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强筋小麦产业科技特派员服务团开展技术指导服务

作者: 蒋洪杰 欧阳曦

河南省强筋小麦产业科技特派员服务团开展技术指导服务0

2022年2月16—17日,河南省强筋小麦产业科技特派员服务团团长赵淑章及成员张德奇副研究员、张建周副研究员、祁峰助理研究员一行4人,在滑县工业和信息化局工作人员的陪同下,前往滑县留固镇、白道口镇、王庄镇等项目区开展小麦苗情调研和春季管理技术指导服务工作。服务团专家先后来到滑县昌盛种业科技有限公司、滑县瑞丰种业科技公司、王庄镇大柳树村优质强筋小麦生产示范基地等开展春季小麦苗情调查,并针对现场调查苗情、墒情、病虫草情,提出了具体的“促弱转壮、科技壮苗”管理措施,为优质强筋小麦提质丰产、增效、打好基础。

立春已过,雨水将至。随着气温回升,小麦生长即将进入返青、起身、拔节期,此时是春季管理的关键时期。从当前苗情看,越冬期间苗情均有一定转化,大部分麦田群体较常年偏弱,但总体群体适中;部分麦田苗情偏弱,主要表现分蘖不壮、次生根偏少;部分地块存在轻微冻害,主要表现为叶片发黄或干尖等现象;还有部分地块发生纹枯病,虫害整体发生较轻;田间表墒较差,底墒适宜。服务团专家根据当前滑县麦田苗情,结合早春气候变化和病虫草害发生特征,提出优质小麦春季管理的关键是以构建合理群体结构为核心,因地因苗施策管理,及时防控病虫草害,积极预防气象灾害。服务团专家提出的具体管理措施如下。

第一,因地因苗施策,分类科学管理。一是对过晚播种的弱苗麦田,以促苗早发快长为主要目标。对晚播弱苗和因整地不好造成的弱苗麦田(667 m2越冬群体≤50万),可在返青期至起身期667 m2追施尿素10~15 kg,墒情不足的麦田可结合追肥灌水35~40 m3,以提高成穗率、增加穗粒数。二是对于群体适宜的正常麦田,以稳壮控旺为主攻目标。墒情适宜、生长正常的麦田,建议在拔节中期进行水肥管理;长势偏弱的麦田,在起身期至拔节初期667 m2结合浇水(浇水量35~40 m3)施尿素10~15 kg,促使苗情转化升级。

第二,及时监测预报,防病治虫除草。一是适时进行化学除草。冬前没有进行化学除草的麦田,要在小麦返青起身期及时进行化学除草。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6 ℃以后,根据田间杂草种类选择药效对路的除草剂,严格按照要求用药。二是预防为主,防治病虫害。返青至拔节期是小麦纹枯病、茎基腐病和麦蜘蛛等病虫害防治的关键时期,要及时监测病虫害发生情况,达到防治标准时及时用药。

第三,积极预防晚霜冻害的发生,保穗增粒。常年3月中下旬至4月上旬的倒春寒和晚霜冻害对幼穗发育影响较大。要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在寒流来临前,缺墒地块要及时补充灌水或喷洒抗冻制剂,预防冻害发生。在白道口镇种粮大户侯相伟的麦田,服务团成员调查了麦苗群个体情况,了解了常年施肥习惯,并提出了春季具体管理措施。服务团专家一再叮嘱侯相伟把春季追肥量降至合理用量,不仅能节约成本,而且能提高肥料利用率。

河南省强筋小麦产业科技特派员服务团此次的小麦春季管理技术服务得到了滑县工信局的大力支持,受到了当地专业合作社、种粮大户和群众的一致好评。服务团专家表示,将持续为滑县强筋小麦产业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记者:蒋洪杰 欧阳曦)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