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弧菌性肝炎临床症状及防治措施
作者: 万建波[摘 要] 弧菌性肝炎是因鸡感染空肠弯曲杆菌而发生的一种肠道和生殖道传染性疾病。鸡感染弧菌性肝炎后,虽然死亡率较低,但对鸡的健康及鸡蛋品质影响较大。为有效提升鸡弧菌性肝炎治疗效果,根据鸡弧菌性肝炎的流行病学特征和临床症状,结合实际总结具体防治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 鸡弧菌性肝炎;流行病学特征;临床症状;防治措施
[中图分类号] S858.31 [文献标志码] B [文章编号] 1674-7909(2022)04--3
0 引言
近几年,经常有养殖户反映育雏鸡、育成鸡及成年产蛋鸡出现腹腔充满血水、产蛋率降低、肝脏坏死或零星伤亡等现象,虽然治疗时采取了诸多方式,但效果均不明显。经综合诊断,最终确诊病鸡感染了弧菌性肝炎。弧菌性肝炎,又称烂肝病、出血病。患病初期,鸡只没有明显症状;患病后期,鸡只出现贫血病症,身体消瘦,产蛋量下降,蛋壳品质较差,且排出黄白色稀粪。虽然感染弧菌性肝炎的鸡只死亡率相对较低,但会给养殖户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在鸡的养殖过程中,相关人员需要明确该疾病流行病学和临床症状,及时采取科学合理的防治措施,减少该疾病带来的不良影响,提升养殖效益。
1 鸡弧菌性肝炎流行病学特征
各日龄鸡只均可感染弧菌性肝炎,但多发生于育雏鸡、育成鸡与产蛋初期的鸡只。另外,自然生态养殖的鸡和散养鸡感染该病的频率较高。鸡弧菌性肝炎的主要传染源有病鸡、带菌鸡。通常,病鸡或带菌鸡排出的粪便含有很多病菌,会污染饮水、饲料、用具等,导致该疾病在鸡群中出现水平传播[1]。同时,鸡舍内蚊子、苍蝇、蟑螂等也会传播该疾病。该疾病常常是隐性感染,一般感染后不会立即发病,但在鸡群出现不良应激时,如转群、饲料霉变和上笼等,可能会诱发该疾病。此外,该疾病具有季节性特征,温暖季节发病率较高,主要发生在春、夏、秋3季,其中夏季最为明显。
2 鸡弧菌性肝炎临床症状
鸡弧菌性肝炎具有潜伏期,大约为2 d,具有发作缓慢、持续期较长等特点。一般鸡群中只有少部分鸡会在同一时间出现症状。该疾病会持续数周,死亡率在2%~15%。在急性型发病初期,部分病鸡没有明显症状,随着病情的发展,病鸡出现精神倦怠等症状,病情严重时会出现闭眼、呆立缩颈等症状,而且对周围环境的敏感性逐渐降低;病鸡羽毛杂乱无光,肛门周围粘有粪便;部分病鸡甚至会出现急性死亡的现象。亚急性型病鸡具有消瘦、脱水等症状,最终会由于心力衰竭而死亡。慢性型病鸡则鸡冠发白、萎缩、干燥,具有鳞片状皮屑,精神萎靡不振,逐渐消瘦,饲料消耗减少[2]。雏鸡染病常常是急性经过,青年蛋鸡常常是亚急性或慢性经过,开产期会出现延期,产蛋初期有沙壳蛋,且大多是软壳蛋,难以达到预期的产蛋高峰;产蛋鸡是慢性经过,消化不良,后期因为轻度营养不良导致产蛋率降低,甚至由于营养不良而消瘦或死亡。
3 鸡弧菌性肝炎剖检变化及诊断
3.1 剖检变化
鸡弧菌性肝炎主要病变为贫血、肝脏变性与坏死。对病死鸡进行剖检,发现腹腔中有大量血水,肝脏肿胀、黄染、形状不规则,有时肝被膜下存在大小不一、形态不一的出血区域与血肿情况,甚至有大面积肝脏坏死。在急性病例中,肝脏中有很多针尖大小的出血点;在慢性病程较长的病例中,肝体积变小,肝硬化,肝表面与内部有星芒状、黄色小坏死点,有很多菜花样坏死区。病死蛋鸡出现卵黄性腹膜炎、卵巢变性、腹水、心包炎等病症,肾脏处于肿胀状态。在产蛋病鸡中,肝破裂是导致其死亡的重要原因[3]。
3.2 诊断
3.2.1 实验室诊断
