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家禽肠道健康的因素和应对措施

作者: 文应毕

摘 要:肠道健康在家禽的生长发育过程和繁殖中起着极其关键的作用,因为肠道不仅是家禽主要的消化器官,也是其体内最大的免疫器官。当家禽肠道屏障受到饲养条件、日粮、传染源等因素影响而遭到破坏时,就会引发各类肠道疾病,影响家禽生长性能。为保障家禽肠道健康,养殖户应加强日常管理,做好营养调控,预防肠道疾病。

关键词:家禽;肠道健康;养殖

中图分类号:S85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7909(2023)12-104-3

0 引言

肠道是家禽主要的消化和免疫器官,可影响其机体健康、生长性能、肉蛋品质等[1]。家禽肠道有两个主要作用,一是屏障保护作用,二是吸收利用饲粮中的营养成分并传递至各个脏器。这两个作用可防止家禽因食用某些食物而引发的过敏现象,同时可抵御外来病原体对其机体的侵害[2]。影响家禽肠道发挥正常作用的因素有很多,如环境条件、日粮营养水平、饲养方式及感染源等,养殖户应重点关注这些方面,加强日常管理,保证家禽肠道健康。

1 家禽肠道健康

1.1 肠道健康含义

肠道健康可以理解为肠道黏膜的功能完整性,表现在对营养物质的正常消化吸收、肠道微生态平衡和免疫系统功能的完善。肠道主要是由肠上皮细胞、细胞间血管、上层基底膜和肠道分泌物组成。其中,肠道上皮细胞的作用主要是选择性地通过液体、离子,以及分解少量营养物质。肠道主要是由肠上皮细胞、细胞间血管、上层基底膜和肠道分泌物质组成。肠道上皮细胞一旦被毒素或细菌破坏,其保护屏障也会被破坏。肠道黏液由肠道上皮细胞分泌形成,主要由胆汁、胃酸、溶菌酶、消化酶及黏多糖等物质组成,主要作用是消化肠道内的物质、阻止细菌等病原的入侵、稀释毒素和抑制有害微生物定植于肠道上皮[3]。肠道内血管可以进行营养物质运输,并且可以稀释入侵的毒素或病原,减小肠道屏障被破坏的可能。

肠道中会有一定种类和数量的细菌与宿主达到共生的状态,形成微生态系统。微生态系统能够通过代谢产生脂肪酸、抗菌物质等,促进宿主消化吸收营养物质,保障肠道稳定。肠道内的免疫系统主要由淋巴组织、免疫球蛋白等物质组成,可阻止病原微生物的入侵。肠道免疫系统中浆细胞分泌的IgA能够识别抗原,阻止病原微生物在肠道表面附着[4]。

1.2 评判肠道健康的标准

肠道的完整性是评判肠道结构和功能健康的重要指标。只有完整的健康肠道才能对营养物质进行良好的消化吸收,肠道的完整性越高,营养物质的吸收越全面。完整肠道所具备的生理性黏膜屏障有利于维持肠道健康,阻断外来病原微生物对机体的侵扰[5]。肠道生理性黏膜屏障由细胞之间紧密连接形成,细胞相关蛋白及基因的表达水平也可以作为评判肠道健康的标准。营养不良或有病原体入侵,会导致肠道黏膜屏障被破坏,会使相关蛋白和基因的表达水平失衡。评判肠道健康的指标还包括肠道的消化吸收能力、微生态系统、免疫系统及肠道形成短链脂肪酸的含量[6]。肠道微生物增多会和宿主争夺营养物质,肠道中的乳酸会被分解,而微生物减少会导致消化不良,饲料转化率降低,肠道中的微生态系统平衡一旦被破坏,会导致肠道功能紊乱。

肠道是家禽机体内最大的免疫器官,肠道的健康情况可反映机体的免疫能力。急性时相蛋白(Acute Phase Protein,APP)是评判肠道是否存在炎症的生物标记物,一旦有炎症刺激,APP就会保持高水平状态[7]。家禽肠道内有许多神经细胞,可通过内分泌调控信息,促进肠道消化吸收。当受到外界刺激时,家禽肠道黏膜上的内分泌细胞会分泌许多胃肠肽激素,因此胃肠肽激素也是评价肠道健康情况的一种生物标记物[8]。

