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城港市农村现代海洋渔业发展的问题及对策
作者: 李文旭[摘 要] 近年来,广西壮族自治区防城港市的海洋渔业现代化程度不断提高,巩固了海洋渔业在当地农业产业中的主导地位。为进一步推动防城港市现代海洋渔业提档升级,积极加强农村地区的海洋渔业发展成为重要路径。基于此,首先对防城港市农村海洋渔业资源进行概述,并介绍防城港市农村海洋渔业发展现状,客观分析现阶段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可行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 海洋渔业;农村地区;防城港市
[中图分类号] F326.4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674-7909(2022)03--3
0 引言
海洋渔业是防城港市打造现代农业的支柱产业,是将海洋资源向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进行转化的重要载体。现如今,越来越多的农村临海地区注重通过挖掘海洋渔业资源来扩大产能,以便形成农村经济发展新的效益增长点。广西壮族自治区拥有近1 600 km的海岸线,为打造海洋渔业强省提供了有利条件。防城港市作为北部湾畔唯一的全海景生态海湾城市,在建设海洋经济强市的道路上走在广西各地级市前列。近年来,防城港市高度重视农村海洋渔业的发展,主动通过政策引领推动农村海洋渔业实现现代化发展。随着防城港市农村海洋渔业的现代化程度持续提高,海洋生态保护成效得到巩固,有利于国家层面维护海洋权益、增进经济发展、推动社会进步,有利于基层农村层面保障海产品供给、提高农民收入、加快乡村振兴。
1 防城港市农村海洋渔业资源概述
防城港市是广西壮族自治区下辖地级市,是我国与东盟地区互通经济文化往来的重要门户城市。该市拥有超过500 km的海岸线,近海范围内环境优越,生物结构多样,渔业资源十分丰富。靠着地理区位优势与海洋资源优势,防城港市目前共建成并投入使用的国家一类口岸共有5座,是当地发展现代海洋渔业的强力保障。在防城港市农村地区,河流蜿蜒曲折,在向海洋汇聚的过程中形成了广阔的滩涂地貌。据统计,防城港市农村地区近海浅水区域已探明的海洋生物资源主要有浮游动植物、海洋鱼类、虾类、蟹类及头足类等。此外,贝类、藻类及其他海产动植物资源也十分丰富[1]。位于防城区的白龙珍珠湾海域,拥有以红树林、海草床、珊瑚礁为特色景观的海洋生态系统,孕育了天然海洋饵料,从而成为鱼、虾、贝等各类海洋生物的理想栖息地。近年来,随着我国“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活力被不断释放。防城港市积极关注农村地区渔场建设与发展,努力为农村海洋渔业发展带来更多机遇。
2 防城港市农村现代海洋渔业发展状况
防城港市农村地区的渔场建设经营按照统一规划和“以养为主”的海洋渔业发展理念,将生态养殖、绿色养殖等作为重点,调整作业模式,优化水产类型,既关注对海洋生态系统的保护,又重视打造现代化的产业链,形成了在市场中竞争有力的海洋渔业产业集群。防城港市农村地区全面贯彻落实上级有关海洋渔业三产业融合的指导意见,使养殖业趋向高效化、友好化发展。捕捞业强调资源保护,养护业推广科学化,产品加工及物流运输业等瞄准东盟等更大市场,整体发展保持良好态势[2]。
2.1 海水渔业养殖的发展
防城港市在农村地区打造多物种养殖的新模式,鼓励农村海水养殖户积极转变观念,不再单一利用滩涂资源养殖贝类产品,不断尝试养殖近江牡蛎、鲈鱼、南美白对虾、石斑鱼及卵形鲳鲹等不同种类的海洋渔业产品。同时,当地通过技术改造,逐步减少传统网箱养殖方式的应用,转而加强深海抗风浪网箱养殖方式的推广,主要用于养殖红鳍笛鲷、卵形鲳鲹、军曹鱼等物种。近年来,防城港市在辖区内各乡镇农村积极考察,积极选址修建基于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的海洋水产养殖基地,可满足锦绣龙虾、南美白对虾、褐篮子鱼或石斑鱼等物种的陆基模式养殖需求。
2.2 海洋渔业捕捞的发展
