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呼吸道疾病预防与治疗措施

作者: 李冬梅 任兴华

[摘 要] 随着养殖行业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养殖户开始大规模养牛。随着养殖规模的扩大,牛的发病率大大提高。其中,呼吸道疾病是对牛健康生长造成严重危害的一种传染性极高的疾病,一旦发生,会给养殖户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由此可见,在我国养牛业中,做好呼吸道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工作至关重要。基于此,针对牛呼吸道疾病的具体预防和治疗措施展开详细的分析,为养殖户提供技术支撑。

[关键词] 牛呼吸道疾病;预防;治疗

[中图分类号] S858.23 [文献标志码] B [文章编号] 1674-7909(2022)03--3

0 引言

近年来,受高寒地区冷空气影响,我国养牛业中呼吸道疾病发生率大大提高。加之很多养殖区气候相对复杂,牛群易受到流感的影响而发生呼吸道疾病。牛呼吸道疾病是一种传染性较强的疾病,一旦出现个体发病,就会在短时间内造成大范围传染。这种状况不仅会为养殖户带来极大的经济损失,而且会危害整个牛群的健康。由此可见,在牛养殖过程中做好呼吸道疾病防治工作非常重要。

1 牛呼吸道疾病的发病原因

导致牛出现呼吸道疾病的原因有很多,主要原因是养殖方法不当、养殖环境不适宜等。由于大部分牛生存的环境不够干净,空气中掺杂着很多病原菌和对牛身体有害的物质,这些有害物质通过口鼻进入牛的呼吸系统,对牛呼吸道产生刺激,从而引发感染,使牛感染呼吸道疾病。此外,还有一个主要的致病因素是牛感染病原菌[1]。另外,当牛所处的养殖环境较差或者养殖户对牛随意使用抗生素时,会提高牛发病的概率。牛呼吸道疾病的主要感染病原菌分别有支原体、肺炎球菌及流感病毒等。牛感染呼吸道疾病后,身体素质下降,健康生长受到威胁[2]。

2 牛呼吸道疾病的主要症状

患有呼吸道疾病的牛会出现呼吸困难、鼻镜干燥、气喘吁吁等症状,同时牛的鼻孔中会出现大量的分泌物,分泌物上还会附着泥土和灰尘。发病早期,病牛食欲可能会明显减退,随病情的发展会逐渐表现出更加明显的症状,有些伴有精神不振、鼻腔存在黏性分泌物或体温升高等症状。部分病牛会出现呼吸加速、干咳等症状。此外,患有呼吸道疾病的牛会出现鼻黏膜发红的情况,此时牛的眼睛会干涩流泪,其呼吸频率不断加快、心跳越来越快,在听诊过程中会发现存在湿啰音和气泡音。患有纤维素性肺炎的牛会在听诊过程中听到肺浆膜和胸腔内壁之间出现黏连音。牛患呼吸道疾病中后期会出现体表黏膜发绀的情况,此阶段的牛常常会精神不振,独自卧在角落。如果出现全身感染的情况,牛会出现体温上升、食量减少的症状,同时牛胃的蠕动会慢慢减弱,反刍的次数也会逐渐减少。部分牛在患有顽固性咳嗽时,气管中会出现气泡,甚至会出血。患有呼吸道疾病的牛死亡率按照感染病原的毒性强弱各有不同,同时感染呼吸道疾病的牛的死亡率与整个养殖场的整体管理水平、牛自身的体质及牛摄入的营养状况等因素相关。一般成年牛死亡率较低,牛犊因为自身体质相对较弱、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全而感染呼吸道疾病时,死亡率相对较高[3]。

3 牛呼吸道疾病的诊断

一般牛患有呼吸道疾病时会存在潜伏期,时间为3~5 d。在潜伏期内,牛也会出现一定的反常情况,如咳嗽、呼吸困难等。随着时间的推移,牛会出现体温升高的症状,养殖户一旦发现相似症状,需要高度重视。牛感染呼吸道疾病后,会在两三天内出现咳嗽加重的情况,同时伴随着呼吸困难、体温升高、食欲不振、饮水增加等情况。此阶段的牛粪便相对较少,且非常干燥。以上症状都是牛呼吸道疾病确诊的重要依据,一旦发现牛出现以上反常情况,需要及时地对牛进行隔离、治疗。

4 牛呼吸道疾病的预防措施

由于牛呼吸道疾病是一种具备多发性和特殊性的疾病,为了避免给养殖户带来经济损失,在养殖过程中需要通过科学合理的预防措施来控制牛呼吸道疾病的发生,从而降低疾病发生率。