2 影响家禽肠道健康的因素

2.1 饲养条件

养殖场的消毒、通风、光照、温度及饲养密度等条件均会影响家禽肠道健康。环境温度是影响家禽肠道健康的最主要因素。鸡舍内温度过高或者过低,都会影响家禽肠道对营养物质的摄入和蛋白转运。环境温度会受到饲养密度和通风情况的影响,造成的家禽热应激或冷应激会导致肠道免疫功能障碍,从而影响家禽肠道健康[9]。此外,光照条件对家禽肠道健康也有很大影响。研究表明,家禽更喜欢蓝光和绿光,孵化前期在绿光下,孵化后期在蓝光下,利于雏鸡小肠健康[10]。有研究表明,饲养方式的不同也可导致家禽肠道菌群的差异,如在散养和笼养不同条件下,家禽肠道中所形成的肠道菌群结构是不同的[5]。

2.2 饲料

饲料的物理特性对家禽的肠道健康有重要影响,如过度粉碎饲料会增加家禽发生坏死性肠炎的概率。虽然粉碎饲料有利于家禽消化吸收,但是粉碎过度则效果相反[11]。

饲料添加剂对家禽肠道健康有重要影响。天然饲料添加剂普遍可以抑制有害微生物增殖,促进有益微生物生长,影响肠道pH值,增强肠道的营养吸收能力,并增强机体的免疫应答等。甚至部分益生菌可以代替抗生素使用。相关研究表明,在饲料中添加抗球虫剂有利于家禽肠道健康,且不影响其生产性能[12]。

2.3 病原体

常见的病原体有细菌、病毒和寄生虫。家禽受部分种类细菌感染后会发生坏死性肠炎。细菌通过影响家禽肠上皮细胞之间的紧密连接,提高肠黏膜通透性,可造成多位点感染,严重影响肠道健康。除去细菌本身的感染性,环境因素也会诱导肠道被细菌感染。例如,产气荚膜杆菌是家禽肠道内的一个正常菌群,但是受环境因素影响后就会变成致病菌,从而导致家禽患坏死性肠炎,且病灶明显,肉眼可见。病毒性肠道疾病可以发生在任意日龄的家禽群体,但是对幼禽的致病率更高。病毒性肠道疾病主要影响家禽对饲料的转化效率,降低其日增质量。病毒入侵肠道的能力取决于其本身的毒力、家禽的生理状况、环境因素影响等[13]。家禽寄生虫病包括前殖吸虫病、绦虫病、线虫病及球虫病等。部分寄生虫会导致家禽肠道损伤或阻塞,从而造成养殖户的经济损失。

3 维持家禽肠道健康的有效措施

3.1 加强日常管理

科学合理的日常管理对肠道疾病的预防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是发挥家禽良好生长性能的重要条件。第一,养殖户要保证禽舍温度、湿度、饲养密度等适宜。第二,养殖户要加强高温和低温时期的养殖管理,夏季及时通风换气,冬季做好舍内保温,防止家禽因出现应激而免疫力下降。第三,养殖户要注意及时更换垫料和清理粪便,避免病原传播。第四,养殖户应保障饮水、饲料供应充足,并避免使用高纤维的劣质饲料,以增强家禽机体免疫力。第五,养殖户应定期对养殖场进行消毒,每周一两次。相比于成年家禽,雏禽由于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全,更易发生肠道感染。因此,养殖户应重点关注雏禽的饲养管理[14]。

3.2 做好营养调控

养殖户应保证饲料质量,选择优质原料,并避免由于运输或者储存条件潮湿导致饲料霉变。此外,养殖户应根据家禽的日龄、健康状况及外界环境,合理配制饲料。膳食纤维中的可溶性纤维在肠道内被益生菌酵解后产生的短链脂肪酸,可抑制产气荚膜梭菌等不利于肠道健康的菌类增殖,可以促进家禽肠道发育。但是雏禽和病禽饲料中的粗纤维含量不宜过多,否则会造成雏禽和病禽消化不良,损害其肠道健康。此外,豆类物质、棉籽粕和菜籽饼等含有抗营养因子。因此,养殖户应控制此类物质的用量,防止用量过度多影响家禽生长性能。

饲料中的微量元素对于维持家禽肠道健康也非常重要。例如,家禽摄入适量的锌、硒可以有效维持肠道黏膜正常功能,但是如果摄入太少或太多,容易造成肠道黏膜损伤,影响肠道免疫功能[4]。因此,养殖户应在饲料中合理添加微量元素,以保证家禽健康。

合理使用饲料添加剂对于维持家禽肠道健康也很有帮助,常见的饲料添加剂有益生菌、酶制剂和抗生素等。在饲料中添加益生菌可以维持家禽肠道内的微生物平衡,既可以抑制部分有害微生物在肠道内增殖,又可以保护对肠道有益的菌落更好生长。当肠道菌群失调时,摄入益生菌可以起到很好的调节和恢复作用。饲用酶制剂主要包括消化酶和非淀粉多糖酶等,可增强肠道的消化能力,维持肠道健康。消化酶主要用于幼禽,以复合酶的形式在肠道中发挥作用,可分解食物,促进消化。在饲料中适量添加非淀粉多糖酶有利于维持肠道健康和提高饲料利用率。抗生素可以作为生长促进剂添加到饲料中,可抑制肠道内有害菌的增殖,减少肠道疾病发生的概率,改善家禽的生长性能。但是,抗生素的使用具有局限性,长期使用会使家禽产生依赖性和抗药性。因此,养殖户应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合理使用抗生素。

