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常见寄生虫病发病特征及防治措施

作者: 陈晓潇

摘 要:寄生虫病是羊养殖过程中最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容易被忽视,如果未及时采取防治措施,将影响养殖业经济效益。基于此,现总结绦虫病、消化道线虫病、肺线虫病、羊毛虱病、蜱虫病等羊常见寄生虫病及其发病特征,并针对性提出定期驱虫、加强环境管理、加强放牧管理、加强饲养管理等防治措施,以供相关养殖人员参考。

关键词:羊寄生虫病;防治措施;发病特征

中图分类号:S858.2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4-7909(2023)12-97-3

0 引言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羊肉因肉质鲜美、脂肪含量低、蛋白质含量高而广受大众的喜爱,市场需求量剧增,羊养殖产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随着养殖数量不断增加,羊寄生虫病的发生率也逐年增加。羊寄生虫病具有隐蔽性强、传播快、传染性较强等特征,如不及时控制,会通过多种途径传播,使羊的新陈代谢紊乱、免疫力降低、消化吸收不良,出现皮肤瘙痒、机体瘦弱、贫血等症状,严重影响羊养殖业发展。为促进羊养殖业规模化、高质量发展,养殖人员应把握羊常见寄生虫病特征,重点做好羊寄生虫病的防治工作。基于此,笔者总结羊常见寄生虫病发病特征及防治措施,以供养殖人员参考。

1 羊常见寄生虫病及其发病特征

根据寄生虫寄生位置不同,羊寄生虫可以分为内寄生虫和外寄生虫两种。外寄生虫主要有毛虱、蜱虫等,寄生在羊体表;内寄生虫主要有羊消化道线虫、羊绦虫、羊肺线虫等,寄生在羊体内。

1.1 羊绦虫病

每年2—3月,幼羊较易感染羊绦虫病;通常在4月开始发病,5—7月为羊绦虫病发病高峰期,8月后发病率逐渐降低。感染羊绦虫病后,病羊会出现食欲不佳、精神萎靡、身体虚弱、爱喝水、发育迟缓等症状;随着病情进一步发展,病羊出现食欲废绝、体温升高、严重腹泻、呼吸急促等症状;病情严重时,病羊无法站立、口吐泡沫,倒地死亡。此外,病羊排出的粪便中有清晰可见的、成熟的绦虫节片。严重时绦虫会阻塞羊的肠道,造成其肠道破裂。

1.2 羊消化道线虫病

消化道线虫病是寄生于羊消化道内的各种线虫(主要有捻转血矛线虫、普通奥斯特线虫、蛇形毛圆线虫、尖刺细颈线虫、栉状古柏线虫及羊仰口线虫等)引起的疾病。线虫主要寄生在羊的肠胃,刺激羊肠胃黏膜分泌毒素,造成出血现象。

羊仰口线虫病属于羊消化道线虫病的一种,病原体主要寄生在羊小肠内。染病后,病羊会出现贫血、下颚水肿、机体消瘦、顽固性下痢、排出的粪便为黑色等症状。羊仰口线虫雌虫长15.6~21.0 mm,雄虫长12.5~16.5 mm,颜色为淡红色、乳白色。

羊消化道线虫病的传染方式有两种,一种是羊只食用了被线虫污染的饲料、饮用水,一种是幼虫侵入皮肤[1]。病羊如果没有得到及时治疗,其消化系统会受到影响。病羊采食饲草饲料后,无法充分吸收其中的营养物质,影响生长发育。同时,病羊会出现流鼻涕、咳嗽等症状;严重时,成虫和虫卵会出现在病羊分泌的痰液、鼻涕中。随着病情的发展,病羊会陆续出现食欲不佳、精神不振、不愿走动、日渐消瘦等症状。病情严重时,病羊出现体温升高、贫血、不能呼吸、严重腹泻、肺部膨胀、气管堵塞等症状,最终死亡。