近年来,防城港市的海洋捕捞产量占广西海洋捕捞总量的比重保持在15%以上。该市不断在农村地区宣传海洋捕捞渔船的功能与优势,鼓励农村海水养殖户或渔民量力而行,选配适用的海洋捕捞渔船,持续提升船只功率。近岸海域的农村渔民,多使用小马力渔船作为捕捞交通工具,船体配备刺网和杂渔具等不同工具,通常在近岸海域捕捞各类鱼、虾、蟹类经济性海洋产品,用于销售和自家食用。
2.3 海洋渔业养护的发展
近年来,防城港市有意在农村地区规划建设用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及海洋渔业资源的海洋牧场。2016年建设投产的白龙珍珠湾海域海洋牧场示范区已经获批成为广西第一个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该牧场探索打造的“人工鱼礁+增殖放流+深远海养殖+海上平台+渔港游艇+休闲海钓+渔船民宿+海域监管”立体化运营模式,为建立更多创新型的海洋牧场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这一模式在防城港市农村地区进行应用时,还需结合当地具体地理环境、资源条件、经济基础等要素做出必要的调整。
2.4 海洋渔业产品加工贸易的发展
目前,防城港市政府积极努力让农村海洋养殖户或渔民充分享受政策红利,通过招商引资在农村地区开办具有较高技术水平和经营管理实力的海洋渔业水产品加工企业,并建设配套的水产存储冷库,以及开设面向全国、面向东盟的海洋经济合作物流路线,确保海洋渔业产品加工成品可以及时向外输出。
2.5 海洋休闲渔业的发展
近年来,防城港市主打边境旅游和滨海资源生态旅游等旅游休闲品牌,将农村地区的休闲渔业发展作为积极调整农村农业经济结构的重要举措。目前,已经形成以簕山古渔村一带为典型代表的特色乡村旅游基地,并进一步深化休闲渔业文化发展,借助“北部湾开海节”等活动,积极寻求海洋渔业与生态旅游的渗透与融合,利用农村地区空闲场地或更多资源建设农家乐,形成可品尝海产品、可观赏海洋生态景观的休闲旅游模式,确保旅游品牌的质量提升,为农村经济发展挖掘新的增长点,增加农村海洋渔业养殖户或渔民的经济效益。
3 防城港市农村现代海洋渔业发展存在问题
3.1 海洋渔业产业结构尚需优化
防城港市农村地区大批海洋养殖户仍习惯在浅海区域养殖或滩涂养殖,没有整合更多的资源优化产业结构,使得远洋捕捞、海洋渔业产品加工及休闲渔业等产业发展无法与海洋渔业养殖保持同步。对于农村而言,尚未完全开发的土地资源还较多,闲置劳动力的比例也处于较高水平,农村还未完全建成具备相当规模的海洋渔业标杆型、龙头型企业,这些问题导致可用劳动力无法集中,也无法在深度开发海洋渔业资源中形成合力,产业依存度不容乐观。此外,防城港市农村地区现阶段的分散独立经营模式并不符合防城港市打造海洋经济强市的政策要求,易对当地的海洋渔业发展形成阻碍。
3.2 农村海洋渔业相关基建存在薄弱环节
防城港市在农村地区修建了数量众多、规模不一的渔港码头,但由于存在管理上的疏忽,这些较偏远的渔港码头常年出现严重的淤积问题。渔民进入港口后,可能因港池变浅或航道狭窄而直接搁浅,或存在与渔港码头所设防波堤及航标等相撞的安全隐患。因此,农村渔港码头等基础设施建设落后成为制约当地农村现代海洋渔业发展的突出难题。
3.3 农村海洋渔业的现代科技投入尚待增强
防城港市农村地区发展现代海洋渔业过程中,农村海洋渔业养殖户或渔民通常会接受来自市、县、乡三级渔业相关主管部门的技术推广服务。但服务于农村海洋渔业现代化发展的相关技术人才比例不高,无法为科技投入提供强力保障。此外,围绕农村地区的特定情况来研究开发专业化的科技支撑手段的力度仍不足。政府对于在农村地区建设海洋渔业研究机构的规划还未完全落实,致使农村海洋渔业养殖户或渔民无法及时了解海洋渔业发展新动态,无法学习掌握新技术。
4 防城港市农村现代海洋渔业发展对策
防城港市农村地区的海洋资源种类多元、数量丰富,在该地区全面推进现代海洋渔业发展具有十分广阔的前景。为有效推动防城港市农村现代海洋渔业发展,当地应深入贯彻落实“坚持陆海统筹,加快建设海洋强国”战略部署,积极解决制约农村现代海洋渔业发展的现实问题,努力突破瓶颈,合理整合和应用资源,创造新的农村现代海洋渔业发展新格局。
4.1 进一步加强农村海洋渔业政策扶持
