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火灾发生现状及防控建议

作者: 王志军

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火灾发生现状及防控建议0

摘 要:森林作为地球上重要的生态系统,其发挥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显著。然而,近年来受气候、人为活动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全球森林火灾频发,严重威胁森林资源安全。基于此,选取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作为研究对象,从森林火灾发生次数、发生特征、发生原因分析了2016—2021年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火灾发生情况,并提出强化防火宣传教育、严格做好野外火源管理工作、提升森林防火科技水平、建立高质量的森林防灭火团队等建议,以期为高效开展森林防火工作提供一定的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森林火灾;发生原因;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中图分类号:S76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7909(2023)12-128-3

0 引言

森林火灾是指不受人为控制,肆意在林地内蔓延与扩散,严重损坏森林资源、森林生态系统和人类生命财产安全的林火[1],具有突发性强、危害严重、防控困难等特点[2]。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加剧,干旱、洪涝、沙尘暴、冰雹、雷暴等各种极端天气事件频发,再加上拉尼娜、南方涛动、厄尔尼诺等现象的影响,使得森林火灾发生频率居高不下[3],森林资源受到严重损害。因此,加强森林火灾防控刻不容缓。

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下简称祁连山保护区)位于甘肃省西南部,是我国西北地区重要的生态屏障,在调节气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截至2022年,祁连山保护区森林面积为76.4万hm2,森林覆盖率为28.8%[4-5]。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及人为活动的影响,近年来祁连山保护区森林火灾频发,森林资源损失惨重。例如,2022年5月16日,祁连山保护区发生森林火灾,过火总面积8.113 hm2,烧毁847株祁连圆柏、778株青海云杉、6 930丛锦鸡儿等,造成经济损失达468 578元[6]。森林火灾不仅会直接破坏森林生态环境,严重威胁森林资源安全,还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甚至危及防火救灾人员及周边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探明森林火灾的发生原因,严格落实森林防火工作,对于切实保护好森林资源及森林生态系统,助推林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

1 2016—2021年祁连山保护区森林火灾发生情况

1.1 森林火灾发生次数

据统计,2016—2021年祁连山保护区累计发生170起森林火灾(见图1),使当地林业遭受巨大经济损失[7]。其中,以2017年森林火灾发生次数最多,达51起。近年来,随着森林防火工作力度的持续加大,祁连山保护区森林火灾发生次数呈减少趋势,2021年祁连山保护区累计发生8起森林火灾。

1.2 森林火灾发生特征

分析2016—2021年祁连山保护区森林火灾时间分布特征和空间分布特征,具体如下。

1.2.1 时间分布特征。2016—2021年,祁连山保护区森林火灾多集中发生在每年的2—4月,7—8月森林火灾发生较少。其原因可能是祁连山保护区2—4月降水较少,气温加速回升,风力较大,导致森林火灾频发[8];7—8月祁连山保护区降水较多,大多数可燃物的含水量较高,不易引发森林火灾。

1.2.2 空间分布特征。2016—2021年,祁连山保护区阳坡地及林缘草灌地发生森林火灾的频率较高,占比87.9%。原因主要是阳坡地及林缘草灌地直接受阳光照射,导致植被水分加速蒸发,可燃物含水量低,为引发森林火灾创造了有利条件。另外,冬春季节祁连山保护区入林人员多选择在阳坡地、林缘活动,火源管控难度大,提高了森林火灾发生概率。

1.3 森林火灾发生原因

2016—2021年祁连山保护区森林火灾发生原因众多,可分为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9]。由表1可知,2016—2021年祁连山保护区已查明原因的森林火灾中,由自然因素引发的森林火灾共5起,其中由雷击火引发森林火灾4起,由高温火引发森林火灾1起。温度、可燃物与火源是引发森林火灾的三大重要条件。森林当中的林木与灌草等均具有可燃性,一旦遇上长期高温干旱天气,极易引发森林火灾。同时,雷电与森林火灾也密切相关。一般情况下,长期持续干旱少雨天气会导致植被极为脆弱,雷击产生的雷电流会导致林木枝干、地面枯枝烂叶、杂草等腐殖质层开始燃烧,并引发大范围的森林火灾[10]。2016—2021年,祁连山保护区已查明原因的森林火灾中,由人为因素引发的森林火灾共计165起。其中,祭祀用火引发森林火灾78起,占比45.89%;农事用火引发森林火灾49起,占比28.82%;野外生活用火引发森林火灾13起,占比7.65%;野外吸烟引发森林火灾10起,占比5.88%;炼山造林引发森林火灾8起,占比4.71%;痴呆弄火和未成年人玩火引发的森林火灾7起,占比4.11%。

从以上分析可知,人为因素是引发森林火灾的主要因素。究其原因,可能是近年来人们生活水平显著提升,森林旅游日益受到大众的追捧,林区游客多且杂,游客在林区吸烟、烧烤等行为屡禁不止,为引发森林火灾埋下了巨大隐患。另外,在传统习俗的影响下,人们在清明节、春节等节日有上坟祭祖的习俗,期间往往会焚香、烧纸、放鞭炮等,导致火灾隐患大大增加[11]。

