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新型药剂防治马铃薯晚疫病试验效果初报

作者: 罗晓瑛 李城德

不同新型药剂防治马铃薯晚疫病试验效果初报0

[摘 要] 为筛选出适宜甘肃省庄浪县应用的马铃薯晚疫病防治新型药剂,2019年在庄浪县通化镇韩湾村实施不同新型药剂防治马铃薯晚疫病试验。结果表明,对马铃薯晚疫病防治效果较好的是京彩900 g/hm2喷雾,其次是霜霉疫净1 200 g/hm2喷雾,防效为79.3%~84.7%,增产率为18.8%~20.3%。在大田生产中,建议使用京彩900 g/hm2喷雾和霜霉疫净1 200 g/hm2喷雾2种药剂防治马铃薯晚疫病,以获得较好的防治效果。

[关键词] 马铃薯晚疫病;新型药剂;防治效果

[中图分类号] S435.32 [文献标志码] B [文章编号] 1674-7909(2022)03--3

1 试验目的

通过用引进的防治马铃薯病害新型药剂和常规药剂(250 g/L嘧菌酯喷雾)防治马铃薯晚疫病,评价不同药剂对马铃薯晚疫病的防治效果及增产性能,为马铃薯晚疫病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2 材料与方法

2.1 供试材料

供试新型药剂为京彩(25%嘧菌酯悬浮剂+10%苯醚甲环唑微乳剂)喷雾(中国农科院植保所廊坊农药中试厂生产),霜霉疫净(72%霜脲·锰锌可湿性粉剂)喷雾(中国农科院植保所廊坊农药中试厂生产),阿泰灵(6%寡糖·链蛋白)喷雾(中国农科院植保所廊坊农药中试厂生产)。常规药剂为250 g/L嘧菌酯喷雾(甘肃华实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生产)。供试马铃薯品种为庄薯3号原种(庄浪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提供)。

2.2 试验设计

试验地设在庄浪县通化镇韩湾村,采用随机区组法设计,小区面积26.4 m2(4.4 m×6.0 m),四周设保护行,3次重复,设5个处理。处理1,京彩900 g/hm2喷雾;处理2,霜霉疫净1 200 g/hm2喷雾;处理3,阿泰灵675 g/hm2喷雾;处理4,嘧菌酯600 g/hm2喷雾;处理5,空白对照(CK)。

3 试验方法

3.1 试验地情况

试验田为川旱地,土壤类型为黄绵土,地势平坦,土壤肥力均匀,前茬作物为玉米。试验地地处北纬35°20′06.8″、东经106°07′12.4″,海拔1 817 m,年平均气温8.4 ℃,年平均降水量500 mm以上,无霜期153 d。播前施尿素225 kg/hm2、过磷酸钙750 kg/hm2、硫酸钾150 kg/hm2作为底肥。底肥结合播前整地全部施入,现蕾期追施尿素225 kg/hm2。试验采用黑色全膜垄作侧播技术,2019年3月28日覆膜,垄间距40 cm,垄面宽70 cm,走道宽30 cm,于4月11日播种,播种密度6万株/hm2,其他管理措施同大田[1]。

3.2 喷药时间、次数及天气状况

根据晚疫病预警系统监测晚疫病侵染状况,结合试验田间定期调查,并依据以往防治经验,确定在晚疫病田间病害始发前(田间病叶始见前)开展喷药防治。晚疫病预警系统(通化农业技术推广区域站管辖点)显示,2019年晚疫病首次侵染时间在5月3日,比2018年同期提前36 d。马铃薯全生育期(5—9月)晚疫病共侵染12代37次,其中极重9次,重度6次,中度4次,轻度18次,比2018年同期侵染减少4代16次,总体发生程度为中度偏轻至中度发生。晚疫病田间病叶始见期在7月27日,比2018年推迟7 d。7月15—22日为一次连阴雨天气,推迟了喷药时间,因此,试验于7月24日进行第1次喷药。当天平均气温19.2 ℃,相对湿度76%,无降雨。于8月8日进行第2次喷药。当天平均气温18.7 ℃,相对湿度73%,无降雨。施药时各处理按667 m2用药量兑水30 kg,用小型电动喷雾器均匀喷雾。

3.3 晚疫病调查时间及方法

于施药前调查病情基数,第1次施药后10 d、最后1次施药后10 d分别调查各处理发病情况和防治效果。每处理区随机取5点,每点取5株,调查每株的全部叶片,以9级分级法记载病叶率和严重度,并计算病情指数及防治效果。成熟期按每小区随机3点取样,每点取10株测定产量,计算平均产量和保产率[2-5]。

马铃薯晚疫病分级标准:0级,无病斑;1级,病斑面积占整个叶片面积的5%以下;3级,病斑面积占整个叶片面积的6%~10%;5级,病斑面积占整个叶片面积的11%~25%;7级,病斑面积占整个叶片面积的26%~50%;9级,病斑面积占整个叶片面积的50%以上。

病情指数、防治效果计算公式分别如下:

病情指数=[Σ(各级病叶数×相对级数值)/(调查总叶数× 最高级别值)]×100%(1)

防治效果=[1-(CK0×PT1)/(CK1×PT0)]×100%(2)