1.3 羊肺线虫病

羊肺线虫病是寄生在气管、支气管、细支气管乃至肺部的线虫引起的以支气管炎和肺炎为主要症状的疾病。此类线虫属网尾科网尾属、原圆科原圆属和缪勒属。线虫幼虫会随着病羊排便、飞沫传播,污染饲草、饮水等。污染的饮水和饲草被健康羊只食用后,线虫幼虫由口腔进入肠道,经血管和淋巴管进入小支气管和支气管、心脏,最后生长发育成成虫。染病初期,病羊出现精神萎靡、跑动时气喘、食欲不振、不愿走动、干咳等症状。病情加重后,病羊痰液中出现虫卵、幼虫、白色成虫,鼻孔中排出干涸后会形成鼻痂的黏稠分泌物,会出现呼吸困难等症状[2]。随着病情的进一步发展,病羊的头、眼睑、胸部出现水肿,进食困难,最终死亡。

1.4 羊毛虱病

毛虱本身携带多种病原菌,如立克次病菌、炭疽病菌等,会诱发羊感染其他疾病,严重时会造成羊只死亡。毛虱侵害羊体后,会伤害羊的皮肤。毛虱所在的位置皮肤会变厚、水肿。病情加重后,羊的皮肤会因细菌感染出现肿胀、化脓、发炎等症状;感染面积过大时,会诱发恶性贫血等问题。

1.5 蜱虫病

蜱虫主要寄生在羊的眼皮、耳朵、前后肢内侧等部位,吸食其血液。蜱虫吸食羊体血液时,会给皮肤造成伤口,使皮肤出现感染发炎现象。而且,蜱虫唾液中含有大量的神经毒素,被其侵害后,病羊会出现肌肉无力现象,严重时出现瘫痪、不能活动的情况[3]。蜱虫会在潮湿、肮脏的环境中大量繁殖。如果羊群所在环境中存在大量的蜱虫,感染了蜱虫病的羊会出现机体消瘦、烦躁不安、贫血、发育迟缓、营养不良等症状。

2 羊寄生虫病防治措施

2.1 定期驱虫

现阶段,针对羊寄生虫病并没有特别有效的治疗方法,羊群一旦染病则治愈率极低。因此,养殖人员必须高度重视羊寄生虫病的防治工作,遵循预防为主、防大于治的原则,定期对羊群进行驱虫,以阻断寄生虫病的传播,最大限度地降低羊感染寄生虫病的概率。在寄生虫病高发的季节,养殖人员应科学合理地使用药物进行预防,提高防治成效。对羊群应每年驱虫两次:一次在3—4月,以预防寄生虫病大面积发生;一次在10—11月,利于羊只安全越冬和抓膘复壮。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养殖人员可以在6—7月重复用药一次,以提高防治效果。对于妊娠母羊,养殖人员应在其分娩前30 d驱虫一次,分娩后30 d再驱虫一次。对于羔羊,应在其出生当年的8—9月驱虫。养殖人员应选择高效、低毒、广谱驱虫药物进行驱虫,如伊维菌素、左旋咪唑、丙硫苯咪唑、阿维菌素等[4]。

