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梁平区园林绿地外来入侵植物调查与防治对策

作者: 龚银梅

重庆市梁平区园林绿地外来入侵植物调查与防治对策0

摘 要:外来入侵植物对城市绿地生态系统的危害仅次于生境退化,不仅会造成园林绿地生物多样性丧失观赏性减弱和养护成本增加,甚至还会威胁市民健康。详细调查重庆市梁平区园林绿地外来入侵植物发生情况,对外来入侵植物的种类组成、生活型、原产地、频度进行分析,并提出保护本土植被、强化生态意识,科学引种、加强监测,加强养护管理、科学开展防治等防治对策,为植物引种及外来入侵植物的防治等工作提供数据支撑。

关键词:园林绿地;外来入侵植物;防治措施

中图分类号:S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7909(2023)12-138-3

1 研究背景

外来入侵植物是通过人类有意或无意的活动引入到自然分布区外的植物,这些植物在自然分布区以外的生境中建立种群,会对当地的生物多样性造成极大威胁[1]。在诸多影响城市绿地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因素中,外来入侵植物的危害为第二大影响因素,仅次于生境退化。外来入侵植物不仅会破坏城市生态系统和景观,造成园林绿地生物多样性丧失、观赏性减弱和养护成本增加,有的甚至还会威胁市民健康[2]。为认真贯彻落实我国关于外来入侵物种防控的工作部署,笔者开展重庆市梁平区园林绿地外来入侵植物的调查分析与防治研究,以期为植物引种及外来入侵植物的防治工作提供参考。

2 研究方法

2.1 外业调查

笔者采用普查法,对梁平区公园绿地、广场绿地、防护绿地、道路绿地、附属绿地的陆生和水生维管植物种类进行普查。此次普查时间从2022年10月至2023年6月,外业调查10 d,共设置踏查点25个,踏查绿地面积613.48 hm2,约占梁平区城市绿地总面积的54%。在调查过程中,针对不同绿地类型采取不同调查方法。①公园绿地调查:按游览路线,沿着公园的主干道、次干道及游步道对公园植物进行全面调查记录。②广场绿地调查:沿广场绿地内的道路调查,记录所有见到的植物种类。③防护绿地和道路绿地调查:沿道路、分车带行走调查,同时对交叉路口、交通岛、立交桥下的块状绿地中的植物种类进行记录。④附属绿地调查:沿居住区道路进行调查,记录所有见到的植物种类。

2.2 数据处理

通过调查记录、影像资料整理和查阅《全国城市绿地外来入侵物种普查建议名单》及重庆市生态环境局、重庆市森林病虫防治检疫站的相关文献,结合普查情况,分析梁平区园林绿地外来入侵植物的种类、分布特点、传播途径、危害程度等,并结合现有资料提出防控对策,形成普查工作报告。

3 结果与分析

3.1 梁平区园林绿地外来入侵植物种类组成

通过实地调查和文献查阅,经鉴定分析,梁平区园林绿地外来入侵植物共计10科17属19种(见表1),常见的种类有小蓬草、喜旱莲子草、婆婆纳等。调查区园林观赏类外来入侵植物有3属3种,如红花酢浆草、银合欢、马樱丹;园林杂草类外来入侵植物有14属16种,其中以菊科为主(6属8种,如苦苣菜、一年蓬、野茼蒿等),其次是苋科和豆科(均有2属2种)。

3.2 梁平区园林绿地外来入侵植物生活型分析

对梁平区园林绿地外来入侵植物的生活型进行分析,结果如表2所示。由表2可知,多年生草本植物种类最多(6种),如红花酢浆草、田野毛茛、野老鹳草等,占总种数的31.5%;其次是一年生草本、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均有5种,均占总种数的26.3%;多年生藤本、乔木、多年生灌木较少,均只有1种。

3.3 梁平区园林绿地外来入侵植物原产地分析

对梁平区园林绿地外来入侵植物的原产地进行分析,结果如表3所示。由表3可知,原产于美洲的外来入侵植物最多(12种),占比63%,如三叶鬼针草、刺苍耳、红花酢浆草等;原产地跨洲分布的外来入侵植物有3种,占比16%,分别是苦苣菜、田野毛茛、白车轴草;原产于欧洲的外来入侵植物有2种,占比11%,即黑麦草、欧洲千里光;原产于非洲、西亚的外来入侵植物均只有1种,分别为野茼蒿、婆婆纳,各占比5%。