3.2.1.1 细菌分离培养。在无菌条件下,取患弧菌性肝炎病死鸡的肝脏,利用划线的方法,在鲜血琼脂平板上进行接种,置于10%二氧化碳、37 ℃的培养箱中培养24 h。培养一定时间后,平板中有大量灰色、透明、圆形、针尖大小、表面较湿润的菌落。选取菌落进行涂片、革兰氏染色、镜检,便会发现有螺旋状弯曲的、大小为(0.2~0.8)μm×(0.5~0.6)μm的革兰氏阴性杆菌,且该菌体有单极或双极鞭毛。
3.2.1.2 细菌生化试验。选取部分菌落进行细菌生化试验,结果显示该菌无法完成糖类发酵,没有液化现象,无法产生靛基质。甲基红和乙酰甲基甲醇试验结果显示为阴性,氧化酶反应显示为阳性。
3.2.2 鉴别诊断
3.2.2.1 鸡弧菌性肝炎与鸡白痢、鸡伤寒的鉴别。弧菌性肝炎病鸡早期症状为腹泻,病鸡较为消瘦;肝脏肿大,且表面有大小不一的灰白色坏死病灶;为慢性发作病,病程持续时间相对较长。鸡白痢、鸡伤寒都属于急性发病,是由鸡白痢沙门氏菌及鸡伤寒沙门氏菌引发的,病雏鸡怕冷,下痢,排出白色、糨糊状稀粪,伴有呼吸困难、关节肿胀等症状。患弧菌性肝炎的病鸡肝脏肿大情况和坏死情况也与鸡白痢、鸡伤寒存在一些差异,即腹腔中有不凝固血水。
3.2.2.2 鸡弧菌性肝炎与包涵体肝炎的鉴别。包涵体肝炎属于传染病,传播形式包括垂直传播、水平传播,易发生于5~7周龄鸡群,多发生于5周龄左右鸡群。同时,相比蛋鸡,肉仔鸡发病率较高。感染包涵体肝炎的病鸡肝脏肿大、变色,质地变脆,有脂肪肝,且有油腻感,触感较为柔软,胆囊因为有很多深绿色胆汁而肿大,肾脏和脾脏也有部分出血点,而感染弧菌性肝炎的病鸡没有上述症状。此外,感染包涵体肝炎的病鸡会出现全身浆膜、皮下出血、浆膜与皮下有黄染、骨髓呈粉红色等症状,而感染弧菌性肝炎的病鸡没有上述症状。
3.2.2.3 鸡弧菌性肝炎与减蛋综合征的鉴别。减蛋综合征易发生于25~35周龄、处于产蛋高峰期的蛋鸡,发病鸡没有明显临床症状,仅仅是产蛋率与产蛋量受到影响,易产出破壳蛋、畸形蛋、软皮蛋、薄皮蛋和褪色蛋等,病理变化不明显。减蛋综合征的上述症状区别于鸡弧菌性肝炎。
4 鸡弧菌性肝炎预防措施
4.1 鸡舍管理
不论是农户家庭养殖,还是养殖大户的规模养殖,养鸡场所的环境管理都是非常重要的。首先,养鸡场宜选择比较空旷、偏僻的地方,给鸡只提供安静的生长环境,并且能够给鸡舍的科学设计与布置提供可能。其次,控制好鸡舍的饲养密度、温度、湿度等;适时加强鸡舍通风透气,降低有害气体的质量浓度。然后,如果鸡舍以前发生过鸡弧菌性肝炎,要对鸡舍进行彻底打扫并消毒。具体操作是用清水先对鸡舍里里外外进行彻底清洗,待干燥后用杀菌消毒药物进行消毒并密闭24 h,再用甲醛和高锰酸钾等再次消毒并封闭24 h。同时,要选点检测细菌含量是否超标,确定检测达标后,鸡舍方可投入使用。最后,搞好鸡舍环境卫生,做到全进全出,对鸡舍进行彻底消毒后方可进雏鸡;定期、及时清理鸡舍内的粪便和污染物,可以利用粪便堆积发酵处理模式处理粪便。
4.2 饲养管理
养殖户要在鸡场中加装防鸟网,积极进行灭鼠、灭蚊蝇等工作,防止外部带病体输入。养殖户还要注意饲料质量,一方面防止不慎使用霉变、有毒有害的饲料,造成疾病发生;另一方面要注意合理搭配鸡饲料,以饲喂营养丰富的全价饲料为宜,保证营养供给均衡、充足,从而提高鸡只的健康程度和抵抗力。饲喂时,可以在饲料中添加0.2 g/kg诺氟沙星或2 g/kg磺胺二甲嘧啶,预防鸡弧菌性肝炎发生。另外,养殖户要注意精细化管理,及时处理料槽中的剩余物,减少霉菌毒素的滋生。需要注意的是,需要定期对鸡舍内外环境、饲养用具消毒,可以交替使用2%百毒杀或3%次氯酸,每周至少消毒1次[4]。对感染过弧菌性肝炎的鸡群,在饮水中添加卡那霉素和电解多维等,持续添加3~5 d。另外,养殖户要隔离或淘汰病鸡,对病死鸡实施焚烧、深埋等无害化处理。
4.3 加强防疫
