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科技特派员杨文平赴原阳县开展科技服务
作者: 宋先锋 蒋洪杰
目前,小麦正处于返青起身期,同时也是小麦田间管理的关键时期。河南省科技特派员杨文平和植物营养专家胡喜巧于2022年3月4—6日深入原阳县福宁集镇、太平镇和阳阿乡等田间察看小麦长势、调查苗情,提出针对不同苗情采取不同管理对策,为小麦春季管理提供科技支撑。
科技特派员杨文平指出,要因地因苗施策,分类精细管理。对于小麦苗情正常的部分地块,应以“保、稳”为主,适当进行控制,促进分蘖两极分化,在拔节中后期结合浇水667 m2追施尿素10~15 kg;有的地块由于农户播种偏晚,加之玉米秸秆还田质量不高,造成小麦长势较差,应以“早、促”为主,促进小麦生长,在返青起身期趁墒667 m2追施尿素8~10 kg,拔节后期结合浇水667 m2再追施尿素5~8 kg,提高成穗率,促进小花发育,减少小花退化,增加穗粒数。杨文平建议采用机械沟施追肥,提高肥料利用率,达到节本增效的目的。
另外,科技特派员杨文平强调,对于土壤墒情适宜、麦苗生长正常的麦田,可将水肥管理时间推迟到小麦拔节中后期,创建合理的群体结构,以促进小麦分蘖和穗花发育。对于沙土地,土壤漏水漏肥严重,土壤干旱,苗情较差,应结合浇水667 m2追施尿素10 kg左右,促进小麦苗情由弱转壮,以提高小麦成穗率,增加小麦穗粒数。
科技特派员杨文平还提醒广大农户要及时进行化学除草。冬前未进行化学除草的,当土壤不干旱、日均气温稳定在8 ℃以上,在天气晴好的10:00—15:00除草为宜。此时杂草气孔张开,易吸收水分和药液,能获得较好的除草效果。化学除草技术性强,除了需要选准药剂外,还要严格按照推荐剂量、适宜浓度、使用时期和技术操作规程施药,以免发生药害。
同时,科技特派员杨文平还提醒农民朋友要关注相关部门发布的监测预报信息,注意防治病虫害和预防春季晚霜冻害。小麦起身至拔节期是条锈病、纹枯病、茎基腐病和红蜘蛛等病虫害发生发展的关键期。对小麦纹枯病和茎基腐病等发生较重的田块,选用烯唑醇、戊唑醇等药剂,喷于麦株茎基部。防治小麦条锈病时,可喷洒三唑酮、丙环唑和戊唑醇等高效化学药剂,以减少菌源数量,降低病害传播的风险。河南省早春时期气温回升快、起伏大,倒春寒现象时常发生,尤其是2021年受拉尼娜现象的影响,2022年春季发生倒春寒的概率较大。种植户一定要密切关注天气变化,根据天气预报,在寒流袭来前(7 d内)灌水,以提高土壤含水量和大气相对湿度(湿度大,露点高,水汽易凝结,释热多),以改善土壤墒情,调节近地面层的小气候,缓和植株附近气温变化,或者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溶液等,以预防或减轻冻害。冻害发生后,要及时采取追肥、浇水、喷施叶面肥和植物生长调节剂等补救措施,促进麦苗尽快恢复生长。
科技特派员杨文平的技术指导有针对性地解决了冬小麦春季管理问题,使小麦增产、农户增收有了技术保障。
(记者:宋先锋 蒋洪杰)