3.4 梁平区园林绿地外来入侵植物频度分析

由表4可知,在对梁平区园林绿地外来入侵植物进行普查的过程中,红花酢浆草出现了18次,出现次数最多,频度最高。红花酢浆草作为一种景观植物进行栽培,出现频次高和它的逸生有很大关系。三叶鬼针草出现了13次,还有一年蓬、小蓬草、苦苣菜等出现次数较高。这些园林杂草往往成片发生,且生长势强,对绿地生态和景观产生较大危害。

4 梁平区园林绿地外来入侵植物防治对策

4.1 保护本土植被,强化生态意识

近年来,梁平区的快速发展增大了当地生态环境被破坏的可能性,自然生态系统原有的抵御能力逐渐减弱,导致很多外来入侵植物容易入侵裸地、荒地及人工干扰频繁的路边或宅旁。因此,梁平区应加强对当地生态环境的保护,恢复本土自然植被屏障,尽可能保护城市自然遗留地和自然植被,以有效抵御外来入侵植物[2]。

4.2 科学引种,加强监测

园林植物引种为梁平区园林绿地建设贡献了重大力量,一些优秀的植物种类在梁平区园林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引种的同时存在外来植物入侵的风险。因此,梁平区在进行园林植物引种时,不但要思考引种植物在园林绿化、美化等方面的功能,更要重视外来植物入侵的可能性[2]。梁平区要严格落实园林绿地工程苗木检疫规定,优先使用当地苗木,跨区域调运苗木和种植土时应当按规定进行检疫检测,不应使用已确定为外来入侵物种的植物。

梁平区可建立园林绿地长期动态调查、评价、预警、生态修复等工作体系,加强城市绿地监管,实施重点区域外来入侵植物监测;加大对外来入侵植物相关知识的宣传,普及防控知识,增强人们对外来入侵植物的防范意识[3];对园林工作人员进行外来入侵植物辨别、风险评估技术、风险管理措施等业务培训,提升梁平区对园林绿地外来入侵植物的防控能力[4]。

4.3 加强养护管理,科学开展防治

防止外来植物入侵、保护绿地景观最直接、最有针对性的措施是增强对外来入侵植物的防控[2]。梁平区应严格把控外来植物引种观测工作,对新引入植物在试验地内的生长情况进行密切观测和记录,一旦发现有入侵趋势的物种,更应加强观测,及时有效地采取科学措施,避免其外溢到自然环境中[5]。例如,对于梁平区园林绿地中已栽培的观赏性外来入侵植物——红花酢浆草,要控制其生长范围,避免在生态敏感区种植,防止其逃逸和扩散;禁止将其随意丢弃到自然生态环境中,限制其蔓延;对于已受到危害的区域,要及时将其清除。对于只受到外来植物轻微入侵的生态系统,应进行优先保护和管理,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对外来入侵植物进行防治,如人工铲除、机械或替代控制、物理或化学防除、生物防治及综合治理等[6]。同时,相关部门可根据外来入侵植物在当地的表现及生物习性,分类分级进行防治,对于入侵性强、危害等级高的物种应重点防控。

5 结语

调查研究显示,梁平区园林绿地外来入侵植物共19种,其中菊科植物最多,其次是豆科和苋科;从生长特性看,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植物占绝对优势,体现出草本植物快速的繁殖能力;从利用情况看,大部分是绿地杂草;从来源看,超过50%的植物来自美洲,表明美洲起源的植物能较好地适应梁平区的自然环境条件;从出现的频度看,红花酢浆草出现了18次,出现次数最多,频度最高,和它的逸生能力有很大关系,表明其繁殖能力较强。

参考文献:

[1]陈霜,王胜,陈欣欣.重庆市主城公园绿地外来入侵植物调查研究[J].湖北农业科学,2021(24):108-111.

[2]朱碧华,朱大庆.南昌市园林绿地外来入侵植物调查及防除与利用对策[J].南方农业学报,2013(4):598-601.

[3]魏聪,刘善思,刘威,等.拉萨市主要城市绿地的繁殖鸟类多样性[J].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2021(3):348-352.

[4]梁东成,边俊景.森林公园环境保护体系构建研究:以广东省天井山国家森林公园为例[J].广东林业科技,2012(2):80-84.

[5]曹荣,陈霜,谭志坚.重庆中心城区城市绿地菊科外来入侵植物调查与防治[J].绿色科技,2022(15):35-37.

[6]杜云安,刘燕,杜彦瑾,等.安乡县代表性生境中外来入侵植物调查分析[J].天津农业科学,2023(6):62-67.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