有数据显示,10日龄育雏鸡作新城疫Ⅱ系疫苗滴鼻免疫无异常发现,但25日龄开始出现弧菌性肝炎感染鸡,并陆续死亡。因此,为了防止鸡群感染弧菌性肝炎,减少应激反应,免疫时需要在饲料或饮水中加入微生态制剂,多补充维生素,提升鸡体免疫力、抵抗力。另外,做好禽流感、新城疫、传染性法氏囊病及马立克氏病等疾病疫苗免疫接种工作,从而有效提升鸡体抗应激能力。
5 鸡弧菌性肝炎治疗措施
一旦发现鸡群感染弧菌性肝炎,养殖户应首先要对病鸡与健康鸡采取隔离措施,以提高治疗的准确性和有效性;然后对鸡舍进行2次带鸡消毒,并及时清理鸡舍内的粪便;最后在兽医的指导下对病鸡进行药物治疗。
5.1 西药治疗
若是肉鸡养殖场发病,或者育雏期蛋鸡患病,可以用抗生素治疗,常用抗生素有硫酸庆大霉素、恩诺沙星、土霉素、强力霉素、阿莫西林、氟苯尼考和环丙沙星等。可在饲料中添加土霉素,剂量控制在2~3 g/kg,连续治疗5~7 d;或者在饲料中添加20%氟苯尼考,剂量控制在0.5 g/kg,连续治疗5~7 d。病鸡具有治疗价值时,可以肌肉注射链霉素,剂量控制在5万~10万IU,每日2次,连续治疗3 d。此外,患病鸡肝脏会出现出血情况,加之其他器官破裂,会导致内出血,此时可以配合使用维生素K3,提升治疗效果[5]。
5.2 中药治疗
如果患病鸡是湿热内蕴型病例,可以利用茵陈蒿散进行治疗。药方为150 g茵陈蒿、100 g陈皮、100 g枳壳、100 g白术、80 g甘草、70 g柴胡和70 g川楝子,加水煎煮2次,把药液混合均匀,一次性给予病鸡饮用,每日1剂,连续治疗5 d。
如果患病鸡是毒邪内侵病例,可以利用龙胆泻肝汤加减治疗。药方为120 g泽泻、90 g川木通、90 g栀子、90 g生地黄、90 g龙胆草、90 g黄芩、90 g车前子、70 g当归、60 g柴胡和60 g甘草,加水煎煮2次,把药液混合均匀,一次性给予病鸡饮用,每日1剂,连续治疗5 d。
5.3 混合治疗
在鸡弧菌性肝炎治疗过程中,如果病鸡较多、情况较严重,则可选用治疗弧菌性肝炎的中药制剂与抗菌类药物结合起来进行治疗。中药制剂重在固本,抗菌类药物如红霉素、强力霉素、卡那霉素及庆大霉素等对多数致病菌株有治疗作用。当然,要根据鸡的具体病状进行分类用药,同时做药敏试验,确保治疗效果的同时避免鸡只产生耐药反应。例如,使用杨树花提取物,按照一定比例兑水给病鸡饮用,每天1次,连续使用3 d,并配合使用头孢噻呋等抗菌药,通过混合治疗来提高治愈率[6]。
6 结语
加强对鸡弧菌性肝炎流行病学、临床症状、防治措施研究是非常重要的。养殖人员需要明确该疾病的危害,掌握该病的流行病学特征和临床症状,以便于及时发现疾病,且结合实际情况制订科学合理的防治方案,以防疾病大范围暴发,提升治疗效果,有效提升养殖户养殖经济效益,进一步促进鸡养殖业发展。
参考文献:
[1]徐峰.蛋鸡弧菌性肝炎的流行病学、临床特征、剖检变化与防控[J].现代畜牧科技,2020(3):137-138.
[2]陈海军.鸡弧菌性肝炎的流行病学、临床特征、实验室诊断、鉴别及防治措施[J].现代畜牧科技,2019(4):42-43.
[3]高春辉,李雨来.肉鸡弧菌性肝炎的流行特点、临床表现、诊断及防治[J].现代畜牧科技,2018(11):83.
[4]张娜.蛋鸡弧菌性肝炎的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及其防治[J].现代畜牧科技,2018(4):118.
[5]许文彬.鸡弧菌性肝炎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及防治措施[J].现代畜牧科技,2021(9):90.
[6]王明亮.鸡弧菌性肝炎病的临床症状与防治措施[J].养殖与饲料,2021(4):93-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