4.1 实现自繁自育

随着我国越来越重视养殖行业,相关部门对牛呼吸道疾病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同时针对牛呼吸道疾病提出并落实了很多防控措施。但是,由于我国幅员辽阔,东西南北跨度较大,地方农牧业在多方面存在显著差异[3]。例如,内蒙古东北部地区农牧业发展以农牧业结合为主或以牧业为主,但是在牛养殖过程中,牛的繁殖力相对较弱,同时采用的养殖技术不够成熟,需要向外购置大量的幼犊,但是受到地域影响,导致在购买牛犊时无法完全排除携带病菌的牛犊。为了有效避免牛呼吸道疾病的出现,养殖户在养牛过程中可以坚持自繁自育,尽可能避免对外购买牛犊,从源头上斩断牛呼吸道疾病的传播途径。

4.2 改善养殖条件

改善养殖条件是预防牛呼吸道疾病的重要措施。通过改善养殖环境,增强牛只的抵抗力,保障牛只健康生长,大大降低其感染牛呼吸道疾病的概率[4]。

4.2.1 控制光照。适宜的光照非常有利于牛的生长,可以促进牛的新陈代谢,增强其胃蠕动。光照度过高易使牛患皮肤病;光照度过低会导致牛代谢失调。阳光中含有紫外线,所以阳光照射后会杀死牛体上的病菌及其他微生物,而且能促进牛对钙元素的吸收,使其骨骼生长得更快,同时血液中的红白细胞也会快速合成。因此,养殖户要尽量保证牛在适宜的温度下每天光照8 h,在确保牛更好更快生长的同时,大大降低感染呼吸道疾病的概率。

4.2.2 调节温度。科学研究表明,温度在5~20 ℃时,牛的生长速度最快;夏季气温过高,牛的进食量会大大减少,营养也会不足,导致其生长缓慢。另外,温度高会导致细菌大量滋生,进而导致牛易染病,因此,养殖户要加强通风管理,并且防止牛中暑。冬季天气较为寒冷,牛饮食大大增加,并且需要一部分能量维持身体温度,因此,养殖户可以在牛圈适量垫一些干草,并缩小通风口,以此做好牛的保暖工作,降低牛呼吸道疾病发生率。

4.2.3 降低湿度。湿度主要影响牛体表的水分蒸发,主要在低温和高温时对牛的影响明显。如果湿度过大,牛的体温调节功能会大大减弱,其体表的水分不能正常挥发,体内热量不能散发出去,易导致牛窒息而死。因此,养殖户要经常对牛舍进行通风,从而降低湿度。同时,要注意牛舍的卫生问题,一定要保证地面干净,并定期消毒,以此预防牛呼吸道疾病的暴发。

4.3 做好病死牛尸体无害处理

由于有些呼吸道疾病是传染性较强的疾病,很有可能会出现病变或者无法治愈的状况。对此,养殖户一旦发现自家牛感染了呼吸道疾病,需及时上报,并保存好病死牛的尸体,将周边环境封锁好,待兽医人员诊断后做好病死牛尸体的无公害处理,可以采用焚烧或者深埋的方式。处理病死牛尸体时需要注意的是,尽可能远离水源,以避免尸体内的细菌传播给其他健康牛,同时避免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养殖户处理完病死牛尸体后,需要对自身进行全面的消毒,对病牛所处的环境进行全面消毒,避免病毒二次传播。

4.4 定期完成疫苗接种工作

养殖户需要定期对牛只接种疫苗,做好各类疾病的防控工作。结合区域内牛呼吸道疾病的发病规律,制定针对性较强的免疫策略,定期完成疫苗接种工作。疫苗接种结束后,需要定期检测牛体内血清抗体含量,如果发现牛的血清中不存在明显抗体,那就需要对该牛进行二次接种,周而复始,直至牛产生抗体为止。另外,可以在兽医指导下对牛使用一定量的广谱抗生素,以长期预防牛出现细菌性疾病。值得注意的是,这类抗生素对病毒性疾病并没有防治效果。

