个类群。相关研究表明,SSR分子标记技术是研究植物遗传多样性的有效方法之一[7-11]。基于此,笔者利用21对具有较好多态性的SSR引物对广西7个柑橘主栽品种的遗传多样性进行研究,探讨各品种间的遗传亲缘关系及遗传距离,以期为柑橘的遗传育种研究提供更多理论依据。

1 试验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品种

试验共采用7个柑橘栽培品种,分别为贡柑、沃柑、金橘、砂糖橘、夏橙、沙田柚、茂谷柑。

1.2 SSR引物

试验共选用21对SSR引物,引物序列由《柑橘属品种鉴定 SSR分子标记法》(NY/T 3436—2019)提供,由金斯瑞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合成(见表1)。

1.3 试验方法

1.3.1 DNA提取。笔者于2022年10月从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的柑橘种植基地进行取样,分别从7个柑橘品种植株上各取3片叶,分别提取各品种叶片DNA:将叶片去除中脉后用剪刀剪取中间部分,剪碎后混匀放入研钵中,加入适量液氮直至研磨成粉末状,取100 mg置于1.5 mL离心管中,加入1%改良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Hexadecyl Trimethyl Ammonium Bromide,CTAB)缓冲液750 µL,涡旋振荡混匀后于65 ℃水浴45~60 min,加入三氯甲烷500 µL,颠倒混匀,12 000 r/min离心5 min,转移上清液约0.5 mL至新离心管中,加入等体积(0.5 mL)预冷至4 ℃的无水乙醇,颠倒混匀,-18 ℃冰箱下静置1 h,12 000 r/min离心3 min,去上清液,于室温下干燥沉淀,最后加入Tris-EDTA(TE)缓冲液50 µL,于18 ℃冰箱中保存备用。

1.3.2 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PCR反应体系见表2。

PCR程序:94 ℃预变性5 min;94 ℃变性40 s,60 ℃(具体退火温度由不同的引物决定)退火40 s,72 ℃延伸45 s(根据扩增片段的长度做出适当调整),共35个循环;72 ℃延伸10 min,4 ℃保存。

1.3.3 电泳检测。用8%聚丙烯酰胺混合液制作凝胶,将凝胶固定于电泳槽中,对PCR产物进行电泳检测,最后用扫描仪扫描胶片,保存结果。

1.4 数据处理

在数据统计与分析中,每对SSR引物检测1个位点,视每条多态性带为1个等位基因;将观测到的每条带视为1个性状,有此带时赋值为“1”,无此带时赋值为“0”,所有数据处理使用NTSYSpc2.02软件完成。

2 试验结果与分析

2.1 7个柑橘栽培品种基因组DNA的遗传多样性

由表3可知,21对SSR引物共扩增出172条谱带,其中多态性条带数量为136,多态性比率为79.07%,扩增出的条带相对分子量均小于500 bp,平均每对引物扩增出8.19条谱带,平均每对引物扩增出的多态性条带数量为6.48。这表明7个柑橘栽培品种间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SSR分子标记技术可以有效揭示供试柑橘品种间的遗传差异和亲缘关系。

2.2 7个柑橘栽培品种基因组DNA的遗传相似性

由表4可知,7个柑橘栽培品种间的遗传相似系数为0.000~0.786,平均值为0.529。其中,金橘与夏橙的遗传相似系数最大(0.786),表明金橘与夏橙的遗传距离相对较近;贡柑与砂糖橘、贡柑与茂谷柑的遗传相似系数最小(均为0),表明贡柑与砂糖橘、贡柑与茂谷柑的遗传距离相对较远。

2.3 7个柑橘栽培品种聚类分析

由图1可知,在遗传相似系数为0.513处,可以把7个柑橘栽培品种分成四大类群。第一类群仅有贡柑,第二类群包括沃柑、沙田柚、金橘、夏橙,第三类群仅有砂糖橘,第四类群仅有茂谷柑。在遗传相似系数为0.571时,第二类群又能分成2个亚群,第一亚群包括沃柑、沙田柚,第二亚群包括金橘、夏橙。第二类群的各柑橘品种间遗传相似系数相对较大,表明沃柑、沙田柚、金橘、夏橙的遗传距离较近;其中金橘与夏橙的遗传相似系数最大,表明金橘与夏橙的遗传背景最相似,两者的亲缘关系最近。

3 结论与讨论

近年来,柑橘作为区域特色经济林木在广西广泛推广种植,已成为广西乡村振兴、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产业。目前,广西栽培的柑橘品种以砂糖橘为主,其他品种有沃柑、脐橙、茂谷柑、贡柑、金橘等。利用SSR分子标记技术对广西柑橘主栽品种的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可为柑橘的遗传育种提供参考。

此次试验结果表明,21对SSR引物共扩增出172条谱带,其中多态性条带数量为136,多态性条带比例为79.07%,表明7个柑橘品种间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7个柑橘品种间的遗传相似系数为0.000~0.786,平均值为0.529。其中,金橘与夏橙的遗传相似系数最大(0.786),表明金橘与夏橙的遗传背景最为相似,亲缘关系最近;贡柑与砂糖橘、贡柑与茂谷柑的遗传相似系数相对较低,亲缘关系较远。

参考文献:

[1]王玉杰,冷春旭,孙中义,等.分子标记技术在农作物种子检测中的应用[J].中国种业,2022(3):38-40.

[2]黄其椿,卢东长城,陈东奎,等.沃柑SSR分子标记筛选及其在品种鉴定上的应用[J].江苏农业科学,2020(1):75-79.

[3]王留彬,黄丽蕴,滕翠琴,等.梧州茶树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及亲缘关系分析[J].茶叶科技,2022(5):601-609.

[4]刘通,邓崇岭,程玉芬,等.利用SSR和SRAP技术分析广西柑橘种质遗传多样性[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16(2):23-29.

[5]吴娟莉,杨柳,易自力,等.金柑种质的特异性SSR标记筛选及亲缘关系分析[J/OL].分子植物育种:1-11[2023-06-20].http://kns.cnki.net/kcms/detail/46.1068.S.20210616.1459.014.html.

[6]马丽丽,解凯东,叶俊丽,等.基于SSR标记的早花柠檬亲缘关系分析[J].果树学报,2013(3):381-385.

[7]李益,马先锋,唐浩,等.柑橘品种鉴定的SSR标记开发和指纹图谱库构建[J].中国农业科学,2018(15):149-159.

[8]陈志辉,游小妹,林郑和,等.茶树多态性SSR分子标记引物筛选[J].茶叶通讯,2013(4):3-5.

[9]刘凯,陈汉才,李桂花,等.豇豆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的SRAP和SSR分析[J].中国农学通报,2014(31):156-163.

[10]王静毅,翼小蕊,武耀廷.香蕉品种(系)遗传多样性的SSR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1(10):5706-5710.

[11]吴仕蔓,娄兵海,陈传武,等.应用SSR荧光标记法构建22个柚类品种的分子身份证[J].果树学报,2023(4):605-614.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