有条件的养殖场可以建造一个药浴池,专门对羊群进行药浴消毒,以有效阻隔和灭杀体外寄生虫,降低羊寄生虫病的发生率。避免在极端天气开展药浴。将0.5%敌百虫同40 ℃的温水混合均匀,配制成驱虫药液,具体药物使用比例要根据药浴池的大小而定。在进行药浴前,养殖人员应筛选可进行药浴的羊只(生病受伤、妊娠期的羊只不宜进行药浴),然后提前8 d将羊群集中起来剪除羊毛,保证羊只体表皮肤能够充分浸泡到药液中。药浴当天,养殖人员应确保羊只在药浴前先禁食8 h,进入药浴前3 h让羊只喝足水。同时,养殖人员在开展药浴工作前应做好充足准备,将叉子、喷雾器等工具放在药浴池旁边,并做好自我防护(戴橡皮手套,穿防护服)。为避免羊只因药浴而出现中毒现象,养殖人员应先选择2只体质较弱的羊只试浴,确认安全后安排全部羊只入浴。一般情况下,确保羊只在药液中浸泡5 min就能达到驱虫的目的。在此期间,为了确保羊只整个身体都被药液浸泡,养殖人员要将羊头快速按入药液中,以4次为宜。羊只从药液中出来后,不能经受阳光直晒,养殖人员要将羊群赶入圈舍或阴凉处休息2 h。药浴完成后两三天内,养殖人员需要密切关注羊只身体情况,一旦发现药物中毒现象,要立刻开展抢救工作。

2.2 加强环境管理

干净、卫生的饲养环境能最大限度地降低羊感染寄生虫病的概率,反之,则会大大增加羊群的感染概率。因此,养殖人员必须高度重视养殖场饲养环境管理工作,及时将剩余饲料、粪便、污水等污物清除干净,为羊群提供一个干净、卫生、干燥的生存环境和运动空间[5]。由于羊寄生虫的虫卵或幼虫会随着羊只的粪便排出体外,因此羊群的粪便不能随意堆积或丢弃。养殖人员要将粪便收集运送到固定地点进行堆积发酵,然后再使用高效、低毒的杀虫药灭杀虫卵、幼虫、成虫。养殖人员应对养殖场周围环境及羊舍内的墙面、砖缝、地面、墙角等位置定期喷洒消毒剂、杀虫剂,避免此类地方成为滋生寄生虫和病原微生物的温床。需要注意的是,消毒剂和杀虫剂要轮流交替使用。寄生虫的传播媒介较多,养殖场内的蚊虫、蝇、老鼠都会传播寄生虫。因此,养殖人员要定期开展灭虫、灭鼠、灭蝇工作。对于羊舍内的饲料槽和饮水槽,养殖人员要每周消毒2次,消毒完成后要经清洗、晾晒,才能投入使用。条件允许的养殖场,可在羊舍内安装温湿度调节系统、通风设备,保证羊舍温湿度适宜、空气良好。

2.3 加强放牧管理

在放牧饲养过程中,羊群排出的粪便会污染牧草;如果粪便中存在寄生虫虫卵或幼虫,而健康羊只又食用了被污染的牧草,则有可能导致羊群暴发寄生虫病。因此,养殖人员要根据羊群、场地情况,定期更换放牧场地。如此一来,粪便中的寄生虫卵或幼虫找不到宿主,就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失去活力,最终死亡。另外,潮湿、积水的地方会滋生大量的寄生虫,加大羊群感染风险。因此,养殖人员应选择地势高,远离水塘、河边的地方放牧。

2.4 加强饲养管理

寄生虫病于春冬两季高发。此时期温差较大,青绿饲料较少,羊只会因为无法摄取充足的营养而免疫力降低,进而易发寄生虫病。因此,养殖人员应在春冬两季,及时根据羊只的生长发育情况为其提供饮水或饲料,以提高其抵御寄生虫病的能力[6]。例如,养殖人员要科学合理配制全价日粮,并为羊只提供营养丰富的饲草饲料;在羊饲料中添加丙硫苯咪唑15 mg/kg,以预防羊寄生虫病;在饮水中添加电解多维、黄芪多糖等药物,可提高羊只抵抗寄生虫病的能力,降低感染率。

2.5 羊寄生虫病的治疗措施

养殖人员如果发现羊只感染了寄生虫病,要及时使用药物驱除羊体内或体外的寄生虫,同时做好消毒工作,避免寄生虫病在养殖场内大面积发生。

2.5.1 羊绦虫病治疗措施。对于感染了羊绦虫病的羊只,养殖人员可对其灌喂阿苯哒唑悬液15 mg/次,或者灌喂硫氯酚75~100 mg/kg。一般情况下,症状较轻的病羊用药1次就能起到明显效果,症状较重的病羊需要连续用药2次(间隔时间为3~5 d),才能将绦虫完全排出。