5 治疗牛呼吸道疾病的措施

5.1 牛感冒

感冒是牛最常见的呼吸道疾病之一,是一种不同年龄段的牛都易感染的疾病,主要感染群体为幼年阶段的牛。该病四季多发,但是相对而言,由于早春和晚秋气候变化较大,所以此时牛出现感冒的概率较高。治疗牛感冒时,最重要的一点是清热解毒,同时可以使用一些抗菌消炎药物进行辅助治疗,避免牛在后期出现进一步感染。在对牛进行清热解毒治疗时,可肌注30%安乃近注射液20~30 mL,每天注射一两次;或者肌注复方氨基比林注射液20~50 mL,每天注射一两次[5];或者肌注柴胡注射液20~40 mL,每天注射一两次,连续注射三四天,治疗效果相对明显,值得推广。另外,为了避免牛在感冒后期出现继发病症,可以尝试使用抗生素类药物或者磺胺类药物。在用药过程中,可以在10%磺胺嘧啶钠中兑10%~20%葡萄糖溶液,每头牛肌注100~150 mL,每天注射一两次,连续注射三四天;或者肌注青霉素1万~2万国际单位/kg,每日注射两三次,连续注射三四天,能有效控制牛呼吸道疾病。

5.2 牛支气管炎

养殖户在发现牛出现支气管炎相关症状时,需要及时隔离病牛并进行治疗[6]。在祛痰止咳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牛患病早期的主要症状为咳嗽,但是并不会有太多的分泌物,此阶段对其使用镇痛止咳剂即可。例如,可以内服复方樟脑酊40~50 mL,每天服用三四次;或者内服磷酸可待因1~2 g,每天服用一两次,治疗效果明显。当病牛咳嗽逐渐加重,其分泌物也会增多,此时牛会面临分泌物难以正常排出的困境,可以对牛使用祛痰剂。例如,使用人工盐50~80 g,或喂食茴香末150~200 g,或者将上述两种药物混合制成舔剂,每日服用1次即可,效果显著。还可以服用碳酸氢钠50~80 g或远志酊50~80 mL或氯化铵30 g或杏仁米50 mL,兑温水500 mL,每天内服1次,治疗效果明显。另外,在消除炎症的过程中,对于患有支气管炎的病牛来讲,采用磺胺类药物和抗生素类药物,能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例如,青霉素是一种药效良好的抗生素,用药方式为肌肉注射,每天注射两三次,连续注射三四天即可;或者采用1%普鲁卡因溶液,气管内给药,每次15~20 mL,可与青霉素搭配使用,青霉素每次为100万国际单位;可以使用链霉素,每次同样为100万国际单位,每天服用1次,连续服用两三天即可。对于病情较为严重的病牛,可以适当配用5%葡萄糖生理盐水加5~10 mg/kg四环素。还可以直接对病牛肌肉注射10%磺胺嘧啶钠注射液,每次每头100~150 mL,治疗效果十分明显。

5.3 优化治疗

养殖户需要充分了解牛呼吸道疾病的相关症状,一旦牛出现相似症状,需要对其进行治疗干预[7]。大部分呼吸道疾病潜伏期在5 d左右,前期症状为咳嗽、发热、呼吸困难。随着时间的推移,病牛食欲下降、饮水增加。养殖户需要时刻关注牛的异常状况,一旦出现以上症状,需要及时就医。对于以上症状,养殖户可以采用肌肉注射的方式,对牛注射15 mL左右的卡那霉素。注射结束后,如果牛的症状没有减轻,那么可以继续注射5 mg左右的尼克萨米。以上两种药物都能有效缓解相关症状。另外,在治疗过程中,养殖户需要时刻维持好病牛的水源平衡,充足供应病牛所需的营养,确保治疗效果更加明显。

6 结语

我国养殖户在养牛过程中需要意识到呼吸道疾病预防工作的重要性。呼吸道疾病是一种非常常见的疾病,传染性很强,对牛群的健康有着极大的威胁,同时会对养殖户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所以,养殖户在养牛过程中需要对呼吸道疾病提高重视,做好预防工作,并根据发病症状采取针对性治疗措施,降低发病率,提高治愈率,保证牛养殖行业稳定发展,提升养牛效益。

参考文献:

[1]马国呈.牛呼吸道疾病的预防及治疗[J].中国畜禽种业,2021(3):140-141.

[2]韦少梅.肉牛呼吸道疾病的预防措施及综合防治方法[J].今日畜牧兽医,2019(2):27.

[3]张洪德.牛呼吸道疾病的综合治疗及预防[J].农业与技术,2017(5):127.

[4]拉姆次仁.牛呼吸道疾病预防及治疗[J].兽医导刊,2021(20):148-149.

[5]张启萍,闫强.细菌性牛呼吸道疾病治疗及预防措施[J].中国畜禽种业,2017(11):131-132.

[6]达吾列提别克·卡里.牛呼吸道感染的病因分析和防控措施[J].中国畜牧兽医文摘,2016(7):114.

[7]陈平,王斐,何振富,等.牛呼吸道疾病综合征防治研究进展[J].中国兽医学报,2021(10):2064-2068.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