2 祁连山保护区森林火灾防控建议

2.1 强化防火宣传教育

强化宣传教育是做好森林防火工作的第一道防线。为提升全民森林防火意识,高效开展森林防火工作,祁连山保护区相关部门可以从以下几点着手做好防火宣传教育工作。第一,通过报纸、电视、广播、互联网等多种媒介,结合真实案例向林区周边居民广泛宣传森林火灾的危害、做好森林防火工作的重要性,并宣传森林防火知识,以提升大众的森林防火意识。第二,强化森林防火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以增强大众的法律意识。第三,从教育层面做起,将森林防火基本知识贯穿于幼儿园与小学的日常教育教学当中,以尽可能凝聚全社会力量共同做好森林防火工作,保障林业健康、可持续发展[12]。

2.2 严格做好野外火源管理工作

加强森林火源管理能明显降低森林火灾发生率。然而,野外火源种类繁多,且极为复杂。祁连山保护区林业管理机构应根据当地林地分布状况,采用网格化防控,严格落实野外火源的管理工作。针对人为火源,祁连山保护区应因地制宜地建立适宜的用火制度,提升大众的森林用火安全意识,同时要强化对森林用火行为的监督与管理。对于森林火灾高发区域,必须严禁在高温干燥时节野外用火。若要开展与生产相关的用火活动,必须严密做好监督,还要科学设置有效的森林防火隔离带。在活动结束之后要及时熄灭火源,确保安全之后才能离开。针对自然火源,祁连山保护区应加强与气象部门的合作,注意对雷电天气的防范;在高温干旱、雷电等天气时,加大巡查力度,密切做好火情监测,以减少由自然火源引发的森林火灾。

2.3 提升森林防火科技水平

与发达或先进地区相比,目前祁连山保护区在森林火灾预报预测、应急响应等方面科技水平略低。为提升森林防火效果,祁连山保护区应加大森林防火科技投入,提高森林防火工作科技水平。第一,严格做好森林防火网格化管理,构建森林防火信息网络,保障火灾信息传输的畅通无阻。第二,构建完善的森林火灾预测预报系统和三维地理信息系统,建立森林火灾相关数据库,以自动生成火灾预测预报,确保森林火灾发生时,可以准确获取火场地形、位置等数据信息,为高效开展森林防灭火工作提供强有力的支撑。第三,加大在森林防火领域的经费投入,拓宽资金来源渠道,以确保具备充足的资金购置新型扑灭火装备,切实提升森林防火技术水平。

2.4 建立高质量的森林防灭火团队

高质量的森林防灭火队伍是高效开展森林防灭火工作的基础。因此,祁连山保护区应组建一支高质量的森林防灭火队伍,以显著提升森林防灭火工作成效。第一,组建专业的巡林护林工作队伍,严格落实防灭火工作人员的聘用与管理工作,并为其配备充足的专业设备,以确保火情出现时可以及时发现与处置。第二,结合现有的条件与资源,定期组织防灭火工作人员参加消防知识与技能培训,使其了解林区用火规定及森林火险等级划分,熟练掌握防火仪器设备的使用方法。定期开展灭火实战演练,在实践中提升防灭火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与工作技能。第三,严格做好防灭火队伍的组织与管理工作,所有防灭火工作人员必须统一着装,并严格执行持证上岗制和上下班打卡制,以防止出现脱岗、漏岗现象,并制定科学、合理的激励奖惩制度、薪酬制度等,以提升防灭火工作人员的积极性。

3 结语

祁连山保护区森林火灾发生原因众多。一旦发生森林火灾,势必会造成重大的资源与财产损失,甚至还会危及周边居民生命财产安全。因此,祁连山保护区相关部门必须明晰森林火灾发生的原因,高度重视森林防火工作,采取强化防火宣传教育、严格做好野外火源管理工作、提升森林防火科技水平、建立高质量的森林防灭火团队等有效防治措施,切实做好森林防灭火工作,保证森林资源与生态系统安全,进而推动祁连山保护区林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娟.森林火灾的发生原因与预防扑灭措施[J].农业开发与装备,2020(12):109-110.

[2]刘德生.森林火灾发生的原因及预防扑灭措施[J].现代农业科技,2022(1):155-156.

[3]毕正能.云南省森林火灾原因及应对措施[J].陕西林业科技,2014(2):44-48.

[4]徐红兵,汪爱君,汪胜.浙江省淳安县森林火灾原因分析及对策[J].现代园艺,2020(1):202-203.

[5]邸华.甘肃祁连山自然保护区珍稀濒危野生植物分布特征[J].林业科技通讯,2023(3):23-37.

[6]程宗恒.王某前祁连山森林草原失火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案[EB/OL].(2023-05-08)[2023-05-18].http://sft.qinghai.gov.cn/pub/qhpfw/sfxzyw/jrbb/202305/t20230508_103942.html.

[7]王小玲.祁连山森林防火现状及对策[J].农业科技与信息,2022(9):73-76.

[8]张东林.甘肃洮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火灾特征及其防火对策[J].广东蚕业,2022(9):29-31.

[9]何芸.广西森林火灾成因时空分布规律分析[J].南方农业,2022(15):207-209.

[10]郑先容,张勤.桐梓县森林火灾发生规律及防治措施建议[J].南方农业,2023(2):129-132.

[11]周理林.森林防火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究[J].花卉,2018(20):244-245.

[12]潘肖儒,周林明,潘肖华,等.浙江省景宁县森林火灾形成原因分析及预防对策[J].森林防火,2014(4):16-18.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