式(2)中,CK0表示空白对照区施药前病情指数;CK1表示空白对照区施药后病情指数;PT0表示药剂处理区施药前病情指数;PT1表示药剂处理区施药后病情指数。

3.4 气象要素

2019年1—9月,庄浪县平均气温10.6 ℃,总降水量599.3 mm,与历年同期相比,气温偏高0.5 ℃,降雨偏多38.9%。马铃薯全生育期4—9月平均气温15.9 ℃,总降水量578.8 mm,与历年平均值比较,气温偏高0.1 ℃,降水偏多42.9%。其中,马铃薯播种期至苗期(4月中旬至6月上旬),庄浪县降水量132.4 mm,墒情良好,有利于马铃薯生长发育,4月9日和4月15日出现了大风低温天气,马铃薯未受到影响;现蕾期至开花期(6月中旬至7月上旬),庄浪县降水量119.2 mm,与历年同期相比偏多28.03%,气温正常,多雨的气候条件有利于马铃薯生长发育,同时有利于各类病虫害的发生蔓延;马铃薯生长后期薯块膨大期(八九月),庄浪县降水量241.5 mm,与历年同期值相比,气温正常,降雨偏多48.9%,有利用马铃薯晚疫病的扩散流行。

4 结果与分析

4.1 各处理对马铃薯生育期的影响

试验点内各施药区均未出现药害。二次喷药后调查发现,各处理马铃薯出苗期、现蕾期、开花期和块茎膨大期均无差异;各处理成熟期略有差异,阿泰灵675 g/hm2喷雾与空白对照(CK)同天成熟,京彩900 g/hm2喷雾相比空白对照(CK)成熟期晚11 d,霜霉疫净1 200 g/hm2喷雾相比空白对照(CK)成熟期晚7 d,250 g/L嘧菌酯600 g/hm2喷雾相比空白对照(CK)成熟期晚3 d;京彩900 g/hm2喷雾、霜霉疫净1 200 g/hm2喷雾和250 g/L嘧菌酯600 g/hm2喷雾的马铃薯叶片、茎蔓干枯程度均低于阿泰灵675 g/hm2喷雾和和空白对照(CK),且3个处理马铃薯的生育期相对延长(见表1)。

4.2 各处理对马铃薯晚疫病的防治效果

根据晚疫病预警系统指导,各处理区在晚疫病田间始见期(7月27日)前3 d施药,于第1次药后7~10 d即8月上旬调查,各处理晚疫病偶见零星发病,未能计算病情指数,故无防效数据。于第2次施药后7~10 d,即8月中旬正值晚疫病盛发期调查,各处理发病状况有明显差异,以京彩900 g/hm2喷雾处理的病情指数最低,为0.40%,防效为84.7%;其次霜霉疫净1 200 g/hm2喷雾和250 g/L嘧菌酯600 g/hm2喷雾处理的病情指数分别为0.55%和0.71%,与空白对照(CK)相比,防效分别为79.3%、73.2%;以阿泰灵675 g/hm2喷雾处理的防效最低,为66.6%。经方差分析,处理间F=4 055.726,F0.05=3.838,F0.01=7.006;重复间F=0.462,F0.05=4.459,F0.01=8.649,处理间差异极显著,重复间差异不显著(见表2)。

4.3 各处理对马铃薯产量的影响

根据成熟期产量测定和商品薯率统计结果,各处理马铃薯商品性和产量有明显差异。其中,京彩900 g/hm2喷雾和霜霉疫净1 200 g/hm2喷雾处理商品薯率最高,分别为87.0%和85.5%,250 g/L嘧菌酯600 g/hm2喷雾和阿泰灵675 g/hm2喷雾处理商品薯率略低,空白对照(CK)最低。与空白对照(CK)相比,京彩900 g/hm2喷雾处理产量、增产率最高,小区平均产量127.5 kg,折合48 279 kg/hm2,增产率为20.3%;其次是霜霉疫净1 200 g/hm2喷雾,小区平均产量125.8 kg,折合47 652 kg/hm2,增产率为18.8%;再次是250 g/L嘧菌酯600 g/hm2喷雾,小区平均产量120.8 kg,折合45 771 kg/hm2,增产率为14.1%;阿泰灵675 g/hm2喷雾处理产量最低,小区平均产量117.5 kg,折合44 517 kg/hm2,增产率10.9%(见表3和表4)。

5 结论

试验结果表明,各药剂对马铃薯晚疫病防治效果和产量均有明显差异,且呈正相关性。对马铃薯晚疫病防治效果较好的药剂是京彩900 g/hm2喷雾,其次是霜霉疫净1 200 g/hm2喷雾,防效为79.3%~84.7%,增产率为18.8%~20.3%,防效和增产率明显优于阿泰灵675 g/hm2喷雾。250 g/L嘧菌酯600 g/hm2喷雾位居第3,防效为73.2%,增产率为14.1%。因此,在大田生产中,建议使用京彩900 g/hm2喷雾和霜霉疫净1 200 g/hm2喷雾2种药剂防治马铃薯晚疫病,以获得较好的防治效果。

参考文献:

[1]闵凡祥,王贵江,杨帅,等.黑龙江省马铃薯晚疫病CARAH监测预警模型的应用评价[J].中国农学通报,2021(29):92-98.

[2]陈红远,尹文书,李梅,等.芸苔素内酯与吡唑醚菌酯对马铃薯晚疫病的防治效果[J].湖南农业科学,2021(9):53-55.

[3]张华明.马铃薯晚疫病的症状识别与防治[J].种子科技,2021(18):68-69.

[4]邓作书,范泽富.镇雄县马铃薯晚疫病的发生特征与防治[J].云南农业科技,2021(5):28-30.

[5]李静,李继明.安定区马铃薯晚疫病防治药剂筛选试验[J].农业科技通讯,2021(9):157-159.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