3.3 预防肠道疾病

肠道疾病对肠道黏膜屏障的伤害是最直接的,具有传染性的肠道疾病甚至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为保证家禽健康,养殖户应每天监测记录家禽的饮水量,如有异常,要尽早进行禽舍消毒和驱虫工作,防止疫病在养殖场内大范围传播。养殖户也可在饲料中适当添加一些抗虫或者抗菌类的药物,预防家禽患肠道疾病。同时,养殖户要使用正规渠道进购的疫苗,进行有效免疫。一旦发现病例,要做出正确诊断,早隔离早治疗,根据家禽病因和相应症状采取恰当的治疗手段[15]。养殖户要做到以防疫为主,治疗为辅,重点是要减少家禽患肠道疾病的概率。

4 结语

肠道是家禽最重要的消化器官,可影响其大部分的生命与生产活动。家禽大部分疾病的发生、发展也都跟肠道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在家禽养殖生产过程中,有多种因素会影响肠道的微妙平衡,如病毒、细菌、真菌、寄生虫和毒素等。家禽肠道受损会严重影响其饲料转化率和生产性能,造成养殖户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益降低。此外,许多应激因素都可以改变家禽的肠道环境,甚至影响家禽肠道的完整性,如抓捕、运输、过度拥挤和养殖环境突然改变等。球虫病和鸡瘟等疾病感染、机体本身的外伤,也会影响家禽肠道健康。

为保证家禽肠道健康,养殖户应从加强养殖管理、做好营养调控、预防肠道疾病等方面入手做好相关工作。例如,避免饲料过度粉碎,保证饲料营养均衡且充足、适当添加添加剂等,以提高饲料转化率,促进家禽生长;加强环境管理,避免家禽发生应激或发生肠道类疾病。

参考文献:

[1]丁冉冉,王丁,金瑶瑶,等.纤维对家禽生理调控作用的研究进展[J].中国饲料,2022(13):1-5.

[2]孙宝成,邹丽娜.家禽常见肠道疾病诱因与治疗[J].畜牧兽医科学(电子版),2021(10):108-109.

[3]胡泽琼,王浦卉,朱婷,等.肠道健康标准和影响家禽肠道健康的因素分析及其防控方案[J].中国家禽,2021(3):89-96.

[4]李燕,任志平,侯珍珍,等.家禽肠道健康的管理措施与影响因素研究[J].家禽科学,2018(10):55-57.

[5]邓聪聪.影响家禽肠道健康的因素[J].现代畜牧兽医,2022(5):74-77.

[6]陈继发,曲湘勇.家禽肠道屏障功能及其影响因素[J].广东饲料,2018(6):41-43.

[7]周丽媛,李成良,李四元,等.胃肠道生物标志物与动物健康[J].动物营养学报,2019(12):5476-5484.

[8]CELI P,COWIESON A J,FRU-NJI F,et al.Gastrointestinal functionality in animal nutrition and health:new opportunities for sustainable animal production[J].Animal feed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17,234:80-100.

[9]ABDEL-MONEIM A,SHEHATA A M,KHIDR R E,et al.Nutritional manipulation to combat heat stress in poultry:a comprehensive review[J].Journal of Thermal Biology,2021,98:102915.

[10]YU Y,WANG Z,CAO J,et al.Effects of monochromatic light stimuli on the development and Muc2 expression of goblet cells in broiler small intestines during embryogenesis[J].Poultry Science,2014(7):1801-1808.

[11]ENGBERG R M,HEDEMANN M S,STEENFELDT S,et al.Influence of whole wheat and xylanase on broiler performance and microbial composition and activity in the digestive tract[J].Poultry Science,2004(6):925-938.

[12]BRANTON S L,REECE F N,HAGLER J W M.Influence of a wheat diet on mortality of broiler chickens associated with necrotic enteritis[J].Poultry Science,1987(8):1326-1330.

[13]GUY J S.Virus infections of the gastrointestinal tract of poultry[J].Poultry science,1998(8):1166.

[14]李凯年,逯德山.家禽健康养殖的关键:维护肠道健康[J].中国禽业导刊,2009(12):15-16.

[15]王瑞华.肉鸡肠道疾病的典型症状与防控措施[J].农民致富之友,2018(18):206.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