防城港市要针对农村地区的海洋渔业发展现状,研究制定有关政策,做好引导与扶持工作。首先可考虑增加农村现代海洋渔业发展的财政扶持。合理制定农村现代海洋渔业经济发展融资制度,打造融资担保体系,充分参考国内外已有的专业化投融资模式,通过新增或挂靠托管等方式,在农村地区引入民间资本,刺激市场化运作活力。同时,可申请国家政策性银行贷款,弥补农村现代海洋渔业发展的资金缺口。同时,政府应积极健全有利于扶持农村海洋渔业融资的补贴类优惠政策,对融资担保的业务类型与范围进行创新扩展,对与海洋渔业养殖所相关的必要性政策类保险细节进行完善[3]。其次,政府还应考虑在农村地区推动海洋渔业水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强化物流经济,注重研发采用先进冷链物流技术,紧抓防城港市积极建设国际医学开放试验区的契机,探索利用海洋物种研制生物医药,在农村地区集聚促进海洋渔业三产融合发展的磅礴力量。
4.2 进一步加强农村海洋渔业基础设施建设
防城港市农村现代海洋渔业发展,必须依托完善的基础设施,因此,加快建设配套基础设施是当务之急。政府应在推动双墩渔港和天鹅湾渔港等重要渔港经济区建设的进程中,合理确定乡村渔港节点,打造多级渔港和避风锚地,在完善海洋渔业服务配套基础设施的同时,扩大防灾减灾体系的规模[4]。对于农村地区现有渔港的防波堤、护岸、码头等基础设施,要安排专人进行监测巡查,出现问题的应及时进行修缮维护。同时,通过信息互通准确掌握农村地区现有渔港码头的物资供应、船只维修、产品加工等所配置服务设施的使用信息,为实现农村现代海洋渔业可持续发展做好支撑。
4.3 进一步激励农村海洋渔业养殖
防城港市农村地区具有良好的海洋渔业养殖基础,政府应高度重视对农村地区现有海洋养殖产业结构的分析,对于可以进一步扩大规模、提升品牌影响力的特色养殖要确定更高的发展目标,逐步向外扩大海水养殖面积,广泛宣传绿色养殖、科学养殖、集约化养殖的优势。可通过在农村地区开展海水育苗试验,引入优良养殖品种;通过建设水产良种场及引种中心,为农村地区的良种供给提供保障。充分调研农村各处的理想养殖水域并做好开发利用工作,推动滩涂或浅海区域养殖的科学化、有序化发展。建立农村陆基工厂化循环水养殖试点基地,并在深海养殖区域积极推广采用高深海抗风浪网箱养殖方式,尽可能指导农村养殖户或渔民通过贝类新型浮筏养殖及大水面生态养殖,开发出新的利润增长点[5]。
4.4 进一步保护农村海洋渔业生态资源
近年来,防城港市十分注重在农村地区宣传加强海洋渔业生态资源保护的重要性。为了促进农村地区的现代海洋渔业发展,有必要进一步营造生态保护氛围,并从严从实开展海洋渔业资源法治化管理。农村地区部分村民的自律意识较淡薄,可能出现违规捕捞的情况,也有村民出现“电、炸、毒”鱼的行为,村镇各级政府应高度重视,严格按照伏季休渔制度对近海区域内出现的捕捞行为进行遏制,控制捕捞强度与范围。加大巡航执法力度,增加配套船只及人员数量,对于禁渔区或禁渔期内的拖网作业等行为,应采取强有力的惩罚措施进行治理。防城港市政府可鼓励各村各镇积极向周围渔场放人工鱼礁,确保当地海洋环境的人工良性干预,同时进一步规范实施水生生物的增殖放流计划,优化海洋渔业产业结构。
5 结语
防城港市农村现代海洋渔业发展进程正在持续加快,针对现阶段出现的不足和缺陷,应通过进一步加大农村海洋渔业政策扶持力度、加快农村海洋渔业基础建设、激励农村海洋渔业养殖、保护农村海洋渔业生态资源等途径,为防城港市建设海洋强市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纪东平,于海涛,李茜薇,等.防城港现代海洋渔业发展研究[J].海洋开发与管理,2020(10):81-85.
[2]周一新.论我国海洋渔业发展中的问题及对策探究[D].舟山:浙江海洋大学,2016:37-38.
[3]纪东平,裴琨,杨润琼,等.防城港市海洋牧场的建设思路和发展策略分析[J].中国渔业经济,2020(3):33-39.
[4]马华威.针对防城港市海洋养殖产业的发展现状浅谈海水养殖大产业的架构[J].广西水产科技,2015(2):23-27.
[5]唐晓燕.乡村现代渔业发展的现状与建议[J].科学养鱼,2019(11):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