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林市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

作者: 魏蓝若雪 王艳梅 母雪艳 李佳蔚 周永洪

米林市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0

摘 要:农作物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之一。对西藏自治区米林市的农作物种质资源进行系统的普查和收集,并将收集到的农作物种质资源进行分析和归类,以探明米林市农作物种质资源现状。通过普查,在米林市共收集到195份农作物种质资源,其中粮食作物种质资源121份、蔬菜种质资源35份、经济作物种质资源24份、果树种质资源13份、牧草绿肥种质资源2份;米林市农作物种质资源中地方品种丰富,野生资源相对缺乏。普查过程中发现当地存在种质资源流失严重、对种质资源的保护意识不强、对优质种质资源的开发利用不合理等问题,针对问题提出加大种质资源收集力度、提升种质资源保护意识、进一步合理开发利用等建议,以期加强米林市农作物种质资源的保护、开发及利用。

关键词: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收集;米林市

中图分类号:S3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7909(2023)12-148-4

1 开展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的意义

农业不仅是人类的衣食之源、生存之本,还与工业、贸易等多个领域紧密联系,关系着国民经济发展的命脉[1]。农作物种质资源作为农业发展的“芯片”,是十分重要的关键性战略资源,对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升国际竞争力具有重大意义。对各地农作物种质资源进行系统调查和收集保存,有助于保护我国农作物种质资源的多样性,解决农作物育种的“卡脖子”问题,从而确保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2]。

米林市位于西藏自治区东南部,地形地貌复杂,多山,多峡谷,具有亚热带、温带、寒带并存的特殊气候条件,当地农作物种类丰富。但由于自然、历史和社会等因素的影响,鲜有关于米林市农作物种质资源调查研究的报道。对米林市农作物种质资源开展系统的普查和收集,有助于探明当地农作物种质资源现状,为今后更好地保护、开发及利用农作物种质资源奠定基础。

2 米林市概况

2.1 自然环境

米林市地处西藏自治区林芝市的西南地区,位于北纬28°39′~29°50′、东经93°07′~95°12′,总面积为9 490 km2,东西长约239 km,南北跨度158 km。米林市东南部与墨脱县接壤,北部与巴宜区毗邻,西北部与工布江达县邻接,西靠朗县,南邻印控区[3]。米林市地势西高东低,地形复杂,主要有高山、峡谷、高原地貌,平均海拔3 700 m,海拔最低的地区是派镇(2 460 m),海拔最高的地区是南迦巴瓦峰(7 782 m)。米林市年均气温9.3 ℃,年均降水量600 mm,降水集中在6—9月,年均无霜期163 d,空气稀薄,年温差小,昼夜温差大,气温垂直变化明显[4]。米林市土地资源丰富,耕地面积约4 503.74 hm2,主要有水浇地和旱地两种,水浇地面积约4 014.33 hm2,旱地面积约489.41 hm2,90%以上的耕地分布在雅鲁藏布江谷地[5]。

2.2 人口

米林市辖8个乡(镇)67个村,其中包含由早期的南伊公社演变而来的南伊珞巴民族乡。截至2020年,原米林县人口总数达24 665人,主要有藏族、汉族、珞巴族、门巴族、侗族、回族、彝族、土家族、羌族等9个民族,地域广阔,人口密度相对较小[6]。

2.3 经济

米林市经济以农业和林业为主。2021年,原米林县地区生产总值20.77亿元,同比增长6.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82亿元(同比增长0.8%),农牧民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25 273元和41 346元(同期分别增长了14.4%、13.3%)[7]。

3 普查过程及方法

3.1 普查过程

研究团队于2021年8月前往原米林县进行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工作。根据普查工作要求,提前联系各乡镇、各村社的农牧工作负责人,在负责人的引领下走访当地农户,对农作物种质资源进行调查和收集,特别注意对年代比较久远的地方农作物品种、当地特色优质农作物品种及珍稀野生植物种质资源的普查和收集工作。

3.2 普查方法

通过深入走访熟知当地农作物种植情况的农户,对当地农作物的基本情况进行详细询问和记录,包括农作物的生长环境(海拔、地形地貌和土壤类型等)、农作物的种质类型和生长繁殖的习性、种植面积、产量、播种期、收获期及种质资源的用途等,着重关注对当地特异优质农作物种质资源的普查工作。此外,还采集了每种农作物的种质资源样本,对这些样本进行分类、登记和保存,为后续对农作物种质资源的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

4 米林市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结果

由表1可知,经过系统的普查,在米林市共收集到195份农作物种质资源。其中,粮食作物种质资源121份,占比62.05%;蔬菜种质资源35份,占比17.95%;经济作物种质资源24份,占比12.31%;果树种质资源13份,占比6.67%;牧草绿肥种质资源2份,占比1.02%。

5 米林市农作物种质资源类型与分布情况

由表2可知,在米林市收集到的195份农作物种质资源中,地方品种为178份,野生资源为10份,选育品种为4份、引进品种为3份。在米林市派镇的种质资源最丰富(38份),其次是卧龙镇(35份)、羌纳乡32份、里龙乡28份、丹娘乡22份、扎西绕登乡19份、米林镇16份,南伊珞巴民族乡农作物种质资源最少(5份)。

6 普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建议

6.1 问题

6.1.1 种质资源流失严重。一方面,由于米林市所处的地理位置特殊,地势复杂,多高山峡谷地带,土地质量不佳,环境条件限制性强,但部分农作物对生长环境条件要求严苛,在此地存活率低、产量不高,而农户又过度关注收成,逐渐放弃种植这类低产农作物,加之部分优质的农作物种质资源遗落在野外,未被人们发现,进而造成当地农作物种质资源的严重流失。另一方面,同我国一些其他地区存在的问题一样,随着农业科技的进步,米林市农作物育种水平不断提高,农作物新品种的培育和应用不断加快,特别是国家推动农作物新品种审定,建立了农作物新品种保护制度,提高了农作物品种更新换代的速度,也加快了米林市传统地方品种和野生种的流失[8]。