2.5.2 羊消化道线虫病治疗措施。对于感染了消化道线虫病的羊只,养殖人员可以将5~15 mg/kg的丙硫苯咪唑同饲料混合后进行投喂,也可以灌喂左旋咪唑8~10 mg/kg进行治疗。为增强治疗的针对性,养殖人员可根据线虫种类不同,采用不同的药物治疗方法。例如,对于感染羊仰口线虫病的羊只,养殖人员可灌喂1%阿苯达唑10~15 mg/kg,每天1次,连续使用2 d。如果病羊出现脱水、心衰、贫血症状,养殖人员可在治疗药物中增加强心剂药物、补液盐药物、补铁制剂等,连续使用5 d;在病羊的日常饮用水中添加矿物质、维生素等,确保病羊能及早恢复。

2.5.3 羊肺线虫病治疗措施。对于感染羊肺线虫病的羊只,养殖人员可用枸橼酸乙胺嗪100~200 mg/kg进行治疗[7],或者为其灌给丙硫苯咪唑10~15 mg/kg,或者肌内注射阿维菌素0.2 mg/kg,两三天用药一次。

2.5.4 羊毛虱病治疗措施。羊毛虱病常见的治疗方法有3种。一是人工捕捉。即由养殖人员肉眼仔细检查羊只体表,发现毛虱后将其捕捉。二是涂抹粉剂治疗。养殖人员可用2%害虫敌、3%马拉硫磷等高效、低毒药物涂抹在病羊体表(30 g/只),每隔7~10 d用药一次,用药两三次,以灭杀毛虱。或者在毛虱高发季节,每隔21 d对每只病羊每次喷涂1%马拉硫磷药液200 g。三是药浴治疗。即让病羊在盛有0.1%马拉硫磷药液的药浴池内药浴20 min,以灭杀毛虱。

2.5.5 羊蜱虫病治疗措施。对于感染了蜱虫病的羊只,养殖人员可以使用喷涂治疗方法,即对羊体患处喷涂0.2%杀螟松,效果显著。

3 结语

羊寄生虫病种类繁多,感染性强,会威胁羊只身体健康和养殖场的经济效益。为保障羊只身体健康和养殖效益,养殖人员必须增强防控意识,详细了解各类寄生虫病的发病特征;通过定期驱虫、科学管理、健康养殖、加强放牧管理等措施做好预防工作,将寄生虫病发病率降到最低;对于已经染病的羊只,要采取有针对性的治疗措施,避免寄生虫病在养殖场中传播。

参考文献:

[1]纳孜尔别克.羊寄生虫病的流行及防治[J].甘肃畜牧兽医,2023(2):45-47.

[2]吉色曲伍,李英林,孙艳,等.四川凉山羊寄生虫病研究概况及思考[J].草食家畜,2023(2):8-13.

[3]甘肃科聚网.漳县牛羊寄生虫病调查与综合防治技术示范推广[EB/OL].(2020-07-26)[2023-04-02].https://www.gskeju.cn/kjcg/detail.php?id=9622020Y0544.

[4]田永江,汪昕龙,刘芳农,等.高寒阴湿区牛羊寄生虫病防控技术模式研究[J].高原农业,2021(5):472-478.

[5]魏美清.华池县肉绒羊寄生虫病流行病学调查、诊断及防控措施[J].甘肃畜牧兽医,2022(6):54-57.

[6]吴晓晓,俞进,万新军,等.牛羊寄生虫病的诊治及综合防控措施[J].畜禽业,2022(8):114-116.

[7]赵海明.格尔木市乌图美仁乡放牧牛羊寄生虫病防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青海畜牧兽医杂志,2022(1):70-72.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