6.1.2 宣传不到位,对种质资源的保护意识不强。笔者在普查过程中发现,由于宣传力度不足,部分农户对农作物种质资源的认识不够深刻,没有意识到种质资源对于农业发展的重要性,对种质资源的保护意识不强;部分农户偶尔对古老、珍稀农作物品种进行保存也只是出于对祖辈留下的这些资源的深厚感情,并且这些种子并未得到妥善的保存和处置。

6.1.3 对优质种质资源的开发利用不合理。经过对米林市农作物种质资源的系统性调查,发现由于缺少种质资源开发利用方面的专业知识和有效的引导及监督,当地农户未认识到农作物种质资源潜在的价值,农户对农作物种质资源开发利用的意识薄弱,导致农作物种质资源未被合理开发利用。此外,同其他很多地区存在的问题一样,农户在对农作物种质资源进行开发利用时,存在管理粗放、缺乏专业技术、共享利用程度低、技术培训不足等问题,这些问题都阻碍了当地农作物种质资源的开发利用。

6.2 建议

6.2.1 加大种质资源收集力度。首先,在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收集过程中应尽量避免资源浪费,尤其是对当地野生种和珍稀品种应做到应收尽收。其次,各地农业相关部门应加强沟通协调,以便全面掌握各种种质资源的数量、分布和保存现状。最后,应及时了解珍稀濒危的农作物种质资源情况,对需要重点保护的野生种、特有种,主动开展抢救性调查收集[10]。

6.2.2 加大宣传力度,提升民众种质资源保护意识。相关部门应通过多种媒介对大众进行宣传教育,广泛宣传保护野生、濒危农作物种质资源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使民众意识到开展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和收集的必要性,动员全社会参与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工作,大力推广新品种选育的成果,营造全社会共同保护农作物种质资源的良好氛围[11-12]。

6.2.3 深化理论学习,合理开发利用。地方农业管理部门工作人员和农户需要加强对农作物相关理论知识的学习,只有掌握了农作物生长特性、种植方法、营养价值及功效等基本信息,才能更好地进行农业生产。科研人员应当充分挖掘利用地方农作物品种的抗逆、抗虫及抗病等优良基因资源,培育农艺性状优良的新品种,同时要重视对地方特色农作物产品的深加工研究。对于一些有地方特色和特殊用途的农作物,政府部门应设立专项研究课题,鼓励科研机构进行收集、保存和研究。对于不同类型的农作物,要因地、因时、因势而异制订开发利用策略,提高农作物种质资源利用效率。此外,种质资源共享是提高资源利用率的一种重要手段。各研究机构可以将相关自有资源整合到种质资源数据库中,进行统一管理、发布。对搜集到的种质资源开展鉴定和评估,挖掘出优良的种质,一方面可以将其作为育种材料,提供给相关科研机构进行新品种的选育;另一方面,可以引导农业企业进行种植,使种质资源的利用价值得到充分发挥,使之实现产业化[13]。

7 结语

通过米林市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和收集工作,共收集到农作物种质资源195份。经初步分析,所收集的种质资源以青稞最多,其次是小麦和油菜;米林市地方品种丰富,野生资源相对缺乏。因此,米林市需要因地制宜制订有效方案,以合理开发利用现存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野生、珍稀、濒危农作物种质资源,从而为当地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的支持和保障。

开展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社会价值。对米林市农作物种质资源进行系统调查,掌握米林市农业发展现状,对今后米林市的农业发展具有指导意义,进而可为整个西藏自治区的农业生产和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陈秧分,王国刚,孙炜琳.乡村振兴战略中的农业地位与农业发展[J].农业经济问题,2018(1):20-26.

[2]韩坤.农作物种质资源的经济价值分析[D].南京:河海大学,2007.

[3]汪书丽,权红,钟丽聪,等.西藏米林县药用植物资源[J].浙江林业科技,2019(6):69-75.

[4]阿旺卓玛,德庆央宗.农业气候资源的合理利用策略探究[J].北京农业,2016(4):152.

[5]米林县人民政府网.米林县自然地理[EB/OL].(2022-07-06)[2023-05-27].http://www.milin.gov.cn/mlx/zjml/201901/77e295d143d246f2b198bd29e8c31e08.shtml.

[6]米林县人民政府网.米林县基本情况[EB/OL].(2022-11-28)[2023-05-27].http://www.milin.gov.cn/mlx/zjml/202211/a59e2019c6884ba2a7cdf2d734c51e1e.shtml.

[7]米林县人民政府网.2021年米林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EB/OL].(2022-04-19)[2023-05-27].http://milin.gov.cn/mlx/c106088/202204/c556fba24f614a92b6b40153b2f01aef/files/91ad88e574844c91ad3ee81b7eb2d8c1.pdf.

[8]燕林祥,张朝莲,孔令瑗,等.罗平县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利用现状、存在问题与对策建议[J].中国种业,2021(3):27-30.

[9]刘霁虹.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种子科技,2021(5):117-118.

[10]马智峰.浅谈张家川县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J].农业科技与信息,2022(7):87-89.

[11]陈雯花,牛永峰,安琼刚,等.甘肃陇南成县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初报[J].中国种业,2022(12):33-38.

[12]彭建平.洞口县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征集的成效与建议[J].中国种业,2016(3):12-14.

[13]郭盛,禾璐,贾苏卿,等.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种业,2